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6862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 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

2、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

3、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

4、析,得出现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为大学生自身原因及家庭背景影响,高校体制调整滞后、指导作用不强,经济增长缓慢供求关系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应妥善处理自身及家庭影响,高校应增强调整和指导作用,政府必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完善就业政策,以解决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境问题。关键词 就业能力 就业观念 结构性失业ABSTRACTThe grim employment situ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as developed into the signific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social stability, thr

5、ough the analysis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he effect of family background, college system is backward, guidance is not strong, slow growth,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6、 and dem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properly deal with their own and family influe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djustment and guidance, the government must be coordinate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djusting industrial

7、 structure, improve the employment polic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Key Words employability concept of employment structural unemployment目录一、引言(1)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1)(一)国际层面的就业形势(1)(二)国内层面的就业形势(2)(三)甘肃层面的就业形势(3)(四)毕业生的就业趋势(7)三、大学生就业难

8、的原因分析(8)(一)大学生自身原因及家庭因素(8)1.大学生自身原因(8)2.大学生家庭因素的影响(9)(二)高校体制调整滞后,指导作用不强(10)1.结构性矛盾突出(10)2.教学质量水平和实践能力低(11)(三)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供求关系矛盾(11)四、大学生就业难突破的路径分析(12)(一)毕业生妥善处理自身及家庭因素的影响(12)1毕业生树立主动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12)2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走多元化的就业道路(12)(二)增强高校的调整和指导作用(13)1.适时调整专业设置(13)2.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身技能(13)(三)协调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就业政策(14)结

9、束语(14)参考文献(15)论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引言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愈来愈受关注,由于现实性和紧迫性,国家有必要采取益于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就全国而言人才总量是缺乏的。那么,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大学生该到哪里就业?大学生就业到底有多难?来自省人事厅的一项统计表明,2007年甘肃省31所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共5.3万多人,比上年增长23.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3.5个百分点;全省8所师范院校毕业生近1.7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与此同时,今年甘肃省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达35万人,而全省计划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只

10、有15万人,就业岗位缺口达20万左右。根据教育部对全国30个省份高校毕业生供需比的统计,2005年为10.93,2006年为10.83,需求相对有所下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杨诚在兰州理工大学作报告时指出,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急剧增长的人数与有限的就业岗位矛盾十分突出,就业竞争空前激烈。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将比较严峻。(一)国际层面的就业形势 众所周知,持续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等导致全球经济低迷,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景气,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企业招聘量自然缩水。据联合国(微博)网站报道,

11、2012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指出,全球劳动力市场在经过连续3年的危机状况之后,在当前经济活动有可能继续恶化的前景之下,全球至少有2亿人失业。这份报告指出,在今后10年还需要再创造4亿工作机会,方能吸收每年进入市场的4000万新劳动力,年轻人将继续成为就业危机受害最深的一个群体,并且短期内没有改观。(二)国内层面的就业形势专家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9.97亿,而实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高峰则还将延后出现,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并保持在高位,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在2500万人,比上一时期多出100万。2012

12、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浙江考察经济运行情况指出:当前经济趋稳的形势还不牢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供方来看,“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700多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注:表1来源于中国艺术人才网 (表1) 从需方来看,2013年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水,其中以金融行业、能源行业、传统制造业最明显,包括颇受青睐的互联网企业由于前两年进行大量招聘,其人员的培养和管理需要一定的消化期,今年招聘量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截止9月底数据统计,今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仅为去年的80%左右。相反,一些往年并不被学生看好的行业,如酒店业、保险业等服务性行业展现出乐观的用人需求。

13、此外,还有制药行业发展良好,在亚洲市场一直进行快速招聘和扩张。当前经济不景气,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招聘时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更加优中选优。(三)甘肃层面的就业形势去年我省省内院校应届毕业生达11万人,加上各市州历年沉淀的未就业毕业生和外省院校回甘报到的毕业生,2012年我省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18万人,2013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11.7万人,2014年应届毕业人数达12.7万人,2015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有13.5万人,将一直持续呈上升趋势,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我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艰

14、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总量小,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的新增就业岗位十分有限。有竞争实力的国有企业较少,民营企业普遍起步晚、规模小。加之2011年我省全面实行事业单位进人公开招考等改革,部分配套政策还在完善落实之中,致使事业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有所减少。由于就业渠道单一,就业岗位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多、压力大。2012年44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院校名称毕业生总数(人)平均就业率(%)兰州大学703993.65西北民族大学464687.34西北师范大学553890.68兰州交通大学776396.70兰州理工大学653696.82甘肃农业

15、大学387687.99兰州商学院448788.39甘肃政法学院300786.43甘肃中医学院88791.77天水师范学院345587.76兰州城市学院317186.41河西学院310986.26陇东学院287786.37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81083.65兰州工业学院295586.97兰州文理学院(原甘肃联合大学)298482.34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6689.52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60289.01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61579.26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43279.40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190781.76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190690.82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189982.83

16、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178189.67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213281.58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330793.1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73490.05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53980.86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40082.08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19483.41酒泉职业技术学院202280.81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63084.66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23580.57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07482.12甘肃警察职业学院87478.15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7573.33武威职业学院157175.30兰州职业技术学院145175.74兰州外语职业学院321172.87甘肃钢铁职业技

17、术学院82982.15兰州航空工业职业大学24169.71兰州铁路工程职业大学20668.45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30878.57总人数(人)109220 (表2)注:表1来源于甘肃统计资料从上表可以得出:兰州交通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为7763人,就业率为96.70%;兰州铁路工程职业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少为206,就业率为68.45%最低;兰州理工大学平均就业率最高为96.82%。数据表明,工科应用型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好,这是由于国家对工科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尤其我省正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打造石化、有色、冶金、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这类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条件,不仅受到我省金川公

18、司、酒钢集团、兰石集团等大型企业的青眛,而且受到省外大中型企业的欢迎,这使得其就业率高于综合类高校和文史类高校。关于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通告 根据甘政发【2011】76号文件规定,现将全省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予以通告。通告统计数字截止2011年12月31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一二年六月一日2011年省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高校就业情况统计表排序院校名称毕业生总数平均就业率其中博士硕士本科专科(高职)1兰州交通大学684796.60%100.00%94.68%96.99%96.03%2兰州理工大学605494.41%94.81%95.54%94.23%3兰州大学6

19、97993.33%89.80%90.17%95.62%4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368591.37%91.37%5甘肃中医学院93891.22%87.37%91.65%6西北师范大学506490.64%100%89.12%90.98%7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156890.25%90.25%8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25689.21%89.21%9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74888.79%88.79%10兰州商学院336888.29%88.26%88.29%11陇东学院263386.82%86.82%12甘肃农业大学320887.20%100%83.72%87.32%13西北民族大学458186.82

20、%100%85.51%86.88%14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315486.82%86.82%15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3786.47%86.47%16甘肃政法学院251586.25%86.59%86.24%18兰州城市学院377785.83%87.92%82.61%19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150785.51%85.51%20河西学院294385.27%84.53%93.15%22天水师范学院321085.26%85.26%2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99984.26%84.26%17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80983.58%83.58%23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5182.98%82.98

21、%24甘肃职业警察学院126582.21%82.21%25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22280.93%80.93%26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38180.05%80.05%27酒泉职业技术学院208180.20%80.20%28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63179.24%79.24%29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147178.46%78.46%30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182778.42%78.42%3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90977.94%77.94%32甘肃联合大学321777.59%77.59%33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10276.95%76.95%34西北师大知行学院160776.73%76.73%35甘肃工

22、业职业技术学院285576.38%76.38%36兰州职业技术学院144674.97%74.97%37武威职业学院138874.21%74.21%38兰州教育学院70173.89%73.89%39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94473.69%73.69%40兰州外语职业学院248172.27%72.27%41白银矿业职业技术学院12968.22%68.22%42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0263.73%63.73%43兰州铁路职工大学9154.95%54.95%44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14951.68%51.68%总人数(人)106330 (表3)注:表2来源于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2年6月1

23、日由甘肃省人社厅对全省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通告可知,2011年有省内44所普通高校共计106330名毕业生,有7所学校平均就业率逾九成。其中,兰州交通大学以96.60%坐上头把交椅,兰州理工大学以94.41%屈居次席,兰州大学以93.33%位居第三。另外,有两所学校平均就业率不足60%。根据分析,从整体看,部属院校、省部共建院校的就业情况好于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就业率高于普通高职院校。而同校的硕士就业率低于本科就业率,主要是由于这类高校毕业生想继续深造,或在等待更好的就业岗位等。(四)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当前,就业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三个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十五”期末的44

24、.823.831.4,转变为当前的372835,第二、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毕业生在行业选择上,依次为金融银行投资基金、IT互联网、通讯电子、酒店餐饮旅游、广告会展公关市场、房地产、咨询管理、公共事业单位、医疗、教育培训,其中金融银行投资行业以18.1%的比例居于首位。但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十大行业依次为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制造业、IT互联网、房地产、汽车、能源、教育培训、快速消费品、公共事业单位。地域选择上,广大高校毕业生目光依然将目光聚焦在中心城市,虽然面对高房价、拥堵的交通,大城市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显然对广大毕业生求职者仍具较大吸引力。

25、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体就业环境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的热切关注。整体而言,大学就业难的原因是多层次的。众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难并非绝对数量上的就业难,更突出的表现是结构性失业问题,这种结构性失业问题主要是指区域流向和行业分布的不合理,尤其是区域流向问题显得更为重要。(一)大学生自身原因及家庭因素1.大学生自身原因(1)就业心理不当一方面,有些学生依旧沉湎于社会精英的想法,认为自己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一定要有份收入高、地位高、清闲的工作,非外企、国企和事业单位不去。宁愿待业也不愿去民营企业,更不愿意去经济发

26、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一些学生由于从小缺乏关爱,产生自卑心理,喜欢依赖家人和朋友解决问题,甚至没有勇气去应聘。(2)创业意识淡薄 大学生本应是社会中最充满活力、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本可以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同时,帮助其他低学历青年创造就业机会。但是由于社会传统求稳的观念和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不够充分,我国每年进行创业的毕业生仅占就业人数的1%。(3)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进入职场地最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技能证书等方面。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的准入门槛一再降低,许多基础不好、自我约束能力差的高中生也进入了大学。他们中的一

27、部分在大学期间依然没有改变,经常逃课、上网,从而挂科,不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缺乏必要的就业准备。2.大学生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学校、社会固然赋予多方面的影响,可家长本身的家庭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小觑。(1)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父母按教育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民主型的父母,对孩子是高度关怀和中等程度的行为控制,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民主型家庭中,父母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大,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强。专制型的父母,倾向于低度的关怀和高度的控制,特别看重孩子的服从性;专制型家庭

28、的青年与父母的关系较疏远,很少与父母交流思想,其父母和子女在认识、情感和行为协调上一致性水平最低。溺爱型的父母,较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具有高度的按照自己意愿行动的自由,这类父母爱子心切,通常不管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一味迁就,不违背孩子的意愿。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对孩子没有明确要求,很少与孩子一起活动,甚至可能对孩子置之不理;忽视型父母主要围绕自己的需要兴趣来建设家庭。通过分析,父母教育类型对大学生择业产生了影响。拥有民主型家庭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听取父母意见,对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拥有专制型家庭的学生在择业时大多不会听从父母意见,并常常选择与父母职业不相关的行业;溺爱型

29、的父母对子女的择业问题影响不大,但子女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常常表现出缺乏经验,没有胜任能力等现象;忽视型这一类父母对子女择业的影响很大,因为子女不会和父母进行沟通,从而很可能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职业。(2)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 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还与家庭经济情况有关。经分析发现,收入较高家庭中借由父母本身的能力及其人际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帮助子女在择业时获得了更多职业信息、拥有更多的就业渠道,学生的自我评价较好,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所在以及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对于家庭贫困学生来说,当涉及父母的收入和地位比较时,极有可能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造成自我评价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30、这将使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感到迷茫,可能会影响自己对个人优势与长处的了解。但以上分析并不是绝对的,家庭经济情况仅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众多因素之一。(二)高校体制调整滞后,指导作用不强1.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影响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还不够匹配。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岗位需要差距较大。从省内高校分专业就业情况来看,临床医学、土木工程、自动控制、建筑学等专业需求量大,但人力资源相对紧缺,县级以下医院很难招聘到本科以上医学专业大学生。而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由于毕业生总量较大,就业率相对较低。截至2013年5月,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平均签约率为25.7

31、6%,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28.97%,本科生只有19.6%,专科和高职为27.06%(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签约率大幅下降。数据的起伏反映了教育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学历签约率(%)平均签约率(%)研究生28.9725.76本科生19.6高职高专27.06 (表4)2.教学质量水平和实践能力低 目前我国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质量不高,扩招规模过大,教育质量下降已成为一个趋势。高校过多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实践锻炼,脱离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高校对学生创新实践投入不足,创新平台和项目缺乏,学生长期接触不到科研和创新,难以发挥自身优势,以致形成核心

32、竞争力较弱,在就业竞争市场中没有优势。另外,就业服务水平不高、就业指导配置不足,没有形成指导体系。(三)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供求关系矛盾甘肃是边穷省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省区,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非公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有限,民营企业发展缓慢,致使社会各界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之近年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致使就业竞争加剧。目前西部地区高校毕业就业途径主要包括:自主创业 报考国家和地方公务员 应征入伍 继续深造 大学生村官选聘 农村特岗计划 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 企业就业 司法干警。这些

33、途径看起来数量不少,但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条件和局限性!在这些就业途径中,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比较多的就是企业就业,但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企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吸纳毕业生人数的能力比较差,而其他就业途径吸纳毕业生人数的数量毕竟有限,这样就造成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就业竞争更激烈!四、大学生就业难突破的路径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才培养,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势必会促进我国人才的充分流动,高效配置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促进我国教育产业的健康成长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孤立发生的,要减轻大学生就

34、业问题的压力,需要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努力,据此,从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一)毕业生妥善处理自身及家庭因素的影响1.大学生要树立主动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在毕业时找到理想工作,大学生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积累社会经验。第三,在校期间积极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证书,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第四,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2.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走多元化的就业道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必须解放思想,积极转变就业观念,走多元化的就业道路。具体来说,包括

35、以下四点:第一,树立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意识。大学生应当摆脱中学期间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心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第二,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大学生要认清自己,调整好就业心理,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择业观,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找到满意的工作。第三,要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如提供小额贷款、免税等,有条件的毕业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发明创造付诸于实践。第四,树立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创业的观念。对国家来说,这些地方更需要优秀的毕业生带来最新的思想和智慧,对个人来说,农村和基层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更有利于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

36、二)增强高校的调整和指导作用1.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专业上设置的失衡,导致就业率相差很大,因此,对专业设置的调整是必然的。根据实际需求状况,在统筹兼顾的理念下,对专业规模和人数进行控制,尽量减轻因专业不对口带来的非自愿失业。2.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身技能 我国教育投入不足,扩招速度过快,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是公认的事实。高校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素质教育;在科技创新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提供资金和指导,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优势。并且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国家、企业和高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探索定向培养和人才输送等模式,提

37、高人力资源配置。(三)协调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就业政策 首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减少城乡经济发展导致的不平衡。其次积极扶植支柱产业,进一步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最后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就业能力相关设施的建设,构建大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能力数据库等全国信息平台。结束语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从政策上给予必要的促进和指导,并促进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扩大就业岗位供给,解决深层次的供求矛盾;同时高校和企业也应加入,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指导,组织招聘会,促进大学生就业;另外,毕业生自身

38、要加强能力建设,转变就业观念。最终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三力合一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后,政府鼓励创业,所以一部分毕业生目标在于创业。本文的观点是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一是刚毕业思维方式未转变,对政府的支持性政策认识不够;二是对创业项目的认知不够,缺乏理性的分析与调研;三是资金问题,虽然可以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及小额贷款,但是自身的经济条件是很大的阻碍;四是人脉,没有固定的客户或消费群体,经营是举步维艰的。因此,先就业再创业将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参考文献1甘长来.论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及突破A.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8)2沈丽莉.甘肃今年18万高校毕业生需就业N.甘

39、肃日报,2013-06-043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R.互联网,2013-04-094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2C.国家统计局,2012-095关于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通告R,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2-06-01 6李阳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A.中国知网,2013年第31期7王阳春.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D.中国知网,2007118 张亚强,杨 力,刘玲霞.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风险问题探析-以陕西南部高校为例A. 商洛学院学报,第27卷第5期,2013年10月9李少奇.影响当前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A.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6卷第4期, 2011年8月致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