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0286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Contents,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第一节: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恩格斯,从这句话你能概括出重商主义的哪些特点?,背景知识,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实现财富增长的途径,途径一:开采金矿、银矿,途径二:扩大出口,国内市

2、场上的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其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出口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而进口外国产品则会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早期: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塔福德(货币差额论)主张: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是贵金属,人们在商品的交易中可以通过贱买贵卖来获得这种货币财富,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晚期:英国的托马斯.孟(贸易差额论)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只要该国能够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一国的货币财富就会增加。,贸易

3、政策,货币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政策,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重商主义的主要缺陷,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二、绝对利益论的内容,三、对该理论的说明,四、绝对利益论简评,一、绝对利益论的背景,第二节 绝对利益论,产业资产阶级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并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工业原料,他们迫切需要摆脱重商主义贸易理论的束缚,反对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反对金银外流的禁令。,一、绝对利益论的背景,1776年 Adam Smith出版了国富论一书,批评重商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

4、的过度干预,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强调: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好处 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的双方互利性,一、绝对利益论的背景,1、假设:供给方面: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劳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固定的,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需求方面:收入预算约束,消费受制于收入,不能借钱借债消费;贸易方面:没有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自由流动的,但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市场结构:自由竞争。,二、绝对优势论的内容,2、推论,假设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他们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如下:分工和贸易前,三、对该理论的说

5、明,分工和贸易后总产出2.7单位毛呢+2.375单位酒,交换后消费量(1表示出口给对方),自给自足和自由贸易的福利比较,分工和贸易后总产出:2.7单位毛呢+2.375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7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375单位酒,分工和贸易前总产出:2单位毛呢+2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单位酒,练习题:,中国和朝鲜生产等量的商品投入的劳动力分别如下:,假设国际市场上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为1大米:1小麦,分工和贸易将如何进行呢?,练习题:,假设中国和美国等量(100人)劳动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数量如下:,假设国际市场上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为1大米:

6、1小麦,分工和贸易将如何进行呢?,判断两国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结论:美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按照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两国将无法开展国际贸易。但事实是两国仍在进行贸易活动。,如何解释?,(1)进步意义:反对重商主义;首次揭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四、绝对利益论简评,(2)局限性不带有普遍意义,无法解释没有绝对成本优势时贸易产生的原因;只能解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却无法为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如果理论能够参加选美比赛的话,那么比较优势理论一定能够夺得桂冠。”-萨缪尔森,第三节 比较利益论,在李嘉图发表他的政治经济与赋税原理(181

7、7 年)两年前的1815 年,罗勃特.托伦斯(Robert Torrens)在他关于玉米对外贸易的论文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一、比较利益论产生的背景,比较利益论背景图示,谷物法,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牧草减少,羊毛价格上涨,小麦价格上涨,工人工资提高,食品支出增加,工业品支出减少,别国报复,工业品出口减少,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自由贸易,二、比较利益论的假定条件,2*2模型,单一生产要素,生产技术不同且不变,商品流动但生产要素不能流动,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无运输成本,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劳动,导致两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实现贸易活动的持续,生产成本不变,市场价格是

8、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贸易按国际价值规律开展,分析简化,易货贸易,在221的国际环境中,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劳动成本劣势,两国照样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两国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萨谬尔森在他的风靡全球的经济学一书中,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我们假设两个国家是英国和葡萄牙,他们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如下表所示分工和贸易前:,四、比较优势理论的说明,分工和贸易后总产出2.2单位毛呢+2.125单位酒,交换后消费量(1表示出口给对方),自给自足和自由贸易的福利比较,

9、分工和贸易前总产出:2单位毛呢+2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单位酒,分工和贸易后总产出:2.2单位毛呢+2.125单位酒消费量:英国:1.2单位毛呢+1单位酒葡萄牙:1单位毛呢+1.125单位酒,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情况,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与另一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不可能发生互惠贸易。这一例外情况极少发生。例如:分工和贸易前(单位:人),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比较成本差异,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有利可图,缺陷:比较成本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练

10、习题,分工和贸易前:,单位:人,第四节、相互需求理论,理论背景: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比例。贸易条件改善 贸易条件恶化,约翰.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用贸易条件说明贸易利益的分配机制问题;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基本内容,产品的国内交换比例,两国的交互比例如何来确定呢?,假设:一开始的交换比例为10:17,即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量为17000码,而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量为10000码。,如果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量减少为13600,而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不变,情况是怎么样呢?,英国只愿意出口8000码,德国还有2000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11、。,德国不得不出一个更高的价格,例如10:18,按照这一新的比例,德国对毛呢的需求量、英国对麻布的需求量有可能进一步变化为9000码和16200码。,穆勒认为,交换比例只有能满足两国相互需求相等时才能固定下来。,由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将贸易中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归于生产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人们又称该理论为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特别强调不同国家可利用生产要素的比例要素充裕度和生产相同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要素密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五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二、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要素禀赋论的重要概念有: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一)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生产

12、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也有人把技术知识、经济信息也当作生产要素。,要素价格(factor 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人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根据产品生产所投人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

13、素密集型产品(factor intensive commodity)。例如: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三)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例如:中国属于劳动力要素丰裕。衡量要素的丰裕程度有两种方法: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 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三、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基本假设,技术假设:两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规模收益不变假设:两种商品的规模收益不变。要素密集度假设

14、:每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总是具有更高的某种要素密集度。不完全专业化假设: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只生产一种商品。完全竞争假设:一国之内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流动性假设:要素在国与国之间是完全不流动的。偏好的相似性假设:各国的需求偏好基本相似。自由贸易假设:商品在国与国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四、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两国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两国要素价格不同,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导致同种产品在两国的价格差异,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发生,两国要

15、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商品相对价格,技术,要素价格,要素供给,要素的派生需求,最终产品需求,消费偏好,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图: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示例: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日本和澳大利亚生产两种商品:小麦和布匹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要素价格:澳大利亚:1单位土地价格为1澳元,1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澳元;日本:1单位土地价格为4日元,1单位劳动价格为1日元。,两国生产1单位小麦需要5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布匹要耗费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澳大利亚生产1单位小麦要7澳元,而日本需要21日元。澳大利亚生产1单位布匹要21澳元,日本需要14日元

16、。,结果:澳大利亚在小麦生产商具有比较优势,而日本在布匹生产上占据比较优势。,澳大利亚专业生产小麦,出口小麦,进口布匹;日本专业生产布匹,出口布匹,进口小麦。,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澳大利亚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力价格下跌。日本的情况正好相反。,结论: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参加贸易的各国原先比较丰裕的要素变得稀缺,价格逐渐上升,而原先比较稀缺的要素变得丰裕,价格逐渐下跌。最终各国生产要素趋于均等化,商品价格也趋于均等化。,里昂惕夫之谜是针对要素禀赋论所提出的一种质疑,它的提出成为西方传统微观国际贸易理论在当代新发展的转折点,它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17、,第五节、里昂惕夫之迷(1950),里昂惕夫(W.W.leontief)是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他创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法,并以此突出贡献获得了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代表作是投入产出经济学。,一、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在美国经济学与统计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利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数据来检验H-O模型,其结果引发了持续一代人富有成效的争论。,二、实证检验的逻辑,里昂惕夫的逻辑是:如果H-O理论正确:即各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则美国作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意味着:美国出口行业的资

18、本劳动比率应该大于进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列昂惕夫使用的方法,列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法,将生产要素分为两类,资本和劳动,对200 多个子部门进行了分析,再整合为五十个产业部门,其中有三十八个部门和国际贸易有关。计算出每百万元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其中美国的进口是利用美国的进口替代产业的资料计算的。,三、实证检验的结果:里昂惕夫之谜,实证结果令人困惑: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或“里昂惕夫悖沦”,要素密集度逆转 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 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关于劳

19、动力不同质论,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要素密集度逆转的含义:在H-O理论中,曾假设,如果在某一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的,Y是资本密集型的,那么在所有要素价格比率下,商品X总是劳动密集型的,Y总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现实中,要素密集度可能发生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如X)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解释1: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对H-O定理的影响,如果产品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则H-O定理就会被颠覆。比如玩具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如果要素密集度不逆转,则玩具在美国也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根据H-O定理中国应该出口玩具,美国

20、应该进口玩具。但是,如果要素密集度逆转,即玩具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美国出口玩具,对中国而言属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对美国而言则属于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也就解释了所谓的“里昂惕夫之谜”。,解释2: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H-O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之上的,而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美国的贸易政策是:限制高技术产品(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的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一些研究表明,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口壁垒限制。特别受到保护的是技术落后的产业和非熟练、半熟练的劳工集团。,解释3:技能和人力资源不同,

21、H-O模型中劳动力是同质的,即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是相同的。但现实中,各国劳动力的质有很大差别。比如:美国劳动力和越南劳动力相比,很难说是同质的,前者多是技能水平高的熟练劳动力,包含了大量人力资本投资,而后者多是技能水平较低的非熟练劳动力,包含的人力资本投资较少。,在里昂惕夫计算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时,只统计了实物资本数量,如果把人力资本加入到实物资本上,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就会大于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样,美国出口的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解释4:其他自然资源不同,里昂惕夫之谜中只计算了贸易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而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美国进口商品之所以是资本密集型的,一个原因是美

22、国是大量矿产(如石油)的进口国,而这些矿产品即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也使用大量的非人力资本。由于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这是导致美国进口产业的较高资本密集度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扣除自然资源因素,里昂惕夫之谜也许就不存在了。,解释5:关于劳动力不同质论,里昂惕夫自己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技巧比其也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至于为什么美国人工的劳动效率会高于其他国家,里昂惕夫认为这是美国科学的管理、水平的教育、优良的培训和可贵的进取精神所产生的结果。,围绕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而产生的各种理论观点,都是对 H-O 原理一系列假定前提的修正,一方面充实了 H-O 原理,增强了

23、H-O 原理的现实性,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系列贸易新理论的逻辑起点,丰富和壮大了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几乎所有的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都是修正了 H-O 原理的若干假定前提,而不是修正 H-O 原理本身。,三、里昂惕夫之谜简评,里昂惕夫之谜与 H-O 原理之间不存在理论原则上的对立,而只是表明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里昂惕夫之谜虽然指出 HO 原理与实践的矛盾,但它自身又是建立在 HO 基础之上的,而且他的验证只研究了美国一个国家,同时这种研究也是以抽象的假定为前提的,如只涉及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等,所有这些不能不限制里昂惕夫之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经济发

24、展战略的指导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的方向、数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干预和调节行为。,76,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保护本国市场 扩大出口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积累资本 满足本国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维护本国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77,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自由贸易政策 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 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保护贸易政策 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 对出口商品给予各种优惠和补贴,78,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外向型政策 不歧视内销产品和出口产品的生产,也不歧视购买本国商品或购买外国商品的贸易政策。内向型政策 重视内销生产,轻视出口生产。对一般制造业实行高度保护,对进口和投资实行直接控制。,一、鼓励进口和限制出口政策 二、重商主义政策 三、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并行 四、超保护贸易政策,80,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和发展,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