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0908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实践 高效课堂【摘要】在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启发式原则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有意义学习,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内化,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智能的发展;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未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传授前人成果,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适应性低下。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中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的教学模

2、式,洋思模式、杜琅口模式、长垣模式等,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宽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与心、认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促进知识、能力、人格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这些模式在具体操作中,也具有一定的缺陷,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灵活运用,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学最优化。一、新的教学模式的优点1、注重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新课程理念下出现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主,改革传统教学偏重结论的注入式教育,推行既注重结论又注重得到结论或公式的方法和思路的启发式教育;改革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推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活化教学。通过到洋思、杜琅口、长垣等地学习,教师们

3、启发教学的思想有较大幅度提高。2.注重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有意义学习在教育心理中,学习被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同化的过程,其结果是新知识被纳人到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心理品质。而机械学习是学生在考试逼迫状态下的一种被动学习,学生不仅感到精神压抑,情绪苦闷,且智力活动变得死板,不通畅。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有意义学习,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师生共同参与和创造,把讲授、辅导、自学结合起来,并充分重视学生的自学,尽可能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如洋思4分钟教学),增加学生自学、讨论、研究的

4、时间,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把探究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书本不同、与教师观点不同的新思想和新见解,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在加强学生的训练上下功夫,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让学生重点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自学、去思考,同时与同学相互学、与老师相互学,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其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二、新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为了让学生“主动”,就提问一些无意义的问题;为了师生、生生“合

5、作”,就进行小组讨论;为了完成多个教学环节,课堂上就开展许多无实效的活动,占用有效的学习时间。教师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上。为了上好一节课,大包装,大容量,形式多而杂,恨不得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比如,新课程提倡“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欣赏”。而有些教师的课只有多种形式的朗读而没有感悟,没有欣赏,欣赏的环节被教师的描绘代替了。应当明确的是,读仅仅是一种手段,感悟才是目的。而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展示的是手段,目的反而被淡化了。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

6、求。2、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有些教师把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一种点缀,一种形式,总有一种贴上去的感觉,好像在完成一个过程、一道工序,粗看上去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到缺乏深入的思考,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甚至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固定的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层次的思考。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学习。对于这一问题过于片面或绝对化,反而会丢掉过

7、去传统中非常好的做法。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的环节中,而不是一种模式,教师追求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3、备课重在打造“导学案”, “导学案”循环使用。 有的学校的备课是由个别教师以“导学案”的形式来完成,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教师轮流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能够保证质量。因为教师的水平有差异,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有时竭尽全力拿出来的“导学案”也许目标、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层次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经验也丰富,但是由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会草草完成交差。有的教师水平高,责任心也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可能应付了事。一旦用这样的“导学案”实施教学,师生会

8、集体“受害”。在“集体备课”时,没有备课的老师对教材不熟悉,对目标、重点、内容、方法都没有内化、思考。就拿着别人编写的“导学案”上课,怎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把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统统盲目随意地交给学生,再好的“导学案”也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也要根据任课老师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到教学中去。三、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1、充分备课-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作为教师,在备课前应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师不能完

9、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2、驾驭课堂-形式、方法,相得益彰。 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学科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

10、作用。 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

11、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四、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1、高超驾驭课堂的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2、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

12、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3、灵活管理课堂的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4、机智掌控课堂的能力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让学生听、看、想、议、演等多方式学习,多感官参与。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

13、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总而言之,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受教师、学生、教材、其他课程资源、教学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教学中 ,采用何种模式是不能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条件来决定教学模式,利用高素质教师综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高效课堂。高效率地学习取得高效益的回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学校:百泉镇初级中学姓名:余成云联系电话:13525077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