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591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民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总论31.1项目背景31.2项目概论5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1.4可行性研究结论71.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72.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82.1项目提出的背景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32.3推荐建设规模163.城市概况173.1地理位置173.2自然环境条件174.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94.1建设地点194.2建设条件194.3施工条件214.4用地优劣势评价225.建设内容及规模235.1建设目标235.2 建设内容及规模236.建设工程方案246.1规划设计依据及要求246.2总平面规划布局256.3建筑设计266.4结构设计276.5给水排水296.6采暖、通风326.

2、7电气336.8弱电357.消防367.1总图消防367.2建筑消防367.3给水消防378.环境影响评价398.1编制依据398.2编制原则408.3项目场址环境现状408.4环境影响因素的确定418.5环境影响因素分析418.6环境保护措施428.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449.节能459.1设计依据459.2设计原则469.3节能设计要求469.4节能节水措施4910.组织机构及工程施工与管理5110.1组织机构5110.2工程施工与管理5211.项目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5311.1项目组织5311.2招投标程序5711.3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5811.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912.

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912.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912.2投资估算及投资构成分析6112.3资金筹措6113.综合评价6314.结论与建议6514.1结论6514.2建议66附图: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X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 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承办单位:XXX负责人:XXX1.1.4项目拟建地点XXX1.1.5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单位编写单位:X法人代表:X单位地址:X 邮政编码:X1.1.6研究工作依据(1)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版);(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编写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4、(3)国家有关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经济技术定额、标准;(4)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深度要求; (5)XXX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1.1.7编制范围(1)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区经济发展进行调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2)确定项目地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5)定性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6)从技术、经济、环保、社会等各方面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1.2项目概论

5、(1)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XXX市、县政府统一部署,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办实事,拟建XXX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便民服务大厅400平方米设立村镇办、计生办、合管办、劳动保障、司法所、财政所、经管站、民政办等十几个窗口,行政办公用房400平方米包括出纳室、会计室、主任室及档案室等,办公室、会议室及活动室40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X成立于2010年,隶属于XXX人民政府,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9人,设置3个股室。服务9个社区,2.5万户居民。XXX便民服务中心基本职

6、能是:1)受理群众法律、法规、政策及服务事项的咨询;2)受理、承办群众中申办的服务项目;3)协调有关部门职能交叉事项;4)监督各部门规范、高效、优质服务;5)负责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考核;6)及时处理中心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3)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定为6个月,即2012年6月-2012年12月。(4)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投资80万元,地方自筹160万元。(5)建设性质 新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便民服务中心座12占地面积平方米600建筑面积平方米12003项目总投资万元2

7、40其中:建设投资万元221预备费万元194资金来源申请上级万元80自筹1601.4可行性研究结论项目建成实施后,方便了村民,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增强了乡镇干部为民服务、严格工作纪律的自觉性。可以及时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方法、办理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为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供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平台。对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外部交通、通讯、供水及供电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政策支持条件较好。本项目符合铁岭县总体规划要求,基本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效益,建议尽

8、快组织实施。1.5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注重合理设计。在项目工程设计上,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势地形,搞好土建设计,根据其地形状况设计建设方案,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原有设计的利用,减少投资成本。(2)切实搞好原材料资源的合理配置。鉴于本项目的原材料需要市场供应,而市场价格难于把握,因此要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市场行情,建立原材料的合理储备,保证项目建设有序进行。(3)合理调度资金,保证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2.项目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2.1.1国家政策背景为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坚持便民、利民原则,推广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整合行政资源,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办事程序,规范便民服务行为,促进便

9、民服务机构与乡镇基层站所建设相协调”的要求,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财政支持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乡镇财政便民服务设施纳入乡镇政府便民服务设施之中,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并对达到建设标准及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由省、市财政予以资金补助。去年以来,铁岭市财政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全力加强建设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工作。2012年8月2日,XXX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XX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

10、心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希望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一要切实提高对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全力推进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既要考虑总体目标的实现,又要切实安排好今年的建设任务,确保今年任务的完成。三要确保建设资金的需要。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四要扎实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五要统筹做好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其他工作。六要强化组织领导。最后,要把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与推进全市公共行政服务“四级联动”新机制工作结合起来。2.1.2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11、主要职责便民服务中心隶属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在业务上接受市、县政务服务中心指导。便民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审批、证照办理、委托受理各类申请和信访举报投诉、项目全程代理、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进驻部门有:村镇办、计生办、合管办、劳动保障、司法所、财政所、林业站、经管站、民政办等。(1)民政窗口工作职能:1)农村低保2)农村医疗救助 3)农村五保供养4)优扶对象申请定期抚恤金定期扶助金 5)生活困难救助 6)老年人优待证核发7)残疾证办理(2)劳动保障窗口工作职能:1)小额担保贷款审查2)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3)农村劳动者进城求职登记证办理4)协助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新农合、新农保和基本医疗、失业、工

12、伤5)负责就业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劳务输出、实施就业援助等6)组织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协助培训对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7)指导用人单位签订、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负责劳动关系协调及争议处理8)协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建档工作,受理个人信息变更、申报特殊门诊等服务,协助开展就医情况审核和确认(3)人口和计划生育窗口工作职能:1)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2)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3)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4)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象的申报、审核和办理5)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审批6)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申报、审核和发放7)计划生育基本免费技术服务项目的审批8)再生育审批(4)村镇办窗口工

13、作职能:1)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2)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3)农村宅基地审批(5)农、林业服务中心窗口工作职能:1)林木砍伐证核发(自用材)2)义务植树代劳金收取3)林权纠纷受理4)林地征占用地手续申报办理5)木材加工经营许可证申报办理6)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7)农业灾害补助资金发放8)农机购置补贴申报办理9)政策性农业保险办理(6)财政所窗口工作职能:1)国家有关惠农资金分配、审查和发放监督;2)办理良种、水稻、玉米、退耕还林补贴3)家电下乡、汽摩下乡补贴申报办理(7)司法援助窗口工作职能:1)人民调解2)法律咨询3)信访接待4)综治维稳2.1.3项目理出(1)铁岭县莲花湖街道政

14、务发展现状莲花湖街道政务信息公开、效能投诉工作主要包括:受理接待信访投诉、调处矛盾纠纷、司法援助、开展党建(组织关系转接)、办理个人建房、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劳动保障、农林水利、税务代征、涉农补贴、新农合补助等相关事宜,年接待处理各类事项2500余件,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莲花湖街道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2)存在问题一是由于受莲花湖办公场所的限制。由于新成立事业单位,暂时无办公场所。二是临时办公场所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有些部门对处理事项时舍不得部门利益或图自己方便,导致办事时间过长,办事效率地下。三是临时办公场所导致行政行为与行政服务不够公开与规范。各项制度、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结时限

15、、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行为规范、管理规章等不够公开透明,不能有效保障群众知情权。严重影响了机关效能建设,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为了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各部门服务能力,促进街道便民服务全面、协调发展。莲花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已是当务之急。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杜绝了群众办事“地点难寻、干部难找”的现象,方便了百姓办事,改进了干部作风,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现了群众、干部、政府三满意的局面。(1)集中办事,方便群众。中心的建立,使过去需要跑多个部门才能办成的事,现只跑一个中心就能办成,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

16、找为一次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并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2)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中心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柜台式的敝开服务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在心理上与工作人员平等相处,中心的运行机制也使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更为人性化、规范化、合理化,变过去“你求我办事”为现在“我为你服务”,挂牌上岗、站立服务、微笑服务已在中心成为自觉行动。(3)强化监督,提高效率。中心对全部服务事项作出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切实减化办事程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公开透明的办事机制加大中心各单位之间、窗口工作人员之间、中心管理人员的相互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4)阳光作业,依法行政。中心建立公开、透明的告知制度,服务项目、办事

17、程序、办结时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行为规范、管理规章等,全面公开,实行阳光作业,有效保障了群众知情权,保障行政行为与行政服务公开、规范与合法。(5)廉洁履职,预防腐败。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使乡镇一级的行政审批从内部走到前台,各项工作更为规范透明。中心的职能是管理、协调、服务、监督,尤其是监督方面,可以整合纪检监察,财政监督等有关单位共同进行,使监督工作更具实效。“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有效杜绝“吃、拿、卡、要”的现象发生,杜绝暗箱操作,预防、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6)密切干群关系,改善政府形象。长期以来,受传统意识和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部分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办事不公开、不公正、不方

18、便以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群众意见很大,服务中心组建以来,区乡村干部集体唱响“有事请找我、我为你服务”主旋律,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及时疏通群众积怨,彻底改变了过去基层站所各自为阵、唯我独办的状况,有效改善了干群关系,树立党委政府良好形象。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国家法律及政策支持是项目建设的根本保障为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坚持便民、利民原则,推广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整合行政资源,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办事程序,规范便民服务行为,促进便民服务机构与乡镇基层站所建设相协调”的要求,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财政支持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19、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乡镇财政便民服务设施纳入乡镇政府便民服务设施之中,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并对达到建设标准及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由省、市财政予以资金补助。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筹措依据。(2)地方政府高度重视XX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开拓创新,多措并举,全力加强建设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组织力量和良好建设环境。2.3推荐建设规模根据XXX政务发展的现状,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听取有关专家对建设规模的意见,结合今后的发展研究分析,在此基础

20、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建便民服务中心一座,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新建用房集便民服务大厅、行政办公用房、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并配备必要的设施,从而形成功能明确、规划合理、布局紧凑、节能环保型的建筑物体。这样可以满足莲花湖街道便民服务的需求。从上所述,建设XXX便民服务中心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3.城市概况3.1地理位置XXX位于XX市XX区,位于X老城区和沈北新区之间,北距老城11公里,南距沈北新区14公里,规划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5平方公里。到2020年新城建成,总人口将达30万人,成为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城市。3.2自然环境条件XX属北温带半湿润季

21、风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为6.85度,7月份为最热月份,平均24.1度,极端最高气温35.9度;1月份为最冷月份,平均-13.1度,极端最低气温为-34.3度,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718.8小时。气压和风向主要受季风和西风急流的季节变化影响,年平均风速为3.29米/每秒,4月份风速较大,平均为4.9米/每秒,8月份风速较小,平均为2.2米/每秒。雨量地区差异大,年际时空变化也大,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夏季多,冬春季少,年平均降雨量为650.8毫米。历年无霜期为135天至152天,最多为182天,一般在9月末见初霜,翌年4月下旬终霜。封冻期每年从11月上旬开

22、始,翌年3月中旬解冻,年平均冰层厚度为1.23米,最薄处为0.9米。XX区平面布局呈钻石状,以水为魄,以河为轴,依辽河,骑凡河,跨天水河,拥如意湖,望莲花湖,水面面积占市区面积15.7%。凤冠山横亘市区,蟠龙山彰显气象,形成“两条碧水穿城过,十里湖山尽入城”的鲜明特色,是名符其实适宜人居、适宜创业、适宜休闲度假的“中国北方水城”。特别是中国北方少有的国家级莲花湖湿地公园紧紧围合在城市周围,芦苇丛生,百鸟云集,蛙鸣十里,稻谷飘香,使铁岭凡河新区成为中国“建在湿地上的城市”,成为河、湖、山、城和谐统一的现代化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4.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4.1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XX镇。用地面积

23、600平方米,能够满足新建用房的用地要求。场地位置交通方便,配套设施齐全,比较适合用于公共建筑的建设场地,该场址适于用作铁岭县莲花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用地。4.2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XX位于XX市XX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左右,年日照近26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气温:极端最高气温35.9,历年平均气温6.85,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4.1。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650.8mm,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降雨量为471.71mm,占全部降雨总量的70%。雷暴日:年平均雷暴日23.4次。能见度:能见度1km的雾日数年平均21.6次。风向及风速:冬季多

24、西北和北风。春秋风大,但风向不定夏季多西南风和南风。最大风速达1215m/s左右,集中在45月份。最大积雪深度:20cm。4.2.2工程地质场地底层为粘性土、沙类土、碎石类土,局部地段覆盖薄层杂填土。从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粗砂、园砾、砾沙。4.2.3场地地震效应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类别为类。4.2.4水文地质场地无地表水体,在场地的粗砂层、砾沙层、圆砾层赋存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47.8米。地下水的不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凡河、天水河侧向的补给。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4.2.5场地条件场地宽阔,便于本项目的施工组织和实施。现场具备供水、

25、供电条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4.2.6附属配套条件(1)供电本工程电源由室外配电箱引来,电源电压10kV。(2)供水、排水水源为市政供水管网直接提供。消防给水由自建给水泵房和消防用水蓄水池解决。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室外检查井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3)采暖本项目采暖热源为市政热源管网,供水温度为80/65。(4)通讯本项目建设区域内电话、有线电视及计算机宽带网络均已形成,就近取用。4.3施工条件本工程所在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比较便捷,施工材料组织方便;项目所在地的劳动力资源饱满,具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劳务人员、技术水平及施工能力,同时项目所在地的工业状况较好,项目地不远有与施工相配套的

26、混凝土构件厂、木制构件厂、金属加工厂等,这些厂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供货服务水平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的需求。建筑工程当地的建材如砖、瓦、灰、砂、石等地方材料供应可靠;施工场地地下无古墓文物、管线设施等,施工道路比较平坦,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设备进入较为方便。同时施工现场基础设施配备齐全,用水、用电、通讯等方便。XX县有着多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并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施工设备配 套,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4.4用地优劣势评价(1)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土地总体规划的要求。(2)地理位置优越,出行方便,交通便

27、利。(3)自然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经济环境优良,具有可依托的基础设施和方便的生活服务设施。(4)道路、给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实行大型化、集约化和资源共享,节约建设投资,减少建设周期。5.建设内容及规模5.1建设目标XXX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是一个为辖区内群众服务的基础性设施,其建设目标为:(1)建立健全新建项目的使用功能,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完善配套工程,体现21世纪铁岭县建设项目全新水准。(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5.2 建设内容及规模按照XX县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XXX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

28、便民服务大厅400平方米设立村镇办、计生办、合管办、劳动保障、司法所、财政所、经管站、民政办等十几个窗口,行政办公用房400平方米包括出纳室、会计室、主任室及档案室等,办公室、会议室及活动室400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6.建设工程方案6.1规划设计依据及要求6.1.1规划设计依据(1)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2)便民服务中心用地现状图;(3)现行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6.1.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坚持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充分考虑项目的自然环境,从营造高效的便民环境的高度出发,科学规划、优化设计、力求环境优美、个性鲜

29、明、新颖求实的原则。(3)重视项目现有的地形地貌,从实际出发,坚持管网就位,排水就近,标高就势的原则;(4)建筑造型上采用对称式设计方案,体现柔和效果,有亲和力。充分突出其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鲜明特征。(5)结合项目的建设目标,坚持全面考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原则。6.2总平面规划布局6.2.1总平面布局总体布局根据用地的周围环境及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布置一处主入口,一处疏散楼梯。建筑物四周均有消防车道,无死角,满足消防登高作业要求,建筑物的距离根据其建筑分类设置满足“建规”的安全距离。6.2.2竖向设计建设场地平坦,竖向拟采用平坡方式布置。场地排水尽量利用地面自然坡度,场地内雨水排入院区绿

30、地内,必要时采取管道排水方式将场地积水排入园区雨水排水管网。6.2.3绿化基地用地范围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空地景行绿化,草坪与多树种及小品结合,形成丰富怡人的绿化空间,并与整体绿化风格相呼应。6.3建筑设计6.3.1平面设计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一个主入口,一部疏散楼梯。一层为便民服务大厅,二层为办公用,三层为行政用房及会议室。6.3.2立面设计结合周围环境及环保要求,采用合理平面布局,使整栋建筑物形成有韵味和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建筑。简单大方但又具有亲和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6.3.3剖面设计工程相对标高为0.000,室内外高差0.3M。每层高3.3米。主楼主体高度为10.5米。6.3.4各部构造做法(1)

31、外墙采用外保温墙体,370厚承重煤矸石空心砖墙外贴聚苯板(厚度经节能计算确定)。外贴面采用高级喷涂涂料。(2)内墙内隔墙主要采用180厚承重煤矸石空心砖墙,卫生间等局部隔墙采用120厚非承重煤矸石大孔空心砖。采用高级内墙涂料粉刷表面。(3)地面、楼面采用釉面地砖地面,卫生间均采用防滑地砖面层。(4) 顶棚采用内墙涂料。(5)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二道设防,防水层耐久年限为15年,采用SBS改性沥青卷材。屋面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板(厚度经节能计算确定)。(6) 门一层对外出入口采用不锈钢玻璃平开门。各层房间采用木制胶合板门。(7)窗外窗采用塑钢节能玻璃窗。6.4结构设计6.4.1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

32、设计规范GBJ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83-9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4月)6.4.2自然状况(1)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情况1)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o=0.55kN/基本雪压:So=0.5Kn/土壤标准冻结深度1.2米2)工程地质情况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使用年限:50年。6.4.3结构布置根据建筑方案

33、布局及功能,并考虑发展需要,拟全部采用框架结构。6.4.4地基基础选型(1)基础安全等级为乙级。(2)基础选型:结合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及荷载特点,经过经济、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比较,基础结构形式暂定为桩基。6.4.5抗震设防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属2类,本项目建筑物抗震考虑按规范设防。抗震烈度7度。6.4.6楼面和屋面荷载标准值办公室2.0 KN/,楼梯2.5 KN/,不上人屋面0.5 KN/。6.4.7主要材料的选择(1)混凝土柱 C30框架梁 C30普通梁 C30板 C30独立基础 C30(2)钢筋H

34、PB235 fy=210N/mHRB335 fy=300N/m冷轧带肋钢筋 fy=340N/m6.5给水排水6.5.1编制范围 室内、外生活给水系统,室内、外生活污水及雨水排水系统。6.5.2给水设计(1)水源本项目水源由市政供水管网供应,水质满足本项目生活及消防用水水质要求,建设方提供资料显示该地区市政供水管网的流量计压力均能满足本项目生活及消防用水要求。(2)生活用水量预测根据项目整体功能的划分,用水量预测见下表:水量预测表序号名称用水定额(L/Pd)每月最高用水量(m/d)小时最大用水量(m/h)备注1生活用水505513.82绿化道路广场用水2L/d16.523未预见水量10%101.

35、25合计81.517.05(3)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供水管网枝状敷设,由生活给水泵向供水管网供水,满足建筑物生活用水的水压及流量。建筑物内生活给水直接由室外生活给水管网引入,接入处设给水计量表井。建筑物内给水系统采用明管枝状敷设方式,卫生器具均采用节水型产品。2)消防给水系统详见消防专篇。6.5.3排水设计 (1)生活排水系统本项目生活污水日最高排水量为64m,小时最大排水量5m/h。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合流排放,通过排水立管排入室外排水检查井,再排入院区合流排水管网,最后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市政污水排水管网。(2)雨水排水系统本项目屋面雨水由屋面雨水斗收集,通过立管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或附

36、近的雨水口;道路雨水将利用与人行道和周边绿地的高度差,优先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多余的天然降水经雨水口收集经院区雨水排水管网排入市政雨水排水管网。本项目雨水量按重现期P=2年、暴雨强度S5=2.86L/(s100)设计。6.5.4设备材料、管道防腐及管道保温(1)管材室内生活给水管、热水管均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外生活给水管采用PE管,承插口连接。室内污水及雨水排水管采用UPVC管,橡胶圈卡子接口。室外污水及雨水排水管采用混凝土管,承插接口,水泥条形抹口。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联接。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给水铸铁管,法兰联接。消火栓箱采用铝合金制作,内配SN65消火栓,25m

37、长65马制水带,QZ19水枪,消防按钮.消防高位水箱采用成品喷塑钢板装配式水箱,其公称容积9m。(2)管道防腐明设焊接钢管外接口处刷樟丹两道,管道外刷银粉漆两道,刷樟丹、调和漆各两道。(3)管道防结露、保温敷设于不采暖房间和室内地沟中的水管和所有热水管均保温,保温层采用岩棉管壳,外敷玻璃布。6.6采暖、通风6.6.1热负荷估算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及同类工程设计综合分析确定节能热指标进行估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200,采暖热负荷84kW。6.6.2热源本项目热源为市政管网。6.6.3热力管网本项目室外热力管网采用预制保温无缝钢管,法兰联接,直埋敷设。6.6.4室内采暖系统本项目各建筑采暖热源室

38、外由市政管网提供的80/65热水,室内采暖系统均采用上分式垂直单管跨越式采暖形式,供水管敷设于顶层棚上,回水管敷设于一层地沟内,地沟检修口设在楼梯间内。散热器采用铸铁辐射对流型散热器TDF(内腔无砂型),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地沟内采暖管道保温采用橡胶材质管壳。6.6.5通风系统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工作需要,应设置分体空调并配置机械通风设备。公共卫生间设排气扇强制排风。其它房间以自然通风为主。6.7电气6.7.1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由室外配电箱引来,电源电压10kV,以电缆直埋方式引入便民服务中心楼内。6.7.2负荷等级根据本建筑的性质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应急照明、

39、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设备及监控、网络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余负荷为三级负荷。6.7.3供电参数要求10kV侧供电电压波动幅度不超过额定电压的7%,供电频率允许偏差0.5赫。6.7.4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对重要设备采用放射式的供电方式。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监控及网络设备等属于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电源末端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第二电源采用EPS应急电源,电压380/220V。6.7.5电缆、导线选择及敷设方式电力、照明、自控等线路宜采用阻燃型电线和电缆,重要的消防设备的线路有条件时可采用耐火型电缆。三级负荷(照明)的配电线路采用在电缆竖井内的阻燃预分支电缆,

40、其余动力负荷采用来自变电所低压屏的阻燃型电缆放射式方式配电,出竖井穿镀锌钢管暗敷设。所有导线穿镀锌钢管敷设。消防管线需穿镀锌钢管暗敷设在墙或楼板,如有用明敷设需刷防火漆。6.7.7接地系统本工程采用TNCS系统。凡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气设备外壳及所有带接地端子的插座等均应可靠接至PE线上。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分开,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6.7.8照明设计(1)照度标准:照度标准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设计。(2)本工程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及应急照明,灯具分散控制。预留室外景观照明电源。(3)照明电压:照明电压为交流电220

41、伏。(4)照明配电设备及灯具选择:一般及应急照明配电箱选用PXJR334型,内装小型短路器作为保护元件,至插座回路采用漏点断路器,动作电流30mA。照明光源采用荧光灯,荧光灯灯管为节能型(T5或T8)电感式节能镇流器加电容补偿,使功率因数不低于0.90,卫生间采用防水型灯具。(5)照度要求:各办公用房的照度不低于100Lx。(6)应急照明:在消防栓处、疏散走廊、通道及出口处,在出口顶部及1米以下的墙面上设置疏散标志照明,并在每层设置10%正常照度的应急照明,作为暂时继续工作的备用照明。(7)电线选型及辐辐射方式照明干线来自变电所的低压配电屏,选用预分支ZRYJV型电缆。照明支线选用ZRBV50

42、0型导线在墙内或吊顶内穿镀锌钢管敷设。6.8弱电6.8.1综合布电系统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综合布电系统,系统完成本楼的话音及数据信号的传输,由4M宽带引入楼内,网络系统采用局域网形式,可以支持语言或数据通信业务的应用,在公共部位设IC卡电话。6.8.2有线电视系统本工程信号引自有线电视规划网。本系统采用分支分配方式,干线及支干线均采用SYKV759同轴电缆,用户线采用SYKV755型同轴电缆。7.消防7.1总图消防本项目的建设高度10.5米。消防设计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总平面布置项目与周围其它建筑物间距满足消防要求。7.2建筑消防本项目以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疏散口,疏散宽度及疏

43、散距离,走廊宽度,房间距门及各房间门距疏散口的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本项目建筑物为二级耐火等级。梁、板、柱等结构构件满足二级耐火时限要求。7.3给水消防建筑物内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并设置手提式灭火器。7.3.1 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本项目消防用水量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建筑设计,消防用水量见下表:消防用水量预测表序号名称标准(L/s)延续时间(h)用水量(m)1室外消火栓2021442室内消火栓152108合计352527.3.2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本项目消防给水水源为城市给水系统,火灾时所有消防给水泵启动,分别经室外环形消火栓给水管网供水至起火建筑物。其中环形消火栓给水管网上均布SX100型地下式消

44、火栓。7.3.3 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本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灭火器配置系统(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由室外消火栓给水管接入,直接供水至建筑内各消火栓处,接入口采用两路进水,室内管网成环状明管敷设。室内消火栓箱采用800650240标准消火栓箱,暗装。内设SN65消火栓一个、麻质水龙带25m及消防动按钮。消火栓布置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2)灭火器配置:项目各建筑室内设置手提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配置标准:中危险等级 2A/具 最大保护面积 75/A最大保护距离 20m/A各建筑内选用MF3型磷酸铵盐类(ABC型)手提式灭火器,每局3kg装,配灭火器箱。8.环境影响评价8.1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国务院253号令)(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002号)(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41996)(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1B119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