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426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心用情服务,做群众“贴心人”一一江西省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典型案例【案例摘要】江西省推荐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为“暖心贴心社保服务窗口”。该社保服务窗口在“为民贴心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做法特色突出。在市委市政府、市人社局党组、社保中心班子的坚强领导下,丰城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乡镇街道人社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针对“办不了”“很难力、”“不给办”的情况对症下药,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把

2、党的惠民政策惠及于民,争做群众的“贴心人”,持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同和当事人的亲切赞美。一、“战疫情、保发放两不误当疫情来势汹汹时,全市采取静态管理的措施,要求全体居民居家不外出。当时正值每月居保待遇、被征地农民生活补贴发放期间。为了居家的参保群众、被征地农民更加安心,中心工作人员从疫情开始就驻扎单位,日夜奋战“连轴转”,全力以赴参与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待遇发放相关工作。按照“统筹兼顾、错岗安排”原则,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和养老金发放工作。1 .强化联动协调。加强与上级机构、财政部门、代发银行的沟通协调与对接,确保拨付的养老保险基金提前安全到达指定账户。2

3、.采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各乡镇(街道)业务经办人员协调相关业务办理工作,及时完成到龄人员待遇申请、待遇终止注销、发放账户变更等复核工作。3 ,认真做好发放数据核对、数据上传等相关业务工作,确保了疫情期间居保养老待遇、被征地农民生活补贴等各类待遇按时足额发放。4 .为避免因疫情管控、隔离以及系统等因素造成的工作不畅,合理调度下沉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做到疫情防控和待遇发放两不误。8月份城乡居保养老金提前至10日发放到位,共计发放16.67万人,发放金额3026万元。隍城镇甘家村委会村民陈厚炎在提前得到工资后感叹到“疫情期间在家没有收入生活真的很艰难,还好有

4、政府提前给我发了养老金,感恩政府!”。二、社保签发送上门,便民服务暖人心社会保障卡是集医疗、社保、银行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民生卡”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电子社保卡签发旨在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为将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落到实处,市人社局强化主体责任,多方联动抓落实,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组织乡镇人社所密切配合,在乡镇成立电子社保卡办理服务小分队,深入全乡镇为行动不便或不会办理电子社保卡的群众上门办理,温暖百姓心。为让群众及时享受国家的好政策,洛市镇人社所成立专门的电子社保卡办理服务小分队,对辖区内的居民进行电子社保卡政策信息上门宣传,并为行动不便或不会办理电子社保卡的群众上门办理,让居民足不出户享受贴心服

5、务。荷湖乡坪坑村村民聂根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不仅自身患帕金森,还要照顾患病的妻子,时常到医院看病拿药,现在有了电子社保卡,聂根弟感到方便了很多,只需带上手机即可。“以前看病忘记带社保卡,看病很不方便,有时候还白走一趟。有了电子社保卡方便多了。”聂根弟满意地说到。三、履职入户办实事,上门认证解民忧“张开嘴,还要张大点。看到这里,眨眨眼睛,再眨一下,好了。“丰城市剑光街道李发根老人卧床在家,市社保中心待遇发放股工作人员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通过智能化人脸识别的方式上门帮他办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市社保中心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以抓落实活动年“三拼三促”工作为抓手,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

6、,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社保服务质量,深入行动不便的老人身边,主动上门帮助很多像李发根一样行动不便的退休居民解决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打通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为规范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工作,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中心创新服务手段,启用手机APP认证服务模式,采用“互联网+人脸认证”手机APP高科技认证服务模式,让参保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完成生存资格认证。深入33个乡镇(街道),通过现场发放宣传页等形式,营造手机APP认证氛围,切实把手机APP认证工作宣传到户到人。先后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干部及村级协管员进行手机APP认证工作培训,提高APP认证

7、推广能力。通过分组下乡跟踪服务,对享受待遇人员在手机APP下载、安装、注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服务指导。手机APP注册完成后,即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不出户、不跑腿,自主或在亲友帮助下,打开APP,“张张嘴”识别,便轻松完成认证。对于长期卧病在床、高龄、残疾、无智能手机等特殊群体,提供快速绿色通道,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拍照上传认证系统,切实解决了特殊群体的认证困难。通过上门服务既加强了与群众的交流,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国家的好政策,党的贴心关怀。群众利益无小事,社保工作于细微处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得到办事群众满意及肯定的同时,也鞭策着社保人要将为民服务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