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7483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课后练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富生黎来芳主编).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 4800(千克) 合计1800(千克) 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5 5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 ()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0.99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01()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实际数量 10000.9999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实际数量 8000.99792(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实际数量

2、5001.01505(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 甲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99021980(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50531515(元) 合计 349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79221584(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121223636(元)合计 5220(元)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 ()计算甲、乙两

3、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见表)。 ()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3495 乙产品5220贷:原材料 8715)借:材料成本差异174.3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9.9乙产品104.4 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交互分配。修理劳务分配率=0.95运输劳务分配率=0.5修理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0.951000950(元) ()交互分配后

4、的实际费用。 修理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20000+95075020200(元) ()对外分配。修理劳务分配率0.989474运输劳务分配率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 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3000015740(元) 合计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 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85004460(元) 合计7428(元)()根据以上计算分配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见表3-1

5、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本题假设各项辅助生产费用均分别各受益单位负担 )。)交互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950 运输 75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750 运输 950 )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31572管理费用 7428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18800运输 20200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 20000.61200(元) 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 250000.615000(元) 基本生产车

6、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70000.6 4200(元)合计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500525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 4000520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 100055000(元)合计27500(元)()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 25620(1200600)27420(元)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 22780250025280(元)()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 27420275008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 2528024000128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

7、果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见表。()根据辅助生产费用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 )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 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1200 基本生产成本 丙产品 (直接燃料及动力)15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3000 供水车间 600 供电车间 2500 管理费用9200贷:辅助生产供水车间 27500 供电车间 24000 )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 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 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19380 供电车间 11580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8、车间 80 供电车间 1280 第四章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编制分配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计算表如表 所示 。 ()按约当量比例分配各项费用 。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 。分配率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306000(元) )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 分配率=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6600(元) )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 分配率=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14

9、1400(元) )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94500(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 ()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 所示。 ()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29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9500 ()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 )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 。 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 80(元) 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 40(小时) 在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 )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分配率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1.1(元)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

10、费用 1.1(元)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分配率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1.2(元)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1.(元) )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率0.8 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0.8(元) 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0.8(元)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 ,如表所示 。 ()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 借:库存商品丙产品16800 贷: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16800第六章分批法 ()登记月份和月份批号 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批号全部 产品的实际成本。 批号 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所示 。 ()计算 批号全部 产品的实际成本。 批号全部 产品的实际总成本 (元) 批号 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2306(

11、元)平行结转分步法()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 。 分配率=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元) )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 分配率 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 )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 分配率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

12、应计入产品的份额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元)()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 ,见表和表 。 第一生产步骤 第二生产步骤 ()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见表58第七章分批法 ()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表。()根据耗料系数和所给的有关资料计算该类产品成本以及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见表。表中的分配率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分配率 直接材料人工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 定额法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元) ()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 ()() ()材料成本差异率()()(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元) ()在产品应负担的脱离定额差异 ()(元) ()完

13、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 (元) ()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费用(元) 标准成本法 ()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u65298Xu65298X (元) ()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 (预算)差异 (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元)第八章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橡胶树) 贷:原材料 种苗 肥料及农药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橡胶树) 贷:银行存款等()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橡胶树)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橡胶树)

14、()借:农业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肥料及农药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借:农产品 贷:农业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燃料) 乙车队 (燃料) 丙车队 (燃料) 贷:原材料 燃料 ()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轮胎) 丙车队 (轮胎) 贷:原材料 轮胎 ()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工资费用) 甲车队(其他薪酬费用) 乙车队(工资费用) 乙车队(其他薪酬费用) 丙车队(工资费用) 丙车队(其他薪酬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折旧费) 乙车队(折旧费) 丙车队(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借:

15、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 (其他费用) 乙车队(其他费用) 丙车队(其他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甲车队直接费用合计 (元) 乙车队直接费用合计 (元) 丙车队直接费用合计 (元)甲车队分配的营运间接费用 . (元)乙车队分配的营运间接费用 . (元)丙车队分配的营运间接费用 . (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运输支出 甲车队(营运间接费用) 乙车队(营运间接费用) 丙车队(营运间接费用)贷:营运间接费用 ()甲车队单位运输成本 (元千吨公里) 乙车队单位运输成本 (元千吨公里) 丙车队单位运输成本 (元千吨公里) ()甲工程耗用的材料计划成本 (元) 甲工程耗用材料的成本差异 ()

16、() (元) 乙工程耗用的材料计划成本 (元) 乙工程耗用材料的成本差异()() (元)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 (直接材料) 乙工程 (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钢材水泥 其他材料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直接材料) 乙工程(直接材料) 贷:材料成本差异钢材 水泥 其他材料 ()甲工程分摊人工费 ()(元) 乙工程分摊人工费 ()(元)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直接人工) 乙工程(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 ()甲工程分摊吊车费用 ()(元) 乙工程分摊吊车费用 ()(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 (机械使用费 ) 乙工程 (机械使用费 ) 贷:机械作业吊车 挖土机()运输

17、费用分配率u65299X 甲工程分配的运输费用(元) 乙工程分配的运输费用(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 (辅助生产费用) 乙工程 (辅助生产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甲工程当月直接成本 (元) 乙工程当月直接成本 (元) 甲工程分配的间接费用 (元)乙工程分配的间接费用 (元)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甲工程 (间接费用) 乙工程 (间接费用) 贷:制造费用 ()甲工程中未完工程成本 (元) 甲工程中已完工程成本 (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甲工程 第九章计算结果见表 。 ()摊销预防成本。 借:管理费用贷:质量成本预防成本 ()归集并结转质量检测成本。 借:质量

18、成本鉴定成本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 借:制造费用贷:质量成本鉴定成本 ()归集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借:原材料 营业外支出 贷: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归集可修复废品损失 。 借: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贷:原材料 辅助生产成本 ()结转废品损失成本 。借:生产成本甲 (废品损失) 贷:质量成本内部失败成本 ()归集并结转次品降价损失。 借: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贷: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 ()归集并结转质量 “三包”费用 。 借: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贷:银行存款 借:销售费用贷:质量成本外部失败成本第十章 利用全部

19、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同时,还可以分析产值成本率等指标的计划完成情况。 在分析时,应从总括分析入手 ,逐步深入地进行分析,在具体的计算分析过程中 ,可采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因素替换法等方法 。 根据本题的资料,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分析 : 全部产品成本以及各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见表 。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本月全部产品以及各种产品均较好地完成了成本计划 ,即实际成本较计划成本均有所降低,尤其是可比产品中的乙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丙产品降低幅度较大。结合

20、所给资料可以看出,可比产品的成本降低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 、车间会同技术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主观努力的结果 ,所以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属于有关车间部门的工作业绩 ,应予肯定。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 计划降低额: 元 计划降低率: 实际降低额:元 实际降低率 : 实际脱离计划差异 :降低额(元) 降低率 ()计算确定各因素变动时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 。 )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 .(元) 产品产量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元)品种构成变动的影响 。(元) 品种构成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元) 品种构成变动对降低率的影响 .()单位成

21、本变动的影响 。 (元)单位成本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元)单位成本变动对降低率的影响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以看出,可比产品较好地完成了成本降低计划 ,即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均完成了计划。而且成本的降低主要是由单位成本的降低带来的,结合所给的资料,应 对 车 间、 技 术 部 门 在 成 本 管 理 中 的 业 绩 给 予 肯 定。 另外,产量和产品品种构成的变动对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产品产量调整的结果 ,是合理的。 另外,本月的产值成本率指标也完成了计划,即计划产值成本率为元万元,实际产值成本率为 元万元 (),这说明本月产品劳动耗费所取得的经济

22、效益较好 。对此问题还应结合有关资料深入进行分析 。 在分析成本报表时,应注意:成本计划本身的正确性;成本核算资料的真实性 ;在分析评价中要分清主观努力和客观因素对成本降低或升高的影响 ,以正确地评价企业或车间等在成本管理中的业绩或不足 。 Acknowledgement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

23、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

24、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25、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

26、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27、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