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128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高中校本课程论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论语八则,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虽然在初中接触过文言文,由于文言知识难理解,加上学生文言知识储备不足,高一上学期,我校把论语作为一个校本课程进行开展。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通过论语诵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阅历,提高品位,传承文化,发扬国学。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作用:作为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论语,不仅丰富了语文学习的

2、厚度,而且拓宽语文学习的广度,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学向着“大语文”方向的迈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开足、开齐特色课程,每年我校在高一上学期安排论语选编所有内容的教学。2、教材内容:论语八则选自校本教材部分片段,在整个校本课程中侧重于学习方法、态度,意义重大。是孔子思想的精华部分,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对我们当今学习和为人处世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三、 教学目标: 这一课程的知识目标有三个:了解孔子和论语八则的基本知识;积累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这一课程的能力目标有两个:培养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整理归纳能力;理解、运用论语八则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这一课程的情感态度与

3、价值观目标有两个: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四、教学重、难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朗读、背诵论语八则内容理解论语八则蕴含的人生哲理这节课的的教学难点在于理解论语八则蕴含的人生哲理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文章内蕴,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语录的主旨,力争当堂背诵。2、质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形成自己的认识。3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采取“圈注法”,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4、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

4、进行思想教育。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理解六、教学过程:我主要分五个步骤第一步,导入:我通过“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是谁来设疑。通过疑问,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说明孔子历史地位的不同凡响。第二步,孔子及论语简介: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子生平”“孔子地位”“论语主要内容和影响”。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解孔子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三步,认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通过齐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把握论语八则的内容,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课外主动深入搜集论语相关资料。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

5、行圈注,完成生字、词的音义,并疏通文意。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该怎么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步,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慢读论语八则,在明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互相质疑释疑,教师适时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第五步,积累应用: 概括论语八则分别从哪几个角度阐述的,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背诵积累文化经典名句,传承国学。七、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言文字的品味与鉴赏。所以论语八则的教学主要侧重于诵读,所以把“诵读”

6、确定为教学重点,把“深入体会思想,形成感悟”确定为教学难点。因此,这一校本课程的安排,既能轻松记忆,又能深入学生内心,达到集成论语,发扬国学的目的。八、教学反思1、这一课程在“文”和“言”的处理上有些欠缺。我们学习古文,更多的是吸收前人思想的精华,感受人性的光辉。如果在诵读环节能多一些功夫,学生的诵读的基础上也就品味和理解“言”的含义,也就理解课文交给我们的学习方法、态度和做人道理。2、这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些欠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更在于学生习惯养成。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语言积累习惯、圈注学习习惯的指导不到位,还有很大空间。3、课堂讨论环节可以效果更好。课程实施中,对于讨论问题的设置,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以上就是我对本文实施教学的整体设想。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我想一节论语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走上研读论语文化之旅的开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