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7240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4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 企业培训师二级章节模拟练习题 第一章 职业道德基本常识一、 单项选择题1、( )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 (B)法律(C)道德 (D)规则2、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依靠( )等手段发挥作用。2011-05 P4(A)法律 (B)法规(C)国家机器 (D)教育培训(A)社会科学发展 (B)社会经济基础(C)社会科学技术 (D)工业化进程4、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2010-11 P4(A)崇尚科学 (B)诚实守信(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5、( )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2、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的。2009-05 P4(A)态度 (B)工作(C)职业道德 (D)社会主义道德。6、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 )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2012-12 P4(A)社会活动 (B)职业活动(C)家庭生活 (D)公共生活7、( )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2009-05 P8(A)能力 (B)水平(C)工作责任 (D)职业态度8、下列选项中,反映职业态度的选项是从业人员( )。2011-05 P8(A)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B)从业人员的工作标准(C)从业人员对从事职业的认识 (D)从业人员随社会的看法与认识9、以下反映职业态度的是从业人

3、员的( )。2011-11 P8(A)工作表现 (B)工作标准(C)工作贡献 (D)工作能力10、( )反映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2012-05 P8(A)工作能力 (B)工作标准(C)对所从事职业的认识 (D)对社会的看法与认识11、( )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009-05 P12(A)道德 (B)家庭美德(C)职业道德守则 (D)社会公德 3、道德的性质、作用和发展变化都与一定的( )相适应。2009-11、2010-11 P4 12、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2012-05 P13?(A)市场经济鼓励人才流动,再提倡爱岗敬业与不合时

4、宜(B)市场经济时代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C)要做到爱岗敬业就是一辈子在岗位上无私奉献(D)提倡“爱岗敬业”与人们“自由职业”相互矛盾13、培训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 )等 (B)积极思考、勇于探索(C)忠于职责、管理严格 (D)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答案】1、C 2、D 3、B 4、C 5、D6、B 7、D 8、C 9、A 10、C11、C 12、B 13、A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道德是由( )具体形式体现的。2010-11、2012-11 P4(A)社会责任 (B)社会公德(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E)职业素质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培训师工作能力的提高,这里所说的工作能力

5、主要包括( )等。2012-11 P8(A)语言表达能力 (B)领导决策能力(C)人际沟通能力 (D)信息处理能力(E)前瞻分析能力3、培训师的职业道德主要 )等。2012-11 P13(A)忠于职责、管理严格 (B)又红又专、勤奋敬业(C)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D)勤于钻研、精益求精(E)遵纪守法、为人师表4、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是( )。2012-11 P16(A)重视人 (B)理解人(C)关心人 (D)尊重人(E)使用人【答案】1、BCD 2、ACD 3、CDE 4、AD 第二章 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一、 单项选择题1、( )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颁布实施的强

6、制约束性文件。 2009-05 P20 (A)宪法 (B)法律(C)制度 (D)章程 2、第一次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概念的法律是 ( )。2008-05、2008-11 P21(A)宪法 (B)劳动合同法(C)劳动法 (D)就业促进法3、( )第一次将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 (B)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C)职业教育法 (D)就业促进法4、我国首次在( )中,以法律的形式对职业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2009-11 P22(A)劳动法 (B)劳动合同法(C)职业教育法 (D)就业促进法5、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确立的方针是( )。2008

7、-05、2008-11 P27(A) 劳动者由政府提供就业与市场就业相结合(B)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C) 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促进就业(D)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安排就业相结合(A)高举劳动保护 (B)同工同酬、男女平等(C)城乡平等、男女平等 (D)公平就业、反对歧视7、<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规定,建立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职教队伍,各企事业单位应按职工总数的( )比例组建。2008-05 P33(A) 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 (B) 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六(C) 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 (D) 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8、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8、所提出的人才评价标准是( )。2008-01、2009-11 P36(A) 品德、责任、知识和能力 (B) 事业心、责任、知识和能力(C) 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 (D) 品德、知识、潜能和业绩9、我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是( )。2008-01、2009-11 P39(A) 以城市就业带动农村就业 (B) 以创业带动就业(C) 以小城镇发展带动就业 (D) 以高新技术带动产业结构变革提升就业 10、2006年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2006】15号)文件中强调,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 ),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2010-

9、11 P40(A)市场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 (B)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C)市场是主导,政府是主体 (D)行业、企业是主导,高校是主体1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指出,以( )6、就业促进法树立了一面旗帜( )的旗帜。2009-11 P27 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2008-11、2009-05 P40(A)能力 (B)业绩(C)思想道德 (D)能力和业绩12、( )是指国务院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单独或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或其他领域的相关规定。2009-01 P44(A)管理制度 (B)岗位职责(

10、C)岗位制度 (D)行政规章13、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机构,按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要求的( )的凭证。是职业标准在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2008-11 P45(A)态度和技能 (B)知识和技能(C)职业精神和职业知识 (C)技能和工作业绩14、( )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2010-11 P45(A)技术水平 (B)职业能力(C)工作能力 (D)职业资格证书15、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 )。2010-05 P45(A)初级技

11、能 (B)中级技能(C)高级技能 (D)实际能力水平【答案】1、B 2、C 3、A 4、A 5、B6、D 7、D 8、C 9、B 10、B11、D 12、D 13、B 14、D 15、D二、多项选择题1、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体系,具体包括:( )。2009-05P23(A)职业学校教育 (B)职业培训(C)学校教育 (D)其他培训(E)企业竞争2、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 )等方面的保障措施。2010-11 P25(A)经费来源 (B)各级政府的职责(C)师资建设 (D)企事业单位的职责(E)设施服务3、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包括(

12、 )。2008-05、2008-11 P36(A)品德 (B)知识(C)能力 (D)业绩(E)学历 4、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 )。2008-11 P38(A)先培训、后就业(B)先培训、后上岗(C)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的人员中优先录用(D)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E)优先录用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5、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 )等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2011-11 P40(A)使用 (B)流动(C)交流 (D)保障(E)评估6、职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

13、社会保障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规定办理核发,它具有的现实作用是:( )。2009-11 P45(A)劳动者求职、任职的依据(B)劳动者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的依据(C)劳动者境外就业的依据(D)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公证的有效证件(E)获得高薪酬的直接依据【答案】1、ABD 2、ACE 3、ABCD 4、ABCD 5、ABCD6、ABCD-1202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一、 单项选择题1、从字面上理解,市场一词中的“市”指的是商品的( )。2011-05 P49(A)交换场所 (B)交换过程(C)交换时机 (D)交换方式2、所谓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 )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14、2010-05P49(A)买方和卖方 (B)质量和价格(C)质量和数量 (D)质量和品牌3、( )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2008-05 P49(A)需要 (B)动机(C)需求 (D)动力4、经济学认为,收入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对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上升,这种物品经济学上称为( )。2008-11 P49-50(A)低档物品 (B)高档物品(C)必需品 (D)一般物品5、( )是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的愿望和能力。2008-05 P50 (A)投入 (B)供给(C)买卖 (D)成交6、一般情况下,技术手段的更新和提高可以降低成本,这时供给量就会相应( )。

15、2010-05 P50(A)减少 (B)不变(C)增加 (D)无法判断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决定“生产什么”的问题。2011-05、2012-05 P51(A)生产商的广告宣传 (B)供给者的货币投资方向(C)销售商的促销活动 (D)消费者的货币投资方向8、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其表现规律之一是( )的市场中心化规律。2011-05、2011-11P53(A)财产所有 (B)利益分配(C)资源主体 (D)资源配置9、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其表现规律之一是( )的等价交换规律。2011-11 P53(A)平等性 (B)竞争性(C)互利性 (D)公平性10、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 )对员工的需

16、要。2011-11 P55(A)扭亏为盈 (B)经营管理(C)生产运营 (D)生产发展和绩效增长11、培训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培训 )两方面。2010-05 P56(A)培训效果 (B)培训过程(C)培训运行机制 (D)培训方式12、劳动力市场是通过( )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科学配置。2010-05、2011-05P60(A)劳动力计划和政策 (B)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的报酬和福利 (D)劳动力的付出和所得13、( )是通过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机制和形式。2010-11、2011-05 P60(A)劳动力市场 (B)经济规律(C)供求变化

17、机制 (D)就业预警机制14、如果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或减少时,引起工资水平的大幅度波动,这时就认为劳动力需求弹性( )。2011-05 P61(A)较小 (B)较大(C)适中 (D)不变15、如果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或减少时,引起工资水平的大幅波动,这时候就认为( )弹性较大。2011-11 P61(A)劳动力供给 (B)劳动力市场(C)劳动力交换 (D)劳动力需求 16、当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时,劳动力的( )通常较小。2012-05 P61(A)需求弹性 (B)供给弹性(C)需求量 (D)供给量17、经济学上,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2011-11、

18、2012-05 P62(A)经常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 (D)阶段性失业18、( )是指由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使一部分产业消失或缩减,导致从事这一产业的人失去工作。2009-05、2010-11 P62(A)结构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摩擦性失业19、如果某一个人目前或是在一周以前,在从事着有偿性的工作这个人就被认为是( )。2009-05 P62(A)就业者 (B)失业者(C)求职者 (D)辞职者20、劳动经济学认为,如果某一个人以前有工作,但是又失去了工作,现在正在努力寻找工作,并且寻找时间( )以上,这个人就是失业者。2011-11 P62(A)

19、合计一周 (B)合计四周(C)持续四周 (D)持续一周21、( )是指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2009-11 P63(A)正常失业率 (B)标准失业率(C)自然失业率 (D)调整性失业率22、( )是指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均等的现象。2009-05 P66(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C)信息不对称 (D)市场调查23、( )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2009-05、2010-11 P67(A)知识经济 (B)农业经济(C)计划经济 (D)市场经济24、在资源配置上,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 )为第一要素

20、。2011-11 P67(A)自然资源 (B)海外资产(C)无形资产 (D)信息资源【答案】1、B 2、A 3、C 4、A 5、B6、C 7、D 8、D 9、C 10、D11、C 12、B 13、A 14、B 15、D16、A 17、C 18、A 19、A 20、C21、C 22、C 23、A 24、C -1203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选项是决定个人需求的客观因素( )。2010-05、2011-05 P49(A)价格因素 (B)收人因素(C)相关物品的价格 (D)个人嗜好(E)消费者的未来预期2、经济学认为,收入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对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上升,

21、经济学上不能称这种物品为( )。2012-11 P49-50(A)低档物品 (B)高档物品(C)必需物品 (D)正常物品(E)奢侈物品3、对供给形成影响的因素有:( )。2009-05、2009-11 P50(A)价格因素 (B)收入预期因素(C)投入价格因素 (D)技术因素(E)预期因素4、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2010-05 P51(A)突出了自由竞争 (B)可实现市场配置资源(C)政府得以直接控制市场运行 (D)有助于公平竞争(E)计划手段得以抛弃5、市场经济从本质上倡导( ),这种指导思想,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2009-11 P51(A)正义 (B)公正(C)自由 (D)

22、平等(E)公平竞争6、根据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律,市场在评价和选择资源时,自始至终的贯彻( )。2009-05 P54(A)资源统一配置标准 (B)公平标准(C)效用性标准 (D)成本标推(E)自主性标准7、市场经济运行中所体现的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规律强调,要实现( )等资源的均等性。2012-11 P54(A)信息资源 (B)资金资源(C)政策资源 (D)人力资源(E)权力资源8、劳动经济学主要的研究任务包括( )。2012-11 P59(A)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行和结果。(B)对以往的和现在的劳动参与的决策。(C)与劳动力资源报酬相关的公共政策(D)与就业相关的公共政策(E)对劳动经济

23、的分析9、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主要的以下几个方面:( )。2008-05 P60 (A)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B)效用最大化(C)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D)劳动力市场(E)效率最大化10、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 )。2012-11 P62(A)与生产资料分离 (B)失去工作岗位(C)赋闲在家 (D)另谋高就(E)供给大于需求11、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经济学上把失业分为( )。2008-05、2008-11 P62(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E)连续性失业12、劳动经济学认为,以下( )被认为是非劳动人口。2011-11 P63(A)

24、现役军人 (B)全日制学生(C)失业者 (D)离退休人员(E)家务劳动者 13、下列关于“积极的就业政策”正确的解释是( )。2011-11 P63(A)相对于“消极”而言(B)主要是向失业者免费提供就业培训(C)通过培训,培养失业者重新就业的能力(D)向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E)对参加培训或再就业的失业人员实行鼓励和补贴14、国有企业培训的人才,被( )等无偿占用的问题就是外部性问题。2012-11 P65(A)另一家国有企业 (B)三资企业(C)外资企业 (D)国 )。2010-11、2011-05 P65(A)企业 (B)企业外在性(C)正外部性 (D)企业联合性(E)负外部性16、解决

25、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可以从( )等几个方面努力。2010-05 P67(A)不允许购买某一个企业的产品 (B)建立第三方质量监督和认证机制(C)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D)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E)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答案】1、ABCDE 2、BCDE 3、ACDE 4、ABD 5、CDE6、CD 7、ABCD 8、ABC 9、ABCD 10、ABE11、ABCD 12、ABDE 13、ABCE 14、BCE 15、CE16、BCD-1204 第四章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一、 单项选择题1、教育的基本特性是永恒性、历史性和( )。2010-11 P73(A)经济性 (B)统一性(C)相对独立性 (D)排

26、他性2、教育的永恒性特点要求教育者既要向学生传授( ),也要传授社会( );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对社会正确的基本态度。2008-11 P73(A)知识/技能 (B)知识和技能/主流思想意识(C)知识/职业态度 (D)知识和技能/职业规范3、教育培训的( )向纵深发展,公益(共)性日益突出,公正性和机会均等是教育培训决策及其行为的基本准则。2011-11 P74(A)开放性 (B)专业化(C)普及型 (D)民主化4、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称为新世纪教育培训的( )。2012-05 P74(A)发展趋势 (B)新理念(C)四大支柱 (D)新思路 5、国际上提出的新世纪教育培训的四大支柱

27、是学知、(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2012-11 P74(A)学技能 (B)学做(C)学理论 (D)学创新6、(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综合能力为宗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训活动。 2010-11、2011-05 P74(A)专业培训 (B)素质教育培训(C)技能培训 (D)岗位培训7、素质教育培训的育人目标是:坚持以( )为培养重点,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国家建设需要的新型劳动者。2009-11、2010-05 P75(A)创新能力 (B)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理论和技能 (D)实践能力8、( )的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

28、促进学生和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012-11 P75(A)素质教育培训 (B)职业教育(C)成人教育 (D)学历教育9、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岗位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和训练,旨在把一般的人培养成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和技术业务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以适应( )的一种活动。2010-11 P76(A)劳动者生活的需要 (B)职业岗位的需要 (C)社会发展的需要 (D)劳动者全面发展的需要10、职业培训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培训后或在培训同时即可从事某种特定职业,这是职业培训的( )特点。2009-11 P76(A)即时性 (B)规范性(C)技能性 (D)专业性11、职业培训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特点使培训与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教育主要以学科传承知识为本位,培训则主要以( )。 2008-11、2012-05 P76(A)传授工作规范为中心 (B)传授工作技能为中心(C)传授工作经验为中心 (D)传授知识和职业态度为中心12、职业培训是教育和职业之间的桥梁,新劳动力上岗前必须先培训,以确保劳动者的质量。企业培训要突出( )。2008-11 P76(A)技能训练的操作性 (B)理论知识的系统性(C)知识传承的完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