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初中生物竞赛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潭市初中生物竞赛资料.doc(1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篇 总论1、奥赛考什么?22、奥赛怎么考?33、应考建议14第二篇 专题讲练专题一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节 高等植物的结构24第2节 高等动物的结构29第3节 单细胞生物35第4节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38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第1节 生态与环境相互影响41第2节 生态系统49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1节 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54第2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62第3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69第4节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81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第1节 人的营养85第2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88第3节 人体的呼吸和代谢废物的排出92第4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97第5节
2、人是生物圈中的人101专题五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1节 运物的运动107第2节 动物的行为109专题六 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113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19第3节 植物的生殖125第4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28专题七 生物的多样性第1节 植物类群136第2节 动物类群139第3节 微生物类群144专题八 生物技术第1节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48第2节 现代生物技术152专题九 健康地生活第1节 健康地度过青春期156第2节 传染病和免疫159第3节 珍惜生命、保障健康163第三篇 综合能力测试综合练习一166综合练习二174综合练习三178参考答案第一篇 总论初中生
3、物奥赛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进行的竞赛。竞赛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生物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使热爱生物学的同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奥赛考什么?初中生物奥赛将体现国家对同学们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较高要求。竞赛将突出考查同学们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同学们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竞赛还将联系人与自然、社会实践与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奥赛考知识与技能初中生物奥赛将突出生物学科的
4、主干知识、核心知识,杜绝“繁、难、偏、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特别要注重考查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奥赛还将努力避免考查对琐碎知识的简单记忆,杜绝单凭死记硬背就可取得高分的现象出现。奥赛考过程与方法初中生物奥赛将强调对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同学们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习惯。注重考查同学们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具体地说,同学们应当具有以下能力:(1)能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进行观察;能熟练的使用
5、显微镜;(2)能进行徒手切片,能制作临时装片,能根据需要对装片进行简单染色;(3)能进行生物绘图,规范而科学;(4)能通过观察准确找出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能通过测量和计算来解决与初中生物知识有关的问题;(6)能够区分事实和观点,能阐述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7)能够解读与初中生物知识有关的图表;(8)能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能够用简单的图表处理数据;(9)具有初步的综合和概括能力;(10)能够评价一个实验方案的合理性;(11)能够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等。奥赛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生物奥赛试题中将有机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等情感
6、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对下列生物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是考查的重点:(1)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生物学中包含着的系统论的思想方法;(4)生物进化的观点;(5)生物学中蕴涵的哲学观点,如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等;(6)生物分类的思想方法等。奥赛怎么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本书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的依据。奥赛怎么考知识与技能(1)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强调对主干、核心知识的理解程度的考查。据此,我们在备考时要走出两个误区:误区之一,有的同学以为:“不要死记硬背”就是不要记忆。这是一种错误的
7、理解。强调理解并非不要记忆,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没有记忆作为基础,无法理解任何概念、原理等,所以,该背的还是要背,该记的还是要记。如:A B C D例1、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解析这道题表面考昆虫的识别,实际考学生是否知道运用昆虫纲的特征来识别昆虫,也就是说学生是否记得昆虫纲的特征,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答案为D。例2、以下有关动物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陆生动物均用肺呼吸B凡水生动物均用鳃呼吸 C任何动物终生都只用一种方式呼吸D任何动物呼吸的实质都是分解自身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E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含氧的量解析这道题也必须以记忆为基础,而且带有较强的综
8、合性。同学们的知识面要宽,要知道陆生动物如蚯蚓、蝗虫等都不用肺呼吸;水生动物如珊瑚虫、海葵等都不用鳃呼吸;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而成体却用肺呼吸;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大约占4%,而氮气占78%,氧气占16%;可见ABCE都是错误的。答案为D。误区之二,有的同学以为:要想生物奥赛获得高分,就要背教材,背得越多分越高。这完全是误解。其实,不是教材中的每句话都要记忆,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科的主干、核心知识。初中生物奥赛将努力避免考查对琐碎知识的简单记忆,将杜绝一味靠死记硬背取得高分的现象出现。如:例3、某动物的心脏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动物的叙述中,可能错误的是A体温不恒定B无尾C体
9、表无覆盖物D幼年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解析这道题考查同学们是否记得两栖动物的特征,同时考查识图能力和推理能力,由图可知该动物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属两栖动物的特征,而无尾只是青蛙等部分两栖动物的特征,并非所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如大鲵就是有尾的。答案为B。例4、右图是某同学画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图中有几处错误?A1处 B2处C3处 D4处解析图中有两处错误,一是关节头的形状错误,二是图中的韧带应为关节囊。答案为B。例5、下列关于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C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D生物都进行新陈代谢解析动物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必须从外界
10、摄取有机物;而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因此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故C项错误。答案为C。例6、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将用于A构成细胞 B分解有机物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解析从教材中,我们找不到这句话的原文,但是,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理解到:人体吸入的氧气首先经肺部进入毛细血管中,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内,用于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同样随血液循环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所以答案是B。可见,死记硬背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据此,我们要思考并解决两个问题
11、:其一,记什么。也就是说:哪些知识是学科的主干、核心知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第二篇”中每一讲都列有“赛点扫描”和“难点解析”,其中所列举的知识就是主干、核心知识,也就是该记忆的内容。当然,它可能还并不全面,也并不完整,你还可以在仔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和完善。其二,怎么记。也就是说:怎样的方法记忆效果更好?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尝试记忆法”。所谓“尝试记忆法”就是先将要背的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认真地读写两遍,再进行自我检测或请同学帮着检测,发现哪些内容还记忆模糊,再重点记忆模糊的部分。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比一口气读十遍、二十遍的效果都要好。(2)初中生物奥赛将特别注
12、重考查考生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有的同学认为: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就是要我们去补充教材以外的生物知识,甚至是去学一点高中生物知识。这完全是错误的理解。初中生物奥赛对知识的考查决不会超越现行的初中生物教材,但试卷上的具体问题情景可能来自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因此,我们的备考要立足于充分阅读和理解教材,通过适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如:例7、给危重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种措施属于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气体调节 D体液调节解析这道题以“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如
13、何输氧”为背景,考查调节方式。同学们要学会辨析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体液调节三个概念,同时要知道没有“气体调节”这一概念。答案为D。温馨的一家子例8、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体味着幸福的生活。请想象你是下面这个场景中的主角,阅读并回答问题:放学回到家,一打开房门,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跑进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饭菜已经摆在了桌子上,想伸手去拿,被妈妈重重的打了一下,好痛!洗完手跑回来,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香,就是稍微有点咸。这时门铃响了,是爸爸回来了。(1)在这个生活场景中,你有哪些感觉呢?(2)这些感觉分别来自于身体的哪些部位?(3)这些感觉对你有什么作用?解析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最常
14、见的场景,要求同学们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参考答案为:(1)嗅觉、视觉、触觉、味觉、听觉;(2)嗅觉来自鼻,视觉来自眼,触觉来自皮肤,味觉来自舌,听觉来自耳;(3)这些感觉能帮助人趋向有利环境,躲避不利环境。发现弃婴例9、有人在公共卫生间里发现一个刚死亡的弃婴。警察不禁要问:婴儿是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呢,还是出生后才死亡的?也就是说,婴儿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杀?法医的做法是:取婴儿的肺放在水中,观察肺是上浮还是下沉,据此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1)法医将婴儿的肺放在水中,若上浮,则说明: ,若下沉,则说明: 。(2)说明你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解析这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生物试题,
15、要求同学们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个法医学上的问题。婴儿如果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那这个婴儿就没有呼吸过,肺中没有空气,放到水中会下沉。婴儿如果在出生后才死亡的,由于婴儿已经有了呼吸,即使全力呼气,也不可能不肺内所有的空气都排出,也就是说,肺内总会有余气,放到水中会上浮。奥赛怎么考过程与方法(1)初中生物奥赛特别强调对生物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我们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如,我们应当能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进行观察,能进行徒手切片,能制作临时装片,能根据需要对装片进行简单染色,能进行生物绘图等。如:甲 乙 丙 丁例10、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下图所示),若要使视
16、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哪一组镜头?A甲和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丁解析使用过显微镜的同学才会知道: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这通过背书是背不出来的。所以这道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是否经常使用显微镜,体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答案为B。例11、下表为测定某种哺乳动物的血液在通过不同的组织器官后,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检测的组织甲乙丙丁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率(%)96605025A组织甲极有可能是右心房B组织丁不可能是左心房C若丙是出球小动脉,则丁是肾小球D若乙是肺动脉,则丙可能是肺静脉解析组织甲中血氧结合率高达96%,而右心房中流的是静脉血,所以
17、A项错误;出球小动脉直接连接肾小球,期间几乎没有气体交换,所以其血氧结合率不应该由50%降到25%,故C项错误;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如果乙是肺动脉丙是肺静脉的话,乙的血氧结合率应当低于丙,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答案为B。甲 乙 丙 丁例12、在用低倍镜观察植物花粉的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如下的图像。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在观察效果不太好的三位同学中,你准备指导哪位同学,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怎样的?解析这道试题是为了考查显微镜的操作。只有真正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的同学才能顺利地完成这道试题。这样的试题能有效地避免死记硬背实验操作的弊端。也就是说,一
18、定要动手做实验,动脑想实验,而不是背实验。参考答案为:乙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甲的视野太暗,应调整反光镜的角度,使用凹面镜,调大光圈。丙图模糊不清,应调整准焦螺旋。丁图一片漆黑,很可能是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2)初中生物奥赛特别强调考生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具有科学思维的习惯。这里所说的“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指对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有限的,对这方面能力的要求不会太高,它一定是与同学们目前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储备量是相当的。当日时间(时)血液中尿素浓度(mg/100mL)07007.008007.011003.614002.617002.020001.6如果
19、你能独立解决以下的试题,则说明你已经具备了相当好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如果你觉得独立解决这些试题还有困难,也是正常的,相信你通过后阶段的学习能迅速提高。如:例13、为研究切除肝脏会如何影响哺乳动物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在700至2000时之间测量哺乳动物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并在800时切除此动物的肝脏,实验结果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100时,每100cm3的血液中约有3.6 mg的尿素B该实验说明:尿素的产生与肝脏有关C若在800切除的是此动物的肾脏而不是肝脏,血液中的尿素浓度会升高D700至800,血液中尿素的浓度不变,说明这段时间内该动物体内没有产生尿素等废物解析这道题考查同学们
20、获取有效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据图可知,在没有切除肝脏前(700-800),血液中尿素浓度维持恒定。这是由于肝脏产生的尿素被肾脏及时排出了,使得血液中尿素的浓度维持相对恒定。在切除肝脏后(800-2000),血液中尿素浓度不断下降。这是由于肝脏被切除后,不再形成尿素,而体内原有的尿素又不断经肾脏排出。答案为D。皮肤部位手背手掌指尖前臂触动次数100100100100正反应次数508510075例14、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学生X利用一绘图笔在学生Y皮肤上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如下图所示)。学生Y蒙上眼睛后,学生X用针轻触其测试区上的每一点,当学生Y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
21、学生Y有正反应(即学生Y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比记录下来,结果如下表所示。(1)哪一测试部位对触觉最敏感?(2)为什么学生Y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未能感觉到针尖的触动?试提出一个假设。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3)以下流程图表示学生Y从感到针触而到说“是”的神经传导途径。请你补充完善该图。(4)在实验过程中,学生X一不小心,用力把针压在某一点上,学生Y立即把手缩回。这类反应可以称为 反射。这类反应通常是非常迅速的。这项特征有什么意义?指出这类反应的另一项特征?解析这是一道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考查同学们识别图表、提出假设、逻辑推理等能力,同时考查有关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为:(1)指尖;(2
22、)针尖刺激的部位恰好没有感觉神经末梢;(3)脊髓脑脊髓传出神经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收缩 发声 传出神经与发声有关的肌肉收缩(4)非条件反射;及时进行自我保护;是先天性的。冠心病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生命的“头号杀手”,病情发展严重时可致心肌梗死而猝死。传统的手术方法只能是冠状动脉搭桥,创伤大,需开胸,风险大,费用高。 1997年,一种新的技术“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在国际上进入临床应用,成为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该技术是将柔软的心导管经股动脉穿刺,沿着血管送到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并在此放置支架。支撑血管,从而使原有冠状动脉狭窄消失,心肌供血恢复正常。该技术只在病人的大腿股动脉位置留有黄
23、豆大的疤痕,不开胸,手术后l-2天即可出院。例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冠心病是由于 狭窄引发的疾病。严重的会导致心肌缺血,使得心肌细胞得不到 和养料,无法进行 作用,心肌缺乏收缩所需的能量,导致心跳猝停,即心肌梗死。(2)利用箭头和右图中的标号表示:由小肠绒毛吸收的葡萄糖要依次经过哪些管腔才能运送到冠状动脉。葡萄糖小肠绒毛毛细血管肠静脉 冠状动脉(3)仿照上述形式,利用箭头和右图中的标号表示:心导管刺入股动脉后,依次通过哪些管腔才能到达冠状动脉。心导管 解析这是一道百分之百的原创试题。以“冠心病的微创治疗技术”为背景,考查“冠心病的成因”、“心肌的氧气和营养供应途径”、“微创
24、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绝大多数同学做不好这道题是由于平时在做氧、营养物质送达组织器官或废物排除途径时,都是顺着血流方向进行的,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完全不考虑“心导管不可能通过毛细血管”这一事实。可见同学们平时听从教师的时候多,通过逆向思维反驳老师的时候少。参考答案为:(1)冠状动脉;氧;呼吸;(2)葡萄糖冠状动脉;(3)心导管股动脉(11)冠状动脉。例16、孙悟同学养了几盆花,他发现这些花在白天花瓣就张开,在黑夜花瓣就闭合。于是,孙悟同学就猜想:花瓣张开是不是与阳光的刺激有关?这时,爸爸提醒他:白天的温度与夜晚的温度不相同。你认为这些花瓣白天张开、夜晚闭合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之一:
25、。可能的原因之二: 。可能的原因之三: 。解析这道题考查同学们作出假设的能力。参考答案为:一,花瓣受到阳光的刺激会张开;二,花瓣在白天较高温度的刺激下会张开;三,花瓣张开受到阳光与温度的双重影响。如右图所示,请甲同学用手拈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甲同学松开直尺,乙同学看见尺下落时,立即用手指抓住直尺,记下直尺上的刻度。重复上述步骤多次,记录平均值(a)。将甲、乙两人互换,乙松甲抓,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平均值(b)。例17、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而不同的人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110米栏世界纪录创造者刘翔起跑的反应就特别快。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办法来测两个同学的反应快慢。解
26、析这仍然是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考查的知识面涉及神经系统及能量供给等,还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参考答案为:(1)眼,手;(2)甲的反应所需时间比乙少;(3)ATP,糖类,太阳能。(1)此反射的感受器是 ,效应器是 。(2)若平均值(a)平均值(b),则说明: 。(3)人的手指要抓住直尺,手指肌肉细胞要收缩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于 ,主要来源于 ,最终来源于 。例18、我们都知道猫的眼睛在早晨、中午和晚上的瞳孔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人眼睛的瞳孔是否也会发生变化呢?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方法一:在天气晴朗的午间,在教室窗户附近测量同学的瞳孔大小,然后走到教室背光处,三分钟
27、后再测量瞳孔的大小,对比所得的两组数据。方法二:观察不同的颜色(深色和浅色),测量瞳孔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电筒照射时间瞳孔大小方法三:用小盒子将眼睛罩起来一段时间,再将盒子拿开,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观察瞳孔的变化。(1)瞳孔是眼的 膜上的孔,是光线进入眼的通道,其作用是 。(2)外界光线要依次穿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视网膜?外界光线 视网膜(3)按照第一种方法做实验时,请你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测量数据。(4)按照第二种方法做实验时,你预测会得出什么样的实验结果?为什么?(5)按照第三种方法做实验时,某同学将测得的实验数据用曲线图记录如上图。由此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窗户附近瞳孔大小(mm)教室背光处
28、瞳孔大小(mm)甲同学乙同学解析这是一道探究瞳孔大小变化的实验题,既考查了有关眼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同学们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作出预测、分析图表等能力。参考答案为:(1)虹,调节进入眼的光线强弱;(2)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3)见下表;(4)看深色物体时瞳孔放大,看浅色物体时瞳孔缩小,因为深色物体反光相对较少,瞳孔放大就能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5)用电筒照射时,瞳孔先是逐渐变小,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变小。结论是:瞳孔在较暗的环境中会放大,在较亮的环境中会缩小。例19、生物学家按一定的标准,将地球上目前所知的200多万种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五类。如下图所示,你能
29、将该图补充完整吗? 解析这道题在方法层面重点考查生物分类的思想方法,在知识层面重点考查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五类生物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为: 无细胞壁 , 有细胞壁 , 细菌 , 真菌 , 病毒 。奥赛怎么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通过初中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不仅要学会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增长能力,更重要的是领悟一些生物学方面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这将使我们终生受益。生物学方面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蕴涵在具体的生物学知识之中。我们只有通过系统地复习,建构起生物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才能从中领悟到生物学方面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对下列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的领悟程度
30、是考查的重点:(1)为什么说“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不说“病毒、细胞核或某种组织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完整的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生活、生长、分裂(即繁殖),许多生物是单细胞的,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细菌、酵母菌等,都能够独立生活、生长、发育、繁殖,表现出遗传变异等特征,都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总之,一个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表现出生命的全部基本特征,而且除病毒等极少数生物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所以说“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中才会表现出生命现象,脱离了寄主细胞的病毒是没有生命的,可见,病毒不是生物最基
31、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脱离了细胞的细胞核和没有了细胞核的细胞都不能继续生活,所以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都不能称为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同样,许多生物组织(如肌肉组织等)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群,即使环境适宜,也不会表现出繁殖、遗传变异等特征,所以组织不能称为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怎么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你能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一观点吗?这个观点的意思是:有一定的结构才会有相应的功能。例如,我们知道细胞是由水、无机盐、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等物质组成的,如果我们将这些物质按比例混合在试管中,会表现出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特征吗?不会,因为这些物质不是结构化的,不具有细胞的
32、结构。又如,叶的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是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水分和空气都不易透过,但表皮上有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可以控制空气和水分的出入,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获得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和光能,又能防止水分过多散失。表皮的这些结构特点决定了表皮的这些功能。(3)尝试说明生物学中所包含的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所谓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且各要素之间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功能大于单个要素功能之和,也就是说,整体所具有的某些功能是任何单个要素都不具备的。从微观上看,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系统,它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从而是细胞表现出
33、生长、发育、分裂等生命现象,而这些生命现象是单一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没有的;从中观层面看,每个生命个体也是一个系统,例如,人体是由八大系统(即八个要素)组成的,这八大系统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新陈代谢、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人体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具备的;从宏观层面看,生物圈是一个系统,它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联系,从而使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4)最早的生命是从哪来的?生物是怎样进化的?生物进化理论包含哪些主要内容?辨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任
34、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生物界也不例外,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过程;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过程。目前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38亿年以前的原始海洋,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变而来;原始生命产生后,生物进化遵循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6个字“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进化的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5)生物学中还蕴涵着许多哲学观点,如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你能试着阐明这些的观点吗?生物界存在着普遍联系。从宏观层面看,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
35、解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以,在草虫蛙蛇鹰这样一条食物链中,如果蛙被人类大量捕食,那么,虫的数量就会剧增,草就有可能被啃食一光。从中观层面看,人体是由8大系统组成的,这8大系统也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例如,人体的运动就需要神经系统的调控,需要骨骼和肌肉的参与,肌肉收缩需要能量,能量来自有机营养物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营养物质来自消化系统,氧来自呼吸系统,二者要到达肌肉要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可见,人体的运动需要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等相互联系的系统共同配合完成。从微观层面看,细胞的组成要素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是相互联系的,细胞膜、细胞质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核控制合成的,合成这
36、些物质的场所是细胞质,细胞膜保护着细胞质、细胞核,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生物界还蕴涵着运动变化的观点。无论是微观层面的细胞、中观层面的个体还是宏观层面的生态系统都是运动变化的,没有静止不变的。细胞、个体、生态系统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就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此外,作为整个的生物界也有一个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两者是对立的;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另
37、一方面,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合成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所以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此外,遗传与变异也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对矛盾。(6)分类是一种有重要意义的思想方法。将分类的思想方法运用到生物学的研究中,这就是生物分类,这种思想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运用,大大加快了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速度。你能理解生物分类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吗?生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真菌、细菌、病毒等也是种类繁多,任何人都无法逐个地去研究每种生物。分类的思想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归类,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
38、类。生物分类所用的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其中生物拥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拥有的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学家还编排好了分类检索表,据此可以查出每种生物属于哪类,例如我们查到蝙蝠、鲸属于哺乳纲,我们就可以推测到:蝙蝠和鲸是胎生哺乳的,它们的体温是恒定的,它们的心脏分四腔等等。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我们不能将鲸称为鱼,不能将蝙蝠称为鸟。总之,将生物进行分门别类,有利于将纷繁复杂的生物界简单明晰化,有利于搞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明晰生物之间的进化脉络。如果你能很好地回答上述6个问题,说明你已经初步领悟了生物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如果你暂时感到还有困难,那也是正常
39、的,不必气馁,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如:例20、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时,李小明同学和刘小艳同学持不同的观点。你更倾向于谁的观点?除苍蝇之外,请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你所认同的观点。我的观点及举例: 。李小明的观点苍蝇到处传播疾病,许多人就是因为吃了被苍蝇叮过的食物而生病,甚至失去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只保护对人有益的动物,而对人有害的生物如苍蝇等,应该设法将它们灭绝。刘小艳的观点苍蝇尽管会使人类感染某些疾病,但苍蝇自身抵抗病毒、病菌的能力很强。如果人们将苍蝇抗病能力强的原因研究清楚以后,就可以利用苍蝇的抗病原理提高人的抗病力,造福人类。解析问题越辩越明,凡事从反面想想
40、,看问题会更全面。希望同学们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不盲从。参考答案:我更赞同刘小艳的观点。每种生物都是大自然制造的一个宝贵的基因库,它的价值有待我们去认识和发现。我们目前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例如,我们过去所说的要彻底消灭的“四害”苍蝇、老鼠、麻雀、臭虫,现在看来,苍蝇就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老鼠、麻雀、臭虫身上是不是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利用价值呢?任何一种生物都是大自然的产物,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所以,对目前看来有害的生物,我们采取的态度应该是控制其数量,而不是灭绝它。例2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004年“感到中国”人物之一田世国,为挽救患尿毒症而危在旦夕的母亲,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
41、,使母亲转危为安。据此作答:图 为母捐肾的田世国(1)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其基本的功能单位是什么?(2)母亲养育了我们,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的过程中,是通过什么结构从母体获得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的?(3)医生要将田世国的一只肾脏取下,要切断哪几根大的管道?如果你是实施手术的医生,请从医学的角度给手术后的田世国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解析这道题以2004年“感到中国”人物之一田世国为母捐肾的故事为背景,考查了有关肾脏的基础知识和有关胚胎发育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同学们从医生的角度给田世国提几条建议,所考查的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同时渗透着人文关怀的思想,要求答题者既有科学态度,又有人文精神,做题的过程就是精神洗礼的过程。参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