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7096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报告.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水资源监测评价报告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6年11月审 定: 杨贵林审 核: 李其江项目负责: 燕华云 侯希斌 编 写: 侯希斌 刘 弢 王灵军目 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1一、自然地理概况1二、主要河流2三、湖泊与冰川7四、水环境8第二章 降 水10一、资料系列代表性分析11二、降水量年内分配11三、降水量年际变化13四、多年平均降水量16第三章 蒸 发17一、水面蒸发的年内分配17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18第四章 河流泥沙21一、含沙量21二、输沙22第五章 地表水资源量24一、年径流系列代表性分析25二、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26三、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27四、多年平均地表水资

2、源量29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量与水资源总量30一、地下水的形成及运动规律30二、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31三、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35四、地下水资源量37五、水资源总量39第七章 水位与水量变化分析41一、水位变化41二、青海湖水量平衡分析43三、水文气象要素及人类活动与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关系分析45第八章 2005年水资源监测评价48一、降水量48二、地表水资源量48三、地下水资源量48四、水资源总量49五、水位变化情况49第九章 结 论50一、降水量50二、蒸发50三、河流泥沙50四、地表水资源量51五、地下水资源量51五、水资源总量51六、水资源质量51七、水位变化52附:沙陀寺、下社水位站

3、情况介绍53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一直为世人所瞩目。湖区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湖水位下降、沙漠化加剧、草场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将影响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该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概况青海湖流域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四周群山环抱的封闭式山间内陆盆地,湖南为青海南山,东为日月山,西为天峻山,北面为大通山,流

4、域面积为29661 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总流域面积的68.6%;河谷与平原面积为总面积31.4%。山势陡峻、沟谷密布并多有冰蚀地形。流域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以高山滨湖平原为主,从低到高依次为滨湖平原、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在青海湖北部河漫滩、三角洲及河流堆积阶地发育;东北部分布有大面积风沙堆积地貌,有沙丘、沙堆、沙垄等,沙丘多为固定或半固定型。山地类型以近湖中低山为主,远湖高山区仅分布于北部。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布哈河上游的阳康曲和希格尔曲的源头一带。青海湖湖泊水域位于流域的东南部,形似梨状,长轴走向为北西西向,东西长约109公里,南北宽约65 公里,周长约360公里。湖水呈碱性,pH值为9

5、.23,相对密度为1.0115,含盐量为14.15克/升。湖中岛屿有两处:一为海心山,一为三块石;蛋岛、鸟岛已与陆地相连不成其为岛。青海湖东面有四个子湖,由北而南分别是尕海、新尕海、海晏湾和耳海。二、主要河流青海湖流域受地形地貌和降水的影响,河网呈明显不对称分布。湖西北河网发育,河流源远流长,水量较为丰沛,是青海湖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地;湖东南部河网稀疏,多为季节性河流且比较短小,径流量亦小。据统计,直接流入青海湖、流域面积大于5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8条,主要河流有:(一)布哈河布哈河是青海湖水系第一大河,大部分河段流经天峻县境内,下游河口段左右岸分属刚察县和共和县管辖。它发源于疏勒南山余脉沙果林那

6、吉木岭西南麓,海拔4513米,源流段自西北流向东南,称亚合陇贡玛,至多尔吉曲汇口偏转南流,继转东南接纳右岸支流亚合隆许玛,再纳右岸支流艾热盖后称阳康曲;继续东南流,纳左岸支流希格尔曲后始称布哈河。与纳让沟汇后,河道偏转向南,过夏尔格曲汇口复东南流,到上唤仓水文站。以上河段长148公里,集水面积784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75亿立方米,年输沙量32.4万吨。过上唤仓水文站约10公里后,河流出山谷,河槽逐渐展宽,比降变缓,水流分散,至天峻县江河乡南部(距河源234公里)有最大支流江河自左岸汇入;又往下(距河源269公里)纳左岸支流吉尔孟河,向东流经布哈河口水文站,最后注入青海湖,河口高程3195

7、米,流域集水面积14384平方公里,河长286.2公里。布哈河流域河网形似高大的不对称树冠,水系发育,支流众多。从上到下,主要的支流依次有多尔吉曲、折合乔合曲、亚合隆瓦玛、亚合隆许玛、艾热盖、戈尔沃尔公玛、哈吉尔、阔克赛曲、希格尔曲、色热瓦尔玛、夏尔格曲、江河和吉尔孟河等。干支流河源区多为高山沼泽,河谷较开阔;干流中游(阳康曲河段)两岸高山,河谷狭窄,水流集中,河流沿山谷迂回穿行,坡降较陡,洪水暴涨暴落,属高原山溪性河流,砂卵石或石质河床。干流下游(夏格尔曲汇口以下河段)两岸高山逐渐远离,河流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河槽宽浅,并沿流程不断扩展,最宽处达5公里以上,水流平缓,分散多汊,河道坡降较小,近

8、似于平原型河流,河床由砂砾石和细沙组成,有渗漏现象,下游入湖地表径流量小于上游干支流水量之和。河口附近水流分散,形若瓣状;洪水期,河中沙洲尽淹没。由于河流夹带泥沙入湖,久经淤积,使河口处形成开阔平坦的三角洲。至布哈河口水文站河长272.2公里,集水面积143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7.825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51.28%。(二)乌哈阿兰河又名巴哈乌兰河,泉吉河。位于青海湖北岸刚察县境内,源出大通山察察贡麻,源头海拔4308米。河源段为广阔的高原沼泽区,支流密布,呈树枝状;干流自北向南,流经中游的峡谷地带,砂卵石河床,水流集中,河宽约25米,水深约0.8米左右;下游为广阔的湖滨滩地,水

9、流缓慢,渗漏严重。据调查,河流出山口平水期流量2.253.01立方米/秒,而下游河口附近年平均流量已不到1立方米/秒,大部分河水潜入地下。河流最后经泉吉乡,过沙陀寺水文站,河道分成两河注入青海湖,河口高程3195米,流域集水面积567平方公里,河长64.8公里。流域内降水量由河口的300多毫米递增至上游山区近500毫米,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地下水补给为次。流域面上植被较好,上游为沼泽草地,中游山坡有灌木丛分布,下游滩地部分垦为农田。至沙陀寺水文站河长63.4公里,集水面积56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546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3.58%。(三)沙柳河又名伊克乌兰河,位于青海湖北岸刚察县

10、境内,发源于大通山西段南麓的克克赛尼哈,河源海拔4600米。源流段自西北流向东南,穿行于峡谷之中,河宽10余米,河床为砂卵石组成;至瓦音(彦)曲汇入后,由北向南略偏东流,河谷渐宽,两岸为砂卵石台地,河道分流串沟,形成众多的河滩沙洲;其间左岸支流鄂乃曲、夏拉等河汇入,干流水量倍增,主流河宽30余米。出山口后,流向东南,经刚察水文站,入青海湖湖滨平原。到河口段河水漫流穿过湖滨沼泽区,最后汇入青海湖,河口高程3195米,河流全长105.8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由下游平原地区的300多毫米向上游山区递增至500毫米左右,径流主要以降水补给。流域内牧草茂盛,沟谷坡地灌丛密集,植被良好,多年平均含沙量0.3

11、2公斤/立方米,河水清澈。至刚察(二)水文站沙柳河长84.8公里,集水面积14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507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16.43%。(四)哈尔盖河又名哈里根河,位于青海湖北岸,流经刚察县和海晏县。源出大通山脉赞宝化久山西南与更藏山西北之间的沼泽区,河源海拔4140米。源流段自西北向东南,漫流于高山沼泽之中,泉流源源不断汇集河流,并有多处温泉涌出;两岸支沟较多,呈羽状分布,至海德尔曲汇口,河流偏向南流,经热水煤矿,河流逐渐进入宽谷带,至支流青达玛汇口,以上河段为上游区,长52公里,河道稳定,水流集中,河宽15米左右;河谷两岸为阶地,宽约700余米,最宽可达2公里之多。自青达

12、玛汇口到最大支流查那河汇口为中游段,长32公里,河道偏流域右侧,沿那仁山坡底流进,左岸为宽阔平坦的宗日盖大草滩(宽36公里,长30余公里);河道宽20余米,水深0.5米左右,砂卵石河床,水流平缓而分散,有渗漏现象。查那河汇口以下到河口为下游段,长25公里,经哈尔盖水文站后,干流分成多股水流蜿蜒穿行于冲洪积扇及湖滨平原之中,砂砾石河床,汛期冲淤变化大,主槽摆动;河水渗漏严重,枯水季节,部分河段全部下潜,至湖滨复出地表,形成大片沼泽区,汇集成涓涓细流注入青海湖。河口高程3195米,河长109.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5.03。至哈尔盖(二)水文站河长86.3公里,集水面积约142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

13、流量2.42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15.86%。(五)甘子河位于青海湖东北岸海晏县境内,源出肯特达坂山的阿尼窝若,海拔4340米。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流经上游山区,称折合玛日曲,两岸坡面为牧草和灌丛覆盖;中游流过查那塘大草滩和雪柔风积沙丘带,河名哈登曲,水流分散;下游始称甘子河,穿湖滨沼泽区,水流分散,汇入错褡裢(由青海湖分裂出的子湖),河口高程3207米。甘子河长43.9公里,河道平均比降9.44;流域内年降水量300400毫米,由河口向上游山区递增,河流主要以降水补给,其次为河流中游段的沼泽泉流和盖得尔山麓10余处露头温泉汇集河槽。(六)倒淌河位于青海湖东岸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乡境内。源于

14、野牛山西侧,河源海拔4782米。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故名“倒淌河”。源流段为季节性河;中游段流经干旱草原,平常水流很小,往往下渗成为潜流,河床干涸;下游段由于河槽两侧山前地下水涌出,水流不断,河岸滩地湿润,牧草丰茂。河流汇入由青海湖分离出来的子湖措果(面积0.99平方公里),河口高程3199米。(七)黑马河原名大喇嘛河,1959年改名为黑马河。位于青海湖西南岸海南州共和县黑马河乡境内。上游分成两支,北支称日格尔河,源于橡皮山北麓,时令河;南支为正源,发源于橡皮山东南的亚勒岗,河源海拔4444米,自西南流向东北;两支于黑马河乡政府驻地以上1公里处汇合后经水文站,穿公路桥,过湖滨草原注入青海湖,河

15、口高程3195米,流域集水面积112平方公里,河长20.0公里。两支源流汇口以上山区坡度大,河道比降在50以上,砂卵石河床,河滩比降4左右,沿岸水草丰茂。流域内年降水量河口附近400余毫米,山区降水量更为充沛。河流汛期主要靠降水补给,暴涨暴落,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枯季为地下水补给。河口附近湖滨地带河床有渗漏现象,枯季经常断流。至黑马河水文站河长17.2公里,集水面积10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109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0.71%。表1 青海湖流域主要河流特征值表河流名称水文站名称集水面积(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占入湖 径流量河长(公里)备 注布哈河布哈河口143377.

16、82551.28%272.2沙柳河刚察14422.50716.43%84.8又名依克乌兰河乌哈阿兰河沙陀寺5670.5463.58%63.4又名泉吉河哈尔盖河哈尔盖14252.4215.86%86.3黑马河黑马河1070.1090.71%17.2三、湖泊与冰川青海湖流域湖泊较多,面积大于0.03平方公里的湖泊有70多个,其中面积大于0.3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0余个。这些湖泊,集中分布于湖西北地势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和湖东部的湖滨地带。分布于湖西北河源地区的湖泊皆为淡水湖;分布于湖东部的都是从青海湖分离出来的子湖,其中大部分为咸水湖。流域内有的湖泊,因水源补给不足,湖面在逐渐退缩,最明显的就是青海湖

17、。由于青海湖的湖面退缩,又不断分离出新的子湖,1980年前后,湖东岸新分离出两个较大的子湖沙岛湖和海晏湖。青海湖流域内的现代冰川,分布于布哈河上游的岗格尔肖合力(藏语音译,意为仙女峰),地理位置:东径9842,北纬3814。共22条,分布面积为13.29平方公里,储量5.9亿立方米,年融水量0.1亿立方米。四、水环境(一)河流湖泊水质青海湖流域河水矿化度较小,一般在220300 毫克/升,总硬度在150260 毫克/升左右;水化学类型为CCa型水,但湖水矿化度极高达到15800 毫克/升。大部分河水天然水质良好,pH值在8.0左右,呈弱碱性,基本满足各种用水要求。2005年4月、10月对青海湖

18、流域布哈河、依克乌兰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河流进行了两次水质监测,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标准,对河水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挥发酚、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六价铬、汞、铜、铅、锌、镉、pH值、水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监测,评价方法采用单指标法,控制评价河长320.5 公里,水质类别为类的占评价河段长的87.4%,水质类别为类的占评价河段长的12.6%。青海湖湖水水质不考虑本底因素,水质优于地面水环境类水标准,水中氯离子含量高,水质苦涩,不能饮用,根据湖泊营养化状态评定与分类方法,青海湖营养化状态处于中营养。涉及到布哈河刚察水产保护区、沙柳河刚察保

19、留区、哈尔盖河刚察保留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共4个水功能区,水质均符合水质管理目标。(二)泥沙河流上游植被较好,河床宽浅,河道比降较小,水流缓慢,谷地有草甸,湿地和沼泽发育,气温低,降水强度小,流水剥蚀作用小,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小于0.5千克/立方米。流域悬移质泥沙地区分布与年径流量的分布大体相同,即主要分布在青海湖西北部,湖东南部产沙较少。输沙模数在2550吨/平方公里之间。第二章 降 水降水是青海湖盆地湖泊水量及地表、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该地区虽为内陆盆地,但由于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加上本身的调节作用和西风带系统过境频繁,所以降水量相对于其他内陆地区降水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04

20、50毫米之间,区域平均为354.6毫米。年降水量由湖北山区向南递减,但湖南的黑马河地区由于地形利于抬升,形成另一个高值区。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5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5%以上。年际变化不大,Cv介于0.150.30之间,年最大与最小降水量之比为2.5左右,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相反,由湖北地区向南递增。详见图1。一、资料系列代表性分析选取青海湖流域内布哈河口水文站、刚察水文站、下社水位站的降水资料进行资料系列代表性分析,以上三站均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观测至今,期间除个别月缺测外,资料质量较好。根据测站资料情况,选取19662005年(40年)、19762005年(30年)、1986

21、2005年(20年)、19962005年(10年)四个短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参数计算。以这四个短系列所计算的统计参数与19562005年50年同步长系列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见下表。由上表看出,各系列均值及Cv趋于稳定,19562005年系列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降水量年内分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上,10月至翌年3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610%左右,45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左右,形成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年内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出现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5%以上;12月至翌年1月降水量最少,占全年降水量的0.5%左右。流域代表站降水量年内分配

22、见表3。图2 青海湖流域各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图三、降水量年际变化1、年际变幅青海湖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Cv介于0.150.30之间,年最大与最小降水量之比为2.5左右,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相反,由湖北地区向南递增。在计算Cv时,同时确定Cs/Cv的比值。经过频率适线分析,年降水量Cs/Cv倍比一律采用2.0。 表4 降水量极值比统计表 单位:毫米站 名年降水量Cv最大年最小年最大/最小备注降水量年份降水量年份布哈河口377.0 0.21 586.5 1967244.7 19622.4 系列19562005刚察395.2 0.17 530.4 1967265.0 19902.0 下社376

23、.10.18534.0 1967250.619912.1 天峻(气象)334.80.23563.61989211.119782.7 系列19562001上唤仓290.50.20 510.81967206.619792.5 系列19571991茶卡(气象) 208.0 0.31426.81989122.819563.5 系列19562001沙陀寺330.60.175051967240.819732.1 系列19591992黑马河431.90.25702.11989285.619902.46系列196619942、年降水量的连丰期和连枯期分析年降水量系列一般应包括最长连丰期和连枯期。我们以:丰水年

24、:相应频率P62.5%,按照上述标准判别出年降水量系列中的丰水年和枯水年,然后挑选出持续时间最长且均值最大的连丰期和持续时间最长且均值最小的连枯期,并计算连丰期和连枯期的平均年降水量及其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比值K丰和K枯,详见表5。 表5 降水量连丰期和连枯期分析表 单位:mm站 名连 丰 期连 枯 期起迄年份年数平均年 降水量(mm)K丰起迄年份年数平均年 降水量(mm)K枯布哈河口196619672524.11.39199019912290.40.77刚察198819892487.31.23197619805311.00.79下社198519895441.91.17197219743298

25、.70.79天峻(气象)199819992404.71.21197819803252.10.75茶卡(气象)195719593272.51.31197719804142.0 0.68年降水量的连丰期在25年之间,比值K丰值在1.171.39之间;年降水量的连枯期在25年之间,比值K枯值在0.680.79之间。3、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采用滑动均值法、Kendill秩次相关检验法对长系列测站年降水量序列趋势性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根据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布哈河口水文站、下社水位站年降水量有95%的保证率确信上升趋势显著,刚察水文站、天峻、茶卡气象站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从点绘的

26、5年滑动均值等值线图上,可以看出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呈缓慢上升,九十年代有一个小幅度的回落,详见图3。图3 青海湖流域代表站年降水量5年滑动均值线4、年降水量不同年代变化分析从青海湖代表站降水量不同年代均值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可以看出,上世纪50年代(19561959年)的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在-0.6%-9.2%,降水量偏少,茶卡气象站偏多13%。60年代,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少4.3%6.6%,刚察站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多,但幅度不大。70年代,青海湖流域降水偏少,变化范围在-2.7%-10.6%之间。80年代,流域降水偏丰,变化范围在3.3%11.0%之间。 90年代,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

27、与多年平均值接近,距平在-5.3%4.7%之间。本世纪初青海湖流域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多,距平在3.87.8之间,详见表6。 表6分析站年降水量不同年代均值及距平统计表 单位:毫米站名19561959年1960969年19701979年年数均值距平 %年数均值距平%年数均值距平%布哈河口4364.7 -3.310352.3 -6.610366.2 -2.9刚察4392.7 -0.610422.0 6.810368.7 -6.7下社4363.7-3.310359.9-4.310336.2-10.6天峻(气象)4303.9-9.210330.6-1.310325.7-2.7茶卡(气象)4235.1

28、13.010206.7-0.610188.5-9.4站名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年数均值距平%年数均值距平%年数均值距平%布哈河口10410.0 8.810373.2 -1.06395.64.9刚察10408.1 3.310374.2 -5.36410.13.8下社10405.47.810390.53.86405.37.8天峻(气象)10360.07.510350.44.72261.3茶卡(气象)10230.811.010205.4-1.32155.9四、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主要采用降水量等值线图量算结果,经计算青海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4.6毫米。年

29、降水量地区分布由湖北山区向南递减,但湖南的黑马河地区由于地形利于抬升,形成另一个高值区。第三章 蒸 发青海湖流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0002000毫米(20厘米口径蒸发皿)之间,自东向西递增;蒸发年内分配不均,69月份占全年蒸发量的60%以上;年际变化小,年最大与年最小蒸发量的比值为1.5,Cv值一般在0.100.15之间。一、水面蒸发的年内分配由于各代表站资料系列不一致,水面蒸发的年内分配采用现有连续系列进行分析,流域内蒸发年内分配不均,最大连续4个月水面蒸发量一般集中在58月,约占全年的49%左右。 表7 分析站蒸发量年内分配统计表(20厘米口径蒸发皿) 单位:毫米站名各月蒸发量年内分配

30、连续最大4个月备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蒸发量占年蒸发量出现月份布哈河口47.864.5117.2164.1190.5179.1180.7168.7128.7107.572.955.51477.2719.0 48.6%58系列195820053.2%4.4%7.9%11.1%12.9%12.1%12.2%11.4%8.7%7.3%4.9%3.8%100%刚 察 41.2 61.5 106.0 159.6 176.7 165.8 186.7 181.7 136.1 104.3 67.5 46.9 1433.9 710.949.6%58系列197620062.9

31、%4.3%7.4%11.1%12.3%11.6%13.0%12.7%9.5%7.3%4.7%3.3%100%下 社 47.0 62.6 111.7 156.0 183.9 187.5 194.2 184.6 139.1 125.1 92.7 63.5 1547.9 750.248.4%58系列195820053.0%4.0%7.2%10.1%11.9%12.1%12.5%11.9%9.0%8.1%6.0%4.1%100%天峻(气象)57.1 75.2 137.6 195.9 211.6 191.1 190.9 180.0 144.7 121.9 83.3 63.6 1652.9 789.547

32、.8%47系列195820013.5%4.5%8.3%11.9%12.8%11.6%11.5%10.9%8.8%7.4%5.0%3.8%100%上唤仓58.8 75.5 138.7 192.6 205.1 187.9 189.4 183.0 141.4 118.0 80.6 63.3 1634.3 77547.4%47系列195819843.6%4.6%8.5%11.8%12.5%11.5%11.6%11.2%8.7%7.2%4.9%3.9%100%茶卡(气象)55.2 77.0 151.4 234.6 277.7 257.3 266.2 247.3 187.2 138.1 81.6 57.8

33、 2031.4 1048.551.7%58系列195620012.7%3.8%7.5%11.5%13.7%12.7%13.1%12.2%9.2%6.8%4.0%2.8%100%沙陀寺46.7 64.1 113.7 152.4 177.1 177.2 185.8 179.0 135.0 112.3 82.3 60.4 1486.0 719.148.3%58系列195819923.1%4.3%7.7%10.3%11.9%11.9%12.5%12.0%9.1%7.6%5.5%4.1%100%黑马河64.4 90.3 159.6 199.6 186.4 168.5 173.8 165.6 132.2

34、139.5 106.6 80.0 1666.5 728.343.7%47系列196619903.9%5.4%9.6%12.0%11.2%10.1%10.4%9.9%7.9%8.4%6.4%4.8%100%图4 青海湖流域代表站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内分配图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流域内蒸发量年际变化小,年最大与年最小蒸发量的比值为1.7,Cv值一般在0.10左右。选择系列相对较完整的布哈河口水文站、下社水位站实测的蒸发资料,进行蒸发能力的趋势研究,采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有95%的保证率确信下降趋势显著。从5年滑动均值线图上反映的变化趋势也验证了下降的趋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下降的幅度

35、比较大,九十年代虽略有回升,总体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 表8分析站蒸发量最大值和最小值(20厘米口径蒸发皿) 单位:毫米站名系 列年平均蒸发量Cv最大蒸发量最大值/ 平均值最小蒸发量最小值/ 平均值最大值/ 最小值蒸发量出现 年份蒸发量出现 年份布哈河口 195820051477.20.10 1853.619601.25 1097.119890.743 1.69 刚 察197620051433.90.091743.519791.22 1186.519830.827 1.47 下 社195820051547.90.081808.819691.17 1209.219830.781 1.50 天峻(气

36、象)195820011652.80.112012.419791.221127.319890.6821.79茶卡(气象)195620012031.40.132854.319561.411449.819890.7411.97备注:下社水位站1982年以前蒸发资料系采用一郎剑、二郎剑资料。图5 青海湖流域长系列代表站年蒸发量5年滑动均值线通过做年降水量不同年代变化分析,结果与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5年滑动均值线图一致。 表8 代表站年蒸发量不同年代均值及距平统计表(20厘米口径蒸发皿) 单位:毫米站名1958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年数均值mm距平 %年数均值mm距平%

37、年数均值mm距平%布哈河口21709.7 15.7101582.1 7.1101525.6 3.3下社21505.5-2.7101572.11.6101645.16.3天峻(气象)21865.712.9101710.93.5101749.35.8茶卡(气象)42468.821.510224010.3101939.9-4.5站名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年数均值mm距平%年数均值mm距平%年数均值mm距平%布哈河口101372.5 -7.1101428.2 -3.361400-5.2下社101518.7-1.9101518.7-1.961505.5-2.7天峻(气象)

38、101516.3-8.3101577.4-4.621729.4茶卡(气象)101896.8-6.6101875.9-7.722022.7第四章 河流泥沙采用泥沙测量系列较长的布哈河口水文站,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对缺测月份,采用用月径流月输沙量关系进行插补。由于刚察水文站泥沙资料系列较短,而且径流输沙关系不明显,故分析时未考虑。青海湖流域悬移质泥沙地区分布与年径流量的分布大体相同,即主要分布在青海湖西北部,湖东南部产沙较少。输沙模数在2550吨/平方公里之间。一、含沙量(一)含沙量年内分配对布哈河口水文站多年月平均含沙量进行分析,含沙量连续最大三个月为57月,年内月含沙量变化范围在0.0020.

39、756千克/立方米之间。月含沙量的变化随径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多年平均含沙量1月最小,含沙量为0.002千克/立方米,7月最大,含沙量为0.756千克/立方米。见含沙量月分配表。 表9 青海湖主要河流控制站多年平均含沙量月分配表 单位:千克/立方米 河流名称控制站 (代表站)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布哈河布哈河口站0.002 0.004 0.003 0.316 0.524 0.518 0.756 0.502 0.215 0.015 0.007 0.004 0.452 (二)含沙量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对不同年代含沙量进行分析,布哈河口站各个系列含沙量数值较为接近,在0

40、.3380.56千克/立方米之间,多年平均含沙量变化较为稳定,总体略有减少。其中最大、最小年含沙量出现年份与最大、最小年径流量出现年份一致,最大年含沙量出现在1989年,为0.820千克/立方米,最小值出现在1973年,为0.120千克/立方米。 表10不同年代年平均含沙量 单位:千克/立方米河流名称控制站195620051956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05布哈河布哈河口站0.4520.4570.4280.4980.5660.3380.416图6 布哈河口水文站含沙量过程线图二、输沙(一)输沙量年内变化布哈河属雨雪补给型合理,汛期降雨强度大,河水流量大,流速快,挟沙能力强,输沙量大;平、枯水期流量小,流速慢,挟沙能力弱,输沙量小。输沙主要集中在69月,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85.7%。 表11 主要河流控制站多年平均输沙量月分配表 单位:万吨河流名称控制站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69月输沙量百分比(%)布哈河布哈河口站0.0010.0020.0020.2861.6225.16615.5110.273.1620.0860.0120.00336.185.7(二)输沙量年际变化 表12 不同年代年平均输沙量 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