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6622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ppt完美版课件.ppt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战前人们是怎么看待战争的?,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1.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

2、,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基本特点。3.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及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1.一战的背景(1)世界形势动荡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示意图(1914年),一战前欧洲地图(漫画),【情境探究】表格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

3、政治发展不平衡。取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影响:后起的德国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2)列强矛盾激化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表现,(3)两大集团形成,2.一战的爆发(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1

4、914.8-1918.11,西线,东线,南线,英法德,俄德奥,俄-奥,第一阶段(1914年),第二阶段(1915-1916年),第三阶段(1917-1918年),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美国、中国参战,同盟国战败,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2.战争进程(1)马恩河战役: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2)日本参战: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4)日

5、德兰海战: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5)后期战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体系建立(1)主要会议: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2)缔结条约: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3)性质: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情境探究】凡尔赛体系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图一、图二各反映了哪一对矛盾?除了上述矛盾之外,凡尔赛体系还包含着哪些矛盾?(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图一反

6、映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图二反映了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还包含: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2.主要内容,(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2)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3)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4)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5)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3.国际联盟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7、评价:(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2)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3)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拓展提升】多角度认识国际联盟的建立,4.大战的影响,(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

8、工业化的程度。摘编自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 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在英国发生?我们喜欢找到一个转折点,但工业革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扯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光聚焦在工业革命这一时点就会产生很大的误解。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动力革命,可以倒溯到之前17世纪英国所发生的许多重大转变,就是所谓的金融和财政革命。在财政、金融革命的背后是政治制度的革命。工业革命之前还有科学革命,像英国的牛顿、法国的笛卡尔都对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般认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并不重要,主要都是手工业匠人的一些技术改良,靠的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他们并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

9、材料三(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文【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的有利背景。答案提示:(1)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能的政治保证;(2)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3)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4)金融和财政革命以及科学的进步;(5)新兴的棉纺织业易于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机器。,【教师

10、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哪些发明。【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提示: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教师活动】PPT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片,并进行讲解。(1)纺织领域:“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2)管理模式: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3)

11、动力方面: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还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机械制造方面: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教师活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拓展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提示: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并思考。答案提示:(1)原因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

12、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影响。【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2)成果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问

13、题。答案提示:(1)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和表格,请同学们思考对比两次工业革命。【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填写表格。材料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个织工,后来做了工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

14、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笫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情境探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美、日及俄国的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美日两国崛起;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

15、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表现:帝国主义列强矛盾重重结果: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开始一战的进程(1914-1918)一战的结束(1918.11.11)【一战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标志:主要内容,国际联盟:地位、宗旨、决议原则、评价,1.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

16、时代背景是()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B,2.“德军初期进展迅猛,一度到达可用望远镜看到巴黎埃菲尔铁塔塔尖地区,法国政府被迫迁到了波尔多。但德军在协约国军队的抵抗下被迫退却。”以上描述的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萨拉热窝事件,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C.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B,4.“

17、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这里的“它”指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C.布雷顿森林体系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A,5.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了世界新秩序,建立了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这一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华约 D.北约,A,6.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民主化。这一民主化表现在()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之间的争端B.用集体提供安全保障的办法维护世界和平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间的矛盾D.用集体威胁的办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C,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狄德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