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0364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题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A. 教学方法第2题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B. 班级授课制第3题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D. 学科课程第4题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C. 帮助学生成长第5题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 现代化第6题 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 不同的学习结果第7题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C. 两难故事法第8题 个体的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

2、的( )。 D. 阶段性第9题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D. 普及义务教育第10题 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C. 南洋公学外院第11题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D. 填空题第12题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A. 尝试一错误说第13题 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属于()。 A. 常规管理目标第14题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C. 810岁第15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校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 A. 有利于

3、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第1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第2题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D. 阶段性第3题 明确规定各年级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各年级的基本目标、主要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基础工作与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实施原则,做了扼要提示的文件是()。 C.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第4题 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B. 威特金第5题 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C. 孟禄第6题 学校文化从其形式来看,可分为()。

4、 A. 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第7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年通过。 C. 1995年第8题 学校教育始于()。 A. 奴隶社会初期第9题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中。 A. 理想国第10题 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D. 视觉联想第11题 组织策略属于()。 B. 认知策略第12题 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属于()。 B. 形成性评价第13题 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第14题 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B. 教

5、学评价第15题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 D. 清朝第1题“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 学记第2题 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 C. 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第3题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小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小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D. 操行评定第4题 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B. 组织策略第5题 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提出的。 B. 波斯顿第6题 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特定序列,通过学习并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

6、和自我发展。这种方法是()。 D. 激励法第7题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D. 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第8题 我国于l986年第一次将()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D. 课外活动第9题 下列哪项不是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反思方法?() B. 教学改革第10题 课外活动不包括()。 D. 选修课第11题 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 殷周时代第12题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其中最高级的需要是()。 C. 自我实现的需要第13题 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小卡片等方式

7、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C. 代币奖励法第14题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D. 规则或原理学习第15题 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 技术小组第1题 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2题 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属于()。 A. 常规管理目标第3题20世纪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 布鲁纳第4题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

8、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身心发展具有()。 D. 互补性第5题 ()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A. 程序教学第6题 理性一情绪辅导法的基本理论是()。 C. 认知心理第7题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B. 苏格拉底第8题 一般情况下,问卷时间的长度应控制在()。 B. 3040分钟第9题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B. 定向性和顺序性第10题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9、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 B. 4年第11题 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C. 教学环境第12题 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 A. 前习俗第13题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B. 元认知策略第14题 用分数、成绩、数据等定量信息进行激励的方法是()。 D. 信息激励法第15题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10、。 B. 操作条件反射第1题 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C. 冲动型第2题 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B. 班级第3题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 A. 1862年第4题 通常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称为()。 D. 总结性评价第5题 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B. 复式教学第6题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第7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研究课题的来源?() C. 教学课题的提出第8题 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11、()。 C. 少年期第9题 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的是()。 A. 社会认知第10题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C.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第11题 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成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C. 差异性第12题 智商(IQ)等于( )。 A. 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l00第13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B. 特色性第14题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D. 教学媒体第15题 主张让儿童在实际生活

12、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 B. 杜威第1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D. 巩固性原则第2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划分的?() B. 应用性研究第3题 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D. 杜威第4题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B. 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第5题 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B. 清末第6题 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A. 操作性条件反射第7题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哪个时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

13、儿童早期第8题 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这体现出小学教育的()。 C. 基础性第9题“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必须()。 D. 了解和研究学生第10题 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是()。 C. 壬子癸丑学制第11题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是()。 B. 2005年第12题 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C. 新教育大纲第13题 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 B. 无条件反射第14题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

14、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B. 20世纪60年代以后第15题 班级管理的中心内容是()。 D. 班级生活管理第1题 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D. 普及性第2题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 自愿性第3题 班会、晨会活动属于( )。 A. 日常性班级活动第4题 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B. 苛勒 完形一顿悟说第5题 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B. 激活功能第6题 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C. 不平衡性第7题 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

15、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D. 组织策略第8题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A. 1904年第9题 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B. 3岁左右第10题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D. 夸美纽斯第11题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D. 学校精神文件第12题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D. 作出决策第13题“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第14题 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16、 B. 巴甫洛夫第15题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C. 科技活动第1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D. 系统法第2题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C. 考试焦虑第3题 班级管理目标中,贯穿班级管理始终的中心和主题是()。 C. 目标方针第4题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进行的活动属于()。 A. 群众性纪念日第5题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为()。 B. 平行管理第6题 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的理论。

17、D. 阿特金森第7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B. 教育典型研究第8题 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 明确的共同目标第9题 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D. 间接近景性动机第10题 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C. 班级教育活动第11题 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B. 课外活动第12题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D. 生产劳动第13题 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18、)。 C. 乌申斯基第14题 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B. 课程改革第15题 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 A. 德鲁克第1题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B. 基础教育第2题 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B. 学科活动第3题 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D. 雅各布松第4题 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D. 强迫性自我检查第5题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C.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第6题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的儿童。 B. 140第7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

19、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C. 不平衡性第8题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D. 组织策略第9题 班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主要涉及()。 D. 学习、纪律、出勤、卫生第10题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D. 孟子第11题 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是()。 C. 学生成长档案袋第12题 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C. 810岁第13题 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A. 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第14题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

20、者是()。 C. 廖世承第15题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 读、写、算-第16题 简述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第17题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开展好课外活动,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小学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

21、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要使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就要使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吸引力来自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多样,能符合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第18题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每一所学校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确定的,国家不会也不应当像对待各学科那样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各学校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需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

22、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的持续交互作用中,在

23、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第19题 简述班级日常管理中奖励与惩罚的方法。(1)奖励。奖励指向那些被认为是正确的、积极的、带来正价值的行为,以确保此种行为重复出现或得到加强。按照不同的标准奖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内容划分,奖励可以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按照形式划分,奖励可以分为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一般而言,中小学教师常常采用的奖励方法主要有赞许、表扬、奖赏等。(2)

24、惩罚。惩罚指向那些被认为是错误的、消极的、带来零价值或负价值的行为,以便使这种行为消除或降低其出现频率。班级管理中的惩罚一般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主要目的在于制止学生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惩罚包括批评、检讨、取消某种奖励以及斥责、体罚等各种能给孩子带来不愉快体验的形式。按照内容形式划分,惩罚可以分为物质性惩罚和精神性惩罚,按照方式划分,惩罚分为代偿式惩罚和剥夺式惩罚。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惩罚方式是批评和处分。第20题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16题 什么是微格教

25、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第17题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1)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概念。场依存性的人,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性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2)从其人格整体来说,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维度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

26、,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第18题 简述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1)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经验不足的教师。每一位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成为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赖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但他们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蕴涵的原理却很少分析。反思则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经验中蕴涵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

27、然。同时,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而这些专业理论又是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卖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是否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教师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努力追求其实践合理性,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3)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所谓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学合理性的追求,以及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反思。教

28、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实践智慧不等同于教学经验,因为它是对教学经验的理性认识;也不等同于教学理论,因为它关注的是具体化、情境化的教学实践。第19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兴趣。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2)渗透情意因素,帮助人人成功,激发兴趣。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功感,注重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20题 简述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1)信息传递。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沟通把信息载向学校系统的上下左右,使学校成为一个既有分

29、工,又有合作,权责明确,运行有序的系统。(2)控制。学校对其下属的机构以及全体师生实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离不开沟通渠道。学校的机构系统实际上就是正式的沟通渠道,上级的指令通过它层层下达,下级的情况通过它层层上报,学校通过这一机构系统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3)激励。在学校中,沟通是一种激励的工具。及时地领导工作,对工作绩效的评估进行肯定,奖励出色的行为,对下属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等,这些沟通方式都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4)情感交流。沟通可以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人们彼此之间交流情感,交换对于学校内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参与感、满意感。第16题 简述心理

30、健康的意义。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所以,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第17题 简述布鲁巴奇的四种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

31、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第18题 简述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1)标准化成就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它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

32、重要工具之一。(2)教师自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3)非测验的评价。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常常采用非测验的评价手段,茹案卷分析、观察、情感评价等第19题 简述智力的性别差异。(1)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女性智力分布较均匀。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就是说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多。(2)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具体来说,男性偏优于抽象逻辑,喜欢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女性长于形象思维,喜欢语言、历史、人文等学

33、科。(3)具体到各个年龄阶段,男女智力发展速度和水平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女性智力表现较早,男性智力表现较晚。第20题 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1)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3)根据评价主体可分为自找评价和他人评价。(4)根据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5)根据教学评价涉及的层次与范围可分为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和微观评价。第16题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4)保持合理

34、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第17题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

35、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第18题 简述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组织班级活动通常要遵循目的性、针对性、多样性、易操作性、创造性、整体性六个原则。(1)目的性原则。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于促进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组织和指导班级活动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寓教育于活动中,寓学习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活动的作用,不能盲目地为搞活动而活动。(2)针对性原则。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针对性越强,收效越大。这种针对一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二是要针对班级里实际存在的问题。三是要针对社会上对学生有

36、影响的现象开展班级活动。(3)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指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内容、形式、组织方式要多种多样。坚持多样性的原则,一是为了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4)易操作性原则。班级活动与社会中开展的大型活动不同,它受班级学生的精力、经验以及现有条件的限制,因此要注意易操作性,根据本班、本校、本地现有的条件开发活动资源,规模、频率要适当。(5)创造性原则。创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搞好班级活动,必须不断地创新,坚持创造性原则。(6)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指班级活动的内

37、容、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的教育力量都要成为一个系统,用整体的教育思想指导整体的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实现的整体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最高境界。第19题 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安排的。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1)科技活动。科技活动内容很广泛,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制作科技小模型、采集标本、动物小观察、小饲养、植物小种植等,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和科学家故事会、科技表演、竞赛等。(2)学科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各学科的知识性作业和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3)文学艺术活动。小学文艺活动主要

38、有歌咏、乐器演奏与欣赏、舞蹈、观看影视剧等,此外,还可以成立写作小组、评论小组、出板报、壁报等。(4)体育活动。小学体育课外活动主要有各种球类活动、长短跑、登山、划船、游泳、滑冰、滑雪、健美运动和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等。体育活动包括体育竞赛和表演,野营和行军等活动。一些国防体育活动,如航空模型、军舰模型、无线电小组活动,也可列入小学体育课外活动之中。(5)社会活动。小学社会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载体,如国庆节、儿童节、校庆日、学校文化节等庆祝活动,以及暑假的夏令营活动

39、等。第20题 简述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2)教育科学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3)教育科学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4)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第16题 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第17题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

40、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第18题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2)拟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3)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定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4)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

41、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第19题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第20题 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指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

42、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具体实施形式:讲解教学方法;谈话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讲演教学方法。(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具体实施形式: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是指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媒

43、体根据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等。第16题 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的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4)个别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班主任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5)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

44、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第17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培养:(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3)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4)自学的习惯。(5)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6)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7)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5、第18题 简述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小学班级管理的整体性原则反映了班级管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原理,反映了对立统一法则和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它指导我们正确处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整体和局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2)民主性原则。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力军,班主任的管理思想作风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必然会持久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发展。(3)高效性原则。小学班级管理的高效性原则要求班主任按客观规律办事,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计划和实施管理,管理和教育有机结合,使班级管理始终做

46、到有规律有节奏高效率地运行。第19题 简述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第20题 简述教学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

47、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3)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4)反馈性原则。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