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6876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姓 名: 单位名称:吉林警察学院 准考证号: 论文字数:6131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地 址: 试论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 摘 要:公安装备配发后,不但提高了民警的战斗力和个人防护能力,而且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民警执法中的伤亡。但是,由于缺乏对警用装备的使用管理工作的指导以及装备佩带、使用的专项培训,基层公安机关在装备使用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加强公安装备的使用管理工作,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合理、协调发展的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安装备的职能作用。关键词:公安 装备 配备 标准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各级党委

2、的要求,已将公安警用装备基本下发到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受到了一线民警的普遍欢迎。公安装备已经在民警执勤执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了一线执法民警装备落后的现状,不但提高了民警的战斗力和个人防护能力, 而且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民警执法中的伤亡。同时,这次装备的配发也使公安机关的装备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不规范到系统化,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一线民警的关心、爱护。公安装备的配发对于保障公安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升公安民警的执法形象, 对于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1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安装备配备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各种矛盾突显,特别是各种犯罪手段具有一定的科技含

3、量,给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带来诸多困难或造成工作被动局面。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公安装备的建设和发展,并且在公安装备的研究与完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国内的公安装备配备状况近年来,全国公安装备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截至目前,公安部已向基层公安机关配发警车近2万辆。在警用装备的研发方面,9mm警用转轮手枪、18.4mm布袋弹、38mm系列防暴弹已经反复改进试用;64mm催泪子母弹发射器武器系统完成技术鉴定试验;拐弯枪、新型网枪、加长型防暴警棍和软质防弹衣准备进行公安队伍试用。在警用航空建设方面,目前全国共有警用直升机30架。初步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调拨机制,有力地提高了各地公安机

4、关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我国警用装备建设尚存在着品种单一、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安检、搜爆、排爆、反恐等装备的研发和配备。 (二)国际的公安装备配备状况国外交警单警装备配备及使用管理,单警装备是提高一线民警防护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路面执勤民警的日常警务活动主要是路面巡逻、处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及疏导交通,与我国交警的日常执勤执法工作接近。单警装备主要有:通讯设备:主要装备对讲机等。如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防护装备:主要装备防弹背心、反光背心等。如美国、德国等国都配备了防弹背心。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配备了反光背心。警

5、械:主要装备手枪、手铐、警棍、胡椒喷雾器或催泪瓦斯、警绳等。如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配备了手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配备了胡椒喷雾器或催泪瓦斯,澳大利亚配备了警绳,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都配备了手铐和警棍。执法监督设备:主要装备录音机。在美国较常见。辅助装备:主要装备警笛、电筒、警用记事簿、固定罚单和处理毒品的袋子等。如日本配备了警用记事簿、警笛、电筒,英国配备了固定罚单和处理毒品的袋子,美国配备了电筒。国外整套单警装备重量一般在10千克左右。二、新形势对公安装备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今世界,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

6、织, 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问题日趋突出, 都成为当前局势动荡的重要因素, 也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入世以后,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 整个社会逐步从封闭、半封闭向全面开放转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利益关系的关联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人财物的流动性、信息传播的便捷性都在进一步发展。这些不仅拓宽了公安机关维护稳定的内涵和外延, 也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难度,进而给公安装备的建设2提出了新

7、的要求。(一)犯罪形势的新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高智能犯罪也不断衍生, 使公安装备现代化建设经受挑战。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公安机关利用高科技装备和手段, 可以有效防范和制服犯罪犯罪分子利用它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犯罪案件。目前, 在一些地区和领域, 公安机关的装备条件还很差, 甚至不如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先进。从一定意义上讲, 装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成败。所以, 要扭转公安机关预防控制、侦破手段落后的局面, 就要努力提高公安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从而更好的适应严峻的犯罪形势。(二)公安装备管理体制的要求公安工作的专业性和装备多样性与现行装备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的矛盾还较为突出。目前

8、我国公安系统警种多、专业细、业务广,导致了公安装备种类多种多样。由于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的影响, 一些单位把优良的装备作为一般性实物看待, 装备管理办法简单粗放, 技术保障不力, 装备的应有功能没有全部发挥出来, 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三、建立公安装备配备标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一)树立以警为本理念,以保障和服务民警执法执勤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公安装备。1.在思想认识上, 进一步明确广大基层民警在公安装备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公安装备建设以警为本包含两个方面含义: 其一, 公安装备建设应该是以保障民警的根本利益和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目的和归宿, 一切围绕基层, 一心为了民警, 让公安装

9、备建设发展的成果惠及公安基层和全体民警。其二, 公安装备建设必须以满足基层和民警愿望, 适应实战需要为推动力, 以基层和广大民警的认可和满意度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同时依靠基层和广大民警使用装备建设成果创造性地开展警务实践活动以不断促进发展。2.在装备经费投入上, 进一步坚持给予基层一线优先和重点保障。在当前我国财政供需矛盾较大, 除少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外, 多数地方难以对公安经费需求实行全额保障的情况下, 各级公安机关和装备财务部门要在保证基本支出的前提下, 把解决基层公安经费和装备保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 合理确定装备经费3在公安经费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 进一步集中财力向一线倾斜, 把有限的装

10、备经费优先满足和用于基层, 切实改善基层装备水平, 提高技术手段, 为一线民警执法执勤提供有力的装备保障。3.在确定装备配备需求上, 进一步广泛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和建议。公安装备主要由基层一线民警使用, 配什么、配多少, 基层民警最有发言权。为此, 要进一步深入一线实战部门, 全面了解基层所缺, 熟悉基层所需, 广泛听取基层民警对装备配备的需求和意见, 并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民警的合理化建议, 在不断增加现有适用装备保有量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安先进装备的研制开发与配备应用, 真正使配发基层的装备适应形势需要、合乎民警心愿。4.在装备管理上, 进一步体现人性化和方便民警执法执勤的原则。以

11、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人性化管理4。体现在公安装备建设上, 就是既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规定等刚性约束, 又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到民警全面利益的柔性诉求。(二)树立全面发展理念,以统一规划和综合引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公安装备建设1.加强统一规划, 进一步提高公安装备的整体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 形成公安装备建设对加强公安全局工作、推动平安创建、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的普遍共识, 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争取把公安装备建设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总体规划, 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程。虽然现有的公安装备配备理论上也要求公安装备效能最大化,但事实上,按警力体系来配备公安装备,再加

12、上公安机关内部的条块分割,很容易造成公安装备资源分散,其整体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如刑事技术装备、派出所装备、责任区刑警队装备等,按现行的装备理论,要求这些装备都要分部门配备,每一个部门的任务不同,不会同时用同一种装备,就会造成部分装备闲置。因此,在按公安装备自身的共享性特征对公安装备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公安装备体系的配备应当创新,不同的公安理论适应相应的公安装备。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公安装备建设总体规划, 达到科学论证、有效分工、合理配置, 充分发挥公安装备的规模作用, 进一步提高公安装备的使用效益。2.加强全面配备, 进一步解决基层一线执法执勤急需装备。结合基础工程警务建设保障工作,采取有力措施,

13、 尽快解决基层无房、无车、无电话、无电脑等问题, 促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达标, 为一线民警执法执勤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硬件保障。以贯彻落实公安警用装备配备标准为契机, 重点加强基层公安机关和一线实战部门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公安机关的警械、防护器材等基本警务保障装备配备。进一步加强反恐应急、排爆制暴、非致命性警用武器等特种警用实战装备建设5。3.加强综合应用, 进一步增强装备建设服务公安中心工作的保障能力。树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想, 不断完善技术装备经费保障机制,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努力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以统一规划、围绕实战、强化效能的思路, 不断强化信息、通信、侦查、防范、监控、反恐处突

14、等必需的装备配备, 并以“金盾工程”建设为载体, 以指挥系统建设6为重点, 加强装备效能管理,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技术系统和装备, 不断提升科技含量, 全面增强公安装备的综合效能。要坚持装备高起点、应用高效率、绩效高回报的原则, 不断强化装备实战应用, 在警务信息化、报警与监控系统、侦查办案、打击犯罪以及队伍建设、服务群众等方面, 广泛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和装备, 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三)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 以科学统筹为方针, 统筹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1.科学统筹机关和基层装备配备的关系。公安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基层, 而不是在机关。机关的任务是综合、协调、服务、指导、监督,

15、基层的任务7是实战。机关装备配备在于精而不在多, 基层则既要求精还要求多, 装备配备应重点向基层倾斜, 优先保障基层配备到位。新形势下公安领导机关实战指挥的职能不断凸显和强化,要重点保障和加强决策指挥系统建设, 同时加强基层执法等装备配置, 进一步强化基层民警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2.科学统筹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装备建设的关系。要从品种、数量、价格档次、区域适用性、必配类型等方面对各种装备配备标准分类作出适当的区别规定, 体现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实战需要, 以便各地都能切实贯彻到位。要积极鼓励发达地区充分依靠地方经济支持保障, 率先配备。 欠发达地区或重点贫困县市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16、由上级公安机关给予补助扶持保障。上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区域装备建设的宏观调控, 建立健全对贫困地区公安经费和装备建设补助制度, 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组织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资金援助、装备物资支援等活动, 逐步缩小公安装备建设的区域性差异。3.科学统筹传统与现代、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先进和新式的现代警用装备的不断列装和配备, 为做好公安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传统装备仍有其优势和现实使用价值, 手铐、警棍等传统意义的单警装备8, 仍然是基层最普及而实用的执法保障, 电脑等现代化装备充分发挥作用所需基础资料和信息的获取也常常离不开传统的工作方式。要根据实际及警情需要, 把传统装备和现代装备有机整合起来,

17、使之各得其所, 各显其能, 相得益彰, 共同为实战服务。同时公安装备建设要始终坚持把切入点和落脚点放在为解决公安机关和队伍建设发展的重大性、战略性重点问题上来, 确保重点, 兼顾一般, 在统筹安排经费时, 优先解决重点建设项目经费。四、公安装备体系完善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一)从体系建设上看,呈现出分散型系建设上看, 呈现出分在装备建设上, 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配套性。基本上是由各个部门以某一局部的保障需求为依据进行投资建设。这种建设方式基于“ 小而全” 的指导思想, 致使有限的经费投人、物资资源、技术力量过度分散, 不能综合利用, 发挥整体优势, 导致装备建设比例失调, 发展不平衡。同时由于各

18、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也导致了不同地区公安装备水平差异很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公安装备水平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媲美, 而中西部地区, 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安装备仍相当落后, 有的连最基本的通信装备都不能保证, 更不用说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了。就以上问题我们要树立“大装备”观念,做大做强装备管理部门, 重新确定职责, 明确装备部门的建设和管理的双重职责。加强公安装备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投资,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投放到基层装备建设当中去。(二)从管理模式上看, 呈现出封闭性在现行的公安管理体制中, 没有相对独立的装备管理部门, 没有建立起公安装备的开发、论证、购置、配备、管理

19、、维护、淘汰等长效运作机制。装备保障模式9形成了由各个警种内部各自的管理、供应维修、培训体系, 保障工作基本上是在各警种内部完成, 呈现出一种封闭状态。难以了解某些装备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际需要, 对专业技术问题没有发言权,从而形成管理装备的不懂应用, 造成了装备工作的无序性, 产生了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改革装备管理模式,加强装备的配备与管理,按方向形保障基地,进行重点建设, 使其具有维修、供应、培训等综合功能, 辐射一定区域, 实行划片保障。强化装备管理的整体意识和成本意识,立足现有装备, 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益。对一价值高、使用频率较高的装备, 省级公安机关应统一规划,

20、划片装备, 共同使用, 以提高装备的共享率, 最大程度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三)从管理方式和手段上看, 呈现出单一性和滞后性基层公安机关基本上没有专门的装备管理部门和专门人员, 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装备管理制度体系。管理方式简单粗放, 普遍存在重实物、轻管理的现象。管理手段滞后, 对现有装备底数不清, 情况不明。要加大对现有装备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改变目前装备管理人员数量少, 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要以素质教育10为主线, 结合装备部门的工作特点, 加大专业培训的力度, 以提高装备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为目标, 不断更新基层装备管理民警的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技能。 参考文

21、献:1赵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J.公安研究, 2005,(02) .2王强.现代警务机制下公安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探讨J.公安研究,2006,(02).3陆霞,王雷,徐惠.装备经费管理运行机制探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9,(03).4朱旭,王琦.浅谈人性化管理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3,(04).5王毅.对特警装备精锐化的思考J.警察技术,2006,(05).6武和平.略论中等城市公安指挥系统建设J.河南公安学刊,1992,(01).7蔚振忠.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高治安防控能力J.公安研究,2001,(11).8邵安,尹伟.对单警装备规范使用与培训的若干思考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03).9葛涛,张玉柱.加快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5, (01).10杨世伟.公安素质教育的要素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