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207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4课时《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设计安徽省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一一绘画第1课时第三单元对话大千世界一一绘画创意与实践第三课触摸创新一一用材料改变观念1.教材分析:本课题由四个递进式学习任务组成,教材内容结构蕴含“一轴、一线、两大”的巧妙构架:“一轴”是指四个“学习任务”紧紧围绕“材料”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由浅及深地探究材料于艺术作品的意义;“一线”是指四个任务驱动学生从概念了解(看),到深度理解形式语言法则(懂),再到创作过程解读(会),最后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创作过程(用),线性驱动学生完成知识技巧的学习转化过程;“两大”是指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基于单元大概念进行,并且有效落实于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综合素

2、养水平提升的大目标。本课开篇以一段文字介绍、一幅作品赏析、一个“知识窗”和“思考探究”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小环节,意在于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学习情境,对于综合材料艺术的概念、特点、意义、材料组织法则等形成浅层认识,为后续深度探究学习做好铺垫。本课题分为四个学习任务:什么是综合材料艺术综合材料艺术是如何表现的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综合材料绘画训练中的重点问题2.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可塑性仍非常大,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建习重ElI识材料在绘画艺术表现中的作用和意义。4 .学习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创作有意义的综合材料作

3、品。5 .学习目标:图像识读:识读综合材料绘画的代表作品,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分析综合材料绘画的概念、艺术流派及观念,感受其在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方面的形式特征;运用形式美原理对综合材料绘画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理解材料与主题内涵、形式语言的内在关系,感知和认识材料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美术表现: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发现并创造性地运用材料,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的过审美判断:了解综合材料艺术的概念、特点、发展潮流等内容,感受材料艺术的造型、色彩、质感、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能够对代表作品进行识读,理解材料与主题内涵、材料与形式语言的内在关系;创意实践

4、:使用美术的方法进行视觉形象创造,表达自己的意图情感,并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创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养成创新意识,创作综合材料美术作品,进而美化我们的生活,实现美育目的。文化理解: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用形式美原理对材料艺术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理解文化多样性。6 .教学过程:游戏导入:(2-3分钟)游戏导入:击鼓传花的形式抽盲盒。盲盒里面放了不少的作品图片(阿黛尔布洛赫肖像1号、鱼、峡谷、综合材料图片、凤归来、肖像-dogs(1)等,还有绳线、塑料、陶瓷等),请同学们抽中其中一张后说明(1)你看到了什么?(2)画面绘画的材料是什么?(3)画面中有什么?(4

5、)如果是让你把材料综合在一起你会怎么做?(5)想想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在画面上?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教学。环节1:对比作品,提升学生审美兴趣(2-3分钟)展示两幅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克里姆特的作品阿黛尔布洛赫肖像1号。提问:(1)这两幅画有什么异同?(2)第二幅画在表现上有什么独特之处?介绍材料艺术的特点和现状。阿黛尔布洛赫肖像1号:白色部分多为石膏制作,绘画加上综合材料的呈现。脸部、手部、肩部是绘画,其余均为综合材料。金色的肖像画、综合材料诸元素的关系极具装饰性、肌理变化丰富、运笔收放自如、作品雍容华贵、大气磅礴。蒙娜丽莎:传统的古典油画作品。总结:进入2

6、0世纪以来,由于多元文化的发展,艺术观念和造型材料的多样化成为视觉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造型观念上的自由表现与造型媒材上的大胆拓展使各画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艺术家越来越多地使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造与表现,为绘画的创新注入了活力。综合材料释放出更大的艺术能量,让平凡的视觉元素汇集成材料语言,为造型领域开发出了一个具有潜力的表现空间。让我们走进综合材料,触摸创新,运用综合材料,画出能传达自己想法与情感的小幅作品吧。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回答问题:两幅画都表现的人物题材,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幅为写生手法,第二幅为装饰表现手法,而且使用了特殊的材料。环节2:探究一:什么是综合材料艺术?(4-5

7、分钟)1、(展示综合材料图片)分析种类。2、分发三份材料包,不同的材料包里面是不同的综合材料分小组不同的体验材料包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感受。(1)材料包1:文脉系列一一第三次浪潮:计算机文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我们的生活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品表达和探索传统知识传播的过去、今天、未来的互为关系,感受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及其信息传播的演变。(2)材料包2:川美作品,分析其中用的多种综合材料。(3)材料包3:积木乐高制作的向日葵、星月夜(4)材料包4:补充与材料包2不同角度的拍摄,分析其中用的其他多种综合材料。总结:讲解材料艺术的发生发展:综合材料已渗入现代与后现代的各个艺术流派,不同

8、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创作方式,但无论怎样的方式,观念始终是首位的。材料不仅表达思想与观念,还是视觉表达的前提与基础,影响着艺术家的思维和技能。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对作品背后的内涵、观念进行识读,引发思考。结合对作品的深度解析,理解材料与观念的内在关系过渡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综合材料,那综合材料是如何表现的呢?环节3:探究二:综合材料艺术是如何表现的?(4-5分钟)1、展示两幅作品:胡伟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和汤志义的凤归来。教师提问:(1)这两幅画有什么异同?(2)材料与形式语言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围绕两张作品展开解读,剖析材料使用与艺术形式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对于材料的逆向思维是创新的

9、来源,即依据材料的特征与性能,寻找出不同寻常的闪光点,再以智慧与新意予以呈现。多元化的视觉语言、表达技法最终服务于作品的主题内容。艺术家胡伟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系2005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采用了群像并置的组织手法,力图“以神写形:画面由七块画板组成,共计表现了包括陈独秀等十八位历史入物,通过打破时空局限,采用群像并置的组织方法,展现历史跨度。通过人物主次虚实的不同表现处理,表现历史事件中人物的作用发挥。通过特殊纸张一层层地反复粘贴、一遍遍地画,使画面呈现出班驳的质感,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段历史。凤归来:艺术家汤志义的凤归来(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是优秀的对传统文化借鉴的

10、艺术作品,并不是对传统符号的简单挪用,而是建立在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内涵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大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和一种精神象征。汤志义的风归来以当代艺术家的视角和文化立场,以传统材料大漆、螺钿与金属材料搭配,通过层层打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既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表现,又具有装饰趣味,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材料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总结: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材料与形式语言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达出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质的作品。环节4:探究三:综合材料绘画创作(6-7分钟)艺术家创作一张树功遗存的记忆渡江战役。教师抛出问题:(1)艺术家是如何把创作的灵感变为艺术作品的?(

11、2)以艺术家张树功作品遗存的记忆渡江战役为例,详细分析解读创作过程。艺术构思阶段,教师抛出问题:艺术家是如何在构思过程中解决艺术表现问题并逐步完善作品的?带领学生逐一地观察、比较、分析几幅草图的推演变化、分析每幅草图艺术家所思考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草图一:思考大幅作品基本问题(作品形式、构图组织、材料选择、制作手法等)。义统:W十壮!嗖i内%包桩C加L今依巴曲瓜傀点在3U让可也十人人钙也?夕检第珞4切入豺粒生?毋左至-&*0。风玲女402提问:方案四意味着什么?(2)草图二:进一步协调形式表现语言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抽象构成风格的画面组织,使用何种材料表现,(3)草图三:制作小稿效果图(形色

12、元素具化,成品效果预期)。提问:为什么渡江船队的表现手法由写实变为抽象?为什么画面的色调选用深色系?完成作品:引导学生回顾前三幅草图,对比完成作品,探究起始问题答案。回到起始提问:1 .三幅草图与最后的完成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 .艺术家是如何在构思过程中解决艺术表现问题并逐步完善作品的?总结:并进一步升华问题:“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J艺术家只有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善于分析思考,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看来司空见惯却最富情趣的细节,从而在创作中匠心独具地表达思想和主题!设计意图:感知作品主题中蕴含的情感色彩,明确创作意图。环节五:探究四:综合材料绘画训练中的重点问题(1分钟)(1)确立

13、主题,利用所选材料的普遍性、共通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融合创新;(2)理性思考综合材料所具有的文化信息、语境空间;(3)处理好综合材料与图式的关系,进而创新性地揭示主题。环节六:创意实践(15分钟)上节课让学生课下根据任务单搜集的材料,课上带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作学生分小组制作完成,并分组展示讲解创意及想法。课堂总结(1分钟):不同的材料有它独特的审美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感受材料语言的延展内涵。它承载、积淀了更多的历史与文化的痕迹,并最终被运用于作品观念的艺术表现中。创新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改变我们观念与生活的方法和能力。我们要从留意身边的细小事物做起,发挥我们的创造力,触摸创新,使我们

14、的生活充满新意与美好!课后拓展:学生搜集更多的综合材料幽华品触甚中的魅力。7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触摸创新用材料改变观念概造YSS创作表现、8 .作业设计:(1分钟)1、主题:以综合材料展示中国山水风情山水情要求:搜集素材,选择喜欢的风格或画家研究,构思草图,准备工具。2、预习下一主题,并想想你看到的美术展览是怎样的,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9 .教学反思:课前:课前准备充足,希望学生能认真预习课本,课堂教学效果期待优秀。课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氛围里面,有些学生还是提不起来兴致,再接再厉。课后: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展示个人作业并积极与同学分享创意、交流思想。能够描述材料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料、肌理、手法等特征,以形式美原理分析作品,感受作者传达的观念和审美内涵。能够理解多元文化,并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发现材料艺术的现实运用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