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99710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标准与法规结课论文题目:浅谈中国食品标准以及食品的安全控制姓 名:田童童学 号:2009113248学 院:食品学院专 业:食品质量与安全Talking about Chinese food standards and control of food safety Name:Tongtong TianStudent ID:2009113248College:Food CollegeMajor: Food Quality and Safety【摘 要】随着农业种植和养殖业源头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食品市场管理存在的种种弊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

2、高食品安全水平,增强食品国际竞争力,本文对中国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食品安全的对策。【Abstract】With farming and aquaculture pollution increasingly, and food market management drawbacks exist, the food safety of Chinese has become a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in order to build China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rove foo

3、d safety level,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food field, the paper discussed questions the existence of Chinas food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it, we propose the measures what can ensure food safety.【关键词】食品标准 缺陷 建议 安全 对策【Key Words】Food Standards Defect Suggest Safety Measures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

4、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全球关注。 世界各国为解决食安全问题采取了各种控制措施,中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也作多种探索和实践,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规律要继续深入研究,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赖于更加系统的安全控制模式来解决。尽管食品安全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因此,对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一、食品标准(一)食品标准的重要性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创新,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认识逐渐提高,对食品工作的重视上升到了新的阶段,作为判断食品质量准绳之一的食品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

5、谓食品标准是对食品的结构、规格、质量、检验方法统一的技术规定。食品标准是判断食品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之一,在食品监督、检验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卫生和安全。食品合格与否,实际上是指食品的质量状况是否符合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因此,食品标准成为确认食品质量、判定食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二)食品标准存在的不足2.1食品标准跟不上食品研发的步伐。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食品工艺技术不断提高,食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但食品标准没有及时配套跟上,导致了食品标准严重滞后。2.2食品标准门槛过低。有些食品标准设定的质量要求过低,引用国际先进指标很少,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品也无法打入国际市场,即

6、便一时进入了国际市场,也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牺牲品。有的标准精确度差,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2.3食品标准不能满足食品监督检验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些食品的性能、成分等指标的要求,过去认为是安全健康的,但今天已被证明是不安全、不健康的。因此食品标准也要与时俱进,需要对食品的安全性做补充要求和规定。还有许多标准虽然制定,但不能覆盖涉及食品的各种种类,不能满足卫生监督和产品质量监督及检验的需要。食品产品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有些标准已经陈旧,实施了10 年甚至 15 年以上,如 GB 2757- 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而更多的食品标准也只是年号上的变更,与现代食品生产的要求相距甚

7、远,甚至落后于时代,由于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碰到问题最多的就是在食品添加剂标准中有许多种类不涉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如熟肉制品常会在加工过程中放置些人工合成着色剂、护色剂,来增加色泽度,使产品美观;发酵性豆制品、熟肉制品、食用菌中为了产品的保质,在加工中放置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等等。这些食品是消费者经常食用的,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是息息相关的。就是这些被大家认为最普通的食品却没有标准,没有了标准也意味着无法正确判断食品质量。因此完善相应的标准迫在眉睫。2.4食品标准名目繁多。在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中,除了常规食品标准之外,还有无公害食品标

8、准、绿色食品标准、有机食品标准。各种名称的食品标准必然导致食品行业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使管理机构重叠,各种标准存在重复甚至矛盾的现象,在管理、认证等方面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如此多的食品名称和标准认识混乱不清,不知如何选择,无所适从。2.5对食品标准的实施力度不够。是否能切实贯彻执行食品标准与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和执法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实施人员在思想、技术、能力等方面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对食品标准宣传不到位,对食品标准的实施不到位,实施人员技术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改进建议3.1强化食品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基础性研究是一

9、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近年来在食品营养、安全和质量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也要大力扶持和强化开展食品标准的基础性研究,让标准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填补食品标准的空白,要及时了解产品的动态,及时制定无标准产品(包括新开发的产品)的标准,确保产品是安全的,质量是有保证的。3.2 提高食品标准门槛,与国际标准接轨在食品标准的编制过程中,标准的技术含量要充实,技术支撑力度要强化,涉及的对象要全面、准确。杜绝片面照搬、照抄的现象。各地应扎实地做好研究认证工作,真正使食品标准适应市场需求,为消费者食品安全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标准。对现有食品标准进行清理,废除那些颁

10、布时间早、成为现代食品生产障碍的标准;对那些操作性差而现代食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标准进行充实,增加其可操作性;对那些指标过低,要求不明晰的标准,进行提档升级,对涉及产品品质的特征指标一定要做出明确的硬性规定,保证产品的基本质量,多采用国际先进指标,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为我国食品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3.3 加强对标准的验证更新工作在新方法实施之前,特别是食品检验方法标准中,一定要进行检测标准验证工作。相同的检验项由于食品的特性不同,检验前处理也会不同,要达到验证的要求,就必须加做回收率等相关指标来加以验证是否满足检验的需要。对老标准也应不断修正和完善,更新标准。克服形式主义、经验主义及

11、不作为思想,将工作落到实处,为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3.4 食品标准要进行整合统一世界各国一般只有两类食品标准,即常规食品标准和有机食品标准。我国有必要按国际惯例将各种标准统一到这两类食品标准之中,实际上就是把常规食品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A级绿色食品标准统一成一个食品标准,即国际上通用的常规食品标准。将绿色食品标准统一到国际上通称的有机食品标准中。统一卫生标准,统一采用常规食品的质量指标,同类别食品标准也可以进行整合统一,例如对罐头食品的 27 个国家标准及 106 个行业标准进行整合,可以把 20 个品种的糖水水果罐头标准合并成为一个,对相同重要指标进行设定,规定固形物含量的最低值,糖可

12、分为高糖和低糖等。3.5加大食品标准的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实施人员在掌握食品工艺的基础上,标准宣传要到位。作为新标准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宣传是非常重要的。执行者必须对标准中相关科学性、适用性进行认真学习,必要时要进行论证。对食品标准实施的工作情况,应加强监管检查,纳入市场治理整顿工作中,形成制度,强化监管检查的力度。3.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食品管理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一门管理科学,管理者要有现代化管理、科学管理、食品管理及标准化管理的各项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需要懂标准、懂法更要懂食品工艺、原料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是相当重要的。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种形式对有关人员进行专业

13、培训。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为食品标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食品的安全控制(一)中国食品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法律法规、标准缺乏完整性,食品质量的检测体系、认证体系不完善食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标准是监控体系的基石。中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并非以食品安全为目的精心构建而成, 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自发形成的。 结果,获得各国一致认可的确保食品安全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例如,整体性原则、预防性原则、风险分析原则、科学原则、可追溯制度、召回制度等,并没有被完整地贯穿到现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而且,很多应当食品安全来统领的法律制度,并没有把食品安全作为立法目的来统领。虽然现今有了

14、食品卫生法、质量安全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 现行食品产品卫生标准的覆盖面不广,常发生国外提出某项安全限量标准技术壁垒后,我们才开始被动地着手建立相关标准,这种局面给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产品竞争力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2 至今尚未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和质量可追溯性制度国内外研究报告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 目前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行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仍然比较落后,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地环境净

15、化技术缺乏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1.3 缺少知识全面的监督管理队伍中国的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已有五十多年的历程,据统计,现在的卫生监督以及有关的技术人员有二十多万人。但是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多,甚至是缺乏,特别是缺乏县一级的执行卫生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就导致许多技术问题的处理过于简单,监督力度不够。(二)、中国食品安全控制发展方向我国已初步建立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但该体系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食品安全体系整体界定不够清晰、食品安全法规及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FAO、WHO 等国际组织以及欧盟、美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方

16、面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力借鉴。2.1 整体设置上与国际接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很容易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事件。 因此,现代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有赖于建立一个跨国界的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来解决。中国已经加入WTO,随着食品国际贸易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也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但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在整体设置上还不够全面,与国际食品控制体系还不完全接轨。 除了法规、监管、科技等基本要素之外,食源性疾病的监督、信息教育交流和培训等也是有效食品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未来的食品安全控制应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报、突发性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与利益相关者

17、的沟通等工作。2.2 完善以风险分析为核心的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以科学为基础是进行食品安全控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强调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食品安全评价的基础,是开展监测、预测、预警、应急、处置的前提和依据,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 CAC 在国际层面上规范了风险分析程序,并将其引入 WTO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协定(SPS),鼓励成员国认可国际风险评估结果中国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要与国际接轨,必须首先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上与国际接轨, 从中央一级的组织管理环节开始逐步渗透风险分析理念,并将其贯穿到“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链条中。2.3 设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中国在食品管理上形成了多部门

18、管理格局,而且不同部门负责食品链的不同环节。 这导致了在实施食品安全管理时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等现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承担协调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管理职责,但由于 SFDA 在行政级别上只是副部级,在实施时常常难以协调卫生、农业、商务、质检、工商、环保等部门,使得中国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门职能交叉和管理活动缺乏一致性的问题。 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议成立跨部委的全国统一的中国食品安全委员会来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工作。这个跨部委并直接对国务院总理负责的部门的战略目标应当是:通过实施以科学为基础的协调一致的立法、风险分析、检测、监控、

19、执法、科研、教育计划,形成我国食品从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进出口各个环节的严格监管,最终建立起中国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三、.总结食品安全政策是政府鉴定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选择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是食品安全政策存在的理由。对食品安全政策的讨论如果在证明任何集体行动在经济上是正当的之前就寻找市场失灵的证据的话,那就是缺乏对现存制度结构的理解。 除非发现一种“更有效率”的替代,否则,市场失灵就是接受现状的结果。 经济效率被认为是符合全体利益的,而所有其他的行为都是为了狭隘的特殊利益。 对食品安全的投资,意味着生产同样多的物品有更多的支出,但因此就认为经济比以前效率低是不正确的。食品安全政策

20、是经济机会以不同于现状的方式对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配置,经济效率仍然和过去一样。【参考文献】1陈君石.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形势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贾敬敦,陈春明.中国食品安全态势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3于力.动物疫情暴露三大监管漏洞N.中国食品报.4郭家宏.欧盟食品安全政策述评J.欧洲研究.5郑风田.从食物安全体系到食品安全体系的调整中国食物生产体系面临战略性转变J.财经研究.6中国科学院网专题EB.7陈君石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形势B.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9(2).8国内主要食品安全事件J.城市质量卫生监督, 2002,2:69詹初航.为了明天的食品更安全J.中国卫生, 2004,3:32-34.10林玲,李章国,熊开科.食品安全及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业管理, 2002, 6:371-3731.11赵霖,鲍善芬. 21世纪中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食品与营养, 2001,2:5-7.12汪建荣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J.中国卫生法2003,11(3):10-11.13卫生部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卫法监发2003219号S2003.8.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