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方案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大精神,全面落实*部署要求,在新起点上推动我县县城、镇、村高质量发展,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深入贯彻对*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县城、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二)工作目标。以全县*个镇(街道)、*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年,主要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差异化发展目标引领科学有效,资源要素投入明显加强,社会力量得到广泛动员,形成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合力。至U*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域经济增速、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明显提高。到*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
3、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在县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到*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与省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工作任务(一)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工业经济。构建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链,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绿色建材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绿色能源、现代医药、现代制糖三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粮头食尾”“
4、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壮大农海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做大做强火龙果、金金昌鱼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海洋产业园,重点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深海网箱养殖示范区、乐民国家级对虾种苗培育场和*省级渔港经济区,高质量打造“蓝色粮仓: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等产业。突出打造以*北部湾旅游新区为重要发展极,以五色文旅、八大美景为基础的全域乡村旅游格局。加快打造一批内涵丰度的乡村旅游产品,打响*革命老区的红色乡村旅游品牌、休闲渔业等蓝色滨海旅游品牌、“红树林保护区”等绿色生态旅游品牌、历史传统村落等古色观光游品
5、牌,以及“果味*”乡村夜经济旅游品牌。(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建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产业园六大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连接六大园区交通提升行动,打造大型产业集聚区、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以中建材(*)博大玻璃项目建设为引领,打造*个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和南药产业园。(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
6、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贯彻实施*县推进制造业当家十条措施,压紧压实各部门、各镇(街道)招商引资主体责任,积极发挥招商顾问建言献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乡贤招商,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招商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加快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优化中心城区生活品质空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民政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
7、有关部门配合,遂城街道落实属地责任)(*)推动县城高水平扩容提质。全面加快*与市区同城化发展步伐,强化县城与邻近地区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推进*发展成为*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遂城街道落实属地责任)(*)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加大力度推进全省城乡融合试点县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案例和制度成果。提高县城就业容量和质量,引导镇村人口向县城转移,承接返乡农民就业创业、生产生活。以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为重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民政
8、局等部门配合,遂城街道落实属地责任)(二)增强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 .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机制,提升镇级卫生院医护能力;加大文化下基层力度,推广举力,村晚”村BA”村FIFA等文体活动。加快补齐偏远镇服务“三农”的短板弱项,在家门口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之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打造兴旺的商业圈。开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农贸
9、市场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精细化品质化水平。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展销活动,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助推消费升级。深入实施供销社联农扩面五项工程,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等农产品冷链流通新模式。做大做强农村电商两个“国字号”品牌,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鼓励电商产业园和电商直播基地等主体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促进农货“走出去”。(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合作联社等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打造便捷的生活圈。积极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推动镇村生活一体融合。(县民
10、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建设美丽好镇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好镇建筑风貌管控,深化乱搭乱建乱涂问题治理,做好沿街建筑立面风貌改造提升,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街区,改造提升旧民居、旧街巷、旧社区,注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打造一批辨识度高、具有*特色的网红地、打卡点。深入推进“洁化、绿化、美化”行动,统筹绿道、碧道、健身步道、休闲公园等建设,着力提升美丽好镇的生态化特色化品质化水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配合)* .建强中心镇专业
11、镇特色镇稳步推进中心镇和区位优势较好镇建设,做优做强省级中心镇,加快邻近*市区镇融入市区建设,切实发挥中心镇、区域优势镇对周边城镇、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联接城乡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支点。做精做强专业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珠三角专业镇联动发展,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跨区域合作,加快形成“一镇一业切实推进中医药小镇、海洋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精品小镇。(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三)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着力抓好粮食安全。锚定全市粮食面积、总产首位目标,坚持
12、良田粮用,深入推进摞荒耕地复耕复种,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利建设,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及集中连片、全程托管,加大种粮补贴和农机农技服务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农田稳产增产能力。推行“稻稻薯”等轮作模式,稳步扩大甘薯、玉米、马铃薯等旱粮种植面积。(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等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业态。持续壮大火龙果、番薯、圣女果、南药、生猪、对虾、金金昌鱼、生蛀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示范区建设。做强火龙果、生猪等*个省级产业园,建设好南药、预制菜等*个省级
13、产业园,积极谋划水产、番薯等特色产品省级产业园。加快推进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示范县建设,支持做大做强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示范区、示范场。做大做强农业知名品牌,做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和“两品一标”认证工作,抓紧谋划“*金图昌鱼”“*瑶柱”等全国地理标志商标,打造一批“国字号”“粤字号”品牌。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培育乡村休闲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整县域科技支撑示范工作。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探索果园种粮、工厂化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
14、属地责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出台全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制度。实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行动,总结推广界炮镇西湾村“亿元村建设经验,打造更多经济实力强村,基本消除“空壳村”。加快推进村级集体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的村级集体领办创办或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鼓励村级集体入股或者参股经营稳健的农业企业、优质公共服务项目或者牵头举办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开发。(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做好乡村布局规划和农房管控。按照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部署,完善村庄规划编制
15、,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体现“乡愁、乡风、乡貌完善农房建设标准和规范,强化新建农房风貌管控,支持建设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坚决遏制新增农村违法违规建房行为。(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加强村级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农村厕所建设管理,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
16、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加快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带建设,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示范创建。(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加强古树名木、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排查
17、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镇工作队,提升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监督执纪执法,重点查处镇(街道)、村“一把手”腐败问题,常态化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县纪委监委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探索数字化、
18、网络化等治理方式,打造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模式,积极参与省级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气质。(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办、县民政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开展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平安夜访”,积极推广应用“矛盾纠纷码上办”。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活动,打造更高水
19、平的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县委政法委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坚持全县一张图、一盘棋,高质量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县镇村生产力布局。明确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策略,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一体谋划县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实施制度,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等部门,各镇(街道)配合)* .加快
20、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加快“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和村内道路建设,推动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推进环北部*水资源配置工程*支线项目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三同五化(县水务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相对集中布局新能源充换电设施,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供电局等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
21、地责任)(*)推动形成县镇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域同步建设千兆光网和*G网络,推动*G网络向农村覆盖。(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加强县域防洪排涝、防灾减灾、应急避难等设施建设。(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务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和保护。推进森林保护、抚育与改造。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推动生态修复,统筹推
22、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重点流域和重点海域环境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和重要江河湖库水体保护,推动江河治理向支流河涌延伸。提升县镇村污水设施管网覆盖率,将城镇周边的农村生活污水优先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其它农村生活污水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实施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更新机制,加快完成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
23、复。(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提升农民就业质量,实现农村低收入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城乡教育联合体发展,鼓励城乡学校建立“学校联盟”,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县教育局牵头,县有关部门,各镇(街道)配合)(*)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紧密
24、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县招县管镇用“,落实“万名医师下乡”计划,加强镇村两级卫生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护能力。(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有关部门,各镇(街道)配合)(*)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加快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县民政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发展,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
25、责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县“三馆一站”、体育馆等文体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挥镇级文化设施带动辐射作用,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五)强化保障措施* .深化城乡综合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26、*)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则和监管措施,推进点状供地,强化农村各类平台载体用地保障,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机制。(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多层次市场主体,推广“公司+”生产经营模式,构建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深化扩权赋能改革。赋予部分中心镇县级经济
27、社会管理权限,定期梳理评估县级下放权限,确保放到位、接得住、管得好。加大镇(街道)党(工)委统筹能力,强化镇(街道)人员力量和资金等保障,推动人财物相匹配、权责利相统一,切实解决镇(街道)“看得见管不着”、县直部门“管得着看不见”等突出问题。(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编办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县城落户限制要求。(县公安局牵头,县有关部门,各镇(街道)配合)(*)完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强化统筹协调、方案制定、督促落实等职责,指导督导各镇(
28、街道)成立相应的指挥体系,推动实体化运作。按照管理扁平、资源下沉、整合优化的改革方向,统筹优化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和机构编制等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能。(县委编办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 .健全政策体系(*)科学精准分类施策。制定各镇(街道)差异化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不简单比总量、比规模,更加注重质量指标、人均指标、特色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生态环境、群众幸福感、公众满意度等。(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县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加快制定产业、改革、商贸、农业农村、人才、科技、土地、基础设
29、施、生态保护、财政、金融、民生保障等配套政策。(县委组织部、县委政策研究室(县委改革办)、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金融工作局、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等按职责负责)(*)制定镇(街道)工作方案。各镇(街道)在县的统筹指导下按“一镇一策”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各镇(街道)负责)* .完善帮扶机制(*)用好用足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省直单位、中直驻粤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和市直单位资源优势,加强对*个定点帮扶镇的帮扶支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
30、特色产业,建立县域及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强化县内帮扶协作。推动各镇(街道)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加强对全县镇街“组团式”帮扶。(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强化*融安深度协作,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重大协作事项会商协调、干部互派、人才挂职等协作机制,促进互联互通,拓展产业、民生事业合作。(县委组织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强化要素保障(*)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统筹部分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用于县
31、镇村建设。(县财政局牵头,各镇(街道)配合)(*)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推动创新“银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融资模式。(县金融工作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财政局等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加强用地保障。加快推进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工作,优化县镇村各类用地空间布局。强化县域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支持。(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推动干部和人才下乡。注重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从县机关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道)、产业园区挂职锻炼。
32、建立人才下乡激励机制,加强人才驿站建设,实施“三支一扶”“巾帼行动”“青春建功行动”等项目,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县委组织部牵头,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强化科技支撑。推动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县内布局设点,建立科技示范、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县科工贸和信息化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属地责任)* .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企业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优势,鼓励商协会、大型企业结对帮扶镇村,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下的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县农业农村局、县国资委办、县工商联牵头,县有关部门
33、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鼓励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发动民营企业等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引导重点建筑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力量,动员群众积极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牵头,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县委统战部牵头)(*)发动智库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出谋划策。(县委政策研究室
34、牵头)三、加强考核激励(*)根据市考核体系,制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考核方案,对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及县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考核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增强活力。(县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统计局等部门配合)(*)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公务员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参考。(县委组织部牵头)(*)加强县域、镇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统计监测。(县统计局牵头,县有关部门配合,各镇(街道)落实主体和属地责任)(*)及时评估实施效果。健全常态化督促检查和定期评估机制,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根据实际优化调整政策举措。(县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县指挥部成员单位配合)(*)强化激励约束。对工作推进得力、成效明显的镇村,按规定给予资金、土地指标等支持奖励。对考核结果靠后、存在突出问题的镇村和部,采取警示约谈、挂牌整治等做法,形成倒逼压力。(县指挥部办公室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