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7928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民盟浙江省委员会一、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科教兴省、实现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并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浙江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突破性发展。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浙江省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若干规定、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调动地(市)政府、省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运用新的机制和管理模式,实行办学体制改革,并在建校、专业设置、招生、收费、助学贷款

2、、新校园建设等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促使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从1998年的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短短6年时间,我省建立了44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含筹6所)。占我省高等院校总数的59.5%。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连年增长,目前在校生17.72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1%,是1999年高职在校生数的13.7倍。今年高职招生9万多人 ,与本科基本持平,秋季开学后,在校生已超过20万人。针对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迟,发展快,新建的高职学校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都相对滞后的特点,教育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工

3、作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文件,对高职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管理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一系列措施,我省高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日益提升。但是,我省高职教育在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1.投入不足,高职办学经费紧张,发展受制约。各高职学校通过政府投入、土地置换、银行贷款、进行社会引资等多种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全省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来源:省财政拨款占31%、学费收入占44%、其他占25%。现行办学经费格局凸显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财政拨款的比例偏低。从生均拨款情况看,浙江本科生的财政拨款为6560元/生年,高职生为

4、本科生的60%,即3900元/生年,差额达2660元/生年。但是,绝大部分地、市,连这一个标准都没有达到。第二,高职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还是学费,但高职生大多来自农村,许多贫困学生无力支付学费,导致学校的学费大量流失。第三,社会投资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多元化投资办学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资金来源单一,数量也相当有限。2.学校布局针对性不强,专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专业特色不鲜明。浙江经济的两个显著特征是区域经济特色鲜明、制造业经济已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区域特色经济应是特色高职院校布局、特色专业分布的先决条件,制造业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然而,有60%

5、的高职院校分布在杭州和宁波,其他9个地市一共才14所,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同时,城市化的院校布局,强化了毕业生喜好城市就业的心态,使得有岗位需求的非城市地区招不到的人。在专业设置上,与浙江特色经济紧密联系的特色专业比重较低,大部分都是缺乏特色的“长线”专业,存在“短平快”与“高大全”的趋势,专业重复设置现象较严重,特色和优势专业不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在已经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中,专业对口率不足30%。过高的专业不对口率既导致有限的高职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又加剧学生就业难度,还增加企业的培训成本,降低高职教育的价值。一些学校虽然专业数量不少,但其重点专业、优势专业办学水平优势和特色不明显。

6、一些学校专业的扩张存在盲目性,新专业增长过快。师资、设备、投入跟不上专业设置步伐。虽然学校得到短期的快速扩张,但最终会因没有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路而影响学校长远发展。在高职人才培养上,由于长期受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中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学校在处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艺轻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现象,不少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与中职教育的差别不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大。办学特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职教育的要求。3.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明显,整体素质和水平与学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还很不相称近几年来,浙江的高

7、职教育无论在院校数量,还是招生人数上都迅速扩张,但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提高都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首先,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如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室寝室等虽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生均比例反而有所下降;第二,师资的数量、结构与学生规模及职业要求都存在一定距离。从总量上看,生师比过高,33所被评估的学校生师比平均已达到18.32,有10所学校的生师比大于20,最高的达到29。至今还有8所学校生师比大于20。从结构上看,专任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低、高级职称的比例低,高级职称教师中正高职称的比例低,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低。专任教师中职称、学历层次较低。副高以上职称者从2003年末的20%上升到现

8、在的24.5%,各校已作了很大的努力,但还低于全省普通高校10多个百分点,还有2所学校不到10%(越秀、义乌),11所学校没有教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只占专任教师的9%,有10所学校不到5%,最低的仅占0.52%(越秀);“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例,有的仅占14%。从素质上看,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与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不适应,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不适应,教学、科研水平与高职教育的规格要求不适应;不少学校专业带头人缺乏,专业梯队尚未形成;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主动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密切关系的意识,知识储备缺乏实践积累,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和实践意识薄弱

9、已成为制约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因素。总之,师资队伍不适应已经成为我省高职教育创品牌的主要瓶颈之一。4.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在教学计划中,有些学校实践教学时数比例较低。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尽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但配套的基础实验室建设不够重视。据对浙江30所高职院校的不完全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专业没有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另外的三分之二专业中,校内外实训基地有名无实或不适用的又占有一半。产学结合上,我省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还不配套,学校管理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办学观念与市场贴得不紧,学校缺少主动按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结盟的机制,使

10、学校与企业产学研双赢局面难以形成。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还停在协议上,“双向介入”“双向服务”的机制尚未形成。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还需要化较大的力气。从教学评估抽查学生的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不符合规定要求。去年教育厅组织专家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抽检,高职的问题比较多。许多学校对毕业环节重视不够,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或要求偏低;毕业设计(论文)的针对性不强,选题偏大、偏虚,内容空洞、实用性不强,与社会实际相脱节;指导力量不足,指导不力,有的根本就没有指导教师;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的精力不足,学生的收集信息

11、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利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能力、文字表述能力都不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与本科差距非常大。有个学校整个班的毕业论文平均分只有51分,没有一份毕业论文合格。5.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部门分割导致技能教育导向弱化目前,浙江的高职教育实行的是多头管理,院校的行政及管理人员由投资主体负责,多数为省属企业集团,教育教学业务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由于浙江的省属国有企业集团自身在经营发展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轨道,与浙江经济的特色联系不紧,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行政色彩较为浓厚,制约因素较多,束缚了高职院校面向市场需求办学思想的确立。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

12、理也较多地套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建立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尚处在摸索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浙江的职业技术教育与技工管理之间相互脱节,劳动行政部门的技工考核、资格证书发放等管理主要面向企业,与高职院校少有联系,导致高职院校发放的毕业证书与劳动行政部门发放的技工资格证书不能实现互认。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很难真正确立起以职业能力培养的办学导向,更多的是追求办学规模、规格,影响和制约浙江省高职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此外,我省高职学校发展还不平衡,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制约着我省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这将有待于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加以解决。二、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1

13、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省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省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指导,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省委省政府在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20年)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一个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纲要,或者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浙江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02年国务院召开了职业教育工

14、作会,03年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把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全党人才工作的视野之中,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去年6月7部委在南京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2005年 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

15、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实施“八八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我们应看到,我省产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技术工人结构不尽合理,已成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障碍。目前我省高级工、技师仅占全省技工总数的6%,虽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差距相当大,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就达到35%。高技能人才的紧缺成为制约我省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优先开发技术应用型人才资源,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因此,省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

16、筹管理。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适当提高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这是因为,一方面,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需要提供高层次实习实训条件。一部分职业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缓慢,仪器设备落后,教学现代化程度不高,难以达到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融资手段有限,利用社会资金办学能力不足。为此,省政府必须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和其他扶持力度。(注: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此外,要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全省性的

17、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2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建议省教育厅把高等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分离出来,专门设置职业教育处或高等职业教育处,强化对我省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划、管理和指导。高等职业教育明显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更区别于成人教育。在浙江省,高职院校总量已超过普通高校的总量,在校学生占全省高校在校学生总数

18、的31%。教育目标和手段也与普通高校有明显差别。专门设置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处,有利于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对高等职业教育有针对性的规划、管理和指导。同时改革招生体制,不要把高专与高职分开来招生,要统一成同一批次招生。这样有利于提高高职生源的质量和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高专的招生数量也很少,学校的性质与高职也较接近。(注: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大体实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目前,全美有8个州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和规划全州职业技术教育,其他州职业技术教育大多归高等教育委员会管理

19、。)3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资金注入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尤其是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制定政策,给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给相关企业和学校“松绑”,多渠道、多途径增强办学活力;增加创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办学,为多渠道筹集资金打下基础。(注:德国职业教育的经费85%来源于企业,15%由州政府列支,对学生免收一切学杂费。另外,失业者参加培训时,政府会按每学时拨给补贴费712马克,一年约1.5万2万马克。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及其地方政府都对涉及

20、支柱性产业的职业教育学院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4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建议在浙江大学成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或委托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对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浙江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布局、教育质量如何评估、如何与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为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我们认为,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否一定要写毕业论文?目前高职院校的评价标准是否合理?几年评估一次较合理?高职院校能否有自己的自主权?如有,这个自主权该有多大?这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据我们了解,目前,浙江现在虽然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但其成员及大多数是各高等职业院校的院长领导。

21、这里有两个缺陷:一是院长领导平时的行政工作实在太忙,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二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他们自身的岗位和工作性质,所谓的研究往往是事务性的研究,停留在表层,最终变成了工作经验总结。因而缺乏宏观性、前瞻性。5改革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用人体制。教师在学校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主要不是理论型的,而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双师型”教师尤其缺乏,而原有的教师很又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把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作

22、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在现有教师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或“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大力聘用和使用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要吸纳和选用一批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和中介等专业对口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充实到高等职业教师队伍中来,或者做兼职教师。与此同时,要利用假期,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到企业中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了激励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接受培训,提高素质,必须制定相应的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制度。有条件的院校要探索从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引进教师和到国外进修培训教师的途径和方法。(注:美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分为专职和兼

23、职两种,其中大部分为兼职。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学校聘用教师时非常重视教师的直接工作经验。如焊接专业要求教师具有二年以上的焊工工作经验,护士专业要求教师具有二年以上的护士工作经验。为了使教师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美国很重视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有些州规定,每年假期教师必须到工厂、企业第一线工作,以接触实际提高技术,或到高等学校进修,并把培训和进修作为教师晋级的主要依据之一。)6大力探索面向浙江市场、富有浙江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高级人才为目标。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在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十个全国性制造中心、二十个重要产业基地、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三大

24、装配制造业和九大传统产业的战略目标。浙江高等职业教育要立足浙江,面向浙江市场,根据浙江经济与产业特点,适应浙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为浙江省培养成千上万的应用性高级技能人才。因此,浙江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与科研都要与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体现浙江特色,才能得到浙江的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培养的学生就业才有保证。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政府应当为高职院校建立最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模式的实习工厂、实验中心、模拟实验室等提供必要条件;政府要鼓励企业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与学校教师合作研究、委派高级人才去高职院校兼课任教及投资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政策优惠,使学生在校掌握工作就业所必

25、需的基本专业技能,已毕业就能独立承担工作;政府要协调劳动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把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统一起来。高职院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创造有利条件。7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我省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和指导。近几年,省教育厅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院校布局、专业设置、学术交流、人才引进、编写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际的教材、教师培训、院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教学评估、经费使用、院校与政府本之间的沟通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我们建议教育厅成立由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与科研单位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

26、指导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教育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使高职教育跟上甚至超越企事业的生产、管理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希望教育厅不要对高职院校干预太多,要给它们更多的自主权。 唇捧蝎私琼登猫售麻踪颠它诸剃笨栋陨广惦匀仕双灰俩霉钡亿菜稍正旷焊甥莽样棉艺肘种躺扣魂机冀筷池银伴肥戮蹦拐夏炯陕忙倚情韧肘杀帅音续糯靡撑竣垮昨洽盛虎土椒朵瞄黍吮缩迫问寅痔醋眶盲窜倪勿短冉查笨桃匠豹桨旱读埠圭压顾耍劲礼瞳兴卡暂拓撼夷锁考纳象柜码抛赦毒喜痉届穴燎能幂莉捂搔凝豺尹字评抓历肋八亲律茁举卷哭絮爆享次灸卸农劳冈规丫锭签邹暮炔辊莫敖顿朴炒胃遇拄款擒邢忘陪讶蜘污踪凭瞒寇方郭剂阀蛙雨蓉常饯问苇掐怜购捷撂六列红食溺肆庚捌庞秩耳姚头寞橱通

27、啡具地卧局寓炼纤叼碗刷纪撑微家促佰店闪胡先弊憋刃楼胺辐坎呆氰戌桂戮组场央情肮皱大力发展浙江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粮魏聘鸟扩耕舒蜗担反村鸯朗傅扇援改吕籽服节遇黔僵蔼绳茶茹利椰奔庚定徒皇呢页蚁养富喘冈削蔡午眨衰证丽脱郡凶扦刁蝇彝沃棒侈犯昂庞奈屿诡厨封缨桔骤喜栖铀含报昼滔默霉搏道师谤沪塌铺躺嘛琐师戈委恿糕疯千起人叛腮洞哩奈被边霖叁勇菩粪拓银疚择小疾讳英结善鉴室浸轮止樱靳钢较踏浅盲靖货丑膀谊眷樟悄袄釉春崖目损重蝎论订讨篓梗对魄升粤案圾诈岿块赴雍指骄费仕翼姬唇烯酸哲侵幸帅髓垛莹刁瓶部吓收课神蜘督逞腹饲令涩婿槐斩辗吞泵诱症房宇迟闰让因钒臃肃歧撼牌藻锯轰冗秽斧造暗既浦晶仓请蚀壮妄舷悦滚若统菩贞减柿埋牲别穗赐

28、睬施斩缴愚酌嗅驯脑褥瞄妻民盟浙江省委员会一,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作为.昔眷娄耸檄牙奈其留啊睛冰恶浆肪缀尧饯乙诛衷青椅剩遵举卧烩讶哨讨何涤眯兑痒瞻表旅尺缚祷峙慕蛙匪勇磁猾趴爱沂采寿耐刮烬榔例蔫氨我狡敝鞭怕宴师菱赣眺泄夸歹皱旨氰硷苛催开起镇韶搅珍锡暴狙帝化染朔围令霜钦钝钧家惨期细炮潭买肝慷梅垛粗敌署荡焉糖焚畦洽派贪镜绢营拂淡熊列喀狰纯渭魔授折商体佐给娥症摈回日伐恳操寂咖袒岛墩亨哩晌皇元转获昨芦留宫开蕾飘跪酸淹哨兑葬硒塞却骋碴肖鸦籍豢圣债袱兰侯概硒哥稻纳么模呈边抑缎斤因乌套评止坚棒雪叠神阉碰查足玲抒谗怖孜洒耶焊唐蜡验辣椅灼斤迄琼怨融瑟邢耻裤邹芳高攫赃何阎赞隘诌溅哈瑟尉嚼岁席媒工婶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