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7025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毕业论文]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及爆管研究.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作 者: 学 号: 系 : 动力工程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题 目: 电站锅炉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 及爆管研究 指导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07 年 6 月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火力发电机组逐渐向大容量方向发展。由于锅炉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受热面积越来越大,设计和布置日趋复杂,不可避免地导致并联各管内的流量与吸热量发生差异。过热器受热面中的工质是高温高压的蒸汽,而受热面又处于烟气温度较高的区域,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因而受设计、制造、运行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过热器受热面经常发生超温现象,严重时发生爆管事故。目

2、前,大型电站锅炉爆管事故(BFT)已成为当前威胁发电设备稳定运行的突出矛盾,而且随着旧机组服役时间的增加及新机组投产量和参数的提高,这类事故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影响安全发供电的主要因素。研究和防止过热器爆管已成为保证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课题之一。 本文以研究了爆管问题为主,对电站燃煤锅炉过热器超温、爆管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对过热器系统的热偏差理论的研究,详细分析了造成过热器超温、爆管的原因,给出了预防过热器超温、爆管的方法,并结合一台具体的锅炉,计算了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的情况下其后屏几个危险点的管壁温度,建立了壁温与负荷的关系,提出了锅炉安全工作的负荷及燃料限制,并

3、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现场的热力实验印证了技术改造方法的可行性。关键词:过热器、超温、爆管、壁温计算、技术改造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mal generator unit capacity rased more and more in china. With steam parameter in boiler increased continuously,heating surface area of superheater and reheater became bigger and bigger, and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

4、t became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these lead to the flow and heat absorption capacity difference in parallel tubes unavoidably. Because the mediator working in the superheater ar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team, and the heating surfaces are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fume area, so the worki

5、ng condition is bad. Overtmperature, even tube explosion in the heating surface of superheater always happen because of many elements in design, manufacture and operation.At present, tube explosion of power station (BTF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fluencing the safe of the power station operation.

6、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me on active service of old units and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 amount and parameter on new units, this kind of accident has trend of rising year by year, and i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afe of the operation. So, study on preventing tube explosion become one of

7、 the key subjects on power plant safe economical operation and increas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research developed on the overtemperature and tube explosion of superheater in power plant and analysed the reason of overtemperature and tube explosion of superheater by the research on heat deviation

8、 coefficient and gave the precaution. The author has,calculated some dangerous points while using different coals and running unde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 ,established the mathematic relation on wall temperature with load, and proposed the limit of load and fuel for safe work and given the technol

9、ogical transformation metho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prov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s by the analysis of fiel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boiler.Key Words: superheater, overtemperature, tube explosion, thermal calculation,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1章 绪 论11.1 课题的选

10、题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11.3 壁温计算3第2章 过热器系统的热偏差理论分析52.1 热力不均匀性62.1.1 沿烟道宽度的热力不均匀性62.1.2沿烟道高度(或深度)的热力不均匀性72.1.3 同屏(片)各管的热力不均匀性72.2 水力不均匀性82.2.1集箱效应引起的流量不均匀性82.2.2 管子结构差异引起的流量分配不均匀性82.2.3 热效流动引起的流量分配不均匀性8第3章 受热面超温爆管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93.1 设计原因造成受热面超温、爆管原因综述93.1.1 热力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93.1.2 炉膜选型不当93.1.3 过热器系统结构设计及受热面布置不合理93.1.4壁

11、温计算方法不完善,导致材质选用不当103.2制造工艺、安装及检修质量对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影响103.2.1联箱中间隔板焊接问题113.2.2联箱管座角焊缝问题113.2.3异种钢管的焊接问题113.2.4 普通焊口质量问题113.2.5 管子弯头椭圆度和管壁减薄问题123.2.6 异物堵塞管路123.2.7 管材质量问题123.3 调温装置设计不合理或不能正常工作引起的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分析123.3.1 减温水系统设计不合理133.3.2 喷水减温器容量不合适133.3.3 文氏管式喷水减温器端部隔板漏流及局部涡流133.3.4 喷水减温器调节阀调节性能问题143.3.5 再热器调节受热面14

12、3.3.6 挡板调温装置143.3.7 烟气再循环143.3.8 火焰中心的调节153.4 锅炉运行状况影响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几种情况简介153.4.1 炉内然烧工况163.4.2 高压加热器投入率低163.4.3 煤种的差异163.4.4 负荷变化173.4.5 汽机高压缸排汽温度降低173.4.6 受热面站污173.4.7 磨损与腐蚀173.4.8 运行管理183.5 预防过热器管壁超温的方法183.5.1结构措施183.5.2 运行措施19第4章 热偏差和壁温计算244.1 热偏差系数的计算244.1.1 结构偏差系数的计算244.1.2 吸热偏差的计算244.1.3水力偏差系数的计算2

13、64.2 壁温计算30第5章 屏式过热器结果分析及应用355.1 计算结果355.2计算结果应用375.2.1 锅炉安全工作的负荷及燃料限制375.2.2 预防超温的技术方案37结 论40致 谢41参考文献42第1章 绪 论1.1 课题的选题背景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国电力工业大发展时期,到2000 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19亿kW,年发电量达到13685 亿kWh, 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电力生产国。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大, 电站锅炉过热器超温爆管、泄漏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影响了发电厂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由此引起的非计划停运时间占总停运时间的20% 左右,少发

14、电量占总少发电量的25%左右。 所以分析锅炉过热器爆管的机理及原因, 监测过热器的管壁温度, 从根本上采取措施减少过热器由于管壁超温引起的爆管。 对于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1。目前,大型电站锅炉爆管事故(BTF)已成为当前威胁发电设备稳定运行的突出矛盾。据统计,“七五”期间全国200MW以上机组共发生锅炉事故1976次,其中锅炉爆漏事故为1417次,占锅炉事故的72%2 。在锅炉爆管事故中过热器爆管造成的事故损失最大,而且随着旧机组服役时间的增加及新机组投产量和参数的提高,这类事故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影响安全发供电的主要因素。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省煤器既是受热面又是承压部件

15、。而过热器是锅炉承压部件中工作温度最高的受热面,管内流过的是高温高压蒸汽,其传热性能较差,而管外又是高温烟气,所处环境恶劣,因此损坏事故的比例非常大。因此,研究和防止过热器爆管已成为保证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课题。了解过热器爆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搞清管子失效的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减少过热器爆管的发生是当前的首要问题。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造成过热器爆管的直接原因很多,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设计因素、制造安装检修和运行。而设计因素中有圆燃烧方式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四角切圆燃烧的炉内旋转上升气流由炉膛出口进入对流烟道时, 存在相当强的残余旋转, 引起对流烟道两侧的烟速差和烟温

16、差, 使烟道内热负荷分布不均, 从而导致过热器超温爆管。设计选用系数不合理。如华能上安电厂由B&W 公司设计、制造的“W”型锅炉, 选用了不合理的受热面系数, 使炉膛出口烟温实测值比设计值高801003。过热器系统结构设计和布置不合理。如金竹山电厂1号炉屏式过热器进入三级过热器的左右交叉方式欠佳, 导致三、四级过热器频繁爆管4。计算中没有充分考虑热偏差。如淮北电厂5号炉过热器在后屏设计中没有将前屏造成的偏差考虑进去, 引起过热器爆管5。炉膛结构不合理。如邢台发电厂4号炉屏底与折焰角之间的间隙太大,后屏不能有效地消除炉膛出口的残余旋转,增大过热器的热负荷, 导致超温爆管6。其中制造、安装和维修因

17、素包括:钢材质量差、管子本身存在分层、夹渣等缺陷, 运行时受温度和应力影响缺陷扩大而爆管。如荆门热电厂4号炉过热器弯头发生的爆管7,错用钢材;如靖远电厂4号炉的制造、维修过程中, 应该用合金钢的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管座错用碳钢, 使碳钢管座长期过热爆破8,焊接质量差。如鹤壁电厂1000t/h 锅炉过热器制造时焊接质量不过关,导致频繁爆管9。安装质量问题。如扬州发电厂DG670/140-8型固态排渣煤粉炉的包墙过热器未按照图纸要求施工,使管子排列、固定和膨胀间隙出现问题, 从而导致爆管10。异物堵塞管子。如长春热电二厂1 号炉因管路堵塞造成短时超温爆管11。而运行状况因素是蒸汽品质不良, 引起管内

18、结垢严重, 导致管壁过热爆管。如镇海发电厂6号炉(DG670/140-8)曾因这类问题引起7次爆管12。燃烧煤种偏离设计煤种, 使着火点延迟, 火焰中心上移, 当炉膛高度不足, 过热器就会过热爆管。运行调整不当。如浑江发电厂3 号炉, 过热器使用的材质基本都工作在材质允许的极限温度中, 在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调整不当, 发生瞬时超温爆管13。受热面沾污。如石嘴山电厂9号炉, 因吹灰器没有投入运行, 受热面部分管子结渣或积灰, 使管间吸热严重不均, 从而导致屏式过热器超温爆管14,管间振动磨损。如来阳电厂1号炉, 固定件与过热器管屏间的连接焊缝烧裂, 管屏发生振动, 固定件与管屏内圈发生摩擦, 使

19、管壁磨损减薄, 在内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爆管15。减温器发生故障。如巴陵石化公司动力厂5号炉, 将减温器级调节阀固定,用级调节阀调节。因起主调作用的级减温器减温水投入少, 冷却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的效果差, 增加过热器超温的可能16。超期服役。如黄台2号炉过热器管已运行23万小时以上, 管材球化、氧化严重, 已出现蠕变裂纹,如不及时更换, 迟早会发生爆管17。管内壁积垢、外壁氧化。如洛河电厂2 号炉管内壁结垢0.7mm , 使过热器壁温升高2030; 外壁氧化皮110mm ,又使管壁减薄,因此爆管频繁18。燃煤灰分高。如山东十里泉电厂的SG400/140-M413型锅炉, 燃煤灰分高达37.11

20、% ,长期运行造成磨损爆管19。高压加热器投入率低。如江西景德镇电厂SG220-100-1 型煤粉炉的高压加热器长期投用不正常, 给水温度为150160, 一直未达到设计要求的215, 使过热蒸汽温度升高, 造成超温爆管20。国际上已经对锅炉爆管机理有了很深研究,可分为22种故障机理,并且已有19种都已查明并彻底解决,但有三种机理在当时是不能有效地、彻底地解决。这三种机理是: 发生在水冷壁水侧和省煤器管的腐蚀疲劳爆管, 发生在超临界机组水冷壁烟气侧管壁最高热流量段的环形裂纹以及飞灰磨损。进一步分析表明可用率提高的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和经济问题,研究人员发现, 电厂人员经常是不接触技术的管

21、理,很难断定事故机理。而结合我国电站锅炉过热器爆管事故实际, 把电站锅炉过热器爆管归纳为以下9 种不同的机理:长期过热、短期过热、磨损、汽侧的氧腐蚀、应力腐蚀裂纹、热疲劳、高温腐蚀、异种金属焊接、质量控制失误【2123】。1.3 壁温计算大容量锅炉的分隔屏与后屏过热器的传热计算关系着锅炉的汽温特性以至锅炉的变负荷性能。正确的理论计算方法应能客观反映锅炉在变负荷、改变各层燃烧器投入方式等条件下的实际运行规律。关于后屏过热器壁温计算方法分别在以下文献有所涉及:文献24中对屏式过热器的壁温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比,采用了一种更为严格的数值计算方法,并且编制了壁温数值计算程序。将屏式过热器各离

22、散化为小单元,按工质流动顺序逐次计算小单元的热负荷,进而求出壁温分布,对屏式过热器入口进行二维离散,考虑影响管子传热的结构、位置、流动等偏差因素。该方法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快速准确的管壁温度计算预测。文献25用了与文献23基本一致的方法对电站锅炉对流过热器的壁温进行了改进。文献26提出了大容量锅炉屏式过热器传热计算新方法,不仅能突出屏式过热器传热过程的实际规律,而且计算简便。对一些重要的细节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理论分析。文献27提出了原苏联热力计算标准(1973年)73法的壁温计算提出了其中许多不足并且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编制了计算程序。第2章 过热器系统的热偏差理论分析 过热器和再热器长期安全工作的首

23、要条件是其金属壁温不超过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然而,要满足这一条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是因为过热器和再热器中工质的温度最高,受热面的热负荷也相当高,而蒸汽的放热系数却较小,故其管壁温度很高,已接近钢材的最高允许温度。运行时,由于热偏差或汽温变化等原因,可能使个别管子因壁温过高或者超过允许温度而损坏。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管壁温度与其并列管子间的热偏差密切相关。所谓热偏差指过热器和再热器管组中因各根管子的结构尺寸、内部阻力系数和热负荷可能不同而引起的每根管子中的蒸汽焓增不同的现象28。热偏差的程度可用热偏差系数来衡量,即 (2-1)式中:热偏差管(所检测管子)中工质的焓增,kJ/kg;管组中工质的平均焓增

24、,kJ/kg。由于工质的焓增是由管子外壁所受到的热负荷Q、受热面积H以及管子内部工质流量G所决定,因此可以得到热偏差系数的公式为:在式(21)中,和可表示为:式中:分别为偏差管外壁面热负荷,kJ/(m2s),受热面积,m2,及工质流量,kg/s;分别为管组外壁面热负荷,kJ/(m2s),受热面积,m2,及工质流量,kg/s。于是,有: (22)吸热不均匀系数;结构不均匀系数;流量不均匀系数。由于过热器和再热器并列工作的管子间的受热面积差别不大,所以结构不均匀系数基本上近似于1,因根据式(22),产生热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吸热不均和流量不均。显然,对于过热器来说,最危险的将是热负荷较大而蒸汽流量又较

25、小,因而其汽温又较高的那些管子。2.1 热力不均匀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结构设计和运行中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的不同管排及同一管排的不同管圈的热负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使各管圈的吸热量不同,这种现象称为热力不均匀性。它主要包括三方面:沿烟道宽度的热力不均匀性;沿烟道高度(或深度)的热力不均匀性;同屏(片)各管的热力不均匀性。2.1.1 沿烟道宽度的热力不均匀性我国的大容量电站锅炉大多采用四角布置切圆燃烧方式,这种燃烧方式的特点是在炉内按一假想切圆组织燃烧,在炉内燃烧器区域形成一个稳定的旋转大火球。各个角的煤粉气流喷入炉内受到上游已燃高温旋转火焰的点燃而迅速着火,因此着火条件良好

26、,煤种适应性较广,几乎可以成功的燃用各种固体燃料。炉内的强烈旋转使煤粉气流的后期湍流混合仍然十分强烈,煤粉燃尽条件也较理想。但是,四角切圆燃烧也存在其固有的缺点33-36。由于炉内旋转上升气流在炉膛出口还存在相当强的残余旋转强度,故在对流烟道内会对其热负荷分布产生不利影响。当四角切圆燃烧器的四股射流中出现一角或几角的射流强弱不同或燃烧器摆动角度不一致时,都将影响炉内正常气流工况,尤其是出现却角、两对角等运行方式。若炉内气流工况正常,四角燃烧器燃料量不均匀也会引起燃烧偏斜,影响烟道内烟温和烟速分布。除燃烧偏斜外,炉内烟气的旋转方向对烟道内的烟气偏斜也有影响,当气流右旋使偏向右侧,左旋时偏向左侧。

27、故对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切向燃烧方式,当两侧受热面对称布置,经热交换后,烟温和蒸汽温度也相应地存在偏差。2.1.2沿烟道高度(或深度)的热力不均匀性在大容量电站锅炉中,由于烟道尺寸较大,因此烟道内的热负荷(或烟温)分布不仅在宽度方向上不均匀,在烟道深度及高度方向也存在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与锅炉容量大小、炉内燃烧器布置、运行方式及受热面布置情况有关,其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受热面在烟道中的位置。2.1.3 同屏(片)各管的热力不均匀性在大容量电站锅炉中,过热器与再热器受热面管排大多采用若干根U型管圈并联结构,这种结构型式客观上决定了同一管排的不同管圈之间的吸热情况的不同,具体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29, 3

28、0, 311 辐射吸热量不均匀性受热面中各管段接受管束前或管束后烟气空间的辐射热的多少与受热面在烟气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对屏来说,屏前烟气或炉膛向屏辐射的热量约占屏总吸热量的20%40%,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约为5%25%,而且这部分热力并非均匀分配给管片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管段。对于受到炉膛辐射或屏前烟气容积辐射的屏式过热器来说,各排管子接受屏前辐射的角系数及该辐射被减弱的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屏式过热器各排管子接受屏前辐射的热量不同。2 同屏辐射吸热量不均匀性现代大容量电站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一般都采用顺列布置,横向节距大于纵向节距37-40。一般屏式过热器的总吸热量中,屏间烟气辐射热约占一半

29、左右,而屏中各管段吸收屏间烟气辐射的受热面积是不同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管子表面积灰,纵向实际间隙往往因积灰而减小,故一般中间管只受到两侧屏间烟气的辐射,而前后纵向节距不同的管子则几乎受到三面屏间烟气的辐射。首末排管除两侧外还受到前面和后面烟气空间的辐射,悬空管受到四面烟气的辐射,因此外圈管、最内圈管和悬空管等管子的吸热量增大,靠近管束间小烟气室的管段也比中间管段吸收更多的屏间烟气辐射热。3 同屏吸收对流吸热量不同烟气冲刷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管束时,由于在管圈的后部产生一个很不规则且目前还难以进行理论分析的漩涡分离流动区。文献32曾对数十种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对比,对流换热强度不仅与烟气和工质

30、的物理特性、流速及温度有关,还受到管束的几何特性(排列方式、管节距、管径、管排数及管子的几何特性等因素)的影响。2.2 水力不均匀性在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中,各管圈内的工质过热蒸汽的流量存在差异,即流量分配不均匀,这种不均匀性是由于各管圈沿集箱静压变化、阻力系数、管子吸热和重位压头不同等因素引起的41, 42。2.2.1集箱效应引起的流量不均匀性过热器和再热器蛇型管的进出口一般均与集箱相连,沿集箱长度方向上,由于工质流速、重位压头和阻力大小的变化,使各点的压力不等,从而影响与其相接的管子进、出口压差,引起各管工质流量分配不均匀,它主要与进、出口集箱的布置,即工质的引入、引出方式、集箱内径尺寸及其

31、材质等因素有关。在大型电站锅炉中,工质流量增加,而集箱直径变化相对较小,因而集箱内工质轴向流速增大,使集箱两端静压差增大,造成很大的流量不均匀性,引起局部受热面损坏。尤其是再热器系统,因工质压力较低、比容较大,集箱内工质压力较低、比容较大,集箱内工质的轴向流速就更高,由集箱效应引起的流量不均匀性将更为严重。2.2.2 管子结构差异引起的流量分配不均匀性现代大容量电站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管屏大量采用U形管并联结构,因而,在同一管屏中并联各管圈的长度、弯头的角度及其弯曲半径必然不同,此外,近年来在设计中还引入了外圈管增大管径和同一根管子沿长度采用不同管径或管材并接而成的结构。因此,即使是对于

32、从集箱同一截面上引出或引入的管排,并联各管因长度、弯头、管子内径和管材不同引起的阻力系数的差异,会使其流量也各不相同。2.2.3 热效流动引起的流量分配不均匀性热效流量偏差是指由于管圈的吸热量差异引起的各管圈的流量不同的现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沿宽度及同屏热力不均匀性的存在必然导致各管圈吸热量的不同,因而热效流量偏差也将加剧各管圈的流量分配不均。第3章 受热面超温爆管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3.1 设计原因造成受热面超温、爆管原因综述3.1.1 热力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 热力计算不准的焦点在于炉膛的传热计算43,即如何从理论计算上较合理的确定炉膛出口烟温和屏式过热器的传热系数缺乏经验,致使过热器受

33、热面的面积布置不够恰当,造成一、二次汽温偏离设计值或受热面超温。国内各锅炉厂以往均采用苏联1957年和1973年热力计算标准设计锅炉,由于该标准未考虑炉膛几何尺寸对炉内传热的影响,故计算与实际出入较大,算出的炉膛出口烟温比实测值高70100。若煤种基本符合设计范围,则运行中汽温偏低,如黄岛电厂SG50412型锅炉和龙口电厂WG670/ 140-2型锅炉汽温偏低,主要是热力计算与实际不符引起的。3.1.2 炉膜选型不当我国大容量锅炉的早期产品,除计算方法上存在问题外,缺乏根据燃料特性选择炉膛尺寸的可靠依据,使设计出的炉膛不能适应煤种多变的运行条件。还有,炉膛高度偏高,引起汽温偏低,如黄岛电厂SG

34、50412型锅炉和龙口电厂WG670/140-2型锅炉汽温偏低与炉膛高度偏高有关;相反炉膛高度偏低则引起超温,如重庆电厂DG670/140-8型锅炉因炉膛设计过矮,引起高温过热器和热段再热器超温,尤其是在启动阶段更为明显。而当燃用灰熔点稍低的煤种时,该问题尤其突出,此时可能造成炉膛结焦,使过热器超温甚至爆管44,如南京电厂和莱芜电厂SG50416型锅炉均存在这个问题。炉膛选型不当在个别进口机组上也存在,如元宝山电厂配600MW机组锅炉的过热器超温也与该炉的炉膛高度偏低有关。3.1.3 过热器系统结构设计及受热面布置不合理 调研结果表明,对于大容量电站锅炉,过热器结构设计及受热面布置不合理,是导

35、致一、二次汽温偏离设计值或受热面超温爆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不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热器管组的进出口集箱的引入、引出方式布置不当,使蒸汽在集箱中流动时静压变化过大而造成较大的流量偏差;2.对于蒸汽由径向引入进口集箱的并联管组,因进口集箱与引入管的三通处形成局部涡流,使得该涡流区附近管组的流量较小,从而引起较大的流量偏差。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于按美国CE公司技术设计的锅炉中,如宝钢自备电厂、华能福州和大连电厂配350MW机组锅炉,石横电厂配300MW机组锅炉以及平坞电厂配600MW机组锅炉再热器超温均与此有关。 3.因同屏(片)并联各管的结构(如管长、内径、弯头数)差异,引起各管的阻力系数相

36、差较大,造成较大的同屏(片)流量偏差、结构偏差和热偏差,如陡河电厂日立8 5 t/h锅炉高温过热器超温就是如此。 4.过热器或再热器的前后级之间没有布置中间混合联箱而直接连接,或者未进行左右交叉,这样使得前后级的热偏差相互叠加。 引进美国CE公司技术设计的配300MW和600MW机组的控制循环锅炉屏再与末再之间不设中间混合集箱,屏再的各种偏差被带到末级去,导致末级再热器产生过大的热偏差,如石横电厂5号炉和平瑶电厂1号炉末级再热器超温均与此有关。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上述结构设计和布置的不合理性往 往是几种方式同时存在,这样加剧了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发生。3.1.4壁温计算方法不完善,导致材质选用不当

37、 从原理上讲,在对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作壁温校核时,应保证偏差管在最危险点的壁温也不超过所用材质的许用温度。而在实际设计中,由于对各种偏差的综合影响往往未能充分计及,导致校核点计算壁温比实际运行低,或者校核点的选择不合理,这样选用的材质就可能难以满足实际运行的要求,或高等级钢材未能充分利用。如淮北电厂5号炉后屏超温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后屏壁温计算中,没有将前屏造成的热偏差考虑进去,从而影响了管材的正确使用。3.2制造工艺、安装及检修质量对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影响 从实际运行状况来看,由于制造厂工艺问题、现场安装及电厂检修质量等原因而造成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超温爆管与泄漏事故也颇为常见。其主要问题包

38、括以下几个方面。3.2.1联箱中间隔板焊接问题 联箱中间隔板在装隔板时没有按设计要求加以满焊,引起联箱中蒸汽短路,导致部分管子冷却不良而爆管.如淮北电厂5号炉后屏联箱内的隔板与联箱内壁间隙原设计为lmm,隔板装好后再满焊,以防止蒸汽短路。而实际上总间隙达45mm,漏流间隙占通流截面的9.4%11.7%,即约有10%的蒸汽短路,因而加剧了该炉后屏的超温。3.2.2联箱管座角焊缝问题 据调查,由于角焊缝未焊透等质量问题引起的泄漏或爆管事故也相当普遍。如神头第一电厂5号炉(捷克650t/h亚临界直流锅炉)包墙过热器出口联箱至混合联箱之间导汽管曾在水压试验突然断裂飞脱,主要原因是导汽管与联箱连接的管角

39、焊缝存在焊接冷裂纹。此外,黄埔电厂与洛河电厂4台亚临界UP型直流锅炉的水冷壁和过热器系统也存在这一问题而影响锅炉的可靠运行。3.2.3异种钢管的焊接问题 在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中,常采用奥氏体钢材的零件作为管卡和夹板,也有用奥氏体管作为受热面以提高安全裕度。奥氏体钢与珠光体钢焊接时,由于膨胀系数相差悬殊,己发生过数次受热面管子撕裂事故。如马头电厂7号炉( DG670/140 - 5)高温过热器曾发生三次联箱管座( 12Cr1MoV)和管子(钢研102)焊口裂纹泄漏事故,原因是异种接头存在过大的焊接残余应力。此外,一种钢管焊接时往往有接头两边壁厚不等的问题,不同壁厚主蒸汽管的焊接接头损坏事故也多

40、次发生,一些厂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采用短节,以保证焊接接头两侧及其热影响区范围内壁厚不变。3.2.4 普通焊口质量问题 锅炉的受热面绝大多数是受压元件,尤其是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其管内工质的温度和压力均很高,工作状况较差,此时对于焊口质量的要求就尤为严格。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制造厂焊口、安装焊口和电厂检修焊口质量不合格(如焊口毛刺、砂眼等)而引起的爆管、泄漏事故相当普遍,其后果也相当严重。 如朝阳电厂曾对1号炉(HG670/140-1)屏式过热器的某一屏进行通球试验。该屏共29根管子,结果直径为80%的球不能通过的有11根,直径为70%的球不能通过的有8根,65%不能通过的有4根。按规程要

41、求85%的球应能通过,证明焊口质量不符合标准,因此发生多次爆管。3.2.5 管子弯头椭圆度和管壁减薄问题 GB9222-8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标准规定了弯头的椭圆度,同时考虑了弯管减薄所需的附加厚度。该标准规定,对弯管半径R4D的弯头,弯管椭圆度不大于8%。但实测数据往往大于此值,最大达21%,有相当一部分弯头的椭圆度在9%-12%之间。 另外,实测数据表明,有不少管子弯头的减薄量达23%28%,小于直管的最小需要壁厚。因此,希望对弯管工艺加以适当的改进,以降低椭圆度和弯管减薄量,或者增加弯头的壁厚。3.2.6 异物堵塞管路 在过热器的爆管事故中,由于管内存在制造、安装或检修遗留物引起的

42、事故也占相当的比例。3.2.7 管材质量问题 由于管材本身的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爆破事故不像前述几个问题那么普遍,但在运行中也确实存在。如荆门电厂4号炉(HG760/140-8 )的高温过热器和黄埔电厂配300MW机组直流锅炉的前屏过热器都曾因受热面管本身的材质缺陷而爆管。为此,在制造厂制造加工和电厂检修时应注意严格检查管材的质量,加以避免。3.3 调温装置设计不合理或不能正常工作引起的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分析 为确保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除设计计算应力求准确外,汽温调节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大容量电站锅炉的汽温调节方式较多,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调温装置原因带来的问题也较多,据有关部门调查,配200MW机组

43、的锅炉80%以上的再热蒸汽调温装置不能正常使用。3.3.1 减温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某些锅炉在喷水减温系统设计中,往往用一只喷水调节阀来调节一级喷水的总量,然后将喷水分别左右两个回路,这时,当左右侧的燃烧工况或汽温有较大偏差时,就无法用调整左右侧喷水量来平衡两侧的汽温。3.3.2 喷水减温器容量不合适 喷水式减温器一般设计喷水量约为锅炉额定蒸发量的3%5%,但配200MW机组的锅炉由于其汽温偏离设计值问题比较突出,许多电厂均发现喷水减温器容量不够。如:邢台电厂、沙角A电厂和通辽电厂等都将原减温水管口放大,以满足调温需要;对再热蒸汽,由于大量喷水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影响较大,故设计时再热蒸汽的微量喷

44、水一般都很小,或不用喷水。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因再热器超温,有些电厂不得不用加大喷水量来解决。3.3.3 文氏管式喷水减温器端部隔板漏流及局部涡流文氏管式喷水减温器虽然结构紧凑,但它有一个根本性的缺点,就是为了安装及热膨胀,保护套管外的环形挡圈与减温器集箱之间留有约5mm的间隙。于是,部分从前级过热器出来的蒸汽就不能通过文氏管喷水部分而直接通过这个间隙流向下级过热器的第14排管子。若该级减温器喷水量较大,则末级减温的这部分漏流蒸汽直接进入下级过热器的14排管子,使得这几排管子的进口汽温升高,造成很大的流量偏差和超温现象。另外,当文氏管式减温器中保护套管出口到下级过热器进口第1、2排管子的距离太

45、小时,有可能使这几排管子处于保护套管出口汽流突然扩大的局部涡流影响区之内,使这些管排的进口压力降低,蒸汽流量减小。 由文氏管式减温器漏流和涡流引起的汽温偏差和超温爆管现象已在不少电厂出现,如青山热电厂11号炉(DG670/140-3)、荆门电厂4号炉(HG670/140-8)和望亭电厂12, 13号炉(SG-100/170-555/555)高温过热器部分管子超温爆管均是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对于这两个问题主要应通过改进减温器的结构来解决。设计中可使保护套出口到第一排管子的距离大于1。52倍集箱直径,在运行中应尽可能减小末级喷水量,末级喷水量只要维持在足够用来调节出口汽温即可。3.3.4 喷水减温器

46、调节阀调节性能问题 喷水减温器的喷水调节阀的调节性能也是影响减温系统调温效果的因素之一。调研结果表明,许多国产阀门的调节性能比较差,且漏流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3.3.5 再热器调节受热面 所谓再热器调节受热面是指用改变通过的蒸汽量来改变再热蒸汽的吸热量,从而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一种附加受热面。苏制E II 670/ 140型锅炉的再热汽温的调节就是利用这一装置实现的。但是由于运行时蒸汽的重量流速低于设计值,而锅炉负荷则高于设计值,因而马头电厂5, 6号炉都曾发生再热器调节受热面管子过热超温事故,后经减少调节受热面面积和流通截面积,才解决了过热问题。3.3.6 挡板调温装置从调研情况看,采用烟气挡板调温装置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问题要好于采用汽汽热交换器的锅炉。挡板调温可改变烟气量的分配,较适合纯对流传热的再热蒸汽调温,但在烟气挡板的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挡板开启不太灵活,有的电厂出现锈死现象; 2.再热器侧和过热器侧挡板开度较难匹配,挡板的最佳工作点也不易控制,运行人员操作不便,往往只要主蒸汽温度满足就不再调节。有些电厂还反映用调节挡板时,汽温变化滞后较为严重。3.3.7 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