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185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大赛注塑模具设计制造及信息化技术赛项(学生组)样题1. 将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名称、代码及赛位代码准确填写在规定的密封区域内;2. 仔细阅读赛题内容,在计算机上用电子文件按竞赛规程及本子项目附加的要求完成竞赛内容;3. 不要在文件资料上涂写、涂画,也不要删除赛卷;4. 不允许在密封区域内填写无关的内容;5. 在提交的文件中,不得泄露参赛队信息。一、 竞赛总体要求概述(一)项目总体要求:1、依据赛场提供的制件3D模型,进行3D模具初始方案设计;2、应用注塑模CAE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生成分析报告;

2、3、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完成并细化模具3D结构设计和模具装配、指定零件的2D图绘制;4、编制模具设计说明书;5、利用ERP系统制定任务分配计划并输出任务分配计划表;6、利用ERP系统制定模具BOM表并输出BOM表;7、利用ERP系统完成零件工艺的编制并输出零件加工工艺卡; 8、根据现场机床刀具条件,完成型芯、型腔以及有关零件的加工制造;9、根据检测结果(自检后输入系统)在ERP系统中录入检测报告信息并输出加工零件(型芯、型腔)检测报告;10、根据现场提供的模具零件和模架,完成装配试样模具并将模具装到成型设备上,填写模具试模工艺卡并进行试模,最终成型加工出合格制件。(二)竞赛用时间与流程:本项目竞

3、赛总的时间为6小时,计算机设计和机床实操同时进行。计算机设计部分在机房进行,三人一组,完成成型工艺方案的制定,模具设计与分析、成型零件的设计和CAM加工程序编制、撰写分析报告与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文件制作;机床实操部分完成零件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装配完成后进行制件成型试模,填写试模工艺记录卡片,每个队试模时间为0.5小时,为独立时间。(三)特别说明:赛卷在竞赛平台自动下发、一场一题。赛卷按一队一份,竞赛结束后不得修改和删除,不允许参赛选手拷贝夹带离开赛场,也不允许参赛选手摘录有关内容。二、 竞赛项目任务书(一) 产品制件技术要求概要:1、材料:PS2、材料收缩率:0.5%;3、技术要求:表面光洁

4、无毛刺、无缩痕 ;4、原始数据:参阅制件产品3D图及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图。(二) 模具结构设计要求:1、模腔数:试样模具一模一腔,企业生产模具按照年产量10万件设计型腔数量,合理布置;2、成型零件收缩率:0.5%;3、模具能够实现制件全自动脱模方式要求;4、以满足塑件要求、保证质量和制件生产效率为前提条件,兼顾模具的制造工艺性及制造成本,充分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5、保证模具使用时的操作安全,确保模具修理、维护方便;(三) 模具CAE分析要求:1、根据提供的原始文件进行CAE分析,分析用数据采用参赛选手的模具设计;2、分析结果并保存,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模具设计,产生分析报告并作分析对比报告。(四

5、) 主要成型零件加工要求:1、 加工用毛坯材料均为45#、尺寸及规格: 型芯、型腔材料:10010035、10010025(均已六面磨削加工);滑块与斜顶材料:为半成品,具体见现场提供;2、以模具型腔和型芯零件作为数控加工任务,“形状”、“精度”等按参赛队竞赛过程中设计的三维数模及二维工程图;3、加工工艺设计:以提供的材料作为第一道工序,设计完整的工艺流程,并填写数控铣削工艺卡,赛位上配备的设备和工具不足以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加工的,应编写后续加工工艺流程。(五) 模具装配和试模要求1、型腔镶块、型芯镶块、斜顶、滑块、镶件等零件的钻孔、扩孔、铰孔、攻丝、修配、研磨等钳工。2、所有零部件可灵活拆卸。

6、3、模具在成型机上调试并填写模具试模工艺卡。(六) 信息系统应用要求 1、在系统中完成任务的分配与汇报,并上传相应的文件; 2、现场机加工过程中在系统中记录加工的时间信息;3、在系统中输出任务分配计划表、零件加工工艺卡、加工零件(型芯、型腔)检测报告;(七) 模具设计说明书书写要点1、 产品的材料和体积、质量;2、 产品的收缩率;3、 模具分型面选择;4、 模具模架的选择;5、 模具的浇注系统特点;6、 模具的顶出系统设计;7、 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8、 注塑机的选择;9、 模具设计的创新自我评价;10. CAE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三、 本项目提供的文档和资料(一)原始数据:产品、滑块、斜顶、

7、镶件和模具装配简图的二维数据(附图15),符合2016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大赛注塑模具设计制造及信息化技术项目竞赛规程,赛前已植入ERP执行系统中。(二)CAM和模具试模工艺卡:空白数控铣削和模具试模工艺卡片(OFFICE WORD格式),符合2016年高职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大赛注塑模具设计制造及信息化技术项目竞赛规程,赛前已植入ERP执行系统中。(三)文件目录:竞赛用空文件夹,符合2016年高职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大赛注塑模具设计制造及信息化技术项目竞赛规程。竞赛过程和结束后选手将结果文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内。路径如下:E:201

8、6MJ比赛结束保存全部比赛结果文件E:2016MJ 3D比赛结束保存模具三维总装图(STP三维缺省设置数据格式);E:2016MJ 2D比赛结束保存模具二维装配工程图设计(含明细表)和型腔和型芯二维工程图(DWG数据格式)E:2016MJ WORD比赛结束保存模具设计说明书(OFFICE WORD文档)E:2016MJ CAM 比赛结束保存加工设置(CAM)文件、相应的G代码及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工艺卡(OFFICE WORD文档)E:2016MJ CAM HK 滑块零件加工设置(CAM)文件、相应的G代码及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工艺卡(OFFICE WORD文档)E:2016MJ CAMXD 斜顶加工

9、设置(CAM)文件、相应的G代码及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工艺卡(OFFICE WORD文档)E:2016MJ CAMXX 型芯加工设置(CAM)文件、相应的G代码及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工艺卡(OFFICE WORD文档)E:2016MJ CAMXQ 型腔加工设置(CAM)文件、相应的G代码及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工艺卡(OFFICE WORD文档)E:2016MJ CAE 比赛结束保存CAE分析结果文件、分析报告文件、分析对比报告文件。E:2016MJERP比赛结束保存任务分配计划表、BOM表、零件加工工艺卡、零件加工(型芯、型腔)检测报告。E:2016MJTEST比赛结束保存塑件成型参数的试模工艺卡(OFF

10、ICE WORD文档)。四、 竞赛结束时当场提交的成果与资料按照2016年高职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大赛注塑模具设计制造及信息化技术项目竞赛规程的规定,竞赛结束时,参赛队须当场提交成果与资料:将E:2016MJ目录全部刻入大赛提供的光盘中,并上交裁判,同时将E:2016MJ目录全部拷贝入发放的试卷袋内的U盘中,覆盖原文件并上交裁判;(一) 模具设计与CAE分析:1、完整的模具三维设计(STP三维缺省设置数据格式),三维总装图名称“3DZP”; 2、完整的模具二维装配工程图设计(含明细表)名称“ZP”;3、完整的主要型腔和型芯二维工程图设计,名称“XQ”“XX”;4、模具设计说明书与CAE

11、分析成果及报告。(二) 加工工艺设计:1、导出主要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卡(WORD文档);2、主要零件的加工设置及相应的G代码文件放入CAM文件夹的相应位置;(三) 任务分配与产品检测:1、导出任务分配计划表(WORD文档);2、导出模具BOM表(WORD文档);3、导出加工零件检测表(WORD文档);(四) 模具零件修配成果按照参赛队自行设计并加工制造型腔镶件、型芯镶件;修配斜顶、滑块、镶件、司筒和顶杆,最后完成模具装配。(五) 模具试模结果填写塑件成型参数的试模工艺卡(WORD文档)、利用装配好的模具注塑出的10个产品上交裁判。除此以外,加工过程中如有刃具、量具、工具、工装等损坏,须提交已损物件。五、 附件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