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615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教案移动通信ch4.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数字移动通信关键技术,2,第四章 概述,4.1 多址接入技术 4.1.1 接入方式 4.1.2 系统容量 4.2 信源编码技术 4.2.1 语音编码技术基本原理 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 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4.3 信道编码技术 4.3.1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4.3.2 HARQ简介,3,4.4 数字调制技术 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 4.4.2 线性调制技术 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4.5 扩频技术 4.5.1 扩频技术理论基础 4.5.2 扩频通信工作方式 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第四章 概述,4

2、,4.6 时域均衡技术 4.6.1 概述 4.6.2 均衡器分类 4.6.3 时域均衡器的工作方式,4.7 分集技术 4.7.1 分集技术的分类 4.7.2 获得分集信号的方式 4.7.3 合并技术 4.7.4 Rake接收原理 4.7.5 交织技术,第四章 概述,5,频分多址接入(FDMA),4.1 多址接入技术,4.1.1 接入方式,6,4.1 多址接入技术,4.1.1 接入方式,时分多址(TDMA),7,4.1 多址接入技术,4.1.1 接入方式,码分多址(CDMA),8,4.1 多址接入技术,4.1.1 接入方式,空分多址接入(SDMA),9,正交频分接入(OFDMA),4.1 多址接

3、入技术,4.1.1 接入方式,将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FDM和OFDM信号频谱比较,10,理想系统容量分析,4.1 多址接入技术,4.1.2 系统容量,假设三种多址系统的带宽都是B,并且每个用户未编码的信息速率都是Rb=1/Tb,Tb是比特周期,同时假定三种多址系统均采用正交信号波形,则系统所支持的最大用户数为:,11,4.1 多址接入技术,4.1.2 系统容量,当基站接收到每个用户的信号功率均为 时,则接收总功率为。假设满足通信要求的最低信噪比(SNR)或(单位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与实际值相等,则:,三种多址方式的系统容量是相等的,12,实际系

4、统与理想系统容量不同的原因,4.1 多址接入技术,4.1.2 系统容量,理想系统假设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间内连续不断地传送消息,这对话音通信来说是不符合实际的理想系统没有考虑在地理上重新分配频率的问题理想系统没有考虑信号传输中的多径衰落实际的FDMA和TDMA系统远没有满足正交信号的要求,CDMA系统的信道容量是模拟系统的1020倍,是TDMA系统的4倍。,13,CDMA系统容量较大的原因,4.1 多址接入技术,4.1.2 系统容量,CDMA系统的频率复用系数远远超过其它制式的蜂窝系统;扩频技术带来的极大的处理增益;CDMA使用了话音激活和扇区化,快速功率控制等技术。,14,移动通信系统中信源编

5、码的主要内容,4.2 信源编码技术,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压缩编码的可行性,语音和图像信号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最终接收者是人,而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都存在不敏感性,15,波形编码,4.2 信源编码技术,4.2.1 语音编码技术基本原理,典型的编码方式:PCM、ADPCM等;典型的传输速率:64Kbps、32Kbps,16,参量编码,4.2 信源编码技术,4.2.1 语音编码技术基本原理,典型的编码方式:线性预测编码(LPC)等 典型的传输速率:0.89.6Kbps,17,混合编码,4.2 信源编码技术,4.2.1 语音编码技术基本原理,在保留参数模型技术精华的基础上

6、,应用波形编码准则优化激励信号在4.89.6Knit/s的数码率上获得较高质量的合成语音典型的编码方式: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以及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等 典型的传输速率:2.49.6Kbps,18,影响移动通信语音编码器选择的因素,4.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语音质量和传输带宽之间的折中 编码时延、算法复杂度、功耗大小、兼容性编码器对传输误码的稳定性 小区的大小 多址技术,19,GSM中的RPE-LTP声码器原理,4.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编码器原理,20,4.

7、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RPE-LTP编码每帧比特分配表,21,窄带CDMA系统中的声码器原理,4.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CELP声码器原理,22,4.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QCELP编码原理图,23,4.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WCDMA中的AMR声码器原理,AMR编码原理图,24,4.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AMR译码原理图,25,4.2 信源编码技术,4.2.2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技术,实际系统中AMR语音信号传输过程,26

8、,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图像压缩编码方法,预测编码,分利用相邻样值间的强相关性,利用前面已出现的数值做预测,得到一个预测值,将实际值与预测值求差,然后对差值信号进行编码后传输。,经典编码方法:DPCM、ADPCM等,27,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变换编码,利用正交变换减少随机向量的相关性,由于正交变换产生变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很小,所以可以独立地对其进行处理。且信号经大多数正交变换后,能量都集中在少数系数上,通过量化删除贡献较小的系数,只用保留下来的系数恢复图像,不会引起明显的失真。,经典方法:K-L变换、离散余弦

9、变换(DCT)、Walsh变换等,28,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熵编码,旨在消除信源的统计冗余,属于无损编码。例如哈夫曼编码,对出现概率较大的符号编较短的码字,对出现概率较小的符号编较长的码字,实现信源压缩。,经典方法:算术编码、香农码和游程编码等,29,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旨在消除序列图像在时间上的冗余。序列图像的时间冗余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静止场景,当前帧与前一帧信息网全相同;二是对于运动物体,只要知道运动规律,即可从前一帧图像推算出它在当前帧中的位置。,30,4.

10、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图像信息类型,静止图片准活动图像活动图像,制定图像压缩编码国际标准的有两大国际组织,ITU-T,其标准通常记作H.26xISO/IEC,其标准常记作JPEG和MPEG-x,31,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由ISO和ITU-T及IEC共同组织的一个图片专家联合小组(Jio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研制而成,故称之为JPEG,基于DPCM与熵编码的无失真编码系统基于DCT与熵编码的有限失真编码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将图像分成88

11、的子块,分别作DPCM或DCT变换,然后进行哈夫曼算术编码,32,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 2000,是JPEG的升级版本,其平均压缩比要比JPEG增加了大约30%。具有以下特点:,以小波编码方式代替JPEG中的DCT变换 采用了渐进传输技术 接收用户的主观要求,实现交互式压缩 利用预测法可以实现无损压缩 具有误码鲁棒性,抗干扰性能好 充分考虑了人眼的主观视觉特性,33,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H.261,用于传输会议电话及可视电话信号的标准,根据不同的需求,它可将速率确定为p64Kbit/s,p=1,2,

12、30,,采用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然后对预测误差信号作DCT、量化和哈夫曼编码实现图像压缩。,与H.261配套的语音编码标准为G.711、G.722和G.728。,34,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H.263,在H.261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H.261的区别:,H.261仅支持CIF和QCIF两种格式,而H.263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SubQCIF、4CIF、16CIF等3种格式;H.263吸收了MPEG等标准中的一些有效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进一步降低了编码速率;H.263在H.261基本编码算法基础上又增加了非限制运动矢量、基于语法的算术编码等4种

13、可选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35,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1,MPEG-1是ISO/IEC下属的国际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在1993年,主要针对1.5Mbit/s速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制定的国际标准,用于CD-ROM的数字视频及MP3等。1.5Mbit/s中有1.1Mbit/s用于视频,128Kbit/s用于音频,其余用于MPEG本身。MPEG-1使用了帧间预测、DCT转换以及哈夫曼编码等技术。,36,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2,是对MPEG-1的改进,主要针对数字视频广播

14、、高清晰度电视HDTV等制定的49Mbit/s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标准,与MPEG-1 的区别:,支持电视的隔行扫描格式,在运动补偿中增加了场间预测和双基预测等模式,以改进对运动较快物体预测的准确性和提高压缩比;支持分层次的可调视频编码,以适应需要同时提供多种质量的视频服务的情况。,37,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H.264,ITU-T和ISO/IEC联手成立了VCEG组织,在H.263及其改进型与MPEG-4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融合、改进和优化,共同提出了H.264标准H.264标准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运算精度高且不溢出、运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小、消弱块

15、效应等优点,是一种更为实用有效的图像编码标准。,38,4.2 信源编码技术,4.2.3 移动通信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图像压缩编码标准混总表,39,4.3 信道编码技术,4.3.1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线性分组码,CRC-12:CRC-16:CRC-CCITT:CRC-32:,循环码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一类线形分组码,常用的循环码标准生成多项式有:,40,4.3 信道编码技术,4.3.1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卷积码,卷积码由输入的数据序列和编码器的冲激响应在时域做卷积得到,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例如IS-95前向链路(2,1,9)编码器如下所示:,41,4.3 信道编码技术,4.3.1

16、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级联码,串行级联码,内码负责纠正字节内的随机独立差错,外码负责纠正字节间和字节内未纠正的剩余错误。若内码的最小码距为d1,外码的最小码距为d2,则级联码的最小码距至少是d1d2。,42,4.3 信道编码技术,4.3.1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Turbo码:并行级联码,Turbo码编码器,43,4.3 信道编码技术,4.3.1 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码技术,Turbo译码器,Turbo码:并行级联码,44,4.3 信道编码技术,4.3.2 HARQ简介,差错控制基本方式,自动重传(ARQ)前向纠错(FEC)混合纠错(HEC),混合自动重传(HARQ),I型HARQII

17、型前向纠错(FEC)III型混合纠错(HEC),45,4.4 数字调制技术,移动通信对调制解调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可靠性,即抗干扰性能,选择具有低误比特率的调制方式,其功率谱密度集中于主瓣内;其次是有效性,它主要体现在选取频谱有效的调制方式上,特别是多进制调制;第三是工程上易于实现,它主要体现在恒包络与峰平比的性能上。,46,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为什么要使用恒包络调制,极低的旁瓣能量;可使用高效率的C类高功率放大器;容易恢复用于相干解调的载波;已调信号峰均比低。,1986年以前,移动通信中的调制是以恒包络调制技术为主体。MSK不存在相位跃变点,因此在限带系统中,能保

18、持恒包络特性。GMSK是MSK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具有更紧凑的功率谱。,47,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MSK 调制,MSK是一种恒包络调制;MSK是二进制连续相位键控(2CPFSK)的特例当调频指数h=0.5时,满足在码元交替点相位连续的条件,也是频移键控为保证良好的误码率性能所允许的最小调制指数,且此时波形的相关系数为0,待传送的两个信号是正交的。,48,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GMSK 调制,在GMSK中,将调制的不归零数据通过预调制高斯脉冲成型滤波器,使其频谱上的旁瓣水平进一步降低。GMSK信号可以进行相干检测或者非相干检测。GMSK由于

19、具有极好的功率效率(因为恒定包络)和极好的频谱效率。GMSK牺牲误码性能,而得到了极好的频谱效率和恒定的包络特性。,49,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GMSK的FM调制实现,高斯低通滤波器的冲击响应为,50,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GMSK和MSK相位轨迹图,51,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GMSK信号的功率谱密度,Rb=1/Tb=16kb/s,频道间隔f=25kHz,归一化频道间隔fTb=25/16=1.56。从图中可查得,在BTb=0.3时,邻道干扰为-60dB;BTb=0.25 时为-70dB;BTb=0.2 时为-

20、80dB。,52,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GMSK给定功率所占的RF带宽,53,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实例分析,当Rb=270kbps时,为产生0.25GMSK信号,问高斯低通滤波器的3dB带宽是多大?射频信道中,90%的功率集中在多大带宽内?,由表可知发射频谱上90%的功率带宽为0.57Rb,54,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差分GMSK系统原理框图,差分编码的GMSK调制器,二比特延迟差分检测器的框图,55,4.4 数字调制技术,4.4.1 恒包络调制技术,GMSK 差分检测的误码率特性,56,4.4 数字调制技术

21、,4.4.2 线性调制技术,QPSK原理框图,在无线传输过程中QPSK会失去恒包络的性质,为防止旁瓣再生和频谱扩展,须使用效率较低的线性放大器。,57,4.4 数字调制技术,4.4.2 线性调制技术,OQPSK调制,将QPSK中并行的I、Q两路码元错开时间比如半个码元,调制之后载波相位跃变由180度降至90度,避免了过0点从而大大降低了峰平比和频带的展宽。,OQPSK信号消除了180相位跳变。信号带限不会导致信号包络经过零点。占用的频谱就显著减少,同时允许使用效率更高的RF放大器。,OQPSK信号的频谱和QPSK信号完全相同,58,4.4 数字调制技术,4.4.2 线性调制技术,QPSK相位变

22、化图,OQPSK相位变化图,59,4.4 数字调制技术,4.4.2 线性调制技术,QPSK、OQPSK发送信号波形,60,4.4 数字调制技术,4.4.2 线性调制技术,QPSK数据码元对应的相位变化图,QPSK中存在过零点的180o相位突变,61,4.4 数字调制技术,4.4.2 线性调制技术,OQPSK数据码元对应的相位变化图,OQPSK中仅存在90o相位突变,62,4.4 数字调制技术,4.4.2 线性调制技术,/4-QPSK,I、Q路错开/4的QPSK为/4-QPSK调制,其最大相位跳变为135o,介于QPSK和OQPSK之间;/4-QPSK一方面保持了信号包络基本不变的特性,降低了对

23、射频功放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可以采用非相干检测,大大简化了接收机的结构;在多径扩展和衰落的情况下,/4-QPSK的工作性能要优于OQPSK。通常,/4-QPSK采用差分编码方式,即/4-DQPSK形式,以便在恢复载波中存在相位模糊时,采用差分检测方式。,63,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数字调制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64,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数字调制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对数字调制在AWGN信道上的误码率在衰落导致的信号强度范围内进行平均。可得平坦慢衰落信道的误码率为

24、:,是信噪比,是衰落信道上X的概率密度函数,是信噪比为X时任意调制方式的误码率,65,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数字调制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随机变量a表示衰落信道相对于的幅度值。对于Rayleigh信道,a服从Rayleigh分布,a2和X是两个自由度的 分布,所以,利用各种调制方式在AWGN中的误码率公式和(*)式,可得到其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误码率,66,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数字调制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采用相干解调的BPSK和2FSK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上的误码率为:,DPSK和正交非相干2FSK在平

25、坦慢衰落信道上的误码率为,67,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数字调制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GMSK在AWGN中采用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为,可得GMSK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上的使用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为,68,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Rayleigh平坦衰落信道中调制方式误码率与BPSK在AWGN中性能比较,69,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频率选择性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引起剩余BER现象的原因多径时延 多普勒扩展,符号间干扰引决定了不可降低的BER下限,通常发生在以下状况中:,主信号信

26、号分量受多径抵消而消除归一化的均方根时延不为零,产生了符号间干扰接收机的取样时间因时延扩展而偏移,70,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不同调制方式在相干检测时的BER仿真曲线,71,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衰落和干扰环境中/4-DQPSK的性能,频率选择性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72,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分析和计算时,BER所用到的参数有:,归一化到符号速率的多普勒扩展:或 归一化到符号周期内的第二径的时延:平均载波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dB 载波与干扰的平均功率之比

27、:dB 主径与时延路径平均功率之比:dB,衰落和干扰环境中/4-DQPSK的性能,73,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4-DQPSK在平坦慢衰落信道中的性能,衰落和干扰环境中/4-DQPSK的性能,74,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4-DQPSK在平坦快衰落信道中的性能,衰落和干扰环境中/4-DQPSK的性能,75,4.4 数字调制技术,4.4.3 移动信道对数字调制性能的影响,两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性能(Eb/N0=100dB),衰落和干扰环境中/4-DQPSK的性能,76,4.5 扩频技术,4.5.1 扩频

28、技术理论基础,香农公式指出出信道容量C为常数时,带宽B与信噪比SN可以互换;香农又指出,高斯噪声的干扰下,在限平均功率的信道上,实现有效和可靠通信的最佳信号是具有高斯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因为它具有理想的自相关特性哈尔凯维奇早在50年代已从理论上证明:要克服多径衰落干扰,信道中传输的最佳信号形式应该具有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形式。,77,4.5 扩频技术,4.5.2 扩频通信工作方式,直接序列扩频系统,78,4.5 扩频技术,4.5.2 扩频通信工作方式,直扩系统主要频谱变换过程,信息序列频谱,发送端射频信号,79,4.5 扩频技术,4.5.2 扩频通信工作方式,接收机输入,直扩系统主要频谱变换

29、过程,混频器输出,80,4.5 扩频技术,4.5.2 扩频通信工作方式,窄带滤波器输出,直扩系统主要频谱变换过程,81,4.5 扩频技术,4.5.2 扩频通信工作方式,跳频系统组成,82,4.5 扩频技术,4.5.2 扩频通信工作方式,跳频图案实例,83,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简单式移位寄存器(SSRG),m序列:最长周期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84,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模块式移位寄存器(MSRG),m序列,85,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本原多项式,m序列,是既约多项

30、式;可以整除xp+1,p=2n-1;不能整除xq+1,q2n-1。,m序列的性质,平衡特性;游程随机分布特性;相关特性。,86,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m序列优选对,Gold序列,Gold码的产生方法,串联形式,由特征多项式 对应的2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产生;,并联形式,由 和 对应得两个n级移位寄存器并联而成。,87,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实例分析:fa(x)=1xx6和fb(x)=1xx2x5x6是一对优选对,对应得Gold序列产生方式如下图,其中串联形式中g(x)=1+x3+x5+x6+x8+x11+x1

31、2,Gold序列,88,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Hadamard矩阵的产生,Walsh序列,N阶Walsh序列集定义为N个序列的集合,记作Wj;j=0,1,N-1,Wj仅在-1,1中取值,下标j取值对应每个子函数的符号改变次数。,记N阶Hadamard矩阵为HN,则高阶Hadamard矩阵的递推公式为:,N=2K,K=1,2,.,哈达码矩阵的每一行和每一列都是Walsh序列,89,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实例分析,Walsh序列,将Hadamard矩阵的第j行记作Hj,可见Hj和Wj表示并不是同一个Walsh序

32、列,90,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Hj和Wj的转换关系,Walsh序列,对于N阶Walsh序列(N=2K)中的一个序列Wj,记其下标j的二进制编码为Xj=(xj1,xj2,xjK),与其相等的Hadamard矩阵的行号的二进制编码记作Cj=(cj1,cj2,cjK),91,4.5 扩频技术,4.5.3 CDMA系统中的PN序列和正交序列,OVSF码,92,g(t),4.6 时域均衡技术,采用自适应时域均衡器的移动通信系统结构,4.6.1 概述,93,4.6 时域均衡技术,4.6.1 概述,均衡器收到的信号可以被表示成,均衡器的输出信号为,横向滤波均衡器

33、的基带复数冲激响应表示为,采用自适应时域均衡器的移动通信系统结构,94,4.6 时域均衡技术,4.6.1 概述,采用自适应时域均衡器的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均衡器实际上是传输信道的反向滤波器,95,4.6 时域均衡技术,4.6.2 均衡器分类,均衡器技术类型,96,4.6 时域均衡技术,4.6.2 均衡器分类,线性横向滤波器,97,4.6 时域均衡技术,4.6.2 均衡器分类,线性格型滤波器,98,4.6 时域均衡技术,4.6.3 时域均衡器的工作方式,预置式均衡 自适应均衡器 实例分析,均衡器只能均衡小于或等于其最大时延的延时扩展,均衡器的最大时延由其阶数决定,信道的最大延时是设计均衡器阶数的主

34、要因素,如果均衡器的每个延时单元提供10微秒的延时,一个由4个延时单元构成的5阶均衡器的最大延迟量为40微秒,当信道的时延扩展超过40微秒时,该均衡器将无能为力,99,4.7 分集技术,4.7.1 分集技术分类,按照获取独立的多径信号的方式,可分为空间、频率、时间三种基本类型 按照接收到信号的合并方式,可以分为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最大比合并。按照合并的位置,可分为射频合并、中频合并和基带合并,而最常用的为基带合并。显分集和隐分集宏分集和微分集接收分集和发送分集,100,4.7 分集技术,4.7.2 获得分集信号的方式,空间分集(Space Diversity):d=0.5 0.8,空间分集的

35、两种变化形式:极化分集和角度分集,101,4.7 分集技术,4.7.2 获得分集信号的方式,频率分集(Frequency Diversity),原理:相干带宽之外的频率上不会出现同样的衰落实现:多个载频上传送信号,载频间隔大于相干带宽,时间分集(Time Diversity),原理:时间上间隔大于相干时间的两个样点互不相关,实现:以超过信道相干时间的时间间隔重复发送信号,102,4.7 分集技术,4.7.3 合并技术,最大比合并(MRC),平均输出信噪比为,合并增益为,103,4.7 分集技术,等增益合并(EGC),把各支路信号进行同相后再相加,和MRC的区别在于加权时各路的权重相等,当M较大

36、时,等增益合并仅比最大比合并差1.05 dB,合并后的平均输出信噪比为,合并增益为,4.7.3 合并技术,104,4.7 分集技术,选择合并(SC),从N个接收支路中选择信噪比最高的支路作为输出,平均输出信噪比,合并增益,4.7.3 合并技术,105,4.7 分集技术,三种合并方式性能比较,二重分集时三种合并方式的信噪比改善因子,4.7.3 合并技术,106,4.7 分集技术,4.7.4 Rake接收,移动信道中典型的时延功率谱,连续性时延功率谱,离散型时延功率谱,107,4.7 分集技术,4.7.4 Rake接收,多经信号矢量合并示意图,随机合并,Rake接收合并,108,4.7 分集技术,4.7.4 Rake接收,Rake接收机示意图,109,4.7 分集技术,4.7.5 交织技术,交织的作用,交织常与重复或信道编码相结合,是一种对抗突发错误的时间分集形式;信道编码技术更易于纠正随机错误,交织技术可以在把信道中的突发错误分散成随机错误;而衰落是移动通信中引发突发错误的主要因素;,110,4.7 分集技术,4.7.5 交织技术,分组交织,111,4.7 分集技术,4.7.5 交织技术,卷积交织,112,4.7 分集技术,4.7.5 交织技术,伪随机交织原理,块交织和卷积交织都是周期式交织,其目的是把突发错误分散成随机错误。,伪随机交织:利用伪随机序列控制数据符号进出交织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