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9587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小结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第6章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本章要点,装配方法,装配尺寸链,自动装配,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6.1 机械装配基本概念,机器装配精度,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3,装配工艺系统图,6.1.2 机械装配工艺过程,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件、部件和机器(图6-2),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4,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5,套件与组件示例,6.1.2 机械装配工艺过程,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6,6.2.1 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7,装配尺寸链的完全互换法,采用极值算法计算装配尺寸

2、链封闭环公差的分配,装配尺寸链计算的几种情况:1)当组成环是标准尺寸时(如轴承宽度,挡圈的厚度等),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为确定值。2)某一组成环是不同装配尺寸链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位置根据对其精度要求最严的那个尺寸链确定3)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公差分配方法可以按等公差法,等精度法或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等4)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按入体原则标注,但要保留一环作“协调环”,协调环公差带的位置由装配尺寸链确定。协调环通常选易于制造并可用通用量具测量的尺寸,6.2.2 装配尺寸链,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8,【解】,图示齿轮部件,齿轮空套在轴上,要求齿轮与挡圈的轴向间隙为0.10.35。已知各零

3、件有关的基本尺寸为:A1=30,A2=5,A3=43,(标准件),A5=5。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例5-1】,1)建立装配尺寸链(图6-4)2)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等公差法计算,各组成环公差为:T1=T2=T3=T4=T5=(0.35-0.1)/5=0.05 考虑加工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整(A4公差不变),得到:,T4=0.05,T1=0.06,T3=0.1,T2=T5=0.02,,,6.2.2 装配尺寸链,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9,3)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取A5为协调环。A4为标准尺寸,公差带位置确定:,,,除协调环以外各组成环公差按入体标注:,计算协调环偏差:由式(5

4、-23),得到:EI5=-0.12,ES5=-0.1最后可确定:,6.2.2 装配尺寸链,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0,装配尺寸链的大数互换法,采用概率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分配原则同完全互换法,【解】,取k=1.4,将T1、T2、T4、T5 及T0 值代入,可求出:T3=0.135,于是有:,除协调环外各组成环公差入体标注:,A4 为标准尺寸,公差确定:T4=0.05A1、A2、A5 公差取经济公差:T1=0.1,T2=T5=0.025,6.2.2 装配尺寸链,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取A5为协调环。A4为标准尺寸,公差带位置确定:,计算协调环的偏差:由式(6-15),得到

5、:A5M=4.93,由式(5-12),有:,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1,Logo,几种常见误差分布曲线的分布系数 k 和分布不对称系数的数值见表。,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2,活塞与活塞销在冷态装配时,要求有0.00250.0075的过盈量。若活塞销孔与活塞销直径的基本尺寸为28,加工经济公差为0.01。现采用分组选配法进行装配,试确定活塞销孔与活塞销直径分组数目和分组尺寸。,装配尺寸链的分组选配法,将组成环公差按完全互换法求得后,放大若干倍,使之达到经济公差的数值。然后,按此数值加工零件,再将加工所得的零件按尺寸大小分成若干组(分组数与公差放大倍数相等)。最后,将对应组的零件装配起来。,【例5-

6、2】,6.2.2 装配尺寸链,图6-6 活塞与活塞销组件图,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3,【解】,1)建立装配尺寸链 如图6-7所示。,3)确定各尺寸:若活塞销直径尺寸定为:,将其分为 4组,解图6-46所示尺寸链,可求得活塞销孔与之对应的分组尺寸如下:,2)确定分组数:平均公差为0.0025,经济公差为0.01,可确定分组数为4。,6.2.2 装配尺寸链,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4,车床主轴孔轴线与尾座套筒锥孔轴线等高误差要求为00.06,且只允许尾座套筒锥孔轴线高。为简化计算,略去各相关零件轴线同轴度误差,得到一个只有A1、A2、A3三个组成环的简化尺寸链,如图所示。,采用修配法时,装配尺寸链中

7、各尺寸均按经济公差制造,但留出一个尺寸做修配环。通常选容易修配加工,且对其它尺寸链没有影响的尺寸作修配环。,【例5-5】,【解】,1)选择修配环 本例中修刮尾座底板最为方便,故选A2作修配环。,若已知A1、A2、A3的基本尺寸分别为202、46和156。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偏差。,6.2.2 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修配法,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5,用A00表示修配前封闭环实际尺寸。本例中,修配环修配后封闭环变小,故A00的最小值应与A0的最小值相等。按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公式,可导出:,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除修配环外的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3)确定修配环公差带的位置,将已知数

8、值代入,可求出:A2min=46.1,于是可得到:,若要求尾座底板装配时必须刮研,且最小刮研量为0.15。则可最后确定底板厚度为:,6.2.2 装配尺寸链,A1和A3两尺寸均采用镗模加工,经济公差为0.1,按对称原则标注,有:A1=2020.05,A3=1560.05A2采用精刨加工,经济公差也为0.1。,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6,调节法与修配法相似,尺寸链各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由此引起的封闭环超差,通过调节某一零件的位置或对某一组成环(调节环)的更换来补偿。常用的调节法有三种:可动调节法,固定调节法和误差抵消调节法,可动调节法,装配尺寸链的调节法,6.2.2 装配尺寸链,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

9、,17,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调节件来达到装配精度。采用固定调节法的关键是确定调节件的分级和各级调节件的尺寸大小。,固定调节法,图6-10a所示部件中,齿轮轴向间隙要求控制在0.050.15范围内。若A1和A2的基本尺寸分别为50和45,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A1和A2的公差分别为0.15和0.1。试确定调节垫片AK的厚度。,【例5-10】,将此尺寸链分解为两个尺寸链,如图b、c所示。,【解】,由尺寸链b,可求出:,6.2.2 装配尺寸链,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8,6.2.2 装配尺寸链,为了便于配垫圈将AS分成n组,分别计算Ak,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19,6.4.1 自动装配概述,机器装配自动化的基

10、本内容,设备:立体仓库、堆垛机、自动导航车、搬运机器人等,装配过程的储运系统自动化,包括零、部件及产品出入库、运输和储存,包括:装配过程中零件定向和定位自动化;零件装配动作的自动化;检验及选配自动化;产品的清洗、油漆、涂油和包装自动化等,装配作业自动化,指装配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送自动化包括:市场预测和订货要求与生产计划间信息数据的汇集、处理和传送自动化;管理信息流自动化;自动装配系统信息流自动化,装配过程信息流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0,6.4.1 自动装配概述,自动装配系统形式,同步传送与非同步传送,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1,6.4.1 自动装配概述,自动装配系统形式

11、,柔性装配系统(FAS),模块积木式 FAS,以装配机器人为主体的可编程序FAS,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2,6.4.1 自动装配概述,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3,6.4.1 自动装配概述,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4,6.4.2 零件自动送进系统,零件送进系统组成,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5,6.4.2 零件自动送进系统,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6,6.4.2 零件自动送进系统,图6-19 擒纵机构与分配装置示例,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7,6.4.3 装配作业自动化,自动装配作业的基本形式,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8,6.4.3 装配作业自动化,轴孔类零件自动装配,关键如何保证轴孔配合,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29,6.4.3 装配作业自动化,螺纹联接件的自动装配,图6-22 自动拧紧螺钉装置1料管口 2隔料器 3导管 4直导管,a)b)c)图6-23 螺钉拧入的过程,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30,6.4.3 装配作业自动化,图6-24 连杆螺母自动拧紧工作原理1推料杆;2输料槽;3卡簧;4钢球;5主轴;6连杆盖;7连杆体;8连杆螺栓;9、10螺母,当连杆盖6合装在连杆体上,并从上面装入螺栓8后,从输料槽2送来的螺母,由推料杆1送入主轴5的内六角孔中,并用卡簧3及钢球4档住螺母。然后主轴5边旋转边上升,将螺母逐个拧在螺栓8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