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883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活动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盛唐气质与李杜诗篇,浙江省义乌中学 李清,盛唐气象和盛唐气质,盛唐气象: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勃郁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这就是为后人所艳羡的“盛唐之音”、“盛唐风骨”,林庚所论之“盛唐气象”。盛唐气质: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收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的特点,便是“盛唐气质”。唐诗的历史,其实就是盛唐气象和盛唐气质的衰变史。,盛唐气质,盛唐气质主要表现为自由奔放刚健浩大的青春活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诗句都表现出情绪爽朗、思想浩荡的特点。这一特点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相互辉

2、映,构成了一种朝气蓬勃的时代心理。,盛唐气质,盛唐气质还表现为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时期的诗人们一般具有高度的自信,乐观进取,不甘心于埋头案牍,而乐于建功立业。李白二十五岁“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六十一岁时还准备从军杀敌;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都是这一特点的表现。,盛唐气质,最后,盛唐气质还表现为高度自信百折不回的人格魅力。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杜甫的“穷年忧黎元,济世肯杀身”,都是他们人格魅力的体现。诗品即人品,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豪放的唐诗中,也体现在“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代代

3、无穷已”之类的句子里。,盛唐气质,诗人们的仕进之心,本身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体现,而一旦与国家人民联系起来,用他们的文笔,用他们的肉体,他们一辈子的追寻在历史文化层面总结和提升,体现并贯穿于唐人生活、生命的追求之上,便表现为一种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成就了盛唐时代,化为盛唐气质,为后人埋下了仰慕的种子。这就是我们热爱唐朝,热爱唐诗的原因。,李白素描,1.“眸子迥然,哆如饿虎”、“双眸光照人”2.“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3.“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4.“少任侠,手刃数人。”5.“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大眼睛,挺精神,喜欢穿紫,带着短刀,有道士服装,也有道士书

4、和丹药,各地游荡,爱好谈论,人们看去,仿佛是仙人。,一、故乡和少年生活,根据最可靠的说法,是他在5岁的时候,在四川北部彰明县青莲乡度过他的童年。5岁以前,谁也不清楚了。20岁以前,曾经和一个道士叫东严子的,隐于岷山,好几年不入城市。读书之外,他很早学习武术,自己有“十五好剑术”的自述。他的写作也很早,他也有“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自叙诗。,一、故乡和少年生活,他离开四川以后,就再没有回去过,所以凡是他写的川中景物的诗,都是少年时期的作品。“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可见他少年时高度的诗歌技巧。四川最让他留恋的,也许是那样山景中的月亮。这是像他在峨眉山月歌中所歌唱的那

5、样: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二、仗剑远游,1.江陵幸遇司马承祯“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2.洞庭葬友和江南之行望庐山瀑布、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三、二进长安,赐金放还,1.35岁时进长安“行路难,归去来。”2.42岁进长安“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四、再次远游,漫游梁宋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梁园吟:“人生达命岂

6、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歌且谣,意方远,东方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杜相遇:“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四、再次远游,2.东去吴越,探幽燕,走江南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病逝途中受永王或他人牵连,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朝发白帝城),辗转四年,终投奔在安徽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后62岁时死在当涂。,看透一切的李白,这时的李白已经看透一切,却也憎恶一切。他说:“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捣却鹦鹉洲!”他平常所羡慕的神仙,到最后也觉得不可靠。“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学道与从政,本是贯穿他一生的矛盾,这时候承认都失

7、败了:“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诗圣杜甫,杜甫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死后葬于家乡巩县。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因此被誉为“诗史”。,经历和诗歌创作,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20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再见面了。,经历和

8、诗歌创作,2.困居长安时期(35至44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经历和诗歌创作,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下春望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 的作品,即“三吏”、“三别”。,经历和诗

9、歌创作,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又出外漂流。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李杜诗篇的比较和局限,李诗豪放飘逸,杜诗沉郁顿挫。他们的诗中都有人民,但是李白的诗歌中他自己仿佛是以一个救世主的角色出现的,“欲济苍生未应晚”,他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杜诗中的人民是诗歌的主角,杜甫是一个站在一旁观察并不时痛哭出声的记录者形象,从这点上讲,他比李白伟大。但是这两个人都是统治阶层的自觉不自觉的代言人,他们写人民,但他们毕竟不是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