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6709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国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处置与资本市场,高级投资学专题之一,2,一、对不良贷款的概述及对我国不良贷款的估计和现状,3,不良债权的定义,三个相关的概念:不良资产,不良债权,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包括:国外资产、储备资产、对中央银行的债权、对企业和家庭的债权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权。债权仅指后三项,而贷款仅指债权中以贷款形式表现的一部分。因此,不良资产不良债权,不良债权不良贷款。,4,银行资产的分类,以美国为代表的五级分类法正常类资产(Pass)关注类资产(Especially Mentioned)次级类资产(Substandard)可疑类资产(Doubtful)损失类资产(Los

2、s),5,不良债权(贷款)的定义,中国贷款分类发展的三个阶段:(1)1988年之前无资产分类标准(2)19881997年“一逾两呆法”逾期:贷款已经过期,借款人延期未还的贷款 呆滞:借款人短期内无偿还能力,但有相应的资产作保证的贷款 呆帐:经过确认,借款人已无法偿还的贷款。(3)1998年至今:“五级分类法”和“一逾两呆法”并行,但是“一逾两呆法”仅在地方上一些小的商业银行使用。,6,不良贷款数量估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估计:2429(1997)。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估计:26.62(2001,按上述级别划分,坏帐7)。美国斯坦普尔公司估计:2530(1997)。,

3、7,从1999年成立的专门接受和处理不良贷款额分析不良贷款,2000年7月28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接受国有银行不良资产14000亿元。其中,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工商银行不良资产4077亿;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农业银行不良资产3400亿元;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接受中国银行不良资产2700亿元;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建设银行不良资产3800亿。,8,从1999年成立的专门接受和处理不良贷款额分析不良贷款,1995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为39249.6亿元,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4811.04亿元、9588.19亿元和7777.98亿元。1995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

4、不良贷款比例为35.67%,以上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分别为27.53、28.16和30。,9,不良贷款数量估计(股份制商业银行),据国内金融业统计,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底不良资产率为15%,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2530。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估计前者为25,后者为50。光大银行估计前者为18,后者为40。,10,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5.49%。从不良贷款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058.2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4294.4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301.5亿元。,11,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12,二、有关商

5、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本理论,信用论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理论1、信息不对称理论2、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道德风险贷款客户关系及竞争理论困境银行的经营行为理论,13,信用论,核心论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商业银行的资产方和负债方的市场价值都不相等;违约风险永远存在。同时,信用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引发的违约,会导致银行业已出现的不良贷款不断扩大。,14,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性理论,1、信息不对称理论借款人比银行在信息方面占有优势地位,这种优势不仅使得他们可以争取对于自己有利的借贷条件,还可以隐瞒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由于不可能存在充分透明的信息制度,借款人和商业银行的信息一致是不可能的。,15,商业银行的内在脆弱

6、性理论,2、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和代理关系,由于激励机制设计不当造成银行经营者业绩大小与处罚不对称,从而引发道德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16,贷款客户关系及竞争理论,银行为了保持贷款的长期需求,实现其长远利润最大化目标,倾向于通过贷款来培养与客户的关系,采取以贷款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激进贷款策略。贷款勉强(loan pushing):银行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下向贷款人提供超过其意愿需求的贷款。,17,贷款客户关系及竞争理论,如果市场中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大于借款人的资金需求,贷款人会降低利率,刺激贷款需求,于是贷款勉强出现。超额信贷供给的结果是降低了借款人

7、的贷款边际效用,贷款资本的使用效率降低,这势必降低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导致不良贷款的发生。另一方面,随着利率的不断降低,银行的利润也在不断降低,削弱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18,困境银行的经营行为理论,已经损失全部或者大部分资本的银行,其激励结构与正常的银行不同,经营行为也发生变化:1)为维持流动性只好高息揽储,导致资金成本过高。2)为弥补高成本必须要求高回报,但是高贷款利率引起逆向选择问题,驱逐了低风险的借款人,增大了贷款资产的风险。,19,困境银行的经营行为理论,3)进行其他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如股票和房地产投资)。4)为隐瞒自己资不抵债的事实,不敢对违约的借款人提起诉讼,只好继续对其贷款或者

8、将拖欠利息资本化。5)当银行的经营进一步恶化时,经营者及员工预期自己继续工作的可能性降低时,舞弊和盗窃行为会进一步增多。,20,三、关于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国家方面的原因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银行方面的原因对银行的监管措施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他因素,21,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于银行贷款质量产生的负面作用表现在:1)扩张政策之后的紧缩政策使得企业的产品无法销售,对应对银行贷款偿还无力。2)在缺乏有效的资本账户管理的情况下,外资的频繁进出会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同时国际游资的趋利性、敏感性导致的资本外逃将给依赖外部融资的国家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一国币值的暴跌将使企

9、业外币借款成本激增,导致企业违约和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多。,22,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3)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视商业银行贷款为宏观经济管理工具。典型:东亚模式。特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依赖间接融资。企业的正常融资被“政府融资”和“关系融资”所取代,银企关系严重扭曲。,23,对银行的监管措施,外部监管对于银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但是过度监管或者不恰当的监管手段也是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的因素。典型:美国储贷机构。其贷款组合分散化的能力被限制。宽容性监管: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典型:美国储贷机构。,24,商业银行的监管水平,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高低与该行的不良贷款多少呈现显著负相关。但是也有观点认为,目前世界上

10、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模型大同小异,贷款风险基本上可以计算,贷款风险管理技术非常成熟,因为经营管理而引起的不良贷款差异已经很小。,25,其他因素,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对于银行造成了冲击。银行在开辟多元化经营领域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监管真空”和“杠杆化”使得银行的失误和风险被成倍放大。,26,四、导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特殊原因,1、中国的国有企业体制 1)国有企业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导致的大量亏损;2)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产权不明晰造成国有企业贷款的软约束;3)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和最主要的亏损承担者;4)国有企业长期没有足够的资本金,负债率过高,大量贷款作为资

11、本金使用。,27,四、导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特殊原因,拨款改为贷款,银行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国有企业不能破产,银行成为固有企业经营风险的转嫁对象。资金陷阱: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利益集团,一方面通过政府行政部门迫使国有银行继续给于过多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这些贷款资金又源源不断地从这些企业漏出。5)改革成本论(制度风险不可避免论);6)在国有企业破产、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等改制行为中,大量逃废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债务。7)赖账经济行为的传染性。,28,导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特殊原因,2、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 1)贷款政治交易论;2)国有商业改革滞后;3)决策机制不健全;4)

12、分行权利控制问题;5)缺乏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6)国有商业银行“自愿”的不良贷款;7)人事和激励制度僵化;8)不良贷款的地理“趋同性”;9)银行给自办实体的“关联贷款”多为不良贷款。,29,导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特殊原因,3、其他原因1)中国信用基础脆弱性风险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重视信用关系的量的扩张的同时,忽视了信用关系的质的提高,忽视了对信用基础的构造和完善,没有形成信用的制约机制和执法基础。2)泡沫经济后遗症3)金融监管不力4)透明度不够5)缺乏审慎的银行会计制度,30,关于不良债权形成和存在的深层理论分析,银企关系涉及的四大主体及其在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个

13、人企业银行国家,31,关于不良债权形成和存在的深层理论分析,个人:1)个人正在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之一。随着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2)个人收入使用仍然受到很多非市场化因素的阻碍。3)个人对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很高,大部分人是极度的风险回避者。这三个特征导致过渡时期银行个人储蓄激增。,32,关于不良债权形成和存在的深层理论分析,企业:1)市场经济的特征加强了。非国有企业的异军突起;价格放开。2)非市场经济的特征仍然存在。国有企业还背负历史包袱;国有企业还受到政府保护;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界定不清。,33,关于不良债权形成和存在的深层理论分析,银行:1

14、)银行的历史包袱沉重,以承担风险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2)来自银行体系内部的压力。3)单一的资产负债结构。4)银行的双重经营目标:经营目标和政策目标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34,关于不良债权形成和存在的深层理论分析,国家:是微观层面的产权所有者和宏观层面的经济管理者的结合体。对于国有企业,一方面实行硬约束,要求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另外一方面实行软约束,对其进行贷款和资金的倾斜。,35,形成不良债权的微观经济分析,银行贷款和企业利润的关系TP=TR-TC=PQ-(wQ+rL+FC)=Q(P-w)-rL-FCP:产品价格,Q:企业产量,TP:税前总利润,TR:总收益,TC:总成本(由可变成本、利息支

15、出和固定成本构成),w:可变成本率,r:银行利率,L:企业贷款额,FC:固定成本。企业和银行双方各自的选择使得不良债权形成,银行效率低下。Q=Q0,L=L0(1)此为最理想的状况,银行和企业都达到了各自的利润最大化。,36,形成不良债权的微观经济分析,QQ0,LL0,国民经济紧缩,货币供应量不足;L=L0,银行达到利益最大化,企业希望得到更多贷款,银行惜贷。LL0,银行处于资金扩张阶段,但是企业资金短缺,过多的资金流入非生产领域,如证券市场。(2),37,形成不良债权的微观经济分析,QQ0,LL0,企业产能过剩,银行信贷不足;L=L0,银行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是企业效率低下。LL0,银行处于信贷

16、过剩阶段,但是企业效率低下,经济过热。(3)QQ0,LL0是不良贷款形成的时期。,38,不良债权清偿困境的博弈分析,不良债权的利益等式:L=f(BE,BB,BC,BS)=wiBiL:不良贷款的清偿数额,BE:企业利益,BB:银行利益,BC:国家利益,BS:个人利益,wi:各利益主体在清偿额中的影响权重。,39,不良债权清偿困境的博弈分析,国家的清偿策略选择:亏损企业 盈利企业策略 不清偿 清偿对于亏损企业,国家短期清偿收益等于零。对于盈利企业,国家的清偿收益较大:1)清偿不影响企业的经营。2)国家在收回企业贷款时,信贷规模缩小,减少了通胀压力。3)国家的清偿成本为零。,40,企业的还债策略,国

17、家的清偿策略 亏损企业 盈利企业企业 还 1(不清偿,还)2(清偿,还)的清 不还 3(不清偿,不还)4(清偿,不 偿策 还)略,41,企业的占优策略(1),国家的清偿策略 亏损企业 盈利企业企业的占 不还(不清偿,不还)(清偿,不还)优策略,42,企业的占优策略(2),国家的清偿策略 亏损企业 盈利企业企业 的占(清偿,不还)(清偿,还)优策略,43,企业的占优策略(3),国家的清偿策略 亏损企业 盈利企业企业的占 不还(不清偿,不还)(不清偿,不还)优策略,44,国有银行的清偿合作策略,企业的策略 亏损企业 盈利企业银行的清(贷,不还)(贷,还)偿策略,45,结论,由于国家往往趋向于“通货

18、膨胀,经济增长”的选择,所以多数清偿活动会以“不清偿”而告终。由于企业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国家和银行的清偿威胁最终是失效的,所以其最优选择为“不还”。由于国家的压力和银行本身对于清偿收益和成本的预期,银行最终的最优选择为“贷”。纳什均衡为(不清偿,不还,贷),46,关于中国不良债权的解决办法,财政豁免的观点银行内部核销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来解决利用证券市场操作评价,47,财政豁免,由财政直接拨款给企业,再由企业还给银行。操作:1)由财政用一笔专项基金向企业注资,企业用此还贷。2)由财政把企业拖欠银行的贷款转记为银行持有的等额国债,并按照原来的贷款合同约定利息支付国债利息。3)通过冲减商业银行在中央

19、银行的贷款,中央银行再冲减财政在央行存款的办法核销企业的贷款。4)财政通过发行特种债券筹集资金向企业注资,企业再用这笔资金归还银行贷款。5)财政出资拨给商业银行增加资本金,商业银行再核销企业贷款。,48,财政豁免,评价:这是化解不良资产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但是:1)会给财政造成巨额负担。2)会形成企业对于财政和银行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建立现代信用制度和市场竞争。对于以往未弥补的政策性亏损和“拨改贷”给企业造成的贷款损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解决。,49,银行内部核销,1)把不良债权从银行资产中核销掉。2)将财政化的信贷资金由政策性的银行承担,让商业银行轻装上阵。评价:1)银行在冲销债权的同时,要从

20、银行负债中核销掉相应的资本金,而银行的资本金有限,冲销必然降低银行的资本充实程度,降低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银行冲销不良债权会使得企业养成吃银行“大锅饭”的习惯。2)让政策性银行来承担债务,与它专门为国家宏观目的服务的职能不符合。,50,企业兼并重组,1)对于一般亏损企业,实行企业兼并,实行企业兼并可以使困难企业借助优势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金实力来提高经济效益,改变亏损局面。2)对于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可以通过破产拍卖的手段收回一部分贷款,其余无法回收的予以核销。企业破产有利于及时清偿债务,保护债权人的利益。,51,企业兼并重组,评价:对于第一种情况,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因为并不是每个兼并企业

21、都乐于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债务。而被兼并企业认为自己因为被兼并而丧失了法人资格,无法承担债务负担,债务负担应该由兼并企业来承担。对于银行来说,两个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债务人,但是都无法落实债务偿还,银行的债务被“架空”。,52,企业兼并重组,对于第二种情况,一方面根据破产企业的现有资产、负债总额和清偿顺序,最后能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资金往往只是很小一部分。按照规定,企业破产清偿后的银行贷款由银行呆账准备金核销,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一般是3-5,按照这一比例提取的呆账准备金数量有限,而待核销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用假破产来逃避债务。,53,利用证券市场的操作,1)债转股。主要是通过股

22、份制改造,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向商业银行贷款超过企业全部资产50%,且所欠贷款30%为逾期、呆滞贷款的国有企业,可以将其超过一定年期的部分贷款,转为银行对企业的投资。2)企业上市发行股票筹措资金归还一部分贷款,重点是长期无法归还的贷款,以减轻债务负担。3)银行贷款转债券。银行将企业不能归还的贷款转为对企业发行的债券等额持有,即把贷款转为债券投资。4)创设转换银企债务的国企重组基金。金融中介机构通过组建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管理公司,向公众发行股票或者受益凭证,其主要投资方向是向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54,利用证券市场的操作,评价:1)债转股应该在股份制企业进行,而我国银行的不良债权大多分布在经营较差的非股份制企业;银行负债中70%来自居民储蓄存款,如果债转股,就不能保证居民的随时提取,这不符合银行负债可逆性原则,同时也增加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债转股导致贷款流向银行参股企业,银行调控的深度、广度、力度都会受到影响。,55,利用证券市场的操作,2)上市悖论。3)银行债权转为企业债券并没有减轻企业的利息负担。此外,在我国债市不甚发达的情况下,投资者也不会购买质量不好的债券。4)国家出资组建这样的基金并不现实,投资者也不愿意投资这样一种风险极高收益又无法保障的基金。,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