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题研究:《中学生语文高效学习方法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题研究:《中学生语文高效学习方法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课题研究:中学生语文高效学习方法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重视教材教法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了人们的共识,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这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学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方法,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学活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
2、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纲要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加强学法指导是我们目前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而又丞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诚如全国著名特级于漪所说:“改革的具体做法举不胜举但是,核心问题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抓住了这个“核心问题”就等于牵住了教改的牛鼻子。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的能力,有助于实现从以教师为重点向以学生为重点的转移。中学阶段学习任务加重,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用正确的学法来指导学习,所以,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给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影响。所以,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已是迫不及待的事。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很有必要对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实践与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准确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自学感知和课堂练习的切合点,根据教材体系特点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
4、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2、通过研究,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依赖于现有的答案和方法。3、通过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增强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堂教育教学这一主渠道,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自我观念,主动挖掘自己的潜力,切实领悟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学会有效运用自己的智慧优化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更富创新精神,更好地寻求自主发展的途径,充分提高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学生现有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的调查研究。
5、2、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成因分析研究:主观因素的分析:如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的分析:如家庭因素、教师因素、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3、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前能有针对性的预习,对课文大致内容进行梳理,掌握重点字词,要求预习时能边读边思边议,并做好预习笔记,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课堂讨论时能质疑问题,并能有效听讲,会抓重点做笔记,善于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归类,课后会有效的复习巩固,能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归类。4、语文学法指导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包括预习指导、听课指导、复习指导,阅读指导与写作指导,写作指导又包括审题、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1)预习的指
6、导: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教师在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习影响很大。预习的好处直接体现在上课的时候。课堂学习对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听课是“攻坚战”,那么预习则是“前哨战”。正如打仗时,首先要察敌情,拟订作战方案,作好各项准备,才能打胜仗,否则会“败走麦城”。预习也同理,课前的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记好课堂笔记,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职责,与
7、其说是教给学生知识,不如说是教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获取知识、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再学习,有利于提高大学学习的质量,也有利于中学的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说,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预习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和时间,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安排预习作业。同时要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讲究预习质量,使学生明确预习的基本要求,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复习、巩固和补习旧概念、旧知识,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标记疑难点,做好听课准备。有关方法如扫除障碍法、勾玄提玄法、符号圈点法、前挂后联法、习题试解法等适当引导学生去运用。特别要督
8、促帮助差生做好预习。(2)听课的指导:听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类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种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不断地调整教学的速度和方法,还要用生动的表情、动人的语言、形象的手势、精心设计的板书,以及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再加上密切的师生关系,诚挚的师生情谊,使裸堂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最便捷的认识道路。而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就能主动灵活地接受教师的启发和具体的指导,并能解决自己在课前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凡事预
9、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关系到课堂学习的质量,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上课之前充分地做好物质、思想、知识等项准备工作,以增进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听不懂,不仅意味着学习时间的浪费,而且预示着学习危机的到来。听课的关键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毫无所获。要做到上课积极思考就要做到:专心听讲。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一个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专心的学生虽然天天身在教室,如果心不在焉,仍然会一无所获。要做到专心是很不容易的,最重要的是克服“走神”,即“思想开小差”的毛病。怎样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做到专心听讲呢?
10、首先要寄希望于课堂。课堂学习占据了中学阶段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如果不充分加以利用,不在教师的指导下,增加知识,提高能力,那就会丢掉最重要的学习时间。优秀学生的一条重要学习经验是寄希望于“课堂”,而不是寄希望于“课下”。要通过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来减轻课下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一个学习动机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希望通过课堂学习来满足自己强烈求知欲的学生是不容易在上课时“走神”的。其次要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上课前两分钟学生就要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可以回忆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也可以回忆预习时的思路和没有解决的问题,由于一上课就想着迫切解决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听讲与思考,“外物”就不易侵入了。再次,引导
11、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教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参与问题的讨论,有选择地记好课堂笔记等,不要去钻“牛角尖”,保证听课思维的连续性。当时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下再去研究。另外,课间不要从事太兴奋的活动,要充分地休息,使大脑的疲劳能及时消失;还要考虑学习的需要,克服只爱听那些有趣的具体内容,而对理论性强、比较枯燥的内容不专心的现象。上课时不可忽略听老师的开头与结尾。因为开头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概括上节的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而结尾,却是一节的高度概括或总结。当堂掌握。知识的掌握包括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领
12、会是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也可以说是信息输入和加工的阶段。在上课时,通过看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和演示实验,通过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头脑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在老师进一步的启发和引导下,再积极动脑思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对一类事物形成了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知识的巩固是指在头脑中所保存知识的持久记忆。要想持久记忆知识,就需要在记忆之前,对知识有深刻的领会;记忆之后,还要不断地复习和使用这些知识才行。知识的应用,就是用已经领会和巩固了的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应用,不仅能检查知识是否真正领会了,记住了,还可以促进知识的领会和巩固。要想当堂掌握所学的
13、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把重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千万不要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结论。思路清楚。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步骤。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教师在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清楚,目的是向教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使自己对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要抓住各学科特点。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抓住各学科的特点来学习,就会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总之,要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就要上课之前做好心理、知识、物质、身体几方面的准备工作,课上要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做到开动脑筋
14、,积极思考,专心听讲,并力求当堂掌握,思路清楚。有关方法如:书包整理法、心理安定法、课间休息法、学练反馈法、反问探索法、板书抄录法、范例摘要法、选择重点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各学科知识,提高认识能力。(3)复习指导:复习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系统复习。课后复习。由于一天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能全部掌握是很困难的,所以需要通过课后复习来进一步掌握,以达到较高的掌握水乎,从而为做好作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正如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课后及时复习,不仅可以解决通过课前预习和专心听课仍未解决的问题,而且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和巩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
15、解与记忆,并为将来所学的新知识,运用于实际,进行独立作业,培养新的技能作好知识准备。课后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尝试回忆是独立地把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回想一遍。回忆是学习成果或者说知识巩固程序的无声表达。尝试回忆可以及时检查当天所讲的效果,可以提高记忆力,能增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能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这正是使所学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方法。看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依据,也是老师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抓住教科书,也就抓住了基础和根本。整理笔记。课堂笔记不应当成为上课的记录,应当在平时不断地“加工”,把笔记本变成在复习时真正有用的宝贵资料
16、。看参考书。要选好参考书。要在阅读教科书,并对所学知识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去看参考书;要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的相关部分。系统复习。系统复习又称阶段复习。它就是用比较集中的时间,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再加工的学习过程。通过系统复习,使知识的掌握达到系统和综合应用的高级阶段。系统复习应达到“四化”,即通过回忆重现,使知识巩固化;通过查漏补缺,使知识完整化;通过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通过综合应用,使知识实用化。系统复习大致可分为四步:第一步阅读,就是围绕复习的中心课题,认真地看书、看笔记、看作业和试卷等。通过阅读使掌握的知识迅速回到原来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在阅读时,要着重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
17、领会;阅读前,尽量采用尝试回忆的办法,看看知识掌握情况,坚持把回忆和阅读结合起来,阅读速度要根据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不平均使用力量;在回忆、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随时把自己思考的成果记下来。阅读过程中以思考为主,通过阅读和回忆来促进思考,之后作复习笔记。第二步整理,就是整理出系统复习的笔记。有了复习笔记可以使学习保持连续性,实现知识由“繁而杂”向“少而精”的转化,形成知识链条。整理复习笔记时,要反映知识系统、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及其区别,即把“知识之网”展现出来;复习笔记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三步练习,阅读和整理主要是为解决知识的深入领会和巩固问题,当知识系统化后,要做一定数量的习
18、题,从做习题中发现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这可以培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第四步熟练,就是指记忆、表达和解题要达到的熟练的程度,这就要按照记忆规律,反复记忆,认真练习。对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典型的习题要力求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系统复习要按照知识的体系确定复习课题,复习时要围绕一个个课题进行,并且做好复习前的准备工作,把与课题有关的教科书、笔记、作业、试卷、参考书等一一找出来,准备好,集中时间进行复习。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钻研。这样才能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获得深刻的理解。5、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的技巧,如听说有听写、听讲、听思和独白、会话、演讲等技巧,读有精读技巧、速读技巧、泛读技
19、巧、诵读技巧等,指导基本的语文技巧:查阅工具书、图书目录和参考书,做读书摘要、卡片和笔记,积累资料等。6、分析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结合语文学习特点,帮助老师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组织教与学活动,致力于教师在优化教学细节方面的策略探索。四、课题的操作步骤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08年9月2008年12月)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了解新课程实施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调查报告。组建课题组,初步形成课题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课题研究全面展开,积累资料并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形成阶段性
20、成果,组织中期成果交流会,修订并完善实施方案。2009年1月2009年6月: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根据课堂教学探究与分析的情况,逐步探究课题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交流研讨,探索并实施高效学习方法策略。2009年7月2009年12月:综合运用行动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中期成果展示。总结、推广在实施高效学习方法方面的新思路、新经验。第三阶段:总结验证(2010年1月2010年6月)通过研讨、剖析、验证、逐渐完善研究成果。(1)汇编课题研究成果(2)优秀学习方法展示活动;(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五、开展课题研究的策略1、准实验研究法:在自然教学班中实施。在不严格控制干扰变
21、量的状态下进行应用研究,效果采用模糊评估办法。2、行动研究法:这是一种“在动态中研究行动”的方法,强调的是在自然的教育情境中,选择那些会影响教育教学效率的现象进行研究,不断用在新观点支配下的有效行动取代无效的或效率低的行动。3、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认知辅导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学法指导讲座,印发学法指导资料,阅读训练法。辅导有效地听课、作笔记的方法,作文的构思方法、审题技巧等等。组成班内学习小组,进行一对一互帮互学活动,如一堂课后,让好生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笔记告诉相对差点的学生,并让对方学习借鉴。定期举行优秀学生经验介绍活动,讲讲该生的预习方法及学习窍门。借鉴任课教师的学习方法等等。4、
22、教育调查法先对学生的现有学习方法进行调查,然后隔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教师在学法指导方面是否渗透,调查学生学到哪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实际的使用效果如何等,以此来研究怎样的学法指导才适合于学生。5、个案研究法通过某一个或某一类学生的学法及效果变化的动态研究来研究学法指导的实际效果。6、三步指导法:课前用“拎出来”的方法:是指导学生找出课本中知能要点的过程。在上一篇新课文时,先不要急于教学,先花一定时间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整体感知教材。让学生自己将分布在文中的知能要点找出来,而后师生讨论制定出课文的知能要点表。对于重点字词,每次上新课时先听写,通过这样反复强化,以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课时
23、用“渗进去”的方法:以知能要点表为指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将表内要点“渗进”整个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课后用“析出来 ”的方法:是指通过指导学生复习,使“知能要点”从教材中提炼出来,使之成为能力和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用此方法,主要是采用相同类型题目拓展训练的方式。在学期结束时,可指导学生把知能要点表变为复习提纲,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现状再逐项进行验收。7、迁移式指导法:就是通过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选准的“一”要有代表性,有典型性,要与反的“三”有相通性,从而达到迁移指导的理想效果。8、渗透式指导法: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学习方法见缝
24、插针,随时渗透,可使学生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学法,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六、开展课题研究的措施1、课题组负责制定课题和实验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2、加强对实验教师的指导。利用集体备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实验的指导,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改经验,提高科研水平。3、加强实验班的纵向交流,互相探讨,交流经验,不断完善实验研究方案。4、分专题开展课题实验探索课,做好实验课例总结,为进一步完善实验研究准备材料。七、实验成果及分析(一)随着全区高效自能课堂构建活动的开展,和我校自主互动生成式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也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在自己的课题领域的研
25、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与推广,书香文化校园建设、语文教学中的主持人风采展示。通过丰富的活动发动所有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精选布置课堂作业、指导方法培养习惯等方面做出有效努力。区教育局孙局长、教研室陈主任、各个学校的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来我校参加教学常规管理现场会,会上我们展示了学生优秀作业及试卷展评现,与会人员参观学习后,对我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给予高度肯定,09年全区高效自能课堂构建推介会在我校举行,与会领导和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高度赞誉。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预习法我们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各年级的阅读要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才能把握好
26、尺度,做到因教材而异,因年级而异,因学生而异。各年级的预习要求是逐步提高的,有明显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比如:关于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七年级阅读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佳句抓住重点词进行赏析。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把课本通读一遍,在有疑问或不甚了解的地方做个标记,上课时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 第二阶段:探究课本后的研讨与练习,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析。 第三阶段: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步,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
27、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当然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应立刻回过头来复习以前的部分,所以预习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复习因素,兼有双重功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不一定就是明天上课的内容,今天才预习,一般来说,可以以时间段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内容来安排,一单元、一章节等都可以。2、课堂笔记法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全都记下来,有时会存在记和听的矛盾。记的时候,听就跟不上;集中精力听,记又完不成。这种矛盾就应想办法解决。我们课题组是这样引导学生的:首先,预习与听课应结合起来。预习的时候可以摘抄下重点与难点,上课时进行补充,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上。其次,听课与复习应结合起来。听课时紧
28、跟老师的思路,或许你记下的是几个词或符号,为了在今后不会遗忘,必须对笔记进行整理。可见,记笔记不一定从听课开始,也不是把老师所讲的知识照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样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3、记忆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课程增多,需要识记的东西太多,记忆负担加重。我们课题组也研究了如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记忆法包括:概括法,就是对学习材料进行简化,抓住关键进行识记。概括的关键在于筛选,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提高记忆效果。图表法,图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表述事物,以便一目了然。比喻法,就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方法对学习材料进行处理,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提高记忆效率。联想法,识记无意义
29、材料的关键是将本来没有意义的材料意义化。所谓意义化是指把无意义材料同有意义的材料联系起来。4、合作交流法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合作”二字,而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要使小组学习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尝试了以下做法:(1)、改变以前四人学习的方式,组成68人一组,组与组之间是平行小组,每组根据情况会有1至8号组员。(2)、培养好小组长,提高小组学习效率。(3)、每节课安排10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4)、安排好小组学习的基本程序。目标定向 独立学习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评议小结 巩固测标目标定向是指南,独立学习作基础,小组讨论为重点,全班交流达高潮,评议小结促
30、深化,巩固练习测达标。我们学校课题组还制订了合作学习小组评价标准,具体操作如下:(1)任课教师评价。任课教师负责每周对所任课班级的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从学习积极性、组员协作过程、合作成效、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2)学习小组之间互评。八个学习小组之间负责相互记录和评价,内容包括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发言率,自习课纪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四个方面。5、读书积累法语文学习的中心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语文学习的质量如何,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语文学习的范畴。所以,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的方法概括起来是两点:一是读懂课本上的文章;二是多读课外书。书读多了,写作自然也就好了。6、
31、卡片法卡片法是用卡片形式来摘记知识精华、提要读书内容的阅读方法。由于卡片的制做要经过分门别类、理解消化、筛选笔录等一系列感知、思维活动,所以获得的印象比较深刻。它的内容比列表法单一,形式比做读书笔记灵活,制做时散装活页,使用时可分可合,是积累资料的好方法。 我们制作的卡片分为3类,基本上涵盖了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中的大部分。(1)现代文文学常识与字词卡片。卡片正面包括8项:课题,出处,体裁,作者,线索,顺序,中心句,写法。卡片反面填写本课的生字、生词,并注音解释。每课一张,结合预习和复习两个过程完成。此种卡片重在强调记忆和积累。 (2)文言文文学常识与字词卡片卡片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
32、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重要作家作品和重大文学现象。此种卡片属于纵深式的知识积累。(3)制作读书卡片卡片中包含了书籍的名称、作者、优美词语和中心思想。是一个简洁又全面的好方法。每周完成两张读书卡片。一方面是督促学生课外阅读,另一方面也培养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二)1、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问卷调查统计表问卷时间: 调查班级:七、三 七、五 七、六总人数:177满 分:50分最高分:38分最低分:12分平均分:28分得分人数比率(%)40-500030-4010257.6330分以下7844.072、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问卷调查统计表问卷时间:2010年9月17日调查班级:九、三 九、五 九、
33、六总人数:174满 分:50分最高分:46分最低分:24分平均分:39分得分人数比率(%)40-506235.6330-409454.0230分以下1810.34(三)取得的成果1、刊名: 中小学教育 发表时间:2010年第六期 题目:自主、互动、生成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初探第117页作者:孟 军 级别:国家级 刊号:国标刊号ISSN-1001-2982国内刊号CN 114299/G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2、 刊名 :中国小作家 发表时间:2010年第五期 题目:梦里花落知多少第45页作者:张哲依 指导老师:孟 军级别:国家级 刊号:国标刊号ISSN1008-326X 国内刊
34、号CN 114373/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当代文萃编辑部3、 刊名: 中小学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09年6月 题目:浅析文言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流程第9页作者:赵凤龙 级别:国家级 刊号:国标刊号ISSN1674-5728 国内刊号CN211396/G4 出版社:中小学教学研究编辑出版4、 撰写的我在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几点尝试在临沂市“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叁等奖。 5、 撰写的自主互动生成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尝试在临沂市“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贰等奖。2 6、 撰写的采得百花成蜜后,辛苦不只为语文在临沂市“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叁等奖。2 八
35、、课题的延续通过前一阶段的研究与实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都或多或少受益于高效学习方法。但是,我们也只是让学生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共性的东西较多,语文的性质偏少。下一步我们打算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在整个学科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的地位。课堂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主要活动场所。语文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渗透对学生进行科学听课法的指导和训练(见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渗透对多种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语文教材本身不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更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错运用的现象在语文教材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因此以抽象的逻辑思维做指导,以具体材料和现象思维做依托,用“披文以入情”做手段
36、,就形成了语文教学中独特的教学方式。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学法指导及思维训练引导可按如下几方面进行。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析法学习语文分析是把整体材料化为部分进行深入思考的认识过程,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量涉及的是具体的形象材料,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本质认识,就要运用分析。可以说分析法几乎伴随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课的分析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广,从字词分析,句段分析到文章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中心思想的分析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分析,可谓无所不包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分析,大多是由教师进行的。在课堂上教师滔滔不断地分析,学生老老实实地听讲,于是形成了“满堂灌”,学生的活动不过是在最后记下教
37、师的分析结论而已。现代教学观念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通过学生的活动去分析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指导学生尽快地掌握分析的方法,对学生的分析活动及其活动效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分析法的掌握也要经过一个由生疏到熟悉到纯熟的运用的过程,教师就应循着示范引导-巩固训练的程序来进行指导。对某些知识的内容,教师应该先做出示范分析,并要讲清这一分析形式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及时把握住分析的规律。如对形声字的分析,教师可先示范分析几个字的形旁与声旁,此后指出,抓住、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对形声字进行分析的依据,从而指导学生对更多的形声字进行分析。
38、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仿效的教学过程,学生会较快地掌握某一种分析方法。语文课的知识内容庞杂,而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灵魂。”为此就要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指导学生运用和掌握不同的分析方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指导学生运用的分析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语境分析法:语文教学的分析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根据词不离名句、句不离章的语文教学特点,对词语、句子的分析首先就要弄清它所处的语境。如背影一课中有“我真是太聪明了”,句中的“聪明”二字在一般情况下表褒义,而在这里却是对自己的责怪。学生只要掌握了语境分
39、析法,又对语文内容有熟悉的了解,那么这类分析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2)背景分析法语文课中的许多文章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尤其是一些议论文或名家名篇的作品,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文章写作背景的分析,实质是一种因果关系分析。在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下,会出现带有鲜明时代主题的作品。指导学生通过对文章时代背景的分析,找出文章的写作意图,就可以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如对故乡、孔乙已一类的名篇作品,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常的教学过程中都有背景介绍这样一个教学步骤或内容。如果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对当时的时代进行分析,进而结合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去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
40、、学生就能很快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3)条件分析法语文教学过程中常涉及到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的分析,在这类分析中,有时要用到语境分析,有时要用到背景分析,而大多情况下则要用条件分析。所谓条件分析,即对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如孔乙已一课中对孔乙已的外貌描写即反映了孔乙已生活的客观现状。“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按照描写的句序对人物的现状条件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如下判断:孔乙已“身材高大”表明他具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是长期不参加劳动和营养不良所致;“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表明其年事已高
41、且精神潦倒;“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表明了他的贫穷、懒惰、生活潦倒。孔乙已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表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条件分析的前提是学生对条件内容的把握,这就需要在指导分析之前,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4)因果分析法语文教学的课文分析中常常分出现“为什么”的提问。这实质上是在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回答这类问题,常常是要进行由结果到原因的逆向思维。涉及到原因分析,就是指导学生学会从客观到主观的分析方法。对客观原因的分析涉及到作品人物自身的身份地位及思想性格。(5)对比分析法及假设分析法对课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有关内
42、容材料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更易区分出事物的本质,指导学生掌握对比分析方法首先就要学会寻找对比点,对比分析的使用,有时是对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在运用对比分析法时,还可以结合运用假设分析法。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多种假设分析,运用假设分析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借助假设来与现实内容进行对比,从而突出现实内容的必然性。如对词语使用是否得当,可否换调的分析,就可以在进行语境分析后,进一步借助假设分析使整体分析成为对比分析的形式。又如对一些课文中的句段分析,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分析方法。 (6)借助联想的分析方法联想是以现有知识认识为基础的一种展开式思维方法。语文课上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分析有利于帮助学会巩固以往知识
43、,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对有关的课文题目进行以题断义的联想分析。对课文的内容分析,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如孔乙已一课结尾部分,以孔乙已最后一次喝酒时的人物形象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其最终结局进行联想分析,自然能认识到孔乙已必然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可掌握的分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准进行分析的角度。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际上就是讲对不同问题要先选准分析的角度,再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这就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下分类,同类问题可以基本上采用同样的方法。当然,每一种分析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指导学生对分析方法的
44、选用也不应该是单一的或绝对的。只要长期坚持调动并训练学生主动分析的意识,那么学生对各种分析方法的掌握就会日趋走向纯熟。(二)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学好语文。归纳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类事物共性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理性认识的一种方法。归纳以分析为前提。分析是把整体化为部分,通过分析达到对部分的认识。归纳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共性,从整体上来认识事物。这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语文教学中归纳法的运用范围极广。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运用归纳的方式也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初步归纳,深入归纳和综合归纳。所谓初步归纳,是指对所学的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它体现在对一篇课文或一部分知识点的归纳上,
45、指导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仅属于做出正确判断的范畴。 引导学生对有关结论(判断)进行分类整理。则属于初步归纳。初步归纳体现了对零散材料的整体理性认识。即概括了同类事物的共性,又区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所谓深入归纳,是在初步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的范围较大的归纳。语文单元教学中,常常要进行这种归纳。这种归纳的作用是使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比较明了而详尽的把握。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归纳绝不是有关知识内容的机械堆聚。这种归纳应该是能充分反映本单元内的知识共性及知识间联系的理性归纳,那种机械堆聚知识点的做法,只含有汇聚的意义,并不含整理归纳的意义。它只是加重学生负担、压迫学生“死学”手段,而不是指
46、导学生以法学习,促使学生达到“会学”,达到“把书读薄”的有效教学手段。综合归纳是在前两种归纳的基础上,从把握知识体系的角度进行的一种归纳。进行这种归纳的前提是先要进行科学的知识分类。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课文和单元之中,要进行归纳,就要先按知识体系的不同进行分类。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有很多,关键是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如可以按语法、文章的现代文、古文进行分类,现代文又可按不同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来进行分类。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同类知识的共性规律进行归纳。这种归纳,具有很高的理性认识价值,是对有关知识精化的一次再提炼和再认识。归纳法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随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导学生运用并掌握归纳法也应循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过程来进行。教师可以做归纳的示范,但一定要牢记要把进行归纳的权力交给学生,对归纳的方法进行指导远比对归纳知识的单纯传授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