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6659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容器设计--PDF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压容器设计,高压容器设计,高压容器设计概述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 高压容器的自增强技术,设计准则单层.多层,强制式自紧式,技术原理处理方法,特殊性:材料选用、筒体结构、密封结构 制造工艺、端盖与法兰,结构,材料特点,1 高压容器设计概述,1.1 高压容器的结构特点,一般采用细长的圆筒形结构长径比1215,甚至28一般采用平盖或半球形封头直径小于1000mm用平盖,大型用不可拆半球形一般采用自紧式密封结构尽量避免可拆结构,尽量减小密封直径。一般应避免在筒体上开孔尽量筒体不开孔,开在封头上,目前允许开孔直径为内径的1/3,1 高压容器设计概述,1.2 高压容器的材料特点,强度与

2、韧性三高: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可焊性加工工艺性可锻性,焊接性能,塑性耐腐蚀性氢、氮和硫化氢腐蚀等,衬里其它要求复验更严,100%超声波,1 高压容器设计概述,1.3 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型式,两大类:单层式和多层式,1 高压容器设计概述,1.3 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型式,(2)多层式 多层包扎式,1 高压容器设计概述,1.3 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型式,1 高压容器设计概述,1.3 高压容器筒体的结构型式,2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2.1 高压圆筒强度设计准则,三种:弹性失效准则、塑性失效准则、爆破失效准则,(1)弹性失效设计准则,2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2.1 高压圆筒强度设计准则,三种:弹性失效准则、

3、塑性失效准则、爆破失效准则,(2)塑性失效设计准则,理想塑性,全厚屈服,2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2.1 高压圆筒强度设计准则,三种:弹性失效准则、塑性失效准则、爆破失效准则,(3)爆破失效设计准则,日本JIS B8270及日本有些企业标准采用,2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2.2 单层高压圆筒的强度计算,(1)只受内压的情况,将高压圆筒看成具有中径、壁厚 的薄壁圆筒,中径公式,采用第三强度理论,可以较精确地推导出中径公式,2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2.2 单层高压圆筒的强度计算,(2)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的情况,分别计算,然后叠加,再做校核,内压第四,温差简化,式中:,2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2.2 单

4、层高压圆筒的强度计算,(2)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的情况,分别计算,然后叠加,再做校核,内压第四,温差简化,注意:我国GB150规定,中径公式的适用范围为不大于35MPa。当设计压力大于此值时,应采用前面介绍的塑性失效或爆破失效设计方法,2 高压圆筒的强度设计,2.3 多层高压圆筒的强度计算,理论有预应力增强,实际制造难达到,水压试验重分布,厚度计算不考虑预应力,仍按单层,许用应力不同:,直径不太大的双层或多层热套高压容器,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保证过盈量的精度,这时可采用优化的设计方法,求得各层等强度情况下的最小总厚度。,加权平均,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高压密封设计要求:()密封可靠,在正常工作

5、时能保证容器的密封性;()拆装方便,拆装劳动强度小,密封元件重复使用;()制造方便,加工精度要求不太高,制造费用低;()结构紧凑,占高压空间小,紧固件简单,锻件小。,高压密封的两大类:强制式密封:结构简单,螺栓力大,只用于小直径场合自紧式密封:结构复杂,螺栓力小,可用于大直径场合,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1 强制式密封,(1)平垫密封,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1 强制式密封,(2)卡扎里密封,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2 自紧式密封,(1)双锥密封,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2 自紧式密封,(2)伍德密封,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2 自紧式密封,(3)“C”形环密封,3 高压容

6、器的密封结构,3.2 自紧式密封,(4)空心金属“O”形环密封,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2 自紧式密封,(5)楔形密封,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2 自紧式密封,(6)三角垫、B形环、八角垫与椭圆垫密封,3 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3.3 高压管道密封,特点:线接触,自位性,强制性,受压,受拉,4 高压容器的自增强技术,4.1 自增强技术原理,形成预应力,通过预应力提高容器弹性承载能力,4 高压容器的自增强技术,4.2 自增强处理压力,4.3 自增强处理应力,塑性区的残余应力,4 高压容器的自增强技术,4.3 自增强处理应力,弹性区残余应力,4 高压容器的自增强技术,4.3 自增强处理应力,残余应力,工作应力,4 高压容器的自增强技术,4.4 自增强处理半径,主要考虑:()自增强处理卸压后不发生反向屈服;()容器在工作时,合成应力水平最低;()处理设备及管道能承受该处理压力。,机械拉牵型压,4 高压容器的自增强技术,4.5 自增强处理方法,(1)液压法,操作简单压力有限,(2)机械法(型压法),液压推动型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