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409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5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一一聚焦,从学生已有认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出发,引出本课的主题“如果把物质不断地加入同样多的水中,它们能持续溶解下去吗二第二部分一一探索,首先让学生交流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哪些;其次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然后通过对比实验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能力不同。第三部分一一研讨,在实验与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对比实验中确切的数据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不同。第四部分一一拓展,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二、说学情通过之前的学习和平时的生活经验,学生知道食盐能够在水中溶解,知道通过搅拌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知道生活中有一些物质跟食盐一样能够在水中溶解。本课中使用的小苏打这种材料,学生很少接触,大都不清楚小苏打的样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本课学生将学习到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一一对比实验,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开展探究活动,发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对比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不同,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这一科学概念。三

3、、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科学概念目标 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

4、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五、说教学法L教法:本课的教法是以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安排了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的、愉快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自主实验,主动探究,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让组内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探究中来,体验实验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六、实验改进教材中所呈现的方法是用小勺一份一份地取食盐和小苏打,然后放在纸上,再一份一份地倒入盛水的

5、杯中搅拌。为帮助教学目标更有效的达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验进行了改进:1 .教参中介绍到将2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8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秤先称出20克,倒在纸上,将纸对折后再用小勺将它们大致拨成2份,不断重复,直到分成8份,这样子分每份分出来的不均匀,造成实验过程中溶解的份数不同,不利于实验数据的分析。二是利用电子秤称量,直接分成2.5克一份,但使用时必须平放在桌面上进行称量,相当耗时费力,不利于后续实验的开展,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将食盐和小苏打洒落在桌面。基于这些困难,我们分析实验的本质会发现,寻找的替代材料只需要具备能较准确称量且省时省力的特点即可,而制作一把定量的勺子即可,为

6、此我通过多次测试,挑选了这1个2.5克的食盐定量勺和一个2.5克的小苏打定量勺。使用了2.5克的定量量勺后,更方便学生较为准确的取出2.5克的食盐和小苏打,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2 .第二个存在的问题是将食盐和小苏打倒在纸上以及往烧杯中添加食盐和小苏打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洒落或溅落的情况,如果将每份量取好之后直接倒入烧杯中,有些学生又不能很及时的记录数据导致加入的份数不明确。那么基于这个问题,我将倒在纸上改成了倒在双面透明无盖的小方盒里。七、说教学过程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一)聚焦L展示食盐并提问:把它放到水中,会怎

7、么样?2 .教师实验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测。3 .揭示主题:如果把食盐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二)探索活动一:说一说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L提问: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2.追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活动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L引入对比实验,学生阅读实验方法。(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清水;(2)取8份2.5克的食盐放入盒中;(3)往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食盐完全溶解的份数。(4)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

8、直到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小苏打完全溶解的份数。2 .教师演示并强调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3 .学生自主探究。(1)出示并分发实验材料。(2)出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3)组内分工,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4 .实验结束,提醒学生整理好实验材料。(三)研讨(1)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2)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3)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时,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四)拓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学生已经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红糖等。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引导学生课后利用今天课堂上的实验方法

9、,探究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八、说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实验改进需求是来源于学生在实际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及时修改活动方案。2 .本课的操作性比较强,所以为了突破重难点,突破一些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需要老师强调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步骤,并在实验过程中巡视和指导。通过本次课的研究,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课的教学需要我们更加关注我们的学生,研究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属于它们“自己的研究”,我们只有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发现,才会完善他们已有的认知。以上便是我对这节课的思考与设计,感谢您的聆听,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