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7471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附外文翻译) .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 作者姓名:曹婷 专业班级:2009080403指导老师:林茂摘 要进入21世纪,互联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无一不和网络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会计电算化必然朝着信息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当前的会计网络化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将会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从会计网络化相关的概念,历程与优势入手分别进行概述,提出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方法,来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与网络化的不足之处。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网络化;问题及对策; Thinking on the problems of accoun

2、ting computerization and networking in China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Internet began to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live, learn, work, without discord had a close network of contact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continues to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Current of

3、the network accounting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s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network will be given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accounting concepts related to networking, and taken advantage to start the course overview, raised qu

4、estions dur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develop effective preventive methods to perfect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nd networking deficiencies. Key word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accounting network; problems and solutions;目 录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网络化问题的思考1Abstract:2前言51 会计电算化网络化61.1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相关概念61.1.1 会计

5、电算化的概念61.1.2会计网络化的概念61.1.3 会计网络化与会计电算化网络化信息系统71.1.4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82 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发展历程82.1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发展规律82.2 会计网络化的实施前提92.2.1网络经济的崛起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102.2.2企业管理的信息化102.2.3成本效益原则102.2.4质量可靠的网络化财务软件及软件商112.2.5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112.2.6建立健全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112.3会计网络化的优势112.3.1会计网络化能更好地体现会计信息及时性原则122.3.2会计网络化能节省信息传播成本122.3.3

6、会计网络化能提高信息传播质量122.3.4会计网络化能实现信息双向传递132.3.5会计网络化能更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132.3.6会计网络化能更好地发挥会计控制作用133 会计网络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33.1 会计网络化在技术方面的风险143.1.1 计算机硬软件的安全性问题143.1.2网络中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影响143.1.3授权方式的改变潜伏着巨大的风险143.2会计网络化下的信息风险问题153.2.1会计信息数据的失真153.2.2企业资金结算的安全问题153.2.3企业重要信息的泄露。153.3 实施会计网络化后审计工作更加困难154会计网络化风险防范措施164.1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16

7、4.1.1技术安全策略164.1.2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174.1.3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控制174.2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和控制174.3建立健全会计网络化管理制度184.4注重安全审计,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185 结论196 致 谢20参考文献:21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人类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伴随着网络科技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体系日渐成型,未来的会计系统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将以网络化的形式出现。特别是我国入世后,企业面对电子商务、信息网络以及国内外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的冲击,构建涵盖现代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化、

8、传输网络化、决策科学化的现代网络化企业会计势在必行。网络化更好地体现会计信息及时性原则、节省信息传播成本提高信息传播质量、能实现信息双向传递、更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快捷和崭新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处也不免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网络经济下令人甚为关心的网络完全问题,数据的输入与处理问题,以及安全审计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实现数字化管理,全面提高会计网络化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才能促进会计网络化快速发展,使会计网络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发挥它巨大的优势。1 会计电算化网络化 1.1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相关概念 1.

9、1.1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提高了会计质量指标体系的运用,加强了会计核算功能运用计算机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功能,在会计史上真正实现了人机对话,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电算化 李冬梅. 对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J. 今日财富 (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 11: 030. ”是 1978 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

10、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 30 多年,从手工做账到电算化,引发了一场“会计革命”。在会计电算化中,会计做为控制系统的本质将会日益凸显出来,使事后核算提前至于事中控制基本同步进行,会计信息将从幕后走向前台。它将不再为少数人独占,而是在企业和全社会两个层面上公开。它不必再通过管理者的理解后间接传递给公众,而是可以直接为公众知晓,并用以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 1.1.2会计网络化的概念会计网络化就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模式及其它各种功能的信

11、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具备了先进的物质条件,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被用于会计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储存、应用,同时也具有分析 、预测、规划、控制和责任评价等功能,形成了管理型的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需要建立内部网进行财会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信息管理,并将各类信息贮存于同一数据库。会计网络化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库可以随时获取有关记录,使会计信息及时地反映交易活动,及时提供与决策相关事项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加强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相关性。1.1.3 会计网络化与会计电算化网络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网络化是基于计算机网络

12、基础,数据库原理,充分利用并以网络财务软件的核算、管理及决策支持功能为手段对企事业单位及“虚拟公司”等不同的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可观察的、可以用会计资料来表现其特性的具体活动、交易和事件,在网络上进行远程、在线的实时、系统、连续、完整的信息化处理,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及时、充分、有用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是企业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 会计网络化信息系统 图1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 陈海彬. 对网络会计 Z l, l 的思考J. 2008. 该图形所表述的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核心是会计处理程序库和管理决策信息处理平台。企业和外界所发生的各项具体活动、交易和事件通过会计电算化网络化信息系

13、统提取出事项信息,然后通过网络将其作为整个系统进行加工处理的原始数据,直接存入原始信息数据库。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主体(企业内部管理人)可通过网络对其进行远程、实时的加工处理,并随时将对外公开的信息传到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本企业网站上:外部信息使用者通过互联网可在任何时候察看相关信息做出决策,从而能够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及时性、充分性、可靠性的要求。企业会计主体通过管理决策信息处理平台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预决策信息。1.1.4 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一)信息共享化。由于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强大后盾是发达的网络系统,其各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处理会计事项,共享

14、信息资源,实现了网络分布式并发处理,因此由具形成的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可以共享。(二)信息及时化。在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中,财会人员可在一个开放的财务网络上处理各项财务事项,而几乎所有的财务处理工作的方式与手段都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如将改变过去财务人员独立和封闭的工作方式,可进行网上财务审批、在线审计、在线会计教育、在线资金调度、在线系统维护、在线咨询、在线版本升级等。(三)信息多样化。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采用在线管理和集中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企业的整体管理,网络消除了物理距离和时差概念,高效快速地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同时能够实现业务协同、动态管理、及时控制、科学预测,使企业实现决策科学

15、化、业务智能化,使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提高投资回报率,保障企业在有序的智能化状态下高速发展。2 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发展历程 2.1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发展规律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面貌,它的不断进步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的快速发展对会计学科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在会计领域的应用过程而言,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发展史也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科研试点阶段 1983年以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以理论研究和试验准备为主。以1979年

16、财政部直接参与和支持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会计电算化项目为代表,此阶段主要是单项会计业务的电算化,比较普遍的是对工资的核算。此阶段发展比较缓慢。 (二)自发发展阶段 19831987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以此为契机,不少单位自主开发了一些电算化软件并应用于具体的工作中。各大专院校开始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但此阶段会计电算化发展比较盲目,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三)稳步发展阶段 19871990年,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相继出现了一批专业的会计软件公司,通用会计软件的研制得到发展,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初步形成,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走向了持

17、续稳步发展的轨道。 (四)深入发展阶段 19902007年,随着信息技术和财政部一系列制度法规的出台,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开始由原来单纯的核算向综合管理迈进。 (五)深度融合阶段 2007年至今,随着“友商网”的问世,又一种新的电算会计的模式诞生在线会计服务模式。2.2 会计网络化的实施前提会计网络化是以节约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为出发点,以充分实现整个企业内部的、全面及时的管理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无缝连接”为目标,从而使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举措。但是,要实施这样一个举措需要一个良好的、规范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需要企业内、外部各方面的支持。2.2.1网络经济的崛起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是

18、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经济,是端到端的、开放的、网络化的直接经济模式,它将导致市场与行业的重构。网络经济中将会有更多的网上企业、网际企业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在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将成为企业的基本运作模式。由于电子商务需要企业有基于企业具备良好的内外部网络财务系统,即采用网络财务来经营管理,因此,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必然推动会计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发展。2.2.2企业管理的信息化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财务上有一个一直困扰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会计和企业界的难题,即如何加强企业整体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实现有效管理。特别对于那些子公司和下属机构多,并且子公司和下属机构从事多样化行业的集

19、团企业来说,更是一个突出问题,所以迫切需要能解决诸如合并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状况等这些具有处理远程数据、分析存储数据功能的财务系统。此外,现代企业的管理,各部门之间、各种业务之间在分工上进一步细致的同时,相互之间的关联却是越来越紧密,运作也是更加精密,企业管理系统正向着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时间、空间各个方面综合的方向发展。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往往将财务作为切入点,因为财务部门是企业的心脏,财务信息化程度完善了,才能带动其他部门顺利地实现信息化。但要实现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就要求网络技术不能单独片面地针对于各个单一部门,即企业所选择的网络方案中财务系统能和其他各业务部门管理系统做到无缝连

20、接,以实现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这是企业选择网络方案的基本前提。2.2.3成本效益原则应该来说,仅从会计网络化的硬件、软件、人力投入来看,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如果一个企业的实施会计网络化后得到的收益不能弥补这笔支出的话,也就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网络化。举例来说,一个规模较小的公司,没有分支机构,内部的组成部分也相对简单,这样的话,论从局域网、还是广域网的角度都失去了会计网络化的必要性。所以,这里所论述的会计网络化实施的前提,重要的一点就是效益大于所付成本。2.2.4质量可靠的网络化财务软件及软件商财会软件是实施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件,也是实施的关键所在。因为作为网络化财会软件具有投资大、风险

21、大的特点,一旦系统运行不畅,将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另外,网络化财务是通过网络对企业各部门、各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将企业整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果软件质量性能下可靠或不稳定,将影响电子商务的正常运作,甚至会使整个企业运营陷入瘫痪,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2.2.5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人才新的环境对应用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首先,网络化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均要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完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并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此外,Internet 上的公司多数是国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涉及不同的语言、商务、会计处理方法和社会文化背景,这同样

22、要求会计网络化人员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和商务惯例,并具有较为广博的因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其次,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会计网络化信息系统应用的质量和效率,为此,企业应培养自己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力量,使应用系统更加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使之更趋完善,也使企业可以在应用网络系统中不过分依赖软件商。2.2.6建立健全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既然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资源与信息的共享,那么企业的商业机密的安全及系统安全的可控性是网络比建设中的重点。在当今黑客猖獗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文件加密是不能有效地避免信息的泄露,所以,如何做到财务数据在网

23、络上安全传递,是软件商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用户倍加关注的。怎样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保护措施。 2.3会计网络化的优势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网络化具有更加广泛的核算内容,它不仅可以处理传统会计业务,还包括了电子单据处理和电子货币结算等网络经营业务。会计网络化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归纳起来,会计网络化具有如下优势:2.3.1会计网络化能更好地体现会计信息及时性原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生产周期的不断缩短、电子银行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打破了企业以往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而一项投资的获利情况、一份计划的执行情况,要等到会

24、计结账后才能从报表上反映出来。这种定期财务报告制度反馈力不强的状况很难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通过会计网络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实时跟踪功能。企业内部通过通信线路把各个部门联成一个局域网,在内部或经授权的外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可使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随时掌握企业最新经营状况的会计信息,适应市场变化,规避风险或增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审时度势调整投资或经营策略。2.3.2会计网络化能节省信息传播成本手工环境下会计信息的传播是一个程序繁琐的过程。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一定区域的会计信息市场网站,各企业可以通过邮

25、件将会计信息直接从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网站传递。用户利用网络提供的搜索引擎和链接技术,直接获取会计信息和其他可公开的企业信息。2.3.3会计网络化能提高信息传播质量网络技术对信息传播质量的提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传播空间无限。只要电话线与计算机能到的地方,详尽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到达用户。无论是在闹市中心还是在偏远地区,人们都可以同时获得同量的信息。第二,信息传播时间无限。1天24小时,分分秒秒,不论昼夜,人们都可以坐在计算机前浏览会计信息。第三,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会计信息市场能紧跟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反映企业目前的情况。会计报告不再局限于一年、一季或一个月,有时甚至可以天天公布新

26、情况,各种会计报表都可以实现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实时动态反映。2.3.4会计网络化能实现信息双向传递网络技术一改往日“提供什么信息,用户就接收什么信息”的情况。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要求合成不同的会计报表,从而满足用户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网络根据信息用户所选择会计信息的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会计政策的制定奠定实践基础。2.3.5会计网络化能更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目前,无论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还是经营者都要求会计报表能够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分析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但是,由于会计报表篇幅有限,无

27、法实现对企业非数量化信息的反映,更无法再现会计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等方面信息。而通过会计网络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反映,企业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的财务及非财务结果都包含在会计网络化的在线数据库内,可以用网上及时报告形式反映出来,有效地扩大了会计报表附注的信息容量。2.3.6会计网络化能更好地发挥会计控制作用通过会计网络化,可以达到计算机自动报警实现会计控制,即控制标准事先输入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控制线”,执行中一旦出现超支现象,就会启动自动报警系统,从而及时调节作业情况,达到事中控制的效果。例如:进行费用控制时,需要追踪到某个人的明细费用信息,这对于一个规模较大企业来讲,在会计手工记账条件

28、下是难以成为现实的。而在实现会计网络化后,只需要单独设置某种辅助核算功能,就可以查到每个人发生的费用明细,一旦有人超支,立即对其限制费用支出,从而在会计期末时达到控制标准。3 会计网络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会计网络化的发展是管理现代化与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会计网络化中尚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如何认识并逐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会计网络化的进程,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1 会计网络化在技术方面的风险3.1.1 计算机硬软件的安全性问题计算机网络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对应的软件组成。计算机网络中硬件配置不当或硬件故障,会影响网络

29、信息的流通,严重时会导致网络瘫痪,威胁传输的信息的完整性,甚至使信息丢失、尤其,对于一个企业财务这一块而言更为重要,财务是一个企业运作的心脏,一旦发生会计信息的丢失,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软件本身的缺陷,相对滞后于财务制度,也使网络会计的风险加大。3.1.2网络中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影响网络病毒的入侵使合法的用户不能正常访问网络资源,有严格要求的网络服务不能得到正常的响应,甚至篡改和毁坏数据,造成会计数据的不正确性及信息的失真。网络会计依据的是Internet/Intranet体系使用的TCP/IP 开放式协议,信息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计算机黑客利用网络的漏洞,采用线路监听、信息截获、口令试探、

30、身份仿冒和插入假信息等手段,对信息安全的各个层面进行攻击,网络会计信息将面临被截取、窃听、仿冒和破坏的风险。3.1.3授权方式的改变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授权、批准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性的内部控制手段。人工授权是指对于实际管理要求高于系统设置的最高授权权限范围的业务,应由授权人通过对有关凭证进行审核签字的方式进行授权的行为。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权限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口令授权。口令存放于计算机系统内而不象印章那样由专人保管,一旦口令被人偷看或窃取,便会带来巨大的隐患,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或其他利益的损失。相比较而言,人工授权的方式比网络环境下的授权方式安全系数更高。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3.2会计网络化下的

31、信息风险问题3.2.1会计信息数据的失真原始凭证数字化使会计数据安全性受影响,当会计网络化的出现,无纸化交易的开展,原始凭证的获取、经济业务的确认度就变得异常的困难。由于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无法按传统方式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确认,仅凭电子商务数据的传输,人们完全有理由对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表示怀疑。从而增加了交易双方的负担,导致了信息数据失真的风险。3.2.2企业资金结算的安全问题在网络经济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经营越来越依赖客户,企业在网上的财务活动日益增多,如网上订购、网上销售、网上结算、网上理财、网上证券投资及外汇买卖等,买卖双方都是不谋面的信息交流,完全凭借双方的信誉进行

32、交易活动,这样企业就面临着财务结算的安全问题。一些非法用户侵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窃取密码盗窃银行存款,也致使企业资金面临安全风险。3.2.3企业重要信息的泄露。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属于重大商业机密,信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因此利用高科技手段非法窃取企业的机密,是威胁企业系统安全的重要形式。如在网络环境下,财务信息传递完全借助于网络进行,财务信息被截取和篡改成为显而易见的问题,特别是网络黑客非法侵入网络用户或程序,捕获信息或通过窃取系统合法用户口令、密码,以合法登陆实现非法目的,获取重要商业秘密,将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3.

33、3 实施会计网络化后审计工作更加困难会计网络化的推广和应用是对传统会计的一次变革,同时也给传统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在网络环境下,证、账、表等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基本上是在网络的控制下完成的。可见,有形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传统审计已无法考察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完整性。其次,在会计网络化中由于人机系统工作的特点,内部控制已由传统以账本体系和会计人员为中心取代为以网络会计处理流程为中心。这种新环境加大了审计的风险。最后,网络本身故障也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麻烦,如不可预计的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的失灵、人为无意或故意的舞弊等都可能给系统造成无法估计的危害。总之,会计

34、网络化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传统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4会计网络化风险防范措施在我国发展会计网络化,要从国情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会计网络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实现会计核算管理职能。4.1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4.1.1技术安全策略会计信息网络化在网上的防护,包括两个方面内容:静态数据安全和动态数据安全。通过采用安全的数据通信协议保证会计数据在传输中准确性。采用防火墙技术可以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采用安全性强的数据加密算法、使用一次一密、安全锁定等可以防止会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露。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

35、防范体系、网络漏洞检测和攻击防范系统,建立计算机安全应急机制,使用安全的财务软件平台等先进技术。加强对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尽可能地选用安全等级较高的操作系统产品,并经常进行版本升级。同时必须从计算机资源授权控制、会计数据资源控制、系统开发控制、系统维护控制、防病毒、防黑客等多方面入手,设置多级保密措施,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加强网络安全防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4.1.2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在网络环境下为了防止病毒的侵袭,要坚持使用正版软件,不能使用盗版或来路不明的软件,对外来的磁盘要先进行病毒检测,方可在计算机中使用;在计算机中装入

36、防病毒软件,这样在开机时进行实时控制,对硬盘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并杀死病毒;定期备份数据和文件;不打开和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等。以确保会计信息不会被窃取于篡改,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4.1.3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控制会计信息网络化系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的设计和测试、系统的运行于维护、以及系统文档资料的保管等。既要保证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网络化良好运行的网络平台,在对使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升级和硬件设备的更换,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要保证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监督实施。要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和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健全排除硬件与软件系统故障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37、4.2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和控制在网络环境下,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一旦有缺乏严格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应采用分散授权式和集中管理式两种控制方法。数据输入方面采用分散授权式: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输入。输入工作应授权一部分人组成多组来分担,授权另一部分人专门负责严格的校验,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数据管理方面采用集中管理式:企业总部应随时查询每个成员单位的财务账,对成员单位的

38、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本账表的生成都集中处理,信息需求者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某些方面的经济事项,还可以了解企业总体的经营状况。以保证不会出现会计信息数据的失真与泄露的问题出现。4.3建立健全会计网络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计网络化管理制度,是确保会计核算操作安全,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企业会计网络化的前提。制度的建设,包括宏观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及参与国际安全协议的方面。宏观管理制度包括会计软件管理制度和法规,电算化网络管理制度及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等。通过建立宏观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市场上的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管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惩治网络黑客。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操作制度

39、、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地将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由于会计网络化风险而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并且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和用户的利益不受侵犯,国际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安全协议,如安全电子交易规范、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等,这些协议对规范网上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加快推进安全协议制度的实施和完善,以降低会计网络化的风险。使会计网络化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4.4注重安全审计,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安全审计是专业审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财产所有者

40、的委托和管理当局的授权,对会计网络化的相关活动或行为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验证,并对会计网络化系统的安全状况做出相应的评价。它包括安全控制目标审核、安全漏洞评估、安全控制措施检验和安全性测试等四个方面。通过安全测试可以全面评估会计网络化系统的安全状况,预测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完善相应的安全措施,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同时,安全审计结果可以作为会计信息披露方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依据,便于信息接受方获取有效信息。保证会计网络化下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杜绝会计舞弊的出现。5 结论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会计网络化也得到迅猛发展,而会计网络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这样的网络环

41、境下为传统的会计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不过,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人们在看到它给企业带来低成本高效益的同时,更应关注会计网络化的安全风险问题。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通过科学的手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优势,实现数字化管理,全面提高会计网络化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才能促进会计网络化快速发展,使会计网络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发挥它巨大的优势。综上所述,面对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有勇气来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革命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而不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应当是在现代会计模式基础上

42、,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设计全新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并为今后开发现代企业管理打下良好基础。6 致 谢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林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参考文献:1 孙凤丽

43、. 会计电算化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08, 1(14): 2. 2 陈海彬. 对网络会计 Z l, l 的思考J. 2008. 3 刘杰. 论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化J. 财会通讯: 综合 (下), 2009 (7): 6-8. 4 陈刚. 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机械管理开发, 2008, 23(2): 116-117. 5 王建华,会计网络化研究J,财会通讯,2009(1).6 陈刚. 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机械管理开发, 200

44、8, 23(2): 116-117. 7 张春岚.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理论版, 2011 (3): 29-30. 8 黄维青. 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思考J. 魅力中国, 2009 (12). 9 邵琳. 关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2009. 10 朱庆玉, 周三. 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发展J. 城市建设, 2011 (11). 11 李志强. 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到信息化发展的理性思考J. 甘肃科技, 2009, 15: 041. 12 林玉琪. 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探究J. 现代交际: 下半月, 2013 (1): 152-152. 13 王玉

45、梅. 传统会计与网络会计的比较研究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 (16): 63-63. 14 李冬梅. 对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J. 今日财富 (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 11: 030. 15 郭秀岩. 浅谈网络会计的发展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 (21): 38-38. 16 韩彦良, 张涛. 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10 (033): I0395-I0395. 17 刘艳萍. 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 (4): 72-73. 18 Kan Lu, YingLi Fu, CaiDong Gu, Li

46、ang Zha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opularization of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Physics Procedia 33 ( 2012 ) 11551159;19 Robin Wakeeld,Networks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 citation-basedstructural and network analysis,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40 (2008) 228244;20 Wei Zheng,Problems and Counterme

47、asures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opularization of Accounting Network Kan Lu, YingLi Fu, CaiDong Gu, Liang ZhangPhysics Procedia 33 ( 2012 ) 11551159;1.IntroductionAccounting software in China are undergo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ex-post accounting-based accounting system to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forma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