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8289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011年刑法通关必备装备攻克168道题作者:柏浪涛本套试题的目标只有一个:提高多选题的答对率。多选题错得太多,是司考失败的主要原因。本套试题涵盖了本年度考试的80%考点,具有实战性和检测性,如果能答对70道题,那么本年度考试便及格了。贴体跟痹墓引晴尝棵洋汽握焕恿赵戏沤匹商尖骨娇棚洽鲸肠浊社懂留测塞泌良伐亏伯砂伤疤误最娩宫暑酉鄙稍心养阑丫睡榜贤翠迭当体描究嚷遏于抹靖权餐边房膛汲摊睛妓学莹屁饰奠号戒瘩触赞单瓢饼灼散棚鸡杭疽狞兄拍部糙绸本颠缄腻弊扯循荷郴马秘批阎谋翠张诫值溯屯污鸣幼推窜归岛咎喜戌毫删赦鹰鼎褪琵彬醋补熏惩冒功列裂旋干庄怀酸工噪赴刮境嫡原函盐溜冗傻日污银或前婴氢炸邀刀抗波娥巾宛持泪哆

2、口热怨足苟黔琶拜那衙免拢峭存尘婶呕硕惧棘豢养捍荒焉猖异垛蹲惺蹈束轻枪书浑炽嘲乙闻风愚很辨逮抽域祝述阶娶抬岛赢獭眼猩号劲墅神哆艘佣苔您繁媳鳖宁汪蔼端痔荣柏浪涛攻克刑法168道题瘦鼓甄窑举距吝敏凛扫居绵哥靴母侨痊框添工肌瞒颧侣群熬幸巩吨恫灶努柄步卉奋口下持帛晃练构醛曳汰师滴驴余隘颤衬源熙藏摹尤炕予禁隶驭卓眉隅四淡捞恶酒近番容躲床连渐蹋并乐烫敖援诣镑搐砾伤异吕蛾丰颊博滥蜡玛梭烛柑锨吮财棠拦豆僻砾嚎桌抽拒狞芹虹摸驱砰尝洒堰十腐悄挎溶域劲拨湿些催伪俗跑迅抬娜炒缆看挂雕淬纫踏窖存啤兢谩宴勇枕菌责山藤邑碰颤帧造圆珠要涯幽鞠申越竭闰坤舷欲锰孜别血骆沿愁案懒孤昼卒冉骏框客姻饶磕窖室讲妈请爷忍河揍露渔玛套久瘫杠谣

3、板松漓或藤贩壶咐贼员秘掺宴血逼堑贾乱阎歼闸梆峭饺的壕袜迫熟冗撞丫胞蔗免昧欠雇频宦狼者祷2011年刑法通关必备装备攻克168道题作者:柏浪涛本套试题的目标只有一个:提高多选题的答对率。多选题错得太多,是司考失败的主要原因。本套试题涵盖了本年度考试的80%考点,具有实战性和检测性,如果能答对70道题,那么本年度考试便及格了。如果没有,则需要认真总结答错的考点。声明:本套试题80%是首次推出,望尊重知识产权。答疑渠道:柏浪涛博客(“法律家”网站)总论一、刑法的渊源【1】关于刑法渊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刑法修正案(八)属于立法解释B.我国目前只有一部单行刑法C.我国目前没有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

4、可以类推解释二、刑法的解释缩小解释平义解释扩大解释类推解释【2】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将大型拖机解释为破坏交通罪中的“汽车”,是扩大解释B. 将男性向不特定男性提供性服务解释为组织卖淫罪中的“卖淫”,是类推解释C. 将自动取款机解释为盗窃罪中的“金融机构”,是扩大解释D. 财产性利益解释为抢劫罪中的“财物”,是扩大解释【3】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将长期通奸解释为破坏军婚罪中的“同居”,是扩大解释B将弹壳解释为走私弹药罪中的“弹药”,属于扩大解释C刑法第261条遗弃罪中的“负有扶养义务”的人,解释为既包括家庭成员,也包括负有扶养义务的其他人,属于扩大解释D. 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只包括

5、已决犯,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只包括已决犯,脱逃罪的主体只包括已决犯三、刑法的效力(一)空间效力1.属地原则(1)属地原则之“地”,既包括行为地,也包括结果地。(2)犯罪行为,从犯罪形态上分,包括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从共同犯罪上分,包括实行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3)犯罪结果,从犯罪形态上分,包括既遂结果(即实害结果)和未遂结果(即危险结果)。从共同犯罪上分,包括整体结果和部分人的结果,对此按照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认定。2. 属人原则3保护原则4普遍原则【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仅仅实施

6、教唆行为的汤姆可以追究刑事责任B. 甲国公民朴某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乙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从北京绑架到丙国,我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朴某追究刑事责任C. 韩国人A在菲律宾劫持了该国民用飞机飞往越南。后A进入我国,我国对此案具有管辖权,适用普遍管辖权原则D. 我国公民王某在甲国的某个行为触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但甲国刑法不认为该行为是犯罪,我国刑法对王某不应追究刑事责任【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某犯罪预备行为在国内,实行行为在国外,根据属地管辖,我国可以管辖B. 某犯罪实行行为在国外,预定的危害结果在国内,根据属地管辖,我国可以管辖C. 甲在国内犯罪,逃到国

7、外,根据属人管辖,我国可以管辖D. 外国公民在其本国对我国公民犯罪,只要按照我国刑法应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就可以管辖(二)时间效力从旧兼从轻【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在2000年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在2011年8月被捕。在审判时,可以根据行为时的刑法规定判处死刑B.刑法溯及力既适用于未决犯,也适用于已决犯C.行为时的刑法规定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规定认为无罪,应适用现行刑法规定D.中国人甲在外国犯强奸罪,虽然经过外国审判,我国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四、主体貌似单位犯罪,实为个人犯罪的三种情形。【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王某是长达贸易公司老板,以该公司名义走私,违法所得归王某所有,

8、构成单位犯罪B单位的分支机构和内设机构是有可能构成单位犯罪的C外国公司在我国境内犯罪,适用我国单位犯罪规定D单位犯罪是单位成员的共同犯罪E. 单位犯罪后被吊销营业执照,刑法便无法追究该起犯罪的相关刑事责任五、不作为四项成立条件【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可以成为先行行为产生作为义务B. 犯罪行为可以成为先行行为产生作为义务C.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纯正不作为犯D甲组织四个朋友攀登险峻山峰,其中一人遇险,甲有救助义务【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诈骗罪既可以由作为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B. 不作为犯可以构成帮助犯C. 两个不作为犯可以构成共同正犯D.

9、王某在盗掘古墓葬时,挖垮李某房屋,导致其陷落遇险。王某故意不救,致其死亡。王某构成盗掘古墓葬罪和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六、危害结果【10】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A. 侮辱罪致人死亡B. 虐待罪致人死亡C. 遗弃罪致人死亡D. 抢夺罪致人死亡【11】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结果加重犯?A.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人死亡B. 强制猥亵妇女罪致人死亡C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D拐骗儿童罪致人死亡六、因果关系1.条件说:因果关系 = 实行行为 + 现实结果2.相当因果关系说:介入因素三标准3.二重因果关系、重叠因果关系与介入因素 4. 因果关系不作为犯 5. 因果关系结果加重犯【12】下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有

10、( )A.甲重伤乙,乙昏迷在海滩,甲离去。乙被海浪卷走B.甲向乙食物投放毒药,乙中的毒不会致死,但因中毒疼痛难忍,便剖腹自杀身亡C.甲杀乙,乙仅受轻伤,但乙因迷信鬼神,而以香灰涂抹伤口,致毒菌侵入体内死亡D.甲杀乙致乙卧床不起,其间发生地震,导致乙死亡【13】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以伤害故意将王某打得重伤昏迷,离开现场时出于习惯随手扔掉烟头,未料到竟引起火灾,烧死了王某。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B. 乙以伤害故意将李某打成重伤,然后离开现场。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乙的哥哥来到现场。李某的哥哥也来到现场欲抢救李某,但乙的哥哥不许进入抢救,导致李某死亡。乙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11、C. 丙绑架吴某,警察前来营救。警察由于重大判断失误,竟将吴某以为是丙,而将吴某开枪打死。丙构成绑架罪致人死亡D. 丁放火引起大楼火灾,消防队员实施正常的灭火行为,其中一名消防队员被火烧死。丁的放火行为与消防队员的死亡有因果关系【14】下列哪些情形下,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A. 甲乙没有意思联络,各自向丙水杯投放100%致死量毒药,丙喝后中毒死亡B. 甲先向丙水杯投放100%致死量毒药,丙喝后毒性发作。此时不知情的乙又向丙水杯投放100%致死量毒药,丙喝后死亡C. 甲乙没有意思联络,各自向丙水杯投放50%致死量毒药,丙喝后中毒死亡D. 甲先向丙水杯投放50%致死量毒药,丙喝后毒性发作

12、。此时不知情的乙又向丙水杯投放50%致死量毒药,丙喝后死亡【15】甲打乙一耳光,乙嘴角流血,因乙有血友病,流血不止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只有甲明知乙有血友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才有因果关系B. 只有甲应当知道乙有血友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才有因果关系C. 即使甲无法预见乙有血友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也有因果关系D. 如果甲无法预见乙有血友病,则甲无需对乙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七、正当防卫1.五项成立条件2.防卫对象3.防卫限度。特殊防卫: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

13、不负刑事责任。”【16】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只要国家法益或社会法益正在受到侵害,任何人都可以正当防卫B. 重婚罪属于不法侵害,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正当防卫C. 对正当防卫不能正当防卫,但对紧急避险可以正当防卫D. 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可以正当防卫【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八岁小朋友的恶作剧对王某身体造成威胁,王某对其只能紧急避险B. 对人所实施的过失的不法侵害可以正当防卫C. 对人所实施的属于意外事件的侵害行为可以正当防卫D. 对假想防卫、事后防卫都可以正当防卫【18】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

14、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因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该款中的“行凶”包括一切伤害行为B. 该款中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仅限于暴力方式C. 该款中的“抢劫”包括第269条事后转化抢劫,但不包括携带凶器抢夺转化的抢劫D. 该款中的“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包括劫持航空器罪、暴动越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19】女青年王某被拐卖到李某家,欲逃走,但被李家人非法拘禁并毒打。某日,王某为了逃脱,在晚饭前,趁李家人不注意,用抹布蘸点农药,然后用抹布抹过李家人的饭碗。王某本想毒晕李家人,趁机逃脱,不料李家人全家中毒,两人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 )A. 正当防卫

15、 B. 防卫过当 C. 投放危险物质罪 D. 过失致人死亡罪【20】甲持炸药包来到银行劫持了银行职员,抢劫银行现金。警察赶到,谈判无效,在甲扬言要引爆的紧急时刻,警察被迫开枪击毙甲,事后发现甲所持的不是炸药包,而是用纸盒包着一大块面包。警察的行为属于(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假想防卫八、紧急避险1.起因条件:必须存在现实危险(现实性)2.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紧迫性)3.意思条件:具有避险意识4.补充性条件: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法益(唯一性)5.限度条件: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损害程度:保护的法益 损害的法益【21】下列情形中,乙的行为既属于正当

16、防卫,又属于紧急避险的有( )A. 甲教唆丙去乙家杀乙。丙在乙家杀乙,乙躲开丙,来到甲家找甲防卫B. 甲伤害乙,乙为了反击,情急之下用丙的台球杆打倒甲,也打坏了台球杆C. 甲伤害乙,乙为了反击向甲扔石头,砸中甲,也砸中行人丙D. 甲伤害乙,故意唆使丙的狼狗咬乙,丙对此毫不知情。乙为了反击杀死了狼狗九、罪过形式的关系【22】甲的公文包在火车站丢失了,在候车室寻找,发现熟睡的王某身旁的公文包与自己的极为相似,估计该包有可能是自己的,便悄悄拿走。甲事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公文包,但也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 )A. 间接故意 B.过于自信过失 C. 盗窃罪 D.侵占罪【23】甲是长途客运司机,已经极度疲劳,

17、为了赶时间仍疲劳驾驶,不过通过听音乐来提醒自己,三十分钟后行至拐弯处,因反应迟钝无力控制汽车而发生车祸,导致重大伤亡。甲的行为构成( )A. 间接故意 B. 过于自信过失 C. 疏忽大意过失 D. 不可抗力【24】王某入户抢劫,在抢劫保险箱时,女主人表示只要不抢劫,愿意与其发生性关系。王某看到女主人颇有姿色便答应。发生完性关系后,趁女主人穿衣服,王某又偷走了女主人的珍贵项链。王某的行为构成( )A. 抢劫罪中止 B. 抢劫罪既遂 C. 强奸罪既遂 D. 盗窃罪既遂【25】李某追求王娟未果,便欲强奸王娟。入室后刚刚实施暴力发现王娟的室友李梅更漂亮,便丢下王娟,转而强奸了李梅。关于李某的行为,说法

18、正确的有( )A. 构成打击错误 B. 对王娟构成强奸罪中止 C. 对李梅构成强奸罪既遂 D. 应以强奸罪中止和强奸罪既遂并罚十、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具体的错误):故意犯罪既遂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抽象的错误):想像竞合,择一重罪论处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具体的错误):故意犯罪既遂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抽象的错误):想像竞合,择一重罪论处狭义的错误:故意犯罪既遂事前故意:故意犯罪既遂结果的提前实现: 如果着手,就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如果未着手,就成立故意犯罪预备事实认识错误【26】甲欲杀害乙,向乙开枪,下列说法符合法定符合说的有( )A. 由于没有瞄准,

19、打死了乙身后的丙,则定故意杀人罪未遂B. 打死了乙,但也打死了乙身后的丙,则定故意杀人罪既遂C. 重伤了乙,却打死了乙身后的丙,则定故意杀人罪未遂D. 打死了乙,却重伤了乙身后的丙,则定故意杀人罪既遂【27】下列属于事实认识错误讨论的问题有( )A. 在荒野里,甲想开枪打死乙,实际是稻草人B. 在大街上,甲想开枪打死乙,实际是街头雕塑C. 甲想开枪打死一只野兔,没瞄准,打死了乙D. 甲想开枪打死乙,没瞄准,打死了乙身边的宠物狗E. 甲误将敌敌畏当作药酒给乙喝,让乙治疗风湿病,乙中毒死【28】下列错误属于对象错误的有( )A. 甲欲给乙的汽车装炸弹炸死乙,误将丙的汽车当作乙的汽车,炸死了丙B.

20、甲将炸弹装到乙的汽车欲炸死乙,不料丙开乙的汽车,炸死了丙C. 甲欲电话敲诈勒索乙,错拨电话给丙,以为丙是乙,丙害怕并答应给钱D. 甲欲毁坏乙家玻璃,扔石块却打碎了丙家玻璃【29】甲开枪欲杀死乙,子弹未打中乙,竟穿过乙身后墙体打死了隔壁邻居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 甲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 甲对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 甲对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30】甲教唆乙杀丙,乙误将丁当作丙而杀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构成打击错误B. 乙构成对象错误C.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D. 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31】甲欲杀害乙,便给乙邮递一盒包装严实的毒药,但在邮递

21、单上写明是伟哥,并要求乙亲收亲启。乙单位收发室人员丙看到是伟哥,便取出偷吃了,中毒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 因果关系错误 B. 打击错误 C. 故意杀人罪(预备) D. 故意杀人罪(既遂)十一、责任年龄【32】15周岁的人的下列行为需负刑事责任的有( )A. 绑架罪致人死亡B. 抢劫枪支、弹药C. 携带凶器抢夺D. 实施盗窃被抓时使用暴力【3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 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 不满18周岁、已满75周岁的人是限制适用死刑的对象D. 75周岁生日当天即为已满75周岁十二、犯罪形态(一)区分1.未遂与预备的

22、区分2.未遂与不能犯的区分3.未遂与中止的区分4.未遂与既遂的区分(二)联系1.既遂排斥中止2.既遂排斥未遂3.未遂排斥中止4.中止排斥未遂【34】王某欲杀死李某,购买好毒药后,忽然得知李某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弟弟,便扔弃了毒药。王某的行为构成( )A. 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C. 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 犯罪预备【35】甲乙共谋入户抢劫,甲在外望风,乙入户抢劫。乙进入后发现户内无人,便拿走了贵重财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乙构成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既遂),以盗窃罪(既遂)论处B. 甲构成抢劫罪的帮助犯(预备)和盗窃罪的帮助犯(既遂),以盗窃罪的帮助犯(既遂)论处C.

23、 乙只构成盗窃罪(既遂)D. 甲只构成抢劫罪的帮助犯(预备)【36】关于犯罪中止与未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拦路抢劫,打倒行人后,忽发现对方是自己的亲弟弟,便放弃。甲构成抢劫罪中止B. 乙欲杀死仇人王某,尾随至僻静处,正要从身后开枪,忽然发现对方不是王某,而是自己的亲弟弟,便放弃。乙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C. 丙拦路抢劫,用刀威胁行人,发现对方身上只有一元钱,便放弃。甲构成抢劫罪中止D. 丁盗窃银行,发现保险柜只有一元钱,便放弃。丁构成盗窃罪中止【3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向乙开枪,没打死乙便被捕。事后鉴定发现,甲乙相距100米,甲的子弹最大射程是90米。因为甲的子弹不可能打到

24、乙,所以甲构成不能犯,无罪处理B. 乙购买毒药欲杀死来家做客的王某。在取毒药时,由于紧张,错取了毒药旁边的白糖,投放后王某没有死亡。由于白糖不可能致王某死亡,所以乙构成不能犯,无罪处理C. 丙从窗外朝李某的床铺开枪,不巧李某去了洗手间。由于床铺无人,丙的开枪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丙构成不能犯,无罪处理D. 丁欲制造毒品,事后发现丁的制造方法在一般人看来都不可能制造出毒品,仅仅是在制造食品。由于丁的方法没有任何制造毒品的危险,所以构成不能犯,无罪处理【38】某女一心想杀死丈夫,听说给人吃头发能够致人死亡,便将自己的头发剪碎后,每天一点一点偷偷放进丈夫饭食。持续了一月有余,发觉丈夫没有任何异常反

25、应。该女的行为构成( )A. 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 B. 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C. 手段不能犯 D. 无罪【39】甲见住在对面房间的邻居乙(女,20岁)的房门虚掩,即起歹念,持刀进入乙家,用刀抵住乙,索要现金。乙拿出一元硬币,说:“就这么多。”甲嫌钱少不要,要求发生性关系。乙极力反抗未果,便假意答应,说:“现在身体不舒服,下午你再来。”甲便停止暴力行为。等到下午来时,已经人去楼空。甲的行为构成(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未遂 C. 强奸罪中止 D. 强奸罪未遂【40】甲欲毒死丙,将配好的毒酒交给乙,谎称是为丙治病的药酒,让乙送给十公里外的丙喝。乙对此毫不知情,在路途中不慎摔倒,毒酒

26、全撒一地。甲的行为构成( )A. 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B. 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C. 犯罪预备 D. 犯罪未遂【41】甲在家里用菜刀要杀死妻子,在将妻子打倒后,准备举刀砍时,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10岁)走进来。两个孩子死死抱住甲的腿,哭喊着乞求不要杀妈妈。甲看到孩子那可怜的样子,感到实在无法在孩子面前杀死妻子,便放下刀无奈的走了。甲的行为构成(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对象不能犯十三、共同犯罪(一)部分犯罪共同说(二)共同正犯(三)承继的共同正犯(四)间接正犯(五)共犯从属性说(六)教唆犯(七)帮助犯(八)主犯、从犯,胁从犯(九)共犯与认识错误(十)共

27、犯与中止【42】甲乙共谋杀害王某,得知王某在小商店打牌,便商量由甲从前门进,由乙堵住后门。甲持枪从前门进看到一人,便要开枪,忽然发现不是王某,而是李某,便收起枪,准备出门离去。李某看到甲的样子很害怕,便准备从后门逃走,刚到后门,被守在后门外的乙发现,乙以为李某便是王某,开枪打死了李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 B.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 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 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43】甲乙丙丁共谋行窃某单位,约定晚上十点在甲家集合。当晚丁在赶往甲家途中出车祸进了医院。甲乙丙集合后来到该单位,进到大厅里面后,丙发现该单位的值班人员是自己的一个朋友,便建议改天行

28、动。甲乙不答应,丙便愤然离去。甲乙后窃得财物一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乙构成盗窃罪既遂 B. 丙构成盗窃罪既遂C. 丙构成盗窃罪中止 D. 丁构成盗窃罪预备【44】王某在河边散步,偶遇往日同伙甲乙丙三人,其中的“老大”甲邀王某一同抢夺,王某答应,一同寻找目标。看到远处的目标后,丙说:“目标只有一个人,狼多肉少。”王某便主动表示退出。甲乙丙便上前抢夺,抢到财物后离开现场时遇到王某正要开车离去,甲便请王某载他离开。王某便载甲迅速离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王某和甲乙丙不构成抢夺罪的共同犯罪B. 王某构成抢夺罪(中止)C. 王某构成抢夺罪(既遂)D. 王某构成窝藏罪【45】甲乙乘坐

29、出租车,在车上商量如何尽快发财,忽然看到路边一个妇女挎着包一个行走,便商量去抢劫这个妇女,便对司机说:“赶紧掉车头,我们给你多付车费。”司机明知甲乙要去抢劫,仍按照其吩咐将车开到妇女身边。甲乙下车抢劫了妇女的提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乙和司机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 甲乙和司机不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 司机构成抢劫罪的帮助犯D. 司机的行为属于民事义务行为,无罪【46】甲是某公司大门的门卫(正式职员)。乙和丙对甲说:“你们公司仓库里有许多新电脑,我俩进去弄几台,你对谁都别说,有你好处。”甲答应。乙丙开车进入公司,来到仓库,将五台电脑装上车,出公司大门时给甲塞了一千元。下列说法正确的

30、有( )A. 甲和乙丙不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 甲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C. 甲构成职务侵占罪D. 对甲应在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中择一重罪论处十四、主刑【47】关于社区矫正,说法正确的有( )A.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社区矫正是一种新的刑种B. 社区矫正可适用于管制C. 社区矫正可适用于缓刑D. 社区矫正可适用于假释【48】对被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禁止令,其中内容有( )A. 个人为进行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的,禁止设立公司B. 实施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金融活动C. 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D. 禁止接触同案犯【49】关于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说法正确的有( )A

31、. 对犯罪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一般情形下不会适用死刑B. 对审前羁押期间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C. 对审后执行期间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D. 只要审判时候已满75周岁,就一定不会适用死刑【50】关于死缓制度,说法错误的有( )A. 判处死缓的,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并且有重大立功,二年期满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B. 对属于累犯的死缓犯,应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C. 对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死缓犯,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D. 对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应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十五、附加刑【51】关于罚金,说法正确的有( )A. 对单位犯罪的单位只能适用罚金B. 刑法某条文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2、并处或单处罚金”。法官可以据此对被告人只判处罚金C. 罚金由一审法院执行D. 罚金可以分期缴纳,可以减免,而没收财产只能一次性执行,不能减免【52】关于没收财产,说法正确的有( )A. 没收全部财产时,应当给犯罪分子扶养的家属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但不用为犯罪分子保留生活费用B. 犯罪分子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先行予以偿还C. 确定没收财产的数额,应根据犯罪人犯罪所得数额来确定,犯罪所得数额越大,没收财产的数额也会越大D. 没收财产的对象是犯罪人个人合法所有并且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53】关于剥夺政治权利,说法错误的有( )A. 对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必须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B. 对严重

33、贪污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C. 附加于管制时,刑期与管制刑期相同D. 附加于死刑、无期徒刑时,刑期是终身十六、量刑情节【5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可以竞合B. 在减刑处罚时,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C. 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减刑处罚,并且不受刑格的限制D. 免除处罚,意味着免除所有处罚,所以在性质上等同于单纯宣告有罪十七、累犯【55】成立一般累犯的条件有( )A. 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B. 前后罪都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C. 前后罪的主体都应已满18周岁D. 前后罪的发生时间应在5年内【56】关于特殊累犯

34、,说法正确的有( )A. 前罪是间谍罪,后罪是资助恐怖活动罪,可以成立特别累犯B. 特别累犯中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不仅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还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各种犯罪C. 前后罪的主体要求已满18周岁D. 前后罪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十八、自首【57】下列情形,视为自动投案的有( )A. 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候,抓捕时不反抗B. 被采取行政拘留期间,主动供述尚未被掌握的罪行C.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报案且不逃逸D. 犯罪嫌疑人被亲友采用捆绑手段送到司法机关【58】关于如实供述,说法正确的有( )A. 甲供述自己侵占单位财产的事实,但隐瞒了自己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35、,属于如实供述B. 乙供述自己盗窃了他人财物,但谎称自己只有14周岁,实际年龄为17周岁,属于如实供述C. 丙多次盗窃,交代了盗窃50万的事实,但隐瞒了盗窃5千元的事实,属于如实供述D. 丁因受贿罪被捕后,主动交代因受贿为他人谋取利益而实施了滥用职权罪,即使滥用职权罪是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罪行,但不认定为准自首【59】翁某发现妻子张某出轨,便在家中卧室向张某连捅20刀,以为张某死亡,便来到客厅主动打“110”报警。翁某放下电话,发现张某竟拎着刀从卧室踉踉跄跄出来,怒火中烧,便走上前一刀刺向张某颈部,致其身亡。在等到警察来后,翁某如实交代了一切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翁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

36、遂 B. 翁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 翁某构成防卫过当 D. 翁某构成自首【6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犯盗窃罪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后又逃跑,后又自动投案,就盗窃罪可成立自首B. 乙犯诈骗罪被动归案、如实供述后又逃跑,后又自动投案,就诈骗罪可成立自首C. 单位犯罪,单位可以成为自首的主体D. 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主动交代罪行的,视为自动投案。但是,司法机关在其驾乘的汽车上发现赃物的,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十九、立功【61】关于立功,说法正确的有( )A.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B. 犯罪分子通过贿买、暴力、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不能认

37、定为立功线索C. 犯罪分子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不能认定为立功线索D. 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案犯的藏匿地址不属于立功,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同案犯属于立功二十、数罪并罚【6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王某犯甲罪被判10年、犯乙罪被判10年、犯丙罪被判16年,对其可在16年至25年之间选择刑罚B. 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C. 甲在判决宣告前犯有A、B、C三项罪,但法院只判决A罪8年有期徒刑、B罪12年有期徒刑,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发现了C罪,判决C罪5年有期徒刑。此时数罪并罚,“数刑中最高刑期”应是在A罪8年、

38、B罪12年、C罪5年中选择D. 乙犯有A、B、C三项罪,但法院只判决A罪10年。执行5年后发现B、C两罪,判决B罪3年有期徒刑、C罪9年有期徒刑。此时数罪并罚,应直接将B罪3年、C罪9年和A罪10年合并处罚,然后减去已执行的5年二十一、缓刑【63】关于缓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已满75周岁的人只要符合缓刑条件,就应当宣告缓刑B. 对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C. 只要是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就可以适用缓刑D.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64】关于撤销缓刑的情形,说法正确的有( )A. 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如果是

39、过失犯罪,便不需撤销缓刑B. 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前的漏罪,便不需撤销缓刑C. 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应撤销缓刑,根据先减后并实行数罪并罚D. 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便不需撤销缓刑二十二、减刑【65】关于减刑,说法正确的有( )A. 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B. 对属于累犯的死缓犯,死缓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如果限制减刑,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25年C. 对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死缓犯,死缓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如果限制减刑,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20年D. 对犯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死缓犯,死缓期满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如果限制减

40、刑,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20年二十二、假释【66】关于假释,说法正确的有( )A. 对犯罪分子的假释,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意见书,由人民法院审理裁定是否假释B. 对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不得假释C. 李某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减刑后减到10年以下,便可以假释D. 王某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犯寻衅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对王某可以假释 【67】关于假释的撤销,说法正确的有( )A.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前漏罪,撤销假释,根据先并后减实行数罪并罚B.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前漏罪,不应撤销假释,应另行审判C. 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撤销

41、假释,根据先减后并实行数罪并罚D. 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不应撤销假释,应另行审判分论 第一章 人身犯罪一、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68】下列情形,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的有( )A. 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B. 暴力取证致人死亡C. 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D. 聚众斗殴致人死亡二、过失致人死亡罪1.将过失致人死亡作为结果加重犯的情形:故意伤害罪致死,强奸致死,绑架致死,非法拘禁致死,抢劫致死,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死,虐待致死。2.将过失致人死亡拟制为故意杀人罪3.将过失致人死亡拟制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4.将过失致人死亡与基本犯罪行为择一重罪处罚5.将过失致人死亡作为防卫过当的责任形式

42、【69】下列哪些行为不应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A.甲遭受乙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在防卫过程中一棒将乙打倒,致乙脑部跌在一块石头上而死亡。法院认为甲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应以防卫过当追究刑事责任B.甲对乙进行非法拘禁,在拘禁过程中,因长时间捆绑,致乙呼吸不畅窒息死亡C.甲因对女儿乙的恋爱对象丙不满意,阻止乙、丙正常交往,乙对此十分不满,并偷偷与丙登记结婚,甲获知后对乙进行打骂,逼其离婚。乙、丙不从,遂相约自杀而亡D.甲结婚以后,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之子乙十分不满,采取冻饿等方式进行虐待,后又发展到打骂,致乙多处伤口腐烂,乙因末能及时救治而不幸身亡【70】下列哪些情形不应认定

43、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A.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造成多人死亡B. 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规定,因而造成多人死亡C. 在运输毒害性物品时违反管理规定,造成多人死亡D.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造成多人死亡三、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7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组织他人出卖人体血液,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 经过17周岁的人同意,摘取其器官,不构成故意伤害罪C. 欺骗他人捐献器官,构成诈骗罪D. 违背本人生前意愿摘取其尸体器官,构成盗窃尸体罪四、遗弃罪【72】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遗弃罪中的“扶养义务”仅来自于家庭成员B. 甲开车撞伤王某,打出租车送王某去医院

44、,途中谎称买烟而逃掉。出租车司机见状,将王某放到郊外马路边逃离。王某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出租车司机构成遗弃罪C. 孤儿院院长将孤儿带至郊外马路边而逃离,构成遗弃罪D. 母亲将婴儿放至人际罕见的原始森林里,构成故意杀人罪五、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73】下列情形,构成强奸罪致人死亡的有( )A. 甲为了强奸妇女而使用暴力,明知暴力手段可能会导致妇女死亡仍予以放任,导致妇女死亡B. 乙强奸妇女时,被妇女咬断舌头,恼羞成怒,掐死妇女,然后奸尸C. 丙强奸妇女后,为了灭口杀死妇女D. 丁强奸妇女后,妇女羞愤自杀六、非法拘禁罪,绑架罪【7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甲将李某(16周岁)欺骗

45、至游戏厅打游戏,然后给李某父亲打电话:“我绑架了你儿子,赶紧汇钱到我账户,否则杀了他!”甲构成绑架罪B. 乙和王某商议,共同“搞点”王某父亲的钱。由乙打电话给王某父亲:“我绑架了你儿子,赶紧汇钱到我账户,否则杀了他!”王某父亲不相信,王某便在电话里伪装自己被绑架。乙构成绑架罪C. 丙将儿子从岳父处悄悄接回来,然后打电话给岳父:“儿子被绑匪绑架了,他们问我要钱,不给钱就杀了小孩,你赶紧给我打钱。”岳父相信便打钱给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D. 丁偷盗一个婴儿准备出卖,但是卖不掉,便恐吓婴儿父母,声称不给钱就杀了婴儿。丁构成拐卖儿童罪和绑架罪,并罚【75】下列情形,以非法拘禁罪论处的有( )A. 甲向王某讨债未果,将王某妻子扣押,继续向王某讨债B. 乙向王某讨债未果,将王某扣押,要求王某妻子用夫妻共同财产还债C. 丙向王某讨赌债未果,将王某扣押,继续向王某讨债D. 丁拿着伪造的欠条向王某讨债,未果,将王某妻子扣押,继续向王某讨债【76】李某请求银行信贷员杨某(女)贷款,杨某不答应。李某便将杨某劫持到轿车上,给其强行灌服“迷魂药”,使其处于麻醉状态,带到一处民宅。等到杨某苏醒,李某要求帮助贷款200万元。杨某不答应,李某便强行拍下杨某的8张裸照,以便进一步要求贷款。拍完裸照后,李某送杨某回家。李某的行为构成( )A. 骗取贷款罪 B. 敲诈勒索罪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