藕与莼菜(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078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藕与莼菜(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藕与莼菜(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藕与莼菜(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藕与莼菜(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藕与莼菜(教学反思)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毕守红一、教研员季靖老师的评价:三节课都有启发,我们先研究下“藕与莼菜”的教学价值。1、 基础2、 比较手法3、 借物抒情4、 语言品味5、 作者的行文思路6、 作品的主旨。前三个较简单,后三个较深,它也是这篇文章的优秀之处。毕老师:1、 富有激情,充满自信。适度拓展,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2、 引导学生把握作品中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藕和莼菜的。3、 回归语文本质,品味语言细致透彻。有意识的发现学生困难的地方并有所突破。4、 设计构思精巧,凸现主旨。5、 学生注意积累,养成习惯,都主动的在记一些东西。这节课明显特点是:常规都是对比来解读文本。而毕老师

2、从对象入手,初读感悟,从第一段分析,第一段很重要,本文是写人写事再回归到人,回到某种精神境界对故乡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本文细致入微的描写,毕老师总结出画意美和诗意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通过有效追问,关注学生,并突出语言品味和思维训练。建议:1、 注意完整性,因为是展示课,结尾如何收,要思考。2、 板书简单了。3、 作业中,两篇文章的比较要有铺垫,给学生一个方向。二、思考:王荣生教授指出我们散文教学内容现存的问题:1.散文教学不符合散文体式,教成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但此类现象在减少。2.散文教学不考虑当下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把“这一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

3、文。3.不注重散文中蕴含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涉及的事物。以藕与莼菜为例,许多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看“对比”和“借物抒情上,而没有放在体察“藕与莼菜”的那个人、那个人的心情。这就脱离了散文是抒发作者情感的文体特点。叶圣陶的散文和余光中的散文难道是一样吗?显然不是。余光中侧重一种诗意的美,而叶圣陶这篇文章侧重什么呢?所以我把他定位在”画意美和诗意美“上,希望在品读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对健康单纯生活的向往。在教学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语言的品味与感悟。散文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这种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与生动性的特征。王荣生教授说:“为了使散文的情感更能打动读者,作家一般要采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如拟人、

4、比喻、对偶、通感、夸张、借代等等,来增强散文语体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散文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二、情感的体验和共鸣王荣生教授说:“散文是艺术,描绘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重在冶情;读者阅读散文,以悟意审美为目的。三、内涵的拓展和延伸学习一篇散文,最终的结果不是懂得这一篇散文,而是学会欣赏语言文字,学会如何读通文章的情感,学会领悟更多的情感,所以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就非常的重要。通过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可以增强对课堂所学方法的好感与熟练度。四、作业的有效设计:作业有三项,第一项关注字词积累,必做。后两项能力分层,学生进行选做。摘抄、鉴赏其实是为整体的写作进行积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