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0153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带电物体相互作用是因为带电C.周围存在着( C ) A电压 B磁场 C电场 D.电晕 2电荷的多少和位置都不变化的电场称为( A )。 A.静电场 B.有旋电场 C.均匀电场 D.复合电场 3-般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 B )V。 A. -1 B.0 C.1 D.2 4关于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各点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但正负与参考点 的选择无关 B各点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但正负与参考点 的选择有关 C各点电位的大小和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都无关 D.各点电位的大小和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都有关 5电路中两点之

2、间的电位差( D )。 A.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B大小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C大小和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都无关 D.大小和正负与参考点的选择都有关 6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电位(B)称为电压(或称电位差)。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7已知电路中A点电位为I5V,B点电位为4V,则A、B两点间的电压为(A)V。 A11 B-11 C19 D60 8. 1kV-( C ) mV。 A. 10 B. 103 C. 106 D. 109 9电流表的量程应( A )被测电路中实际电流的数值。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远大于 10.若在3秒内通

3、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5库仑,则电流强度为( B )安培。 A.3 B.5 C12 D45 11.已知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10A/mrr12,导线中流过的电流为200A,则该导线的横截面积为( B )。 A. 2mm B.20mm C.200mm D. 2000mm 12.若在5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25库仑,则电流强度为( A )安培。 A5 B25 C30 D125 13.电流的方向规定为导体中( B )运动的方向。 A.负电荷 B正电荷 C电子 D.正电荷反方向 14.在( A )中,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A.直流电路 B脉动直流电路 C脉冲电路 D.

4、交流电路 15.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有脉动变化的电流叫做( D )。 A.正弦交流电 B简谐交流电 C脉动交流电 D.脉动直流电 16.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量程应( B )在该电路中。 A.大于被测电路实际值,并联 B.大于被测电路实际值,串联 C小于被测电路实际值,并联D.小于被测电路实际值,串联 17.单位导线截面所通过的电流值称为( C )。 A.额定电流 B负荷电流 C电流密度 D.短路电流 18.流过导体单位截面积的( C )叫电流密度,其单位符号为A/mm 。 A.电压 B电量 C电流 D.电荷 19.已知横截面积为40mm的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8A/mm ,则导线中流过的电流

5、为( D )。 A. 0.2A B. 5A C. 32A D. 320A 20.已知横截面积为20mm 的导线中流过的电流为300A,则该导线中的电流密度为( D )。 A. 320A/mm B. 25A/mm C. 30A/mm D. 15A/mm 21.横截面积为1mm的铜导线允许通过6A的电流,则相同材料的横截面积为2.5mm的铜导线允许通过( C )的电流。 A. 0.42A B. 24A C. 15A D. 24A 22.( C )是衡量电源将其他能量转换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A.电流 B电压 C电动势 D.电功率 23.电源是将其他能量转换为( D )的装置。 A.电量 B.

6、电压 C电流 D.电能 24.在电源内部,正电荷是由( A )。 A.低电位移向高电位 B.高电位移向低电位 C高电位移向参考电位 D.低电位移向参考电位 25.电源端电压表示电场力在( A )将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所做的功。 A.外电路 B.内电路 C.整个电路 D.任意空间 26.当电路断开时,电源端电压在数值上( B )电源电动势。 - A.大于 B.等于一 C小于 D.远小于 27.当电路开路时电源端电压在数值上等于( B )。 A零 B.电源的电动势 C电源内阻的电压 D.无法确定 28.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在电源内部( B )所做的功。 A.从正

7、极移到负极 B从负极移到正极 C从首端移到尾端 D.从中间移到外壳 29.电路闭合时,电源的端电压( C )电源电动势减去电源的内阻压降。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远大于 30.电路中,导体对( C )呈现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参数R表示。 A.电压 B电量 C.电流 D.电流密度 31.当导体材料及长度确定之后,如果导体截面越小,则导体的电阻值( B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D.不确定 32当导体材料及导体截面确定之后,如果导体长度越短,则导体的电阻值( C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D.不确定 33.流过导体单位截面积的电流叫电流密度,其单位为( C )。 A. C/c

8、B. C/c C.A/mm D. A/mm 34.在电源内部,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源内( A )的方向相同。 A电流 B电压 C电场 D.磁场 35.用于分析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关系的定律称为( C )。 A.全电路欧姆定律 B.电磁感应定律 C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6.已知电路的端电压为12V,电流为2A,则该电路电阻为( B )。 A. 0.16 B.6 C. 10 D24 37.用于分析回路电流与电源电动势关系的定律称为( A )。 A.全电路欧姆定律 B.电磁感应定律 C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基尔霍夫定律 38.在纯电阻的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等于电压的有效值( A

9、 )电阻。 A.除以 B乘以 C加上 D.减去 39.导体的电导越大,表示该导体的导电性能( C )。 A.不变 B越差 C越好 D.不确定 40.导体的电阻越小,则其电导( B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D.不确定 41.全电路欧姆定律表明,在闭合回路中,电流的大小与电源皇动势盛正比,与整个电路的电阻成( B )。 A.正比 B反比 C正弦规律D.不确定 42.在闭合电路中,当电源电动势大小和内阻大小一定时,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源端电压的数值( B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一定 43.已知电源电动势为24V,电源内阻为2,外接负载电阻为6,则电路电流为(A) A。 A

10、3 B4 6 D. 12 44.已知电源电动势为50V,电源内阻为5,外接负载电阻为20,则电源端电压为( A )V。 A. 40 B. 25 C20 D24 45.在电阻串联的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B )。 A.各串联电阻之和的倒数 B各串联电阻之和 C各串联电阻的平均值 D.各串联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46.在电阻串联的电路中,电路的端电压U等于( D )。 A.各串联电阻的端电压 B.各串联电阻端电压的平均值 C.各串联电阻端电压的最大值 D.各串联电阻端电压的总和47.几个不等值的电阻串联,则( C )。 A.电阻大的端电压小 B.电阻小的端电压大 C电阻小的端电压小 D.各电阻

11、的电压相等48.在电阻串联电路中,各串联电阻上的电流( B )。 A.数值不相等 B.方向相同 C.方向不同 D.不确定 49两个电阻串连接入电路,若两个电阻阻值不相等时,则 ( D )。A.电阻大的电流小C电阻大的电流大B.电阻小的电流小D.两电阻的电流相等50.两个及多个阻值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 B )各并联支路的电阻值。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51.已知在四个电阻串联的电路中,通过其中一个电阻的电流为10A,则该电路中的电流为( B )A。A. 2.5 B. 10 C. 20 D. 4052.在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法主要有( D )。 A.串联和并联

12、B.并联和混联 C串联和混联 D.串联、并联和混联53.在电阻并联的电路中,电路的端电压U等于( B )。 A.各并联支路端电压的平均值 B各并联支路的端电压 C各并联支路的端电压之和 D.各并联支路端电压的最大值54.两个及多个阻值相等的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即总电阻)( B )各并联支路的电阻值。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55在电路中,既有电阻的并联,又有电阻的串联,这样的电路称为( C )电路。 A串联 B.并联 C混联 D三角形连接 56.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 C )和连接导线四部分组成。 A.电灯和开关 B变压器和负荷 C.负荷和开关 D变压器和配电所 57开关闭合

13、,电路构成闭合回路,电路中有( B )流过。 A电压 B电流 C涡流 D电功率 58.在电路中,内阻损耗的功率等于电源产生的功率与负载消耗功率(B)。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59.以下关于电功率P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B )。 A. p=12Rt B. P= W/t CP= U1t D. W=U2t/R 60电功率的常用单位符号是( A )。 AW BkWh CJ DW.s 61已知某一设备用电10h后消耗的电能为5kWh,则其电功率为( D )。 A. 10kW B. 5kW C. 2kW D. 0.5kW 62.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I-定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与( C )

14、成正比。 A电流U的大小 B.电导G的大小 C电阻R的大小 D.电阻R2的大小 63.灯泡通电的时间越长,则( B )。 A消耗的电能就越少 B.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C产生的电能就越少 D.产升的电能就越多 64电路处于( C )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因为过大而造成损坏电源、烧毁导线,甚至造成火灾等严重事故。 A.通路 B断路 C短路 D.开路 65.在纯电阻电路中,交流电压的有效值U为I。V,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20A,则有功功率为( D )kW。 A2 B20 C. 200 D. 2000 66.已知一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9W,通过该段电路的电流为3A,则该段电路的电阻为( D )。 A3

15、B3.3 C. 0.3 D.1 67.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I-定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与( C )成正比。 A.电压U的大小 B.电导G的大小 C电阻R的大小 D.电阻R2的大小 68.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时,电路中没有( B )流过。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电功率 69.已知电路中A点电位为12V,B点电位为3V,则A、B两点间的电压为( B )V。 A. -9 B.9 C. 15 D. 36 70.电能的常用单位符号是( C )。 A.W BkW C. kWh D. W.s 71.在电路中,负载功率与其通电时间t的乘积称为( D )。 A.负载产生的电能W B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P C

16、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Q D.负载消耗的电能W 72.小磁针转动静止后指北的一端叫( B )极。 AMB.N C.S DT 73.小磁针转动静止后指南的一端叫( C )极。 AMB.N CS DT 74.同性磁极相互( B )。 A.吸引 B.排斥 C无作用力 D.不能确定 75.异性磁极相互( A )。 A.吸引 B排斥 C无作用力 D.不能确定 76.当两个异性带电物体互相靠近时,它们之间就会( A )。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 C无作用力 D.不能确定 77.规定在磁体外部,磁力线的方向是( B )。 A.由S极到达N极 B由N极到达S极 C由N极出发到无穷远处 D.由S极出发到无穷远处

17、 78.磁力线上某点的( D )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A.法线方向 B正方向 C反方向 D.切线方向 79.磁场中磁力线在某区域的密度与该区域的磁场强弱( A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正弦规律 D.无关系 80.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长直载流导线的磁场时,右手握住导线,伸直拇指,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四指环绕的方向为( B )。 A.电磁力的方向 B磁场的方向 C电场的方向 D.电场力的方向 81.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采用( C )进行判定。 A.左手螺旋定则 B.安培环路定理 C右手螺旋定则 D.楞次定律 82.直载流导线周围磁力线的形状和特点是( D )。 A.不环绕导

18、线的椭圆形 B.不环绕导线的同心圆 C环绕导线的椭圆形 D.环绕导线的同心圆 83.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用于已知磁场的方向来判断( D )。A.电磁力的方向C.电场的方向B.电动势方向D.产生磁场的电流方向 84.磁通的单位IWb(韦)=( C )Mx(麦)。 A. 104B. 106 c.108D. 1012 85.表示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 C )。 A.磁通 B磁力线 C磁感应强度 D.电磁力 86.在磁感应强度B=0.8T的均匀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面积S= 0.2rri2的平面单匝线圈,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A) Wb。 A. 0.16 B. 0.25 C.0.32 D.4 87

19、.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称为通过该面积的(C )。 A.电磁力F B电场强度E C磁通量 D磁场强度H 88.在磁感应强度B=8.8T的均匀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面积s=0.4mm 的平面单匝线圈,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 D ) Wb。A. 0.25 B. 0.352 C. 0.16 D. 3.5289.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用于已知电流方向来判断( B )。A.电磁力的方向B.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C电动势方向D.电场的方向90.在工程上,较小的磁感应强度常用单位是高斯,其符号为(A) A. Gs B. Mx C. H/m D.T91.磁感应强度的单位1T(特)=(B)Gs

20、(高斯)。 A. 102 B. 104 c.106 D. 10892.真空的磁导率为( C )。 A. 2I。7H/m B.3x10-7H/m C.4X10-7H/m D. 5cXI0-7H/m 93.铝是一种( A )磁性物质。 A.反 B顺 C铁 D.永 94.银是一种( A )磁性物质。 A.反 B顺 C铁 D.永 95.镍是一种( C )磁性物质。 A.反 B顺 C铁 D.永 96.顺磁性物质的相对导磁率( B )。 A.略小于1 B略大于1 C等于1D.远大于1 97.铁磁性物质的相对导磁率( D )。 A.略小于1 B略大于1 C等于1 D远大于1 98.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等的

21、铁芯,以及电磁铁等都采用(C)磁性物质。 A.反 B顺 C铁 D.永 99.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磁导率U的比值,称为该点的( C )。 A电磁力F B磁通量 C磁场强度H D.磁感应强度B 100.磁场强度的单位符号是( D )。 A. Wb BT CH/m D. Nm 101.关于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错误的说法是( D )。 A.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都是表征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 理量,是一个矢量 B磁场强度与磁介质性质有关 C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 D.磁感应强度与磁介质性质有关 102. Nm是( D )的单位符号。 A.磁通 B导磁率 C磁感应强度 D.磁场强度 103.磁场强度

22、的单位1奥斯特=( C )安米。 A40 B60 C80 D100 104.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 D )。 A.顺应原来电流的变化 B阻碍原来电流的变化 C顺应原来磁通量的变化 D.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变化 105.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时,导体内会产生( C )。 A.电阻 B电流 C感应电动势 D.电感 106.对于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直导体来说,感应电动势可用( D )公式计算。 A.e=BSvc。sa B.e=BSvsina C.e=BLvc。sa D.e=BLvsina 107. -直导体沿着与磁场磁力线垂直的方向运动,磁感应强度B为5T,导体切割磁力线速度为v为Im/s,导体

23、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L为2m。则感应电动势e为( B )V。 A5 B10 C15 D20 108.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当导体的切割速度和切割长度一定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越大,则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 C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确定 109.直导体运动方向与磁力线平行时,感应电动势e(C )。 A.最大 B最小 C为。 D.不确定 110.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可以知道,导体切割磁力线的运动速度越快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 C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确定 111.直导体垂直于磁力线运动时,感应电动势e( A )。 A.最大 B最小 C为0 D不确定 112.应用右手定则

24、判断导体上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时,拇指所指的是( A)。 A.导线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方向 B.导线受力后的运动方向 C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D.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 113.设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则对匝线圈,其感应电动势为( C )。 A.e=-/t B.e=-Nt/ C.e= -N/t D.e=-t/ 114.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电磁感应是发电机、变压器工作的理论基础 B.线圈中磁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决定于线圈中磁通变 化速率 C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其单匝线圈的感应 电动势的倍 D.回路中的磁通变化量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高 115.用楞次定律可

25、判断感应电动势(电流)的( B )。 A.强弱 B方向 C大小 D.大小和方向 116.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速度越快,则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就( C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不确定 117.电磁力的大小与导体所处的磁感应强度、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乘积( C)。 A.无关系 B成反比 C.成正比 D.以上答案皆不对 118.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可用( A)判断。 A.左手定则 B右手定则 C楞次定律 D.安培环路定理 119.线圈自身电流变化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 A )。 A.自感电动势 B互感电动势 C交变电动势 D.电源电动势 120.当磁感应强度

26、、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导体与磁力线的夹角一定时,( B )越大,则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越大。 A.电压U B.电流, C电阻R D.电感L 121.当线圈中的电流( A )时,线圈两端产生自感电动势。 A.变化 B.不变 C很大 D.很小 122.在磁感应强度为5T的均匀磁场中,有一条长0.2m的通电直导线,其中电流为3A,电流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则该通电直导线所受的作用力为(C )N。 A0 B1.5 C3 D6 123.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时,大拇指所指方向是( B )。 A.磁力线方向 B导体受力方向 C电场的方向 D.电流方向 124.当两个线圈放得很近,

27、或两个线圈同绕在一个铁芯上时,如果其中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 B )。 A.自感电动势 B互感电动势 C交变电动势 D.电源电动势 125.日常用的交流电是( C )交流电。 A.正切 B余切 C正弦 D.余弦 126.在正弦交流电的交变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参数是( A )。 A.瞬时值 B最大值 C.有效值 D.平均值 127.在正弦交流电的交变过程中,电流的最大值随着时间的变化( D )。 A.变大 B.变小 C保持不变 D.按照正弦交变 128.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动势都是随时间(C )。 A.非周期性变化 B恒定不变 C按正弦规律变

28、化 D.按余弦规律变化 129.交流电气设备的铭牌上所注明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都是指电压和电流的( C )。 A.瞬时值 B最大值 C有效值 D.平均值 130.周期为。.。1s的交流电,其角频率是( A )rad/s。 A. 628 B. 314 C.157 D. 78.5 131.最大值为311V的正弦交流电压,其有效值等于( B )。 A. 200V B. 220V C.300V D. 311V 132.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其周期是( B )s。 A. 0.2 B0.02 C0.2 D.2 133.周期为。.。1s的交流电,其频率是( C )Hz。 A. 50 B60 C100 D.

29、 200 134.对于正弦交流电,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 B )倍。 A.1 B.2 c3 D.2 135.有效值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压,其最大值等于( C )。 A. 220V B.280V C.3IIV D. 380V 136.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其角频率是(B )rad/s。 A. 628 B.314 C.157 D. 78.5 137.关于交流电参数的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 A.瞬时值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有效值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B瞬时值常用小写字母表示,有效值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C瞬时值和有效值都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D.瞬时值和有效值都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138.在纯电阻电路中,

30、R两端的电压为U= UmSin Wt(V),那么,通过R的电流为(C)A。 A. i=UmRsinW B. i-UmRsinWt C.i-(UmsinWt)/R D. i-(UmC。SWt)/R 139.在纯电阻的交流电路中,电路的有功功率等于电路( A )乘以电流的有效值。 A.电压 B电感 C电阻 D.电导 140.在纯电阻电路中,交流电压的有效值U为120V,交流电流的有效值I为10A,则有功功率P为( C )kW。 A. 12 B. 1200 C. 1.2 D. 12000 141.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 C )。 A.容抗值大于零 B感抗值大于零 C感抗值等于零 D.感抗值小于零

31、 142.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容抗值( D )。 A.小于零 B等于零 C大于零 D.无穷大 143在纯电感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的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比值为( B )。 A.电阻 B感抗 C容抗 D.阻抗 144.在正弦交流纯电容电路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D )。 AIC=UXC BIC- U/C cIC=XC/U D.IC= U/XC 145.已知通过一段电路的电流为2A,该段电路的电阻为S,则该段电路的电功率为(C)W。 A.2 B.5 C20 D10 146.已知一段电路的端电压为I。V,该段电路的电阻为5,则该段电路的电功率为( D)W。 A10 B5 C2 D20 147.在纯电

32、阻的交流电路中,电路的有功功率等于电路( A )乘以电压的有效值。 A.电流的有效值 B.电阻的平方 C电阻 D.以上答案皆不对 148.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感抗与线圈的电感( B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无关系 D以上答案皆不对 149.交流电流的频率越高,则电容元件的(A )。A.容抗值越小 B容抗值越大 C感抗值越小 D.感抗值越大150.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容抗Xc和其电容C( A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无关系 D.以上答案皆不对151.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电路的( C )。 A.有功功率小于零 B.有功功率大于零 C有功功率等于零 D.无功功率等于零152.在

33、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和电压( A )。 A.同相位 B反相位 C相位差为/2 D相位差为7c153.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路的无功功率( B )。 A.小于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 B.等于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 C大于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 D等于零154.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路的( B )。 A.有功功率大于零 B有功功率等于零 C有功功率小于零 D.无功功率等于零155.在纯电感的交流电路中,电流的相位滞后电压相位( C )。 A. 300B. 600C. 900D. 1800156.在纯电感的交流电路中,电路的无功功率等于( C )。 A.电流乘以感抗 B.电流的平方乘

34、以感抗 C电压除以感抗 D.电压的平方乘以感抗157.阻抗Z的单位是(A)。 A BH CF DT158.在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阻抗Z的计算公式为(C)。 A. Z=XL2+(R-Xc)2 B. Z=-XC2+(XL-R)2 c. z=R2+(xL-XC)2 D. Z=R2+XL2 159.在阻抗三角形中,电抗X的大小等于( C )。 A. XL B. Xc C. XL-XC D. XC-XL 160.在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当XC XL时,电路呈(C)。 A.纯电阻性质 B感抗性质 C容抗性质 D.阻抗性质 161.在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当XC -XL时,电路呈(A)。

35、 A.纯电阻性质 B.感抗性质 C容抗性质 D.阻抗性质 162.在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总电流的有效值,等于总电压的有效值U除以电路中的( D )。 A.电阻R B.电抗X C.电感XL D.阻抗Z 163在实际应用中,常用( C )定为设备的额定容量,并标在铭牌上。 A.有功功率P B.无功功率Q C视在功率S D.瞬时功率p 164.在交流电路中,关于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功率因数角的关系,正确的是( D )。 AP=Ssin B. Q=Scos C. tg=P/Q D. S= 165.为提高功率因数,运行中可在工厂变配电所的母线上或用电设备附近装设( A ),用其来

36、补偿电感性负载过大的感性电流,减小无功损耗,提高末端用电电压。 A.并联电容器 B.并联电感器 C串联电容器 D.串联电感器 166.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起到的作用之一是( B )。 A.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B降低了线损 C降低了对设备的技术要求 D降低了设备维护标准 167.在感性负载交流电路中,采用( D )的方法可提高电路功率因数。 A.串联电阻 B并联电阻 C串联电容 D.并联电容 168.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起到的作用之一是( C )。 A.提高设备安全性 B提高设备可靠性 C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D.降低设备利用效率 169.相对称交流电源的特点是( A )。 A.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1200 B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相等,初相位互差900 C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1200 D.三相电动势的幅值和频率不相等,初相位互差900 170.初相位为“负”,表示正弦波形的起始点在坐标原点。点的(D )。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171.初相位为“正”,表示正弦波形的起始点在坐标原点。点的( C )。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 172.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常用颜色( B )来表示U、V、W三相。 A.黄、红、绿 B黄、绿、红 C红、绿、黄 D.绿、红、黄 173.三相电动势正序的顺序是( B )。 A.V、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