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7010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2011年第5期SCIENCE&TECHN0LOGY0RMAT10N0电力与能源0科技信息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毛晶洁周玉慧赵爱芳(华能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青铜峡751007)【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问题进行分析,详细的说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的方案.并且总结出优化后的控制效果.I关键词】协调;预测控制;过积分饱和;优化0引言其PID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随着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国产机组为了满足AGC投入和电网调峰.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均进行了DCS系统改造,投入协调控制,

2、投人AGC.宁夏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DCS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为和利时公司的H0UJYSYSMACSV系统,逻辑设计了协调控制系统的全部功能.CCS协调控制及各控制子系统经过一段时间投入运行,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存在煤质经常变化,当煤种,煤质的变化时.热负荷与给煤量的关系,给煤量与送风量的函数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如采用常规的PID方式来调节的话,一是调节过程比较长,二是还可能发生单边阻塞现象,煤质变化时不能及时的进行自动修正,需运行人员根据经验手动设定偏置进行校正.调节效果和品质不太理想.1机组优化控制的目的1.1在机组AGC负荷动态响应中提高燃料量控制,给水量控制,燃煤风量控制,主汽温度控

3、制的动态响应速度,改善其动态响应特性:1.2提高燃料控制,给水控制,风量控制,主汽温度控制在机组负荷响应中的稳定性,准确性,缩短调整周期,减少超调量,尽可能的克服过积分饱和现象,提高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1-3当燃烧的煤种,煤质发生变化时,能够连续的对控制指令自动进行补偿,不断的对实际给煤量,送风量,给水量,减温水量进行修正.1-4通过连续的滚动补偿校正,使机组运行在(相对)最佳运行工况,逐步趋向于相对平衡状态,既:电负荷平衡(功差5MW);汽水系统平衡(机前压差O.1MPa);烟风系统平衡(氧量偏差O.15%).2主要优化控制策略简述2.1在常规的协调控制方案中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2.1.1

4、常规的PID控制是被动式有差调节.因此动态响应特性比较慢.2.1.2在常规的PID控制中由于积分器的不确定性,以及积分器的过饱和问题,以致造成超调量大,惯性大,速度慢,调节品质差,典型的阶跃扰动下其PID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p2.1.3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锅炉燃烧煤种,煤质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当煤种,煤质的变化时,热负荷与给煤量的关系,给煤量与送风量的函数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如采用常规的PID方式来调节的话,一是调节过程比较长,二是还可能发生单边阻塞现象,这个问题不仅在并列机组中存在.在单元制机组中同样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锅炉燃烧调节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2.2针对常规问题提出了以下

5、解决途径及主要控制策略简述:2.2.1预测控制及滚动校正技术采用预测控制+多级校正+PID微调的调节方式,较好的克服了积分器的不确定性,以及积分器的过饱和问题,减小了动态调节过程中的超调量.提高了其调节过程的快速性与稳定性.典型的阶跃扰动下P2.2.2非线性函数关系中的线性化处理技术由于负荷与给煤量的关系是一个非线性关系,当煤种发生变化时,其负荷与给煤量的关系;负荷与送风的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如何确定煤种变化时其负荷与给煤量的关系,负荷与送风量的关系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如何将非线性化函数关系进行线性化处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关键.我们采用的是在相对平衡状态下作切线的方法,找出在相对平衡态下负荷与送风量

6、的关系,然后连续的不断的对给煤量,送风量,给水量进行修正的方法比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提高了变负荷,变煤种工况下的适应性,提高了其稳定性和控制精度.2.2.3动态焓差快速校正技术我们选定一级过热器入口热焓作为中间控制点,由于热焓的可监测性及可控性要比单纯的采用压力或温度点更能反映热能场的变化,采用动态焓差校正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被控变量的动态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了其调节品质.3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方案的逻辑修改对主控系统逻辑进行了修改,通过目标负荷与实际负荷的偏差对主蒸汽压力指令进行修正补偿,提高负荷响应速度.将原负荷指令一煤量函数对炉主控的前馈修改为动态校正后的煤量函数前馈.修改协调方式炉主控PID根

7、据目标负荷指令和实际负荷做变比例积分调节.修改RB指令一给煤量函数为RB指令动态给煤量.修改燃料主控设定值:增加氧量,汽包压力,焓差等参数对给煤量的动态校正.对风量控制系统逻辑进行修改,修改了送风量指令,依据给煤量和氧量进行动态校正后作为送风量指令,氧量偏差对送风量进行增减闭锁.对给水调节系统进行逻辑修改,修改原主蒸汽流量为依据负荷,主蒸汽流量.汽包压力等参数动态校正后的值作为前馈值.给水调节主控根据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进行变比例积分调节.对汽温控制系统进行逻辑修改,一级过热器温度调节,修改为根据汽包压力,一过人口动态焓差等动态校正后的值作为副调的前馈值.二级过热器温度调节,修改为根据二过入口温

8、度,一过入口动态焓差等动态校正后的值作为副词的前馈值.通过上面的逻辑修改,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动态的校正措施,以改变负荷变化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稳态时的精度,以适应不同煤种.不同工况下对协调及子系统的控制要求.4结论这次#1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方式通过采用预测控制+多级校E+PID微调的调节方式,较好的克服了积分器的不确定性,以及积分器的过饱和问题,减小了动态调节过程中的超调(下转第380页)2011年第5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o资源管理0科技信息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方法改进及应用探讨孙庆平宋中华田祥红(1.郑州征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

9、0013;2.山东水文水资源局山东济南2501O0;3.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河南郑州450003)【摘要】介绍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系列解决的方法.【关键词】地籍调查;快速静态测量;GPSRTK;界址编号0引言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表册和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且牵涉到千家万户,工作量大且繁杂.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面铺开,如何顺利,准确地开展具体工作,是摆在测绘单位面前一个

10、不小的难题.本文以某县1:500城镇地籍更新调查项目为例,介绍在第二次全国土地城镇地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1工作方案研究及实施本项目按照城镇地籍调查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收集大比例尺地形图和乡镇整体规划图等相关资料为调查底图,运用GPS,GIS,Rs,数字制图,数据库及网络通讯等先进技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全野外数字测绘的调查方法.同时按照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开展界址点实测和权属调查工作,同时对原有初始调查资料,权属调查,实测界址点的宗地资料,土地证发放资料,历年审批及抵押等资料进行整合.形成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析评价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技术流程,获

11、取调查区每一宗土地类型,权属,界址,面积,位置及利用和分布信息,将野外数字测量法和部分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分别与数字线划图进行套合,经整饰后制作城镇地籍图.根据地籍图,权属调查资料,土地利用调查资料等建设城镇地籍数据库.2城镇地籍调查中几个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2.1采用GPS双参考站快速静态测量和GPS拟合高程进行加密控制网测量该县地籍调查项目属城镇初始地籍调查,项目区建筑物密集,且辖3个建制镇,加密控制工作量大,精度要求高.同时,城区内车辆和人员流动较大,严重影响测量观测视线.为此,我们在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和四等水准网的基础上,对加密控制测量在平面上按照GPS快速静态双参考站的方法

12、,按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施测.相邻地区两个观测单元之间至少保证有一个流动站的重合点,在一部分观测单元,把E级控制点作为流动站观测点进行观测,最后进行重合性检查.采用仪器:3台Triruble4700GPS(5mm+lppm)和2台Trimble4000SSEGPS(5mm+lppm).3台Triruble5800GPS(Smm+lppm)由于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对高程要求不高,加密点高程全部采用GPS高程拟合的方法计算,高程拟合起算点为参考站点.2.2采用GPSRTK技术进行农村宅基地界址点确定及测量农村宅基地大多都有滴水,如何准确地在滴水处定界址点并达到图,表一致,是保证调查成果的关键,也是现

13、场调查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农村现有土地权源资料和土地使用者掌握的情况,绝大部分农村宅基地只有长宽尺寸和相邻宗地边界范围,而没有相应的宗地边界坐标数据.这就造成了在调查定界过程中某一宗地界址点多值化现象的发生.因为当利用确定的长和宽来定宗地界址点时,往往会出现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甚至不规则四边形等图形.这样定出的界址点和生成的宗地面积同农村宅基地也是不符的.另外,在外业调查中,土地使用者一般借助现有建筑物指定边界,例如沿主房西墙向后延伸1米滴水处为其宅基地边界,宗地四邻认可,村委会干部也认可.尤其是经统一规划过的农村宅基地其前后留有滴水时.均是按现有建筑物作辅助线指定边界.这样当滴水距离建

14、筑物较远时,人眼目估指界的误差是相当大的.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农村宅基地滴水处定界址点方法采取现场指定边界距离.利用实测数字线划图作辅助线解析出界址点坐标,然后利用GPSRTK放样方式定出界址点.并且在放样后采用GPSRTK配合支架进行界址点测量,保证了界址点的准确性.2.3采用改进的界址点编号方法进行界址编号界址点的编号贯穿整个地籍调查过程,如何让编号既符合规范的要求,又满足实际作业,给外业工作人员带来一定难度.目前地籍调查阶段界址点的编号方法主要有三种:(1)按宗地进行编号;(2)按图幅进行编号;(3)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笔者在界址点编号时先做宗地预编号.后做街坊统一编号,均采用统一规定的

15、自然数,顺时针,弓字形编号方法.在一个宗地确界,设标结束后,再进行界址点预编号.编号从西北角(规定为1号)开始,顺时针连续编码.在整个街坊调查工作结束后,以街坊为单位进行界址点统一编号,不得出现重号,对已发证的宗地界址点应重新编号.该方法的应用,既减少了内,外业的重复工作,又增强了外业工作的可操作性.3工作统计及精度分析该项目共完成地籍调查2万余宗地,其中加密控制测量控制点600余个,加密控制网最弱点平面误差为O.036m,高程为0.077m.重合点检测平面点位较差平均值O.O07m,最大值O.016m,界址点中误差为O.023m,满足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4结语上述工作方法的改进及应用,保证了

16、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确保了成果精度,同时减少了内外业重复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樊志全.地籍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3(上接第356页)量,提高了其调节过程的快速性与稳定性.这是一次成功的优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优化成功的经验.【参考文献】1盂祥荣,王贵明.协调控制系统.2和利时控制工程有限公司.MACSv_-sM硬件手册责任编辑:曹明明】作者简介:毛晶洁(主要撰稿人)(198012一),女,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助理工程师.热工自动检修.T-.周玉慧(1978.1O一),女,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助理工程师.热工自动检修工.越爱芳(1978.11一),女,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助理工程师,热工自动检修工.责任编辑:张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