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140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 情境 问题 发展摘要 关注学习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校研摩的“导学达标”和“主体探究”两种课型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脑思、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耳听,独立地、全身心的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本文围绕创设情境、问题意识的培养及设计、教学案例对两种课型模式进行分析。1 问题提出的背景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已于2004年9月1日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区推开,新课程中新课堂的理念是“教学就是建构”,新课程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建构的基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形成平等、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学校从2002开始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指导下,开展了“导学达标”和“主体探究”两种模式的课型研摩,这两种模式遵循“探索研究运用”即“观察思维迁移

3、”的三个层次要素,注重“情境情意”、“活动体验”、“反馈同化”三个贯穿要素,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思维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以活动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这为我们较快适应新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理论建模,一课三摩,已经初建立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模式,现正朝着学科特色化、个性风格化、常态化方向努力,并且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实验研究总课题组申报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课题已立项。2 理论基础2.1 建构主义理论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柱。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

4、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起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2.2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数学与大众的报告,提出了“大众数学观”。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2.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2.4 诱思教学思想:“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为”原则,“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的辩证法。2.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

6、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合作学习是消除差异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 学生思维的

7、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3 需关注的几个问题3.1 创设情境,激发情意3.1.1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学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3.1.2 诱思探究教学论认为:情境-情意是教学的贯穿要素,教学情意场是一种能够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情意环境,一经形成,则将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开启心灵的窗户、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思考的

8、火花,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3.1.3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可以是数学故事及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大量而广泛地被采用的一般是创设问题情境,以设疑、激疑、导疑、释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意,置学生于“愤悱”情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纠错情境: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的良方,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增强思维的严谨性,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达到解题无失误的理想境界。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

9、学生的创造个性。3.1.4 如集合一节可以让学生拿手指着自己的脸,有的学生指着鼻子,有的指着眼睛等,然后告诉学生都指错了,再介绍中科院张景中院士6岁时“脸”的故事,激发情意,还可为集合与元素的关系作铺垫。指数函数教学中,可让生折纸(如一张8开纸),折纸之前让学生猜可以折多少次(第9次就很难折了);也可以提出问题: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让学生体会指数爆炸及指数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3.2 问

10、题意识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由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常常也是为了探索,所以“探索”处于核心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抓住“探索”这个龙头,就掌握了新课程教学的主动权。这就得通过问题来学习,“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美国著名数学家P.R.Halmos语)。3.2.1 教师只有把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加工,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给学生提供一组有一定坡度要求、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且处于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

11、内”的问题,使学生既不是随手可得,也不是望尘莫及,而是“努力跳一跳便能够得到”,以实现新概念与学生原认知结构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有兴致的参与进来,完成从一个思维阶段向另一个思维阶段的完整过渡,才能使学生最终实现对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问题设计时,不但要从加强学生基础的角度出发,设计常规题,还要从培养实践能力出发,设计数学实验题;从思维批判性的角度出发,设计迷惑性问题;从培养求异思维的角度出发,设计开放性问题;从优化思维品质的角度出发,设计探究性问题,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3.2.2 教师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满足:问题以教材为中心,以学习者的个体特征(知识经验或个性品质)为依据。问题应充分体现

12、教学目的,问题中包含的数据能组合、分类、制表和分析,并可以借助于模型或图像解决。问题的解答要包含有明显的数学概念和思想内涵,并面向全体学生,不偏不怪。问题具有开放性,能够引起共鸣,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具有一系列的智力目标,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推广或扩充到各种情形。3.2.3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要培养的主要能力。要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归纳推测、类比

13、联想、逆向思考、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等,让学生在数学情景中问题解决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3.3 教师的角色转变与作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这不是对教师的作用削弱了,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脑思、动手做、

14、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耳听,独立地、全身心的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试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只要问题设置恰当、设疑贴近学生实际,设置恰当的台阶,同时保证学生适度的思维空间,学生会表现出超出预料的探究热情,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真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我学会”到“我会学”,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4 课型示例4.1 新授课“主体探究模式”4.1.1 模式图概念产生的根源提供背景知识提供相关概念提供引导性问题系列观察、判断、归纳、类比、猜想明确概念内容探索发现过程概念的强化过程讨论得出合理解

15、释明确内涵和外延证 明概念的引入过程创设学习情境或概念的应用过程出示应用(说明)性问题系列题组训练与反馈学生总结教师总结小 结反 思4.1.2 使用范围 : 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具有较高难度的内容。4.1.3 说明理论探索(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归纳研究(概念的深化过程):按“问题解决”形式组织教学过程,即教师通过“问题”的组织和设计,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然后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对“问题”的不断探索和解决中主动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顺利完成学习目标。迁移运用(概念的应用过程):主要是题组训练与反馈,设置形成性练习及

16、巩固练习,。总结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知识、学科思想方法、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完善头脑中的知识和方法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2 导学达标模式4.2.1 模式图读思交融自主探究同学互议合作探究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点拨深入探究归纳总结抽象规律教师点拨深入探究4.2.2 使用范围 :知识较为分散,内容较为浅显新授课;复习课中构建知识系统部分4.2.3 主要程序:读思议悟练生阅读教材,检索信息,提出问题;对阅读发现的问题及教师提供的思考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将知识归纳成网,并总结归纳出规律和结论。教师要拟定“导学提纲”,以情激学,以馈矫学

17、,因势导学,以查促学。5 案例分析5.1 数学1指数函数这是高中第一次学习具体的函数,可引导学生类比一次、二次函数理解定义,如提出:试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1) (2) (3)(4) (5) (6)和函数是指数函数,且4,则的解析式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质疑辨析,学生较好的理解了形式定义。在画函数图像时,同桌两人可分别画底数为2和的指数函数图像,与多媒体演示的图像对照后,再分别画底数为2和的指数函数图像;多媒体演示底数为图像后,小组讨论图像特征和函数性质。这样既让学生有画图的体验,又能观察一般的图像变化,小组讨论图像特征和函数性质,印象较深,不易忘。5.2 平面几何的性质与立体几何性质比

18、较学生学习“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最大的问题是常常把平面几何的许多性质无条件地照搬到立体几何中,因此,让学生按学习小组把平面和空间的情况加以对比,分别找出“平面几何的有关性质在立体几何中成立、类比推广后成立、不成立”的命题,如:(1)在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都成立的命题有:平行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平行线的传递性等角定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的一条垂直也和另一条垂直等。(2)平面几何推广至空间是真命题的有: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平行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过一点和已知平面(直线)垂直的直线(平面)有且只有一条(个);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直线)

19、的两条直线(平面)平行;勾股定理推广到空间: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则它的底面积的平方等于各个侧面的面积的平方和等。(3)平面几何推广至空间不是真命题的有:过一点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等。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出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性质的异同点,可避免想当然地把平面几何的有关性质无条件地照搬到立体几何。5.3 平面与平面垂直(人民教育出版社B数学2第一章1.2.3(第三课时))创设情境 由上节内容引入,再现立体几何位置关系中较简单位置关系与较复杂位置关系的转化关系,为本节内容做好铺垫,故提出问题1:(1)线面

20、垂直是如何定义的?(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文字简述、符号表示、蕴含的数学思想如何?学生积极回忆,并回答问题;师强调转化思想,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板书课题概念形成 由于教材删去了二面角,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不好理解,因此设计了问题2:(1)你能从身边发现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实例吗?(2)从长方体中你能发现平面与平面垂直的例子吗?动手操作:利用你手中的长方性纸片MNPQ,C、D分别为MN、PQ的中点,以CD为折线进行折叠,使折叠后两部分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学生动手操作,互相协作,亲身体验面与面的垂直关系,由一位同学到前面演示并说明:折叠后两部分所在的平面为什么相互垂直。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

21、考。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找出定义中的关键条件,并用符号表示。(以实际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动态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避免肤浅,记忆淡薄。由实物到模型再到图形,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念深化提出问题3:你能作出定义中的第三个平面吗?和问题4:(1)你能类比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出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吗? (2)若,过的垂线AB,则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可在两个平面的交线CD上任找一点B在两个平面内分别作ABCD、BECD,则AB、BE所确定的平面即为所求。问题3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概念,促使学生从本质上掌握概念,为下一步的判定定理的证明作铺垫。教师提出

22、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由代表回答,其它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演示建筑工人砌墙时用铅垂线检验墙面是否与地面垂直,引导学生观察门总是与地面垂直及长方体的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事实,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叙述得到的结论,给出图形,然后用数学符号表示,引导学生用定义给出证明。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简述判定定理,体会蕴涵在内的转化思想。 教师提出问题5:BCAED(1)过一个平面的垂线可做多少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2)过平面外一点可做多少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3) 过不在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可做多少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问题6:如上图所示:若,交于,则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用文字语言

23、叙述得到的结论,用数学符号表示性质定理,联系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转化,得到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的转化。(通过问题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不断探索,始终处于问题探究、辨析思考的学习气氛之中。由实物到模型再到图形,由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再到符号语言,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和论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获取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6 困惑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有教材、课时、资料和学生的学习问题,其中内容多、难与课时少的矛盾最为突出,人教社数学B版教材,继承和发展了原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特色,返

24、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但与原人教版教材比较,内容多、难,这一学期时间短,很难完成两个模块,尤其是我们的A层班(普通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很难推展(主要在B、C层班推展),训练时间很少,这给我们的落实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学生普遍感到累,我也感到困惑:新课程应该减轻学生负担,怎么事与愿违?我觉得,这个问题教材编写者应很好地研究课标和高中学生实际,我们的老师在选择教材时也要很好地筛选。参考文献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A版)必修1必修5培训资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4 杨建辉.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设计中应具备的几种意识.数学通报,200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