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7760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3院校编号 10-01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院 校 名 称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主 管 部 门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所 属 省 份 北京市 填 表 日 期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一年十月填 写 要 求一、依据批准立项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二、各项目进度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及经费预算;三、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表3A、3B、4A、4B、4C、5A、5B、5C、6须按照立项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四、用A3纸打印,一

2、式8份。表格目录1项目基本情况12项目建设综合进度表53A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83B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进度表94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软件技术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124A-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144A-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164B-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软件技术专业建设进度表184B-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进度表284B-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进度表354C-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软件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414C-2中央财政重

3、点支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464C-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495A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485B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505C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526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527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608专家论证意见619院校举办方承诺6210地方政府支持承诺6311审核意见64备注:页码根据项目填写的实际页数编制1项目基本情况院校基本信息法人代表信息姓 名武马群部门及职务院长联系人信 息姓 名童遵龙部门及职务督导室主任办公室电话84565815传

4、 真01064373421办公室电话64353975传 真01064350026手 机18910055556E-mailwumqbitceducn手 机18910055650E-mailtongzlbitcedu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5号邮 编100016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一、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国家骨干校建设,全面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国际化水平,成为面向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成为面向北京电子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成为首都高职教育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带动首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5、成为办学综合实力强、行业特色突出、在全国电子信息领域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三年共投入经费7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600万元,北京市财政4400万元,行业主管(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000万元,学院自筹500万元。二、建设思路以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主线,通过实施“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三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以及“高职学院办学体制创新”和“素质教育通用平台建设”等两个配套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和学校等各方优势,成立合作办学理事会,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校企共建共管实习实训基地,依据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求进行专业结

6、构优化调整,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学院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实现学院与行业企业相互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三、建设内容1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由政府(市教委)、主管行业、合作企业、社区以及学校等合作方组成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立两级(学院、教学系)校企合作的组织架构,校企双方管理人员互相聘用或兼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7、,增强办学活力。2调整专业发展布局,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按照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以首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依据,重点面向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软件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电子与通信技术、现代机电技术、现代信息服务管理、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等五大专业群的基本格局。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各重点专业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合作体的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聘请兼职教师、

8、教师企业锻炼、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落实“双证书”制度。根据我院行业办学背景,按照电子信息产业等知识型产业生产组织特点,继续完善我院具有工学结合特征的GPTC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完善建设“通用平台GP”,实施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通过进一步完善建设“技术中心TC”,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3建设“学做合一”课程建设我院的核心技术课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技术中心综合教学环境,营造真实的工作现场氛围,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践“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未来三年里,建成基本覆盖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的核

9、心课程综合教学环境,以及完善的核心课程教学软资源。三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将建成30门“学做合一”核心课程,建设12门学院精品课程,建成3门市级或国家级水平的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18本,建成30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着力建成软件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技术三个共享型教学资源库。4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以资产为纽带,积极探索校企共建顶岗实习基地的新机制。未来三年,通过“请进来”,引企入校建设具有“校中厂”特征的“软件技术”、“信息服务”、“通信技术”等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走出去”,在合作企业建设具有“厂中校”特征的“电子装备生产制造”、“机电设备生产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3个生产性实

10、训基地。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企业顶岗实习经历。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型产业,知识的溢出效应非常显著。按照信息产业等知识型产业的生产劳动组织方式,在企业专家指导下建设基于“团队工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在每个工作岛组成工作团队,承接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能力提升和知识创新。未来三年里,三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将建成3个 “团队工作”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顶岗实习基地。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毕业生取证率达到100%。5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建设的制度创新,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形成师资队伍的公开聘任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活力。建立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11、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薪酬管理体系,建立多元的、开放的人才考核体系与评价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搭建快速提升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机制,新聘入教师企业工作经历不少于3年。对专业课专任教师,实施“专业教师企业锻炼计划”,在扩大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比例的同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企业锻炼,参加企业技术研发、企业挂职锻炼等,经过三年的时间,使“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聘用、引进和培养工作。三个重点建设专业将聘用8名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30名专业教学骨干;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团队合作学习机制,建成3个市级以上专业教学团队或专业创新团队;聘请3

12、0名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专业顾问队伍。在电控公司现有企业兼职教师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学院进行兼职教师薪酬制度改革,争取北京市更多的兼职教师经费支持,同时调整教学运行管理模式,促成电控公司对企业兼职教师聘任更大的政策支持;学院加大与行业外企业的校企合作力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企业提供兼职教师的良好运行机制,保证三年内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完善基础课兼课教师的培训、考核与聘用机制。每年安排基础课兼课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培训至少一次,与专任教师一起进行教学质量考核,对新聘的基础课兼课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质量意识

13、和对学院制度熟悉程度专题培训。6校企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实际上就是集教学、科研、实习、培训功能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基地。同时也将成为我院面向北京电子信息产业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并为学院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社会奠定基础。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企业职工和中职毕业生等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面向社会开展教育培训,完成年均18000人次的培训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项目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每年完成技术研发项目20项,三年建设期年到账额分别达到210万、260

14、万、300万元。开展西部对口支援协作,加大对内蒙、新疆等地高职院校的支援协作力度,每年落实教师及管理人员交流项目20名,联合培养学生20名,促进西部高职教育发展。7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三个重点建设专业继续推进与德、英、新等国外职业院校的合作交流项目。利用学校已有的招收外国留学生资质,开展招收留学生项目,年招生不少于10人,增强我院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四、分年度建设目标第一阶段:2010年,通过示范性建设项目立项评审,进行方案论证,开展建设工作1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编制建设方案,拟订建设项目任务书;2成立项目工作机构,确定各部门负责人,划分部门目标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到人;

15、3按照建设方案全面展开项目建设工作:(1)编制理事会章程及工作制度,成立合作办学理事会;建立重点建设专业所在教学系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校内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编制方案和公开聘任新机制,拟定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新办法。(2)修订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6门学院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6本;建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3)新聘请专业带头人2名;新引进、培养骨干教师10名;各教学系每学期安排5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新建立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或创新团队1个;新增企业兼职教师50人;聘请30名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专业顾问队伍。(4)新建技术中心实

16、训室4个;新建信息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完善企业真实环境的北信软件园、通信技术实训基地;(5)完成技术服务项目20个、到账额210万元;开展社会培训年均18000人次;完成企业员工、中职毕业生继续教育年均规模500人;对口支援西部院校2所,完成教师交流与培训20名,联合培养学生20人;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个。第二阶段:2011年,按照建设方案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和部分项目中期验收阶段。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协调,注重内涵,分步实施”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1完善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运行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等相关制度;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公开聘任;研

17、制学校与教学系工作水平测评和满意度调查方案及软件。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2开发2个新专业;完成三个专业群的全部专业教学标准和30门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建设6门学院精品课程;建成1门市级或国家级水平的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6本;建成5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三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库。3完善行业外软件企业兼职教师聘任机制;新聘请专业带头人4名;各教学系每学期安排5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新培养、引进骨干教师10名;新建立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或创新团队1个;新增企业兼职教师50人。4新建技术中心实训室4个;新建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装备生产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2个;5面向行业企业和

18、社会开展服务,完成技术服务项目20个、到账额260万元;开展社会培训年均18000人次;完成继续教育年均规模500人;对口支援西部院校2所,完成教师交流与培训20名,联合培养学生20人;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个,开展招收留学生10人以上。第三阶段:2012年,完成示范院校各项建设任务;2013年1月至3月,项目总结、验收阶段。1完善合作办学理事会运行机制,形成规范的运行制度;2开发3个新专业;建成三个专业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成1门市级或国家级水平的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6本;建成20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完善兼职教师动态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机制建设,修改学校与教学系工作水平开放性

19、测评和满意度调查软件。3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评价制度创新;新聘请专业带头人4名;各教学系每学期安排5名教师下企业锻炼;新培养、引进骨干教师10名;新建立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或创新团队1个;新增企业兼职教师50人,达到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占50%。4新建机电装备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1个;新建技术中心实训室6个;顶岗实习基地1个。5完成技术服务项目20个、到账额300万元;开展社会培训年均18000人次;完成继续教育年均规模500人;对口支援西部院校2所,完成教师交流20名,联合培养学生20人;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个,招收留学生10人以上。6 2013年1-2月,各系对所属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自查自评,

20、写出自评报告。学院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领导小组对各专业建设项目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和问题,并进行整改。72013年3月,完成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各项验收材料,接受教育部和财政部验收检查。2项目建设综合进度表项目现有基础20 10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1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办学体制机制办学主体单位(机构)1个1个1个1个合作办学单位(机构)6个6个新增3个新增2个其他:办学经费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15万元15万元19万元20万元地方财政专项拨款4815万元5955万元6555万元6675万元行业、企业专项投入267万元94万

21、元151万元155万元贷款余额万元其他:万元实习实训教学仪器设备数10050台(套)11760台(套)13560台(套)15450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191万元24791万元28591万元32591万元校内实训基地/室数 注:“/”栏目需分别填写数据(下同)19个/ 112 个20个/120 个22个/ 150个23个/ 170 个校外顶岗实习(10人以上)基地数113个达到128个达到140个达到200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平均比例54%64%70%80%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比例82%85%90%100%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比例83

22、%85%90%100%其他:续表2项目现有基础20 10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1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双证书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工种数量1个/10个1个/12个1个/15个1个/18个“双证书”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100%100%100%100%“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证书”获取率98%99%100%100%其他:专业教师专任专业教师数/授课课时数313人/88592课时323人/80700课时325人/71190课时325人/53870课时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专业教师数/授课课时数208人/27546课时258人/27450课时308

23、人/36960课时358人/54280课时其他:校企合作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数187个达到220个达到260个达到300个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100%100%100%100%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100%100%100%100%合作企业接收的顶岗实习学生3740人月4400人月5200人月6000人月合作企业接收就业的学生数909人达到910人达到950人达到1000人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总值915万元920万元1100万元1400万元学校对外技术服务到款额198万元210万元260万元300万元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数2875人日4000人日6000人日8000人日其他:对口支援地区数

24、/院校数2个/ 2个2个/ 2个2个/ 2个2个/ 2个培养培训教师总数12人20人20人20人联合培养学生总数12人20人20人20人续表2项目现有基础20 10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1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招生就业情况本省录取批次专科批次专科批次专科批次专科批次单独招生专业数/学生数5个/238人6个/281人7个/320人8个/360人跨省招生比例3.8%91%20%30%对西部招生比例(西部院校除外)1.3%40%10%10%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965%97%98%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1500元1681元1700元1750

25、元其他:地方政府支持举措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与培训制度及实施已开始试点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与实施无预期目标:研究试点工作验收要点:形成试点方案预期目标:启动试点工作验收要点:力争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实施已开始试点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及实施无预期目标:研究试点工作验收要点:形成试点方案预期目标:启动试点工作验收要点:力争取

26、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政策及实施已开始试点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基础能力建设及实施已陆续出台政策预期目标:继续加强政策支持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加强政策支持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加强政策支持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制度及实施已开始试点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制度及实施已开始试点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

27、点: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实训耗损补贴制度及实施无预期目标:研究试点工作验收要点:形成试点方案预期目标:启动试点工作验收要点:力争取得实效预期目标:继续试点验收要点:取得实效其他:其他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3个3个4个5个招收外国留学生名10名以上10名以上3A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注:请在“ 级地方财政投入”下划线上填写省级或市级财政投入(下表同,不再说明)行业企业投入 注:请在“行业企业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行业企业单位名称(下表同,不再说明):北京电控公司 其他投入 注:

28、请在“其他投入: ”下划线上填写主要来源(下表同,不再说明): 合计2010 年度2011 年度2012 年度小计2010 年度2011 年度2012 年度小计2010 年度2011 年度2012 年度小计20 10 年度2011 年度2012 年度小计合计609015015153044201155400580办学体制机制创新1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建设208735352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绩效考制度核改革5050503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3050504学校、教学系工作水平(质量)的开放性测评体系和测评工具建设525205050小计2510357185185校企合作制度建设1校

29、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机制建设151530302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建设306090191010391483“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3030608888176236小计60901501515301998982153953B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及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进度表建设内容20 10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1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12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办学体制机制创新1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建设预期目标:1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工作制度;2成立“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验收要点:1编制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章程;2编制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工作规程

30、;预期目标:1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正常开展活动;验收要点:1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活动计划安排;2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会议记录;3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议纪要。预期目标:1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正常开展活动;验收要点:1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活动计划安排;2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会议记录;3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议纪要。2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绩效考制度核改革预期目标:1 拟定专业技术人员公开聘任方案、绩效考核方案;2 面向社会公平、公正、公开实施聘任;3 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方案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验收要点:1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公开聘任方案;2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方案;3面向社会公开聘任过程相关

31、证据材料;4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相关证据材料;5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薪资管理办法;预期目标:1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公开聘任方案2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方案;3继续面向社会公平、公正、公开实施聘任;4分批对新入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验收要点:1修订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公开聘任方案;2修订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方案;3面向社会公开聘任过程相关证据材料;4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相关证据材料;3新入职专业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相关材料。3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预期目标:1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文件资料齐全;2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在学院全面实施运行。验收要点:1质量管理与保障

32、体系文件齐全,操作性强,印刷成册,认真执行;2内审工作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有持续改进机制预期目标:1建立起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平台;2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化运行稳定可靠。验收要点:1信息化平台已经建立,运行良好;2质量管理体系确实能够发挥作用。4学校、教学系工作水平(质量)的开放性测评体系和测评工具建设预期目标:1建立高职学院教育质量满意度调查方案。验收要点:1建立了高职学院教育质量满意度调查方案,调查论证充分,方案合理。预期目标:1建立学校办学水平、教学系工作水平的开放性测评指标体系;2面向社会进行开放性测评;3开发满意度调查工具软件;4开展教育质量满意度调查。验收要点:1测评指标体系已经

33、建立,论证充分、指标合理;2开始进行测评,有测评结果和反馈,进行工作改进。3开发了满意度调查工具和软件,使用方便可靠;预期目标:1开发开放性测评软件;2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开放性测评验收要点:1完成测评软件的开发,运行可靠;2在更加广泛的范围进行测评,有结果和反馈,进行工作改进。3满意度调查成为社会对学院教育质量的重要反馈信号,督促学院持续改进工作。校企合作制度建设1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机制建设预期目标:1以“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为纽带,广泛调研,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基本思路。验收要点:1 建立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

34、基地管理,以及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保证管理制度的构想。预期目标:1建立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配套管理制度;2建立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有保证管理制度;验收要点:1完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的编制;2完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协议文本的编制;3完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工作实施办法的编制;4完成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的编制; 预期目标:1完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配套管理制度;2完善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有保证管理制度;验收要点:1 形成整套产权清晰、责权利分明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2形成生产性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运行机制;2教学系“校企合作

35、委员会”建设预期目标:1建立健全 “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制度;2成立“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验收要点:1编制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2编制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规程;3编制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聘任办法;预期目标:1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正常开展活动;验收要点:1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活动计划安排;2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会议记录;3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会议纪要;4三个重点建设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社会考察、调研相关材料;预期目标:1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正常开展活动;验收要点:1 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活动计划安排;2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会议记录;3 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会议纪要;4 三个重

36、点建设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社会调研材料;3“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预期目标:1以“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为纽带,建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机制建设;2建立校企合作研究室、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室;3建立社会服务“扶助奖励基金”;验收要点:1制定了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办法、校企合作教师实践锻炼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并付诸实施;2成立了若干校企合作研究室和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室,建立相关管理和运行制度;3制定“扶助奖励基金”实施细则;4设立社会服务扶助奖励基金,并发挥作用。预期目标:1修订相关制度,使之更加完善验收要点:1修订完善企业

37、兼职教师聘用办法、校企合作教师实践锻炼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并付诸实施;2校企合作研究室和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室工作的相关支持材料;3社会服务“扶助奖励基金”发挥作用。4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软件技术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重点专业名称软件技术编号10-01-01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 北京电控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合计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小计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小计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小计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小计合计2402204604506101060505010090901710人

38、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04080101010101002优质核心课程建设40408010506020201603教学资源库建设2030502050703030150小计100110210401001406060410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培养5202555302骨干教师培养5303510101010553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1030401010151565小计208010020203030150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 “校企合作委员会”运行机制建设101525252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制度建设10152525小计2030505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程序设计实训室1001001002软件测试实训室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