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设计张家口宣化四中 李 丽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感激之情以及作者的革命豪情。3、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多媒体打出黄河的图片,感受黄河之水的气势。 字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句,读出气势。滔滔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引发多少人的感慨、咏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刘白羽的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二、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气势,体会作者的感情。1、师:同一条黄河,在每个人心目中是不同的形象;即使是同一个人看黄
2、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会看到黄河不同的神韵和气概。我记忆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黄河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奔腾呼啸的激流啊!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生:齐读。师:我记忆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激流?怎样才能读出黄河奔腾呼啸的气势呢?同学们应该注意重读。如“奔腾呼啸”、“滚滚狂涛”、“晚雷轰鸣,天崩地裂”要读得重一些。生:再读。 2、师:我怀着急切的心情去看兰州的黄河,兰州的黄河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生:兰州的黄河是安逸平静的3、师:就在作者失望、埋怨的时候,在离兰州不远的地方,黄河再一次向他显示了雄美壮观的景象。这就是在刘家峡看到的黄河。请同学们看第四段“远望刘家
3、峡整个黄河都为白烟银雾所笼罩。”自由朗读,感受黄河的壮美。 师:为了表现出刘家峡黄河险峻的环境、壮观的景象和惊心动魄的气势,只注意朗读的重音是不够的,同学们还要注意语速的缓急变化。如“它咆 哮,它奔腾,冲起的雪白浪头比岸上的山头还高”应该加快语速,表现黄河的激浪冲天的壮美。请同学们齐读,感受刘家峡黄河的奔腾浩荡的特点。 4、师:在刘家峡作者贴身站在黄河的身边,感受到黄河的奔腾浩荡。但让作者真正感叹的是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梦幻般的奇景呢?一生读:“在这茫茫大地之上如利剑插过深山。”同学们在朗读这一段时,一定要读出饱满的感情。如“这苍莽无垠的母亲大地呀,是它的乳汁,从西北高原喷涌而
4、出,哺育着千秋万代子子孙孙。”同学们一定要读出赞美、感激之情。所以这一句是作者情感的涌动,赞美、感激、崇敬的感情喷薄而出。5、师:作者为什么不喜欢安逸平静的黄河,却喜欢奔腾浩荡的黄河呢? 刘白羽是一位部队作家,他青年时代就向往那种“铁马冰河”“上马击狂胡”的生活。参加革命战争以后,一次次冰天雪地的行军,枪火弹光中的战斗,使他更爱起战争生活来了。他长期以随军记者的身份同人民军队南征北战,“是一个在尘土飞扬的行军道路上走过来的人,在战火纷飞的前线上走过的人”。他说,“从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是更爱暴风雪的”。他向往充满豪情的战斗生活,所以,他更喜欢黄河的激情澎湃、磅礴气势,充满战斗的豪情。三、揣摩
5、文章妙点1、师:作者写了四个地方看到的黄河,重点写的是在刘家峡看到的黄河的奔腾浩荡和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的雄伟壮丽。那么,写记忆中的黄河和兰州的黄河是不是无用之笔呢?作者写这两处的黄河起了不可缺少的衬托作用。用记忆中黄河的奔腾呼啸做正面衬托,用兰州黄河的安逸平静做反面衬托,更突出了刘家峡黄河和飞机上看到的黄河的壮美。抑扬结合,使文章波澜起伏。2、第4段写作者在刘家峡贴身感受黄河的气势;第7段写作者在飞机上空俯瞰黄河的雄伟神姿。这两段文字写得都很成功,请你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读一读,并说说好在哪里。学生仔细寻读并分析: 动词用得好: 比喻多而妙: 句式长短错落。 词语丰富传神: 多角度
6、写景: 借景抒情:3、黄河是一幅画,但是画面上不单单是一条黄河,画面以西北高原为背景,同时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洁白的云团,画外音是牧羊人的歌声。作者为什么要写到阳光、云团和牧羊人的歌声?两次写到歌声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歌声是作者触景生情,引发了旧时熟悉的记忆,黄土高原、灿烂的阳光和牧羊人的嘹亮歌声是一幅不可分割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延安生活的怀念,对战斗岁月的怀念。第二次歌声是从我心中飞出,这是作者在领略了黄河的雄伟壮观而发自内心的幸福快乐的感受,黄河的激情澎湃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作者赞美黄河,也是在抒发他的革命豪情。四、拓展练习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有黄河的形象,请你续写一句话,说出你心目中的黄河是怎样的。句式:黄河啊,你的美就在于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散文教学如何教得美,教得实?散文教学中不能默默地教。作者的感情都在字里行间,必须通过朗读,充分朗读,反复朗读,教师从各个角度给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披文入情,在高声诵读中,文章的浩然之气就会贯穿如学生的血脉。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养气”论吧。散文的语言之美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之后真正学到手呢?我采用了以读促写的教法,分析作者语言的妙点之后,让学生仿写。从精准地锤炼动词到运用比喻到长短错落的句式到多个角度到借景抒情的手法,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讲评。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很累,教师也很累,但是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