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7001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分析【摘 要】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弱势,进而针对其所存在的弱势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就业 弱势一 前言高校贫困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在就学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无法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据教育部调查统计,目前普通高校中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1%,特困生比例占8.15%,这一比例仍然呈上升趋势。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关注。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贫困大学

2、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积极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弱势1就业政策上的弱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资制度问题,发达地区收入高,欠发达地区收入低,这就加速了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不平衡状态;二是我国目前现行的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将未就业的大学生纳入其范围之内,违背了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就业保障制度模式的设计与目标人群的需求相偏离,特别是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过于偏重其生活救济,促进再就业的功能明显弱化;三是当前我国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不到

3、位,贫困生既没有社会资源,又没有资金支持和经验指导,致使其缺少自主创业的机会。2贫困毕业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导致求职处于弱势一是学习技能较弱,贫困生往往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而无法安心学习,再加上城乡差距和自身基础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贫困生都表现平平,没有明显的专业技能优势;二是贫困毕业生多来自农村,由于中学时期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自主学习能力较欠缺,知识结构、实际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足;三是由于贫困,贫困生没有经济能力去接受各种乐器、棋类、球类、书画等培训,上大学后又把大量课余时间用于勤工俭学,无暇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致使其缺乏特长;四是由于经济实力的影响,大多贫困大学生无法

4、参加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和认证资格考试,导致其综合就业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失去了一些就业机会。3精神及心理贫困,引发了贫困生择业时的心理障碍贫困生由于面临着学习、经济、情感、心理及就业等多重压力所带来的极大精神负担,有的因此陷入“心理贫困”,往往表现出自卑、焦虑、嫉妒、抑郁、孤僻、自闭等。在面临择业时,一些贫困大学生往往处于消极的状态,在求职过程中退缩、焦虑,自卑自闭。尤其是当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以及择业竞争中存在的一些不公正现象,因缺乏应对各种就业压力的心理准备,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问题。4就业能力不强一是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在学校时把大多数时

5、间和精力用在考试上,对市场变化和社会变化漠不关心,更不会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或者将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使有部分学生考虑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在择业时也只限于考虑工作单位的好坏、工作待遇等问题。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保守,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对就业期望值往往过高,造成就业困难。5缺乏成熟的就业指导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高达1/3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提供的求职服务没有任何帮助。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求职服务包括高校为毕业生组织招聘会、辅导面试技巧、指导职业发展规

6、划、发布招聘需求信息等。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仍存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致使高校就业指导的质量较低,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从机构上看,高校就业部门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内容上看,高校就业部门主要从事就业信息发布、校园招聘会组织、就业协议书鉴证登记、就业方案上报、档案转移等事务工作;在就业指导方面,只是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宣讲就业政策和技巧,而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格和素质培养、个性塑造等方面的指导明显不足。从形式上看,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多数是讲解就业政策、职业常识、就业信息、就业心理与技巧、就业决策等方面的内容,忽视了

7、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与创造力的开发培养,这对于毕业生已定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知识结构等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较少,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三 解决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对策1构筑完善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探究贫困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根源还在于经济压力,因此,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首先则应解决其经济困难,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多方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落实经济资助体系。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好监控和管理工作,坚决打击教育乱收费现象。其次,高校应努力健全和完善“六位一体(奖、贷、助、减、补、保)”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增加面向贫困生提供服务的开支,明确界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范围,突出奖

8、学金“奖优”和助学金“助贫”的功能,并进一步完善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缓”制度,以切实解决贫困生经济紧张问题。2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保障一是政府应进一步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全国大学生就业网络,实现毕业生资源和招聘信息的共享;二是政府应完善就业政策,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规范各种审批制度,理顺人才选拔机制,明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大学生真正凭实力就业;三是政府要建立毕业生失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险制度,并加大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资金投入

9、,建立各种相应的促进就业基金、专业培训基金等各类扩大就业的专项基金,以全面促进未就业贫困生的就业;四是政府要彻底打破官本位的社会等级观念,并应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社会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基层的工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民营企业或西部基层单位就业;五是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毕业生就业法、人才保护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逐步把人才市场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3加强贫困生的综合技能培养提高贫困生的综合技能,关键是要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一是贫困大学生应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抓住每个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单位认识、了解自己,同时自己应更全面地了解企

10、业的状况,为自己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贫困大学生要想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则需适应社会需求,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综合素质,努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以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贫困生应充分利用学校各类社团机构,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以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协作能力等。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贫困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有利于实现就业。4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其心理素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与引导。一是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讲座与辅导,

11、帮助在读贫困大学生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他们把个人愿望与自身的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社会的需求等结合起来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思想,尽早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二是要帮助在读贫困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认识自我,走出自卑的阴影,使其能按照社会需求来主动完善自己,努力学习、锻炼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引导贫困大学生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积极面对就业和求职,正确面对择业挫折、社会不公等现象,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5实施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重大,负有不可推卸、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提升贫困生的就业

12、能力,学校就必须及早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和职业意识,并在人员编制、服务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力争把大学生就业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制定适宜的职业生涯指导计划时,应结合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同时,还可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事业单位负责面试的专家做评委,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出建议,鼓励学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努力,使其能始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个人与职业之间的适应关系,从而最终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另外,学校应积极为贫困生与用人

13、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免费为他们提供使用就业网的机会。对未能及时就业的贫困生,要帮助他们客观分析就业形势,通过继续提供招聘信息、定期开展职业指导、网络咨询等形式给予援助。6针对个体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一是要分析和结合个体的具体情况,即个体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等,来开展相应的就业服务;二是教师应全面掌握贫困生基本情况和求职意向,如可通过调查和了解生源地、学生实习地、学校所在地、往届毕业生传统就业地的需求情况,或是直接参与招聘会,以更了解学生所需的就业需求信息;三是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起来,安排他们到容易实现就业的实习点或是就业信息来源广泛的地区进行实习,以实现实习

14、与就业相结合。四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突出,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稳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贫困生就业的优惠政策,贫困生应审时度势,利用这些政策,并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参考文献1乔永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2黎淑芬.对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3蔺艳娥、邓红章.高校贫困生就业相对弱势的内因探讨及对策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9(15)4姜丽美.构建我国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就业保障机制j.生产力研究,200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