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090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探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摘要:从学生生命整体发展的角度看,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尝试如下教学策略:在呈现知识内容时,为学生敞开发展空间,使他们有可能主动领会、解释并创造其中各种事物的文化意义;在组织学习活动时,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在促成师生、代写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生生在集体学习氛围中进行多向互动时,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形成更严密的思考和更有独创性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关键词:意义建构的空间;参与机会;多向互动;学习质量如果我们没有忽视学生生命存在的完整性,那么,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学习就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性的任务,而是学生生命整体发展的最基本构成部分。他们在知识学习领域中的生活,应该

2、从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向主动理解知识、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还应是他们逐步形成完整的世界图景和参与创造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既可以系统地建立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意义联系+而不仅仅是字符的记忆,,也可以逐渐形成合理的自我意识和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既可以在人类精神生活领域中自由驰骋、汲取人类文明成果以为我所用,也可以不断展现和生成新的思想,实现和创造更多的发展可能性,逐步学会参与创造新的文明成果,创建属于他们的可能生活。在这方面,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呈现知识内容时,为学生敞开意义建构的空间卡罗斐德曼,专门调查过教师对于他们所教

3、学科知识的态度,这些态度涉及知识假设的性质、它的不确定性以及是否要求进一步的思考。她选择的考察指标是教师谈话中所用的表示不确定性、可能性、怀疑等态度的表达方式+如“也许”、“能够”等,。结果表明,教师在办公室中与其他同事交谈时用到这类方式的次数远远地多于他们与学生谈话时用到的次数。这就说明,尽管教师面对不同对象所谈的是同样的知识内容,但他们所持的知识观却因交谈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如果教师能够透视这一现象并抛弃一些成见,他们完全有可能改变面对学生时所持的知识观,为学生呈现一个更为开放的知识世界,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意义的形成提供机会。就知识自身的性质而言,随着人们发现知识本身拥有的文化性、境域

4、性、价值性,将知识称为绝对真理的传统知识观也被放弃。现代知识论表明,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镜子”+心灵,来反映客观实在,也没有一个绝对客观中立的认识基础,因此任何知识都没有自足的客观真理性。实际上,知识本来就是人们通过自主探索和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任何知识的意义不仅是由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更是由其所处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这种意义系统与知识所赖以存在的一定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知识的有效性受到它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因此,在任何被写进教材的知识背后存在的,并不是一个反射着冷冰冰的理性之光的冷

5、冰冰的“镜子”,而是一个蕴藏着丰富资源的精神生命世界。虽然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所面对的知识主要是经过人类实践反复检验,因而具有高度确定性、稳定性的真理,但是,真理性的呈现形式和相对确定的认识要求,不应成为遮蔽丰富的精神生命世界的理由;相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在于将这些知识在教育活动中再次创造成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置身其中的、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由此为学生敞现出更为丰富的发展可能性,形成学生可以亲历的生命境域。从认识者的角度看,即使就高度确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而言,当它们被认识、被学习、被言说之时,也会赋予个人化的理解这也使得个人有可能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参与知识体系的更新。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指出,

6、形成和获得知识的过程需要个人参与,而这种参与使得知识内在地具有个性。从对任何事实的认定和断言来看,知识所具有的这种个人性+个人系数,可以通过一些使意义形式化的逻辑方法+如用以指导观察或核实的规则,来尽量减少,以期达!我们认为,时间观上的这种转变,其实与知识观、空间观的转变有着内在相通之处。就知识观而言,知识并非绝对客观、在人人面前具有绝对相同表述和意义的存在物,而是因时间、地域和认识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情境特征和个人化理解的人类智慧结晶;学生所获得的真实体验和独特认识对于他们形成合理的素质结构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是无法由任何外在规定物!即使是经过最系统组织的预定知识体系所能替代的。就空间观而言,学生

7、的课堂生活与课余生活、学校生活与自然生活也具有不同的价值;学生在学校教育所提供的集体学习氛围中获得成长经历和体验,应该成为其生命历程中的一盏不灭的火炬它不仅仅拥有由外面射进的光亮,更具有从学生内心中生发出来的阳光。这将使他们当下的学习生活能够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包括课余生活、校外生活,使他们的在校生活为他终身追求卓越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成更具普遍性的知识!这往往被理解为“客观性”;但是,这些方法只是减少这一个人系数,而不能把它消灭掉。#从学生的角度看,每个人在学习知识时也会形成个人化的理解,它对于形成稳定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人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其知识结构不断演化的过程不是

8、沿着固定思路被灌输和塑造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其中,同样的学习内容在不同的学习者那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联系,因此形成不同的理解。这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蕴涵了学生个人曾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体验!包括理性的认知体验和非理性的情感意志体验等,从而不再是文化内容固定化的逻辑组织和外在于学生生活的信息符号,而成为具有不同生活意义的文化资源。它们在学生之间相互昭示着知识学习中的发展可能性,并且因为集体学习活动的作用而在不断生成着新的发展可能性。因此,在学习各门学科知识时,学生完全可以获得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其主动学习敞开更开放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教育者超越直接转述、简单复制式的知识

9、呈现方式,以更高的素质重组并呈现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在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在抽象的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认识的过程之间,建立丰富的意义联系,并为学生营造更多更广阔的参与探寻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意义的空间。二、组织学习活动时,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必要性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过程有多种层次的认识:!增加个人的知识;记忆和再现;#应用;$理解;%从不同角度看事物;&改变人生。在前三个层次的学习中,学习材料被学生用固定的例行程序复述和再现,学生在知识授受过程中居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在后三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精心描述和改变学习材料而有意识地探究学习内容的意义,他们主动地自己建构知识。&在每一种学习方式中,个体都在赋予所学内容以个人意义!正如人的生存必然面临选择一样,并由此学会对周围事物和生活赋予个人意义。不过,在被动学习中,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意义整理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