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510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期末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昌平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2010.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7页,第卷8至12页,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铅笔将与准考证对应的信息点涂黑。3、答题卡第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第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内

2、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一、单项选择图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有一40纬线,AB为晨昏线,甲地位于南半球,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读图1,回答1、2题。1有关此时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甲地昼长夜短B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且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C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甲、BD流经甲地的河流只参与内陆循环2如果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只能是水运B该河是由东南流向西北,且落差大C该河落差小,且季节变化明显 图1D地质灾

3、害主要有火山、地震、泥石流图2为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已知cba,读图2,回答34题。3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压线,则 AOA、OB、OC为锋面 BOA是冷锋,OB是暖锋 CO处为多云雨天气 DO处为晴朗天气4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土地租金线,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图2 A甲处住宅一定是低级住宅区 BO处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COA、OB、OC可能是交通线 D图中显示影响土地租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和图4“2009年8月19日北方干旱监测图”,完成5-7题。 图3 图4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太阳辐射 距海远近 夏季风 纬度位置 A B C D6关于图4

4、区域干旱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沼泽有大面积为轻旱状态B年降水量最多地区干旱监测为正常状态C对旱情进行精确观测主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D去年8月,此地的严重干旱反映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7近年来图4中,A地区已开垦的不少土地也任其恢复原貌。其主要原因是A该地热量条件太差,不宜耕种B该地人少地多,不需要更多的耕地C农产品收购价格太低,种地不合算D原貌土地的潜在生态价值超过耕地的经济价值读图5“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图6“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8-9题。图5图681998年至2004年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呈零增长态势C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9

5、按联合国标准,如某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读图7“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回答10-11题。 10.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的特点是 A. 东部地区生产量大于消费量B. 西部地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C. 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是平衡的D. 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是不平衡的11.我国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6、 改善西部地区能源供应状况减少西部地区环境污染 图7调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36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图9(1)推断地区和之间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8分)(2)简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其都市区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2008年5月重庆钢铁公司着手迁出都市区,在长寿县江南镇建设新厂。新厂大量采用环保技术,并整合当地12家小型钢铁企业。(3)分析重庆钢铁公司搬迁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4)分析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区位

7、条件。(4分) (5)说出甲乙两地之间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有利自然区位因素。(6分)(6)说出图示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4分)39图15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1)读图15,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4分) 北京倡导的“绿色奥运”,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典范。奥运场馆大量安置太阳能集热器,为运动员提供洗浴热水;奥林匹克公园增加了森林和水面面积;实现老城区3万户平房的电采暖;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严把能耗增长源头(3)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人

8、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8分)40 浙江台州地区,土地资源少,人均土地不足0.45亩。当地自1996年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兴建各类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具有会务接待等综合服务功能,年接待游客人次及开发收入不断增长;并积极引进各类相关人才,使生态观光农业得到健康发展,(4)读材料一,归纳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对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8分)答案:1234567891011CBDABADCBDC36:(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2分)气温由东向西递减。(2分)山脉呈南北走向,(2分)地势由东向西增高。(2分)(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地形以山地(丘

9、陵)为主;(2分)河流多,径流量大,无冰期;(2分)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2分)(3)环境质量经济发展迁出地将减轻主城区的环境污染,改善其生态环境质量。(1分)都市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2分)迁入地新钢厂整合原有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并采用环保技术,将改善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2分)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1分)(4)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1分)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水源充足。(1分)(5)沿河谷呈带状分布(2分) 河谷沿岸,地形平坦;(2分)沿河流分布,水资源丰富。(2分)(6)水土流失(2分) 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恶化;(1分)泥沙淤塞河道和中游湖泊,造成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1分)39:(1) 模拟值:全球气温不断升降波动;(2分)观测值:全球气温波动上升。(2分)(3) 加强国际合作;(2分)利用科技提高清洁能源、新能源比重;(2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2分)植树造林。(2分)40: 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增加收入);(2分)扩大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提高当地农业、旅游业经营管理水平)(2分)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分)缓解环境压力(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