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5885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14-2015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曹氏,叔与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与曹姓形成直接相关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2.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 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3. 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

2、师移之。”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4.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5. 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D在全国推行郡县

3、制 6. 西汉时,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了与贾谊“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相似的措施是 A分封同姓王 B沿袭三公九卿制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中朝7.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雄图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8.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A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 B促进各地区间的平衡发展C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D便于中央派遣官员到达各地控制地方9.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

4、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 汉.宋.明 C.秦.元.清 D. 秦.唐.明10.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11. 中央集权制度下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5、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丞相与百官的矛盾A B C D12. 图中的两人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距的根源是 伯利克里 秦始皇A“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B.奴隶制商品经济与封建自然经济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民主政治与秦律的法治13.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的理由是二者A都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 B. 都拥有凌驾百官之上的地位C都有可能参加国家最高决策 D. 都对皇权起制衡作用14. 公元前8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城邦。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A小国寡民

6、B民主健全 C政体多样 D法律完备15. 在雅典民主制下,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陪审法庭 C十将军委员会 D五百人会议16. 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有效防止个人腐败和专制独裁 B.保障民主政治的推行C.保证政治的稳定和连续 D.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利17. 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依据是 A法典的内容相当广泛 B法典的内容代表平民利益C法典规定了债务奴隶制度 D法典条文明晰,审判、量刑有法可依18.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曾说过:“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

7、的征服。”这里的第三次征服应该是指A和平 B武力 C宗教 D法律19.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20.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21.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

8、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22.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 A. 标志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 遭到复辟势力的反对C. 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 D. 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23.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

9、强大。”其称赞的是 A.三权分立 B.联邦制 C.中央集权制 D.两党制24.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过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A. 国会批准 B.最高法院批准 C.总统批准 D.外交部批准25.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B德国 C日本D俄国26. 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色彩浓厚,体现在皇帝有权任命帝国宰相和帝国官员 皇帝有权决定对外政策 宰相对皇帝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充分行使立法权A. B. C. D. 27.

10、 “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确又来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28.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

11、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29. 在南京条约中的下列条款,对后来的民族经济的发展危害最大的是开放通商口岸 巨额赔款 协定关税 割让香港岛A. B. C. D. 30. 柳亚子先生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期中“煮豆燃萁“是指A. 北伐失利 B. 天京变乱 C. 永安建制 D. 安庆保卫战失利二、非选择题 (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

12、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12年第3期)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是如

13、何在中央和地方“设职授官”的,(4分)并指出“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什么政治制度?(2分)(2)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特征。( 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32.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一律两名, 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院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但黑人只能按人口3/5计算。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

14、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4年。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期终身。后来,美国资产阶级以修正案的形式对宪法加以补充。1789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美国宪法增加了10条修正案,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三美国宪法将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结以及法院行使,三权分工,相对独立。美国宪法以简短的语言实

15、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是分权与制衡的统一体三权的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它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防止权力滥用和集中,保障公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权力的制衡造成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轧、权力配合的缺失等。 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4分)(2)材料二中“五分之三非公民”是何人?印第安人为何不算非公民?说明了什么?(6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特点及产生的弊端(10分) 马鞍山

16、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高一历史答题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二、 非选择题 (40分)31. (1) (2) (3) (4)32. (1)(2) (3)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试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BDDCBADBBBCA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DCDCCBAABBBCB二、非选择题 (40分)31

17、.(1)设职授官: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亲自任免郡县长官。(4分)制度:西周分封制。(2分)(2)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6分)(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分)(4)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4分)32.(1)三权分立、民主共和的政体(4分)(2)黑人。因为印第安人不纳税,不给公民权。这说明美国种族歧视相当严重。(6分)(3)特点:将国家的权力进行分割;权力分割与权力制衡相结合;在制约过程中实现了不同权力部门之间的价值。(任意两点4分)弊端:权力的制衡造成权力的效率低下、权力的相互倾轧、权力配合的缺失等。(6分)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