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8004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 金志远 摘 要教育界对“民族教育”的界定存在很大分歧,现有多种定义法。笔者对十几种民族教育定义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辨析,既分析了每个定义积极、合理的方面,也分析了其消极、不合理的一面。十几种民族教育定义均有其可取之处,使用时可根据民族教育实践的需要,灵活掌握、合理运用,使其为民族教育实践服务。 关键词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定义研究;判断标准 民族教育属教育的一部分,有其历史渊源。由于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对民族教育的界定也不同。然而,现在就要寻求一个特定的、精确的民族教育定义和用法,并为大家所认可,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重要的在于使

2、大家认识到,每一种民族教育的定义和用法,都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民族教育的某种期冀。 一、几种典型的民族教育定义 笔者在这里对几种典型的民族教育的定义逐一分析考察,对其隐含的基本假设和取向,及对民族教育实践的含义作出比较。 1等同说。认为“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相等同,前者只是后者的简称1。这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行政事务和一些科学研究中,都把“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等同,把“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简称为“民族地区”、“民族干部”。这种字面上的模棱两可,势必导致一系列理论探索上的模糊,以至于我们弄不清楚我们的研究对象究竟是谁,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也不甚明确。几

3、十年来,我们已习惯把“少数民族”简称为“民族”,但忽略了“民族”还是一个可以总称若干民族的概念,尤其是用来总称同一个国家的所有的民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中,“民族”是组成同一个国家的全部民族。如美利坚民族、泰国民族等等。“民族”在这一层次上被使用的情况较多,如“民族工业”、“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独立运动”等等,这一类的概念强调的是组成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在特定的方面所具有的同一性。“民族教育”就是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同一性。我们不会认为“民族工业”是指“少数民族工业”,也不会认为“民族精神”是指“少数民族精神”,可是,我们怎么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民族教育”就是“少数民族教育”呢? “中国民

4、族教育”是组成中国的所有民族(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民族),已经实施过和正在实施着的教育。它强调的是这些民族由于同居于一个国家,文化背景有相通之处而在教育上所表现出的同一性,这些同一性对其他国家而言,就是中国特色。所以说,“中国民族教育”应该是一个囊括中国各个民族不同类型教育的概念,“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只是其组成部分。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实际的运用中,“中国民族教育”在很多场合中指“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但是,习惯的用法不等于科学准确的用法。民族学研究已经把汉族纳入研究范畴的今天,如果中国民族教育仍仅仅指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而把汉族教育除外,或者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仍被当成中国教育之外的一种特别

5、教育来对待的话,这对任何一个相关学科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在将来的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民族教育”不仅仅只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从严格意义上分析,它们各有内涵,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地域说。认为民族教育即为民族地区或边疆教育2。民族地区教育和边疆教育与民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内涵不同,外延也有差异。民族地区一般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区即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属于区域性教育范畴,它既包括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又包含该地区的汉族教育。在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50以上的仅有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其余3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

6、占本自治区人口的比例均低于50。也就是说在民族地区,人口占大多数的还是汉族。那么,民族地区教育所反映的情况占绝大比例的是汉族教育情况,很难全面反映少数民族教育情况,更不可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另外,民族地区教育常常对散杂居住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有所疏漏。由此可见,民族地区教育的概念不可能客观、科学、准确反映民族教育的特征和本质。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有68796万人(1990年人口普查数),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5,可以说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像西藏那样少数民族人口占963的地区,可以说当地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教育。在一些省份,当地的少数民族教

7、育也主要分布于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因此,有人把民族地区的教育等用于民族教育,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外,有些省区的人将牧区、山区或边疆地区的教育等同于民族教育,也是与这些地方的居民主要是少数民族,当地的教育主要是少数民族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民族和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的教育毕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因为有些民族省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低(百分之几),汉族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果把这些地方的教育都当做少数民族教育,显然是不合适的。民族教育除了包括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外,还包括民族散杂区的民族教育,也包括设在内地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民族学校(如民族学院、西藏中学、民族班等)。如

8、果认为民族教育等同于民族地区教育而将这些内容排斥在民族教育之外,也是不妥当的。 贵州师范大学附中孙俊在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多维思考中指出,从历史传统上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教育。可是从现状上考察,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质的结论远非这样单纯。“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质应该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整个地区、整个社会的教育”3。这种说法有其合理的成份。因为民族地区有8000余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34,可以说少数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这些地方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这样划分给具体的研究带来了方便,因为在研究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是把一个民族地

9、区的教育、经济等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把其中每项都按民族划分是不可能的。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教育是内涵不同、部分外延相交的两个概念4。 3语言说。认为凡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或使用双语教学的才是少数民族教育5。当然,使用双语或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少数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民族语言教学。在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比较通行的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使用民族语言教学或采用双语教学的现象就比较普遍,这些地方的教育在教学用语上的民族特点就比较突出。如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就形成了一个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的民族教育体系。该区不仅普通中小学的大多数蒙古族学生采用蒙古语或双

10、语授课,在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里,用蒙古语授课的学生也分别占蒙古族学生的518和61。在这类地区,如果将是否采用民族语言授课作为划分民族教育的依据也是不无道理的。但是我们知道,民族语言教学概括不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全部特征。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区别除了共同的语言外,还有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等特征,民族特征是这些特征的总和。民族的这些特征都会程度不同地反映到少数民族教育中来。 另外,一个民族在形成时,必定有自己的语言,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会采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尽管这个民族的语言待征已不明显了,但其他特征很突出,人们仍认为它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如回族、满族等。这些民族的教育虽然在

11、教学用语方面的民族特色不明显了但在其他方面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的某些特点,也不应该将其排斥在民族教育范畴之外。所以,单用民族语言这一特点,作为划分少数民族教育的唯一标准,以局部代替全面,势必把很多非民族语言授课但实质上是少数民族教育的,排除在少数民族教育之外。因此,在民族语言或双语教学不普遍的地方,人们一般都不赞成用是否使用民族语文授课或双语授课作为划分民族教育的标准。 4泛指说或广义说。认为民族教育是指各民族的教育。日本大百科事典所阐述的民族教育概念,就是广义说。该事典指出,“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集团的民族的成员所进行的培养他们具有能够主动地追求自己民族的经

12、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度和能力的教育”6。这一学说阐明了民族教育概念在历史上的双重意义,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民族教育概念的形成及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是非常有帮助的,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奴役,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进行斗争时,他们强调发展民族教育和文化,这时提的民族教育与国民教育的概念是相一致的。我国民族教育的提出也是与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五四”运动后,我国有人提出了民族教育的概念,毛泽东在1945年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由此看来,我国近代历史上所提的民

13、族教育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教育,它所强调的是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与今天所说的民族教育涵义是不同的。今天所提的民族教育专指少数民族教育,这一提法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因此,现在再将民族教育概念与少数民族教育概念区分开是没有必要的。 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属于一定民族的,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各民族的教育都属于民族教育的范畴。不论压迫民族还是被压迫民族;不论是主体民族还是非主体民族;不论是多数民族还是少数民族;不论是古代民族还是现代民族,他们的教育都是一定民族的教育。这一学说有人亦称为“总和说”,“民族解放教育说”等。 5对象说。其论点是,凡是以少数民族成员为教育对象的教

14、育就是民族教育7。对象说与专指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中给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下定义时,就有对象说的色彩。该教育年鉴把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全国各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习,也算做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一种情况。长期以来,专指说是占主导地位的最权威说法,政府的报告和文件都采用这一提法。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对民族教育概念的新表述,是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专指说的继承和发展,它使专指说更加科学和严密,其更加科学之处有两点:其一是对少数民族教育范围的限定,这一限定是非常必要的,它划定了民族教育与一般教育的界线;其二是对“55个少数民族成员所实施的教育”的表述。少数民族成员的表述比少

15、数民族的表述更准确。具体的教育活动只能对具体的民族成员进行。所以,对“民族成员实施的教育”的表述比对民族实施的教育的表述更科学。 应该说这种划分标准比较接近对民族教育本质的把握,因为民族教育的特点正是由教育对象的民族特点决定的,但这种说法细推敲起来也不甚严密。按对象说就意味着每个少数民族成员接受的都是少数民族教育。从理论上讲,每个少数民族成员都应接受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都适合本民族特点的教育,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完全做得到的。因为目前学校教育极少采取个别施教而大多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方式,班级的设量和教学方式只能考虑大多数而很难兼顾个别。在内地杂散居区的学校里,如果一个班级只有一、二名少数民族学生

16、,就很难说他受的教育与其他汉族学生所受的教育有什么两样。反过来,在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班级或学校里有个别汉族学生,他们接受的也可能是少数民族教育。一种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必然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民族教育如果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与普通教育没有差别,那么划分民族教育就无实际意义了。如我国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汉族学校学习,与汉族学生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教育很难说是少数民族教育。 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少数民族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少数民族受教育对象仅是少数民族教育基本要素之一。这一要素给少数民族教育以很大影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从

17、少数民族受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考虑、安排一切问题。但是,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和本质,并不完全由受教育对象所决定。少数民族教育者的特点、少数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特别是少数民族教育的实际运行过程,与受教育者发生种种联系,对受教育者产生诸种影响,从各种规律性的联系中决定少数民族教育的本质。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受教育者是少数民族成员这一要素来判定其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尽管是少数民族学生,若其接受的教育毫无民族特点和民族内容,又没有采取民族的形式,那就不能说是少数民族教育。 6服务说。认为凡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教育就是民族教育8。这个观点针对地区说的观点,依据一些在内地举办的民族学校和民族班的情况,

18、认为这些学校虽然不在民族地区,但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为民族地区服务,也应属于民族教育的范畴。这些民族学校、民族班的教育属于民族教育是无可争议的。但按“服务说”也有问题。如全国各高等学校都有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包括汉族人才在内的各民族人才)的任务,有的学校还与民族地区建立了长期对口支援协作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地为民族地区服务,如果按“服务说”这些教育也称为民族教育。那么,民族教育的外延就太宽泛了。的确,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特点,但这决不是界定少数民族教育和非少数民族教育的标志。少数民族教育主要或者是直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为少数民族和少

19、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的教育。可是,普通教育,也可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可见,“服务说”也难以界定少数民族教育的概念。 7校名说。认为校牌上写有“民族”二字的学校教育就是少数民族教育,或者主要依据是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的学校或班级一般称之为民族学校或民族班9。特别是未采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地方,有人认为当地的民族教育特点就体现在民族学校中。冠以民族学校名称的教育,是名正言顺的少数民族教育。但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及客观条件不同,各民族的教育发展又极不平衡,加之情况复杂,因素多样,这就要求少数民族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只有多样化办学,才能适应少数民族教育的复杂现实。若仅用

20、“民族学校”来判断是否是少数民族教育,就会把未以民族学校命名的少数民族教育排除在外。在有的地方,这种划分大体包含了当地的民族教育,但对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这种划分就不很准确了。因为人们对按什么标准确定民族学校还未达成共识,目前称为民族学校的情况也很复杂。如全国其它学校附设的民族班、民族预备班、民族代培班,全国各类中等学校举办的民族班等,都属于民族教育范畴,但这些学校都不是民族学校。又如按教学用语划分在一些未采用民族语文授课的地方是不适用的。按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所占的比例划分,那么,如何确定比例也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规定少数民族学生超过50的学校可称为民族学校,也有的地方规定少数民族学生所

21、占比例超过当地自治民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一般为30左右)的学校就可称为民族学校。但在有些少数民族高度集中的地方,尽管在校生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而当地人认为,这里的教育都是民族教育,不必要在每所学校的名称前面都冠以“民族”二字,从这些学校的名称上看,与一般学校并无差别;有的地方虽然有许多学校都可称之为民族学校,但因经费有限无法都照顾,只确定其中的几所挂民族学校的牌子,这里的民族学校实际成了民族重点学校的代名词;而有些地方的学校为了享受民族学校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很低的也叫民族学校。因此,如果按学校的名称来统计全国民族教育,就会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除此之外,对民族教育的定义还有文化说、

22、多层次说、民族特征说、目的综合说、民族经费补助说、多因素说等。它们从不同视角、侧重点界定民族教育定义,在此不一一赘述。 上述的每一种民族教育定义,都有积极的一面,但也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从目前对民族教育的研究看,关于民族教育定义的争辩还会继续下去。 二、民族教育定义的方式 尽管民族教育定义存在数十种,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其一是从民族概念及民族观角度下定义;其二是从教育概念及教育观角度下定义。正因如此,随着民族及其民族观、教育及教育观的变化,民族教育概念的定义也发生变化。在诸多的民族教育定义中,每一种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基本假定和价值倾向;每一种民族教育定义都有一种成文的或不成文的民族或民族教育理论

23、基础。对于民族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某一种定义,试图作为全国通用的民族教育定义模式,照搬硬套,而是要分析比较各种民族教育定义所提出的问题,以便根据民族教育实践的要求,运用具有操作性的定义指导民族教育的实践。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概念或变量确定一组指标,通过度量来确切指明概念所代表的事物,对实践作出有效的决策,为民族教育实践服务。 根据我国民族教育的复杂性,笔者认为,用下定义的方式解决民族教育的概念,恐怕比较困难。因此,民族教育要有相应的判断标准或原则。 第一,民族教育专指对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成员实施的教育,亦即前文所提到的“专指说”、“范围说”。这是构成民族教育的前提条件。 第二,

24、民族教育必须反映少数民族在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等方面某些特征。这就吸收了“民族特征说”的合理因素。这是构成民族教育的重要条件。 第三,民族教育必须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这是构成民族教育的关键。这也是对“目的说”和“服务说”的合理吸收。 第四,民族教育必须采取适合少数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内容和形式。对少数民族实施没有任何民族特点的教育,很难称得上是民族教育。这是构成民族教育的重要特征。 第五,民族教育就是在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成员实施的教育。这是对“地区说”的合理借鉴。 第六,民族教育是用民族语文授课或使用双语教学、三语(民族语

25、文、汉语文、英语)教学。这是对“语言说”的借鉴。 第七,民族教育是学校名称冠以民族字样的,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较大比例的教育。这是“门牌说”、“比例说”的综合。 第八、民族教育是民族成员进行民族传承的教育。这是对“文化说”的合理吸收。 第九,民族教育是在我国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教育(狭义说)。其理由是:(1)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狭义概念;(2)我国历史上也基本使用狭义概念;(3)我党领导下的民族教育一贯是指少数民族教育。 第十,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绝对独立的体系,与普通教育很难分开。因此,在民族教育中,普通教育的内容、形式、特点占一定的比例,二者有共性。在民族教育14种典型定

26、义的辨析中,可以发现,某一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民族教育某一方面的特征,从局部看,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行性,但往往带有某一地区的教育特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和特点千差万别。从全国的角度来看,都有一定的偏面性,很难被各方面的人士所接受。因此,笔者认为,应尊重历史,从现实出发,某一地区的教育只要符合上述标准或原则中任何一种,就应属于民族教育范畴。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民族卷 Z.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编辑部走向新世纪的丰碑热烈祝贺全国民族教育会议隆重召开J民族教育,1992,(2) 3孙俊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及其特点J. 民族教育,1987,(7) 4王铁志浅谈少数民族教育及其特点J民族教育研究,1989,(6). 5王铁志论民族教育的概念J. 民族教育研究,1996(2) 6耿金声. 论民族教育的概念和民族教育特点J. 民族教育研究,1991,(2) 7谢启晃中国民族教育史纲M.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8耿金声. 论民族教育的概念和民族教育的特点J民族教育研究,1991,(2) 9王锡宏少数民族教育概念新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4,(增刊) (文见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29卷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