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7432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质量特征研究浅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和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或标准,与会计目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随着我国入世,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发达国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合新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阐述,对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我国具体实际情况,以揭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足。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特征。它们是一对统一又对立的矛盾,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必须兼顾。长期以来,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一直困扰着会计界,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谁更重

2、要的判断直接影响着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会计报告模式的演变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倾向于“相关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ASB)优先考虑可靠性我国则是基本可靠中选择最相关信息。最终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不仅有利于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而且对于全面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准、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该重视对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研究,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出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第一,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约束条件,即会计处理的先决条件;第二,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出主次清晰、

3、层次分明的体系构建;第三,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归属问题。本文拟着重阐述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现状与措施,借鉴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会计环境以及已有的原则性规定分析,提出我们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紧密相联的,并提出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策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构建问题上的一些建议和设想。关键字:会计信息 质量特征 相关性 可靠性 ABSTRACT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feature is the modern accounting theory system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4、 concept structure of important component. Refers to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ccount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hould achieve quality requirements or standard, and accounting goal between closely internal logical relationship. With Chinas wto accession, China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5、 feature system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till exist cer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accounting standards, based on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chinese-foreign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

6、ty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in order to reveal our lack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Correlation and reliability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a pair of unity and opposing contradictions, and wo

7、rk together for the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ervice, must be balanced. Long-term since, correl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ilemma has been plagued by accounting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ho is more important relevant and reliable judgment directly affect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8、,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ment basis and accounting report pattern evolution, etc.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tend to as relevance, the English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abbreviation ASB) preferred reliability, our country it is basically reliabl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9、choose the most. Finally construct a system of perfect quality attribut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theory, but also for comprehensive perfect effectively improv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level, curb the growing the disto

10、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o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research, construct a system of perfect quality attribut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dvic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o present perfect our country

11、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 regulation syste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namely the prerequisite, accounting Secon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our country mak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lear and chara

12、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sub-systems Third, clear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wnership of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rrel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s, referring to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with Ch

13、inas accounting environment and existing baseless provisions are analyzed, and we think correlation and reliability is not isolated existence, are closely linked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rrel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

14、uality feature on the question of the system set up some Suggestions and ideas.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feature Correlation Reliability目 录前言5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及其中相关性与可靠性现状的概述61.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与作用61.1.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61.1.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81.2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发展历程91.3 国际重要会计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91.4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

15、特征体系与国际的比较91.4.1 发达国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91.4.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111.5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与统一111.5.1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111.5.2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111.6对国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研究现状的评析122对现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相关性与可靠性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分析132.1问题的提出132.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相关性的分析与探讨142.2.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相关性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别142.2.2 我国会计实践中相关性的具体体现142.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的分析与探

16、讨152.3.1 我国会计规范中的可靠性152.3.3可靠性方面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162.3.4可靠性问题的深层思考172.4 通过会计目标对构建新体系的研究思路17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之重构193.1 改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193.2 对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启示203.2.1 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约束条件203.2.2 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层次203.2.3 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归属203.3 构建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21结论21致 谢22参考文献23 前言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是联系财务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桥梁。它为财务报告目标服务,对财务报告所提供

17、的信息起着约束作用,同时也是衡量财务报告质量高低的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需要企业及时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的决策信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作为WTO中的一员,也不可避免的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此时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必须向与企业有关的各个方面提供具有一定种类、数量及质量的会计信息,以用于他们的决策;同时,当前我国会计界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失真、不可靠,这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宏观、微观两方面的经济效益。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首先就应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即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以其指导我国的会计实

18、践,使会计信息真正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并成为沟通世界经济的桥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重点, 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确切含义,构建符合我们国情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以不同形式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做出规定,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概括也做出过几次的调整与补充,但整个体系还不够完善。FASB提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是相关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必须具有这两项首要质量,才能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具有

19、有用性”。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构成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主要方面,既相辅相成,共同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服务,又存在着事实上此消彼长的矛盾,难以达到完全协调,对二者谁更重要的判断,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等,因此是一个财务会计界非常基础而又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本文主要试就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研究。对国际上有影响的会计组织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比较后,提出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建议。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及其中相关性与可靠性现状的概述1.1 会计信

20、息质量特征的内涵与作用1.1.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会计信息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通用语言,无论是对于企业的微观管理,还是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信息,除了具有经济信息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指为了达到会计目标会计信息所要达到或满足的质量标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最先是国外会计文献中出现的一个概念,根据 年 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的定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指的是“通过审察会计信息使之成为有用资料的各项特征” 换句话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做的具体描述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

21、据,它具体规定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即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在我国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这说明:(1)客观性是最高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客观性,说明会计信息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是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前提。(2)相关性是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说明会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在这里会

22、计信息的客观性与相关性结合起来可以协调传统观点中关于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的矛盾。(3)明晰性、可比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次要的质量特征。明晰性,说明会计信息必须简明、易懂、准确、清晰能简单明了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可比性,说明应尽可能减少备选的会计方案;及时性,是指任何信息如果要影响决策,就必须在决策之前提供,否则便成为无用的信息。(4)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有用性的前提。实质重于形式,说明对一项交易或事项的报告,必须反映其经济实质而不能只反映其法律形式而导致错报、误报;谨慎性,说明在准则与制度允许选择的前提下,宁可多报可能的损失,而不多报可能的收

23、益;重要性,说明它对决策不是无足轻重。由于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公允披露(包括客观性、明晰性)、中立性、完整性和谨慎性。可见,我国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是可靠性与相关性,可靠性,说明信息必须真实公允;相关性,说明信息必须导致决策的差异;重要性是有用性的前提,效益大于成本是选择信息的约束条件。因此本文认为,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一种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能在可靠性与相关性两个方面等量齐观时,我们的选择应该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相关的信息。可以将相关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总体质量标准,将可靠性作为首要的质量标准,以相关性统领可靠性,以可靠性作为相

24、关性的保障,实现相关性和可靠性和谐统一,打破两者矛盾对立的局面。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企业会计准则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关键是看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满足相关性要求企业在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中,要考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不同的信息需求,但这并不是说会计信息必须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实际上,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从根本上讲,只能够是一种通用的会计信息,是在考虑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共

25、同需要的基础上提供的,而不同的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还需要对企业提供的通用的会计信息进行恰当的分析、整理和理解。会计信息使相关的,必须满足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的质量特征。预测价值是指,因为投资者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反馈价值就是指投资者在获得会计信息后,能够修正以前认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以便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不及时地会计信息是无用的信息。可靠性则是指会计信息不受错误或偏向性的影响,如实地反映企业的交易和事项,既不虚构也能不遗漏,并且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和态度。企业会

26、计准则指出:“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基础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会计信息的要求。”它包括公允披露、中立性、完整性和谨慎性。所谓的公允披露即客观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该以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依据,能够客观地表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所谓的中立性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应该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所谓的完整性是指要求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动情况,数字计算准确;所谓的谨慎性或稳健型,是指存在若干种备选方案时,企业在处理会计信息应从中选择一种不高估企业的收

27、入和资产、不低估企业负债和费用的方法,最终确保不高估企业的净资产,也不导致利润虚盈。1.1.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可以看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可靠性,它们总是在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会计目标服务,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它主要回答了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算是有用或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形成的优劣,也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1.2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发展历程我国会计

28、信息质量特征的发展历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发展与会计的改革基本是一致,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做出明确规定的历史并不长。 年 月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一概念,以一般原则的形式规定了以下质量特征:“真实性、有用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完整性”。年月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增加又了“实质重于形式”这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这实际上和年颁布的一般原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作了一点补充。年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才明确提出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29、谨慎性、及时性”等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3 国际重要会计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会计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都有表述,本文仅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IASC)为例加以说明。(1)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美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分级体系,并且它是目前普遍公认的最为完整的理论概括。FASB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财务报告目标区分开,于1980 年12 月在其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主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等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2)IASC 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表述。

30、IASC 在其1989 年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于会计信息提出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作为四项主要质量特征,另外,把及时性、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作为两个限制因素。1.4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国际的比较1.4.1 发达国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一)美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结构来看,FASB 的整个质量特征体系以“决策有用性”为核心,首次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并列,作为美国最重要的、首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合乎“效益成本”和“重要性”两个普遍约束条件的

31、前提下,二者缺一不可。将“可比性” 作为次级质量特征,将“可理解性”设为决策者和针对决策的各种信息质量特征的桥梁。进一步将相关性分为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分为可核性、中立性和真实性。各国的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在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大都延用了这一模式。然而,FASB 同时将一个难题留给了会计界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冲突需要取舍时,到底应该优先考虑相关性还是可靠性这一问题,FASB 表面上避而不答,并没有作明确的表态。但是透析美国随后一系列关于财务报告改革的系列文献后就不难发现,FASB 更为倾向于“相关性”。我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可言,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是平行罗列出来。

32、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构成内容来看,我国没有预测性、反馈性、可验证性、中立性、如实反映、效益大于成本等项目;美国则不包括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这两项。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体内容看,我国与FASB的表述也有差异。以相关性为例,美国的相关性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用户去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证实或去纠正以往的预期情况,从而影响其决策,侧重于微观决策。在我国,相关性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求,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我国会计信息不仅要满足微观决策还要满足国家的宏观决策。(二)英、法等欧洲国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自美

33、国之后,欧洲发达国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也陆续“崭露头角”,他们针对本国实际,也都有各自的表述。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简称ASB)于1999 年2 月发表了类似于FASB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公告,称为“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与美国突出决策有用的立场不同,英国概念框架将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相提并论。英国将信息质量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与内容有关的质量,主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第二部分与报表表述有关的质量,分为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第三部分对信息质量的约束,具体内容包括质量标准权衡、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等。除这三大类七条主要质量、十条辅助质量外,还有作为先决质量的重要性及英国对财务报表信息的传统要求真

34、实与公允。英国对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描述是最为详细的国家之一,它的表述也是具有完整的逻辑层次,形成了清晰实用、针对性强的三大类主要质量特征。ASB 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也是目前唯一不回避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取舍及权衡问题的,而明确地给出了相关性和可靠性地取舍判断标准当相关性和可靠性相互排斥而需要对产生信息的方法做出选择时,所选择的方法应该是能够使信息相关性最大的方法。换言之,可靠性应被优先考虑;可靠与否将成为提供会计信息与否的判断标准。只要信息满足基本的可靠性,就应该考虑提供,而不必追求足够的可靠性,即“可靠程度”并不能成为决定披露与否的标准。总体上,英国的财务报告原则表述,认为在满足基本可靠性之

35、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优先于相关性,会计信息披露应该从可靠的信息集合中选择最相关的信息。法国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观点与英美国家的“公认会计准则”不同,法国的会计规范都是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各项会计准则散见于商法、公司法的有关条例中。法国传统上的会计原则是真实性、稳健性和合法性,欧洲经济共同体(以下简称EEC)第4 号指令颁布后,法国也要求树立“真实与公允”的概念。如果因为遵守“真实与公允”而违反了合法性,法国要求披露任何与合法性不相符的详细内容,可见其对合法性的要求非常严格。由此可见,英、法都十分看重“真实与公允”这条质量特征,英国甚至将这一点作为其财务报表信息的传统要求。法国则更重视法律的效

36、力,其会计规范更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足见其对合法性的重视。1.4.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与我国的比较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表述可知,IASC的会计质量特征体系是一个包括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和限定因素三方面组成的多层次的有着内在联系的体系。财务报表的主要质量特征有四项,其中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次要质量特征包括重要性、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与完整性等;还规定了及时性、成本效益两个限定因素。国际会计准则中清晰地划分了各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主次逻辑,并指出了主次质量特征间的结构层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相关性和

37、重要性联系在一起,认为一项信息的相关性受到其性质和重要性的影响。信息可靠与否则由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和完整性等要素共同决定。1.5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与统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情况下,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较好,但相关性较差。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论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论可靠性,它们总是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有用性。1.5.1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可以处于一种协调状态。首先,提高了

38、可靠性,也就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随着会计准则的推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断增强,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恢复了对会计信息的信赖,从而也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化。会计信息如果没有可靠性,相关性就丧失了实际意义。其次,如果没有相关性,可靠性会得不到保障。具备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应该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导致“决策差异”的。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还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预测未来,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1.5.2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对于经济活动的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报告还是不报告、应采用何种方式、以多少金额报告,强调相关性或可靠性一般会得到相反的结论。如公司的利润预测信息,由于其不确定性和易

39、受有关当局操纵的性质使得可靠性较差,但信息对投资者来说却是非常相关的。由于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一般而言,提高相关性会损失可靠性;提高可靠性则有可能损失相关性。即使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虽然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相提并论,对二者并没有总是等量齐观,认可二者的对立性。西方会计理论对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大观点。受托责任观强调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责任关系,并要求会计人员以第三方身份客观地、公正地介入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受托经营责任及履行经营责任的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受托

40、责任观更强调可靠性。决策有用观侧重于会计人员与决策者的关系,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更侧重相关性。而正是由于两种观点在很多情况下的对立,自然会导致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1.6对国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研究现状的评析 在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虽然同时提出了八项内容,但并没有使用上述术语,也没有列出层次,更没有明确哪些是主要质量要求,哪些是次要质量要求。各质量特征之间只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平行、并列的关系,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与我国以前相关准则制度中对会计目标的定位模糊不无关系。随着我国的“入世”,也随着与国际会计惯例并行不悖的我国若干具体会计准则的相继出台,我们

41、确实应当在仔细研究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而其中的最重要内容即应为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就目前会计现状来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更迫切需要解决,但绝不能由此忽视相关性的重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向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信息,是一种“受托责任观”,它更多地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因而,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将“可靠性”置于“相关性”之前。葛家澍(1999)也认为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在会计信息质量体

42、系中,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即使在公允价值得到日益应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我国目前在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权衡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般放到首要位置上,普遍认为如果急于提高相关性则无异于舍本取末,应重点解决我国会计信息的在现阶段可靠性的矛盾。但是,可靠性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以淡化,随着我国经济模式转轨的逐步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必将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需求将显得越来越迫切,对相关性的研究也会逐渐深入。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系列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其确切含义

43、在实务中较难以把握,将其作为衡量会计核算工作标准的实用意义比较有限。2对现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相关性与可靠性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分析2.1问题的提出论及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仅要分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要着眼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如何结合我国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如何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表现?为了深入探讨理解这一问题,必须与我国的实践密切结合,就必须将分析的问题具体化,并根据各类实际业务展开:(一)国际会计准则提出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给了我们极好的参照物。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中

44、,对财务报表的界定为:“全套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及作为财务报表的必要组成部分的附注、其他报表和补充材料。财务报表还可能包括基于或源自上述报表并应随之一同阅读的附表和补充资料。例如,这些附表和补充资料可能涉及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财务资料以及价格变动影响的情况”。(注:财政部会计司编,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8月版。)按此规定, 在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会计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应属于全套财务报表的内容。既然国际会计准则有了这样的规定,我们就应当认真地研究它,探得其实质和精髓,使其为我国的会计改革服务。(二)应当在仔细比较的基础上,求得对我国情况的

45、深入理解。如果只是泛泛对比,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只能将“洋为中用”停留在解释和介绍环节,难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当前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以合适的参照物为依据,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弄清楚。坦率地说,上市公司的组建和运行,尤其是境外上市和B股的出现, 已使我国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具备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直接比较的基础,我们应当把这样的比较分析严肃认真地进行下去。(三)应当着眼于“入世”后可能面临的情况,积极寻找对策。“入世”后的会计改革又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它要求我们创造条件、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在股市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怎样才能在保持我国的一些必要特色的前提下,

46、满足国际融资环境的需要。亦即既能够满足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又能使各方投资者对其有效利用。就此而论,上市公司将成为“入世”后我国与国际资本市场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也将备受各方关注。因此,对这样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应当说明,“框架”中提及的质量特性是可理解性、相关性、 可靠性和可比性。笔者认为,与我国已有的会计准则相比,可理解性、可比性与我国的情况大致相同,本文不再阐述,主要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进行分析和探讨。2.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相关性的分析与探讨2.2.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相关性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区

47、别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性由两方面内容组成,即“框架”中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而我国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在相关性和重要性方面的差异是比较大。 (一)我国的会计规范与“框架”中的相关性没有相匹配内容。“框架”中的相关性在明确会计资料要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的基础上又突出了两点内容,即会计资料的预测作用和确认作用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预测作用的会计资料不一定必须采用预报形式(注:财政部会计司编, 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8月版。)。相比较而言,我国会计界一般论及的相关性多为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11条,即“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

48、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其实,在我国的会计职称资格考试教材和有关的文章中,这样的相关性又经常与我们论及的会计目标相混淆,以致于二者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 (二)我国会计规范与“框架”中的重要性差异较大。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重要性是影响相关性的关键因素。“框架”提出:“重要性与其说是资料要成为有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倒不如说是提供一个杠杆或取舍点”(注:财政部会计司编,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8月版。)。相比较而言, 我国一般提及的重要性只表现为企业会计准则的第21条,即“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性只不过是对会计信息揭示详略程度的规范,并没有说明重要性的本质特征,也没有揭示其与相关性的内在联系。虽然在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 号财务报表列报中提及“每个重要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