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测导线成果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测导线成果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莞惠城际铁路工程GZH-6标GDK33+951.219盾构井联系测量成果报告编制: 审核: 总工: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莞惠城际铁路GZH-6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十一月目 录1.工程概况12.平面系统12.1.平面控制网13.测量任务14.编制依据及原则25.人员组成及仪器设备25.1.复测人员2仪器、设备26.导线联测方案及成果分析36.1.导线线路测设方式36.2.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36.3.数据处理56.4.导线线路联测总结57.水准联测及成果分析57.1.导线线路测设方式67.2.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67.3.数据处理78.附件81. 工程概况标段范围起讫里程为DK33+022.3
2、03DK38+952,正线全长5.928双延米,其中GDK33+951.219到GDK38+359长度为双向4407.781延米的盾构区间,隧道暗挖段813.144双延长米,隧道明挖段386.772双延长米,设大朗车站1座,长322米,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2. 平面系统2.1. 平面控制网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北京54参考椭球(长半轴,a=6378245m,扁率f=1/298.3),高斯投影。东坐标和北坐标的加常数分别为500km、0。莞惠城际铁路工程独立坐标投影分带及大地高设置如下:序号中央子午线经度投影高程面大地高h(m)里程范围11134510DK33+951.2193. 测
3、量任务1、完成盾构井联系三角测量任务,作为盾构机掘进测量数据成果的校核作用,为了更好的满足施工的精度要求,特做此导线测量任务,此次导线测量按四等导线精度测设。2、本次平面联系测量为GZH-6标一分部施测,二分部协助,施测范围为:、GDK33+951.219盾构井,盾构井联系测量近井点测设为新Z6-0、Z6-2到J1、J2。导线线路施测长度一共约为1.28公里,由于条件限制,有部分导线边为长短边相接,最短边约为100米左右,最长边为300米左右,通视效果良好。GDK33+951.219盾构井平面联系测量,测量起始边为Z6-0和近井点J1,井下投点为DG1、DG2、DG3、DG4共四个井下联系测量
4、成果点,由于条件限制,有部分边长为长短边,最短边约为20米,最长边约为90米,通视条件良好。3、水准联系测量,施测范围为: GDK33+951.219盾构井近井水准联系测量线路测设为Z6-01-001-Z6-2附和水准线路,001为盾构井联测近井点. GDK33+951.219盾构井水准联系测量,测量起始位001,采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传递,井上下同时观测,引测到井下水准点DGBM1点,由于井下控制点DG1、DG2、DG3、DG4位置相对较近,测设的时候只有一站,无法采取联合平差,故这几个点施测时采用简单的水准测量,观测往返,取平均值做为成果使用。4. 编制依据及原则1、莞惠城际铁路GZH-6标
5、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5. 人员组成及仪器设备5.1. 复测人员本次复测由中铁二十局第五工程公司精测队负责,参加测量人员具有多年测量工作经验,主要测量人员有:中级职称1人测量员3人,所有测量资料由中铁二十局第五工程公司精测队负责计算和复核。复测主要人员序号姓 名学 历任职资格岗 位1周耀芝中专测量工程师组长2谭高福本科助理工程师3赵珞中专中级测工4赵亚强大专中级测工5张勇中专中级测工常涛本科助理工程师 李文中专中级测工仪器、设备仪器名称型号数量标称精度备注电子
6、全站仪TCR1201+2套1mm+1ppm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2套0.3mm/1km对讲机摩托罗拉4套平差软件中翰1套严密平差车辆1台注:仪器均在鉴定期内,使用前已经调校,状态良好。6. 导线联测方案及成果分析6.1. 导线线路测设方式导线测量的时候,为了满足精度要求,我们采用沿线路方向,尽量和线路线行保持一致的方式测设,导线为直伸附合式导线线路。起闭导线点均为同精度CPIIGPS控制点,也采用同四导线加密的方式,在GDK33+951.219附近加密了2个导线控制点,分别为Z6-0、Z6-2两个个控制点,为满足以后的施工测量和贯通测量所测设的。网型如下图: 已知控制点 已知控制点 转点
7、转点 已知控制点 已知控制点6.2. 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1)平面控制依据四等导线进行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I级全站仪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mm)3503551800002.541400008(2)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全站仪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I级696II级8139(3)四等导线网的主要技术标准平均边长(m)闭合环或附合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边长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
8、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I级全站仪II级全站仪I、II级全站仪3503441/800002.546往返测距各2测回5n1/4000010导线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同时记录检校结果,导线点只有两个方向时,其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采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2、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观测需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以不考虑2C较差的限差;3、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I级全站仪为9,II级全站仪为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I级全站仪为6,II级全站仪为9。四等导线网结点或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水平角时应符合
9、以下要求:1、在附和导线两端的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时,宜联测两个卫星定位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观测值与卫星定位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 2、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以不归零; 3、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4)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全站仪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I级696II级8139附和四等导线网或四等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W),不应大于下式计算的值 W=2m式中:m测角中误差(); n 附和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四等导线网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式中:f附和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10、; n 附和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角度个数; N 附和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四等导线网测距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距离测量除符合四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的规定;(5)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mm)全站仪等级一测回中读数间较差单程各测回间较差往返测或不同时段结果较差I级232.(a+bd)II级57注:1、(a+bd)为仪器标称精度,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d为距离测量值(以千米计); 2、一测回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四等导线网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方法,其精度应符合四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标准的规定。在四等导线测量结束后,成果报告中应提交下列资料:(1)、外业观测记录与
11、内业计算成果;(2)、导线网示意图;(3)、导线点坐标及其精度评价成果表;(4)、技术总结。6.3. 数据处理导线联系测量内业数据处理采用中翰系列ZHADJ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本软件是采用严密平差的方式进行的,其软件的精度、灵敏度、可靠性高,满足施工中数据处理的需要。并使用该软件自动生成平差数据,软件输出的成果包括:与控制网当前属性有关的数据、控制网中观测值和点的统计数据、误差椭圆情况、测角中误差、点位误差数据、点间误差数据等主要精度分析指标,同时我们还采用经过自检过的简易平差数据生成成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提高数据的可靠性。6.4. 导线线路联测总结从本次导线线路联测严格按照城际轨道交
12、通工程测量规范执行,联测前对仪器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对所有基座进行了校正,外业数据采集时严格、准确的量取数据和做好现场记录,现场记录无误;从CPII网点附合导线联测数据分析,已知导线点完全满足四等测量精度要求,所测的进洞控制点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四等要求;经过分析,我标段此次GPS网网平差数据复核相应规范要求,成果可靠,可以使用。7. 水准联测及成果分析7.1. 导线线路测设方式GDK33+951.219盾构井水准联测使用满足DS0.5级精度要求的电子水准仪、条码标尺进行测量,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在使用前进行圆水准、i角度检查,确保仪器工作正常。近井水准测设为附和水准
13、线路,并采用平差的方式解算出近井点001的高程,以此做为传递的基准的,井上、井下高程传递采用悬挂已鉴定的钢尺,在钢尺下吊5KG的锤球,并悬于阻力液中(阻力液采用汽车用润滑油),在测钢丝是要读取上中下丝,井上、下同时观测,并采用前后后前、后前前后,两种方式且变仪器高测设两次.7.2. 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6)二等水准测量主要精度指标及技术标准按下表执行:水准测量精度(mm)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 (mm)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mm)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二等1.02.0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
14、,单位为km。(7)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1铟瓦往返往返注: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8)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和高度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度(m)仪器型号视距(m)二DS0.5601.56.02.8且0.55DS13且502、 二等水准测量按测段进行往返观测。测站观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返测:奇
15、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后前前后”。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3、线路跨越江河、深沟时,在视线长度为100m以内时,可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直接观测,但在测站上应变换仪器高度观测两次,两次高差之差不得超过1.5mm;在视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按跨河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量。4、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DS1型不应超过15。(2)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铟瓦水准尺不应超过0.15mm,对于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0.5mm;5、 高程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
16、(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0.10.10.010.010.10.1高程控制网复测内业计算及精度评定1、 当往返测高差互差超时,须进行补测;2、 当往实测高差与设计高差互差超时,须进行二次复测,已确认原点位是否沉降;3、 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条水准路线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偶然中误差M;式中: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测段长(km); n 测段数; 当水准线路每千米偶然中误差M1.0mm时,方可进行网平差,如果M1.0mm时,根据观测数据分析,补测往返测不符值与往返测不符值限差之比大于80%的测段。4、 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较差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当较差超限时,应进行二次复测7.3. 数据处理水准联系测量内业数据处理采用简易平差系统进行。并自动生成平差数据,软件输出的成果包括:水准路线限差数据、二等水准计算书、高程对比表、等主要精度分析指标。 8. 附件1、 复测主要人员职称证书2、 仪器鉴定证书3、 新Z6-0、Z6-2到J1、J2导线测设的平差报告及网型图4、 新Z6-0、Z6-2到J1、J2导线测设的平差报告及网型图5、 简易平差成果表6、 严密平差和简易平差成果对比表7、 二等水准联测计算表8、 二等水准路线限差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