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432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完整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大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9.高级神经活动的

2、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

3、力的注意。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二、选择题1.下列学者中,较早地论述了身体先于精神,精神依附身体的是C 。 A、王充 B、范缜 C、荀况 D、孟子2.心理学史上,采用“内省”法以探究人“心”之结构的是B 。 A、亚里士多德 B、冯

4、特 C、洛克 D、杜威3.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D 。 A、马斯洛 B、罗杰斯 C、詹姆斯 D、华生4.以记忆、理解、想象、思考等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是A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5.用潜意识、死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内在动力的是B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6.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的是D 。 A、认知观点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观点 D、行为的观点7.人们能明确感觉到、知觉到并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D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 D、心理过程8.为着高考,坚持不懈地做各种练

5、习的过程是C 。 A、心理状态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特征9.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差异的方法是B 。 A、问卷法 B、测验法 C、访谈法 D、调查法10.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B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选择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11.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不属于外部感觉的一项是C 。 A、视觉 B、听觉 C、机体觉 D、肤觉12.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刺激引起的。下列不属于内部感觉的一项是A 。 A、味觉 B、机体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13.在光的刺激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感觉,反映出光波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属性。下列不能

6、反映视觉特性与光波特性相匹配的是B 。 A、明度光的强度 B、色调光的强度 C、色调色彩的差异度 D、饱和度色彩的深浅度14.听觉特性不能与声波的物理特性相匹配的一项是A 。 A、音高声波的频率 B、响度声波的强度 C、音色声音的特色 D、音高声波的强度15.不是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B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适应性 D、知觉的理解性16.“月明星稀”现象可以用B 来解释。 A、继时对比 B、同时对比 C、差别对比 D、联觉现象1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阈限三、判断题1.教师只要能很好地

7、掌握教育经验总结法就可以独立进行心理学的有关课题研究。() 2.唯物主义者都能正确地解释心理现象。() 3.为了促进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我们要设法消除其抑制过程。() 4.条件反射只有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5.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6.胎儿在母腹中形成脑器官时,就有了意识和心理。() 7.由于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分心是正常的。() 8.就心理学本质而言,错觉和幻觉是一样的。() 9.心理既然是一种观念,就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10.在心理过程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 11.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理往往存

8、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 12.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3.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而且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状况。() 14.人的心理在体现共同性的同时,总是表现出差异性。() 15.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 16.由于感觉产生需要高度分化和专门化的感觉分析器,所以各个感觉器官总是各自独立地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17.由于知觉总是要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知觉不反映事物的个别成分及其属性。()

9、 18.在引起痛觉的刺激持续作用下,人们对疼痛的适应性降低。() 19.感觉对比是发生在同一分析器中的感觉相互作用。() 20.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知觉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四、名词解释1.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2. 个性是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3. 测验法又叫心理测验,是预先制订的测验量表来测定人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别差异的一种方法。种类主要有智力测验、品格测验、能力倾

10、向测验等。4.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5.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反射,其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6. 动力定型简称动型,是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不仅可以建立单一的条件反射,还可以把客观环境多种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强弱的不同,组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系统,经多次反复后,就形成适应环境的复杂的反应系统。7. 注意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地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8.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

11、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9. 有意后注意也叫后有意注意,是从有意注意转化而来,既具有目的性,又不需要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10. 注意的分配就是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有关对象上。11. 注意的转移就是根据需要,主动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渡到另一种操作。12. 分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必需的时间内不能充分地指向与集中,或者完全离开与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转移到无关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现象。13.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4.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

12、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15.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16. 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上差异的能力。17. 知觉恒常性在知觉我们熟知的对象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变化,但我们获得的映象却保持不变,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五、简答题1.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答: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产品分析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跨文化研究法。2.简述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主要差别?答:主要差别在于:(1)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是被动强化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主动操作才能得到强化;(2)

13、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道德反应是不随意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机体的反应是能控制的,随意的行为。3.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答:原因在于:(1) 客观现实是一种心理的源泉;(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3)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发展的。4.注意具有哪些外部表现?答:注意具有:(1) 产生适应性运动;(2) 无关动作被抑制;(3) 呼吸动作的变化等外部表现5.简述注意的主要功能。答:注意的主要功能有: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等三种。6.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答:应从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 扩大学生注意的范围;(2) 发展学生

14、注意分配的能力;(3) 培养学生注意紧张性的品质;(4) 学生注意稳定性的训练。7.简述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学生注意的基本特点有:(1) 注意发展的特点;(2) 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3) 直接兴趣在注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4) 探究新奇事物的主动性增强;(5) 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8.请试对知觉进行分类。答:知觉可分为:(1) 精确知觉,包括对物的知觉,对人的知觉;(2) 模糊知觉,包括地物的模糊知觉,对人的模糊知觉;(3) 错觉;(4) 幻觉。9.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哪些基本特点。答:少年期学生的感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 感知发展的特点;(2) 知觉过程中

15、分析与综合能力的统一发展;(3) 应用观察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10.简述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答:避免与控制学生分心的常用措施有: 超前控制; 信号控制; 提高控制; 表扬(批评)控制。六、论述题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看法。答: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主张心理的东西是第一 性的,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心理的东西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的心理观把心理看成是世界的本源。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心是万物和宇宙的主宰,客观事物是由个人的感知,即心理的东西决定的。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感张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心

16、理是物 质派生的,是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虽然有各种说法,但都把心理 现象看成是物质活动的产物,是身体的机能,是在一定事物的作用下产生 的,从而正确地说明了心和物之间的关系。2.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应用中的意义。答: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发挥无意注意积极作用的组织者,应采取下列措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学的方法。 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为了有效地组织地运用有意注意,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抗干扰的习惯;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

17、的主体。 三、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要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进取的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状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3.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运用感知规律,才能增强教学效果?答:(一)感觉规律的运用:(1) 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2) 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 (二)知觉规律的运用:(1) 知觉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2) 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3) 知觉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4) 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三)树立学生

18、科学的感知观点:(1) 用正确的感知观点评价人;(2) 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3) 用辨证的感知观点认识模糊知觉。七、实例分析1.小张暑假回家,他的亲友们问他在大学学什么。他回答说,心理学。他的亲友们一脸惊诧,“那你岂不是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小张的亲友们关于心理学的认识对吗?试分析。答:小张的亲友们的认识是不正确的。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探明心理现象的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一、理论意义 学习心理学对于人们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自觉地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克服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自然辨

19、证法、现代哲学、逻辑学和美学等学科。 二、实践意义 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活动调节下完成的; 心理学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对提高师范生未来从事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心理学各分支的形成,对各个实践领域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心理学作业2(第58章)一、填空题1.记忆表象和语词是具有心理特性的记忆的主要形式。 2.脑中再现出的不在面前事物的心理形式,就是记忆表象。 3.识记可以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4.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用无意义音节材料研究了遗忘规律。 6.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

20、巩固的过程就是保持 。 7.据测算,正常人脑可以储存10121015 比特的信息量。8.再认和重现是将信息从脑中检索出来并经识别加以运用的阶段。 9.各种事物形象都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输入而形成形象记忆。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一种情绪记忆。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12.进行有意识记时,人们通常会采用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两种方法。 13.一般而言,信息容量约为72个意义单位。 14.人们曾经提出消退说和干扰说两种假说解释遗忘的心理原因。 15.有女生能在明明白白看电视的同时,一针不错地织毛衣,这反映了心理学的保持现象。16.喝过可乐,喝

21、纯净水也觉得有点甜,这反映了心理学中的感觉现象。 17.思维的重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8.根据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19.抽象是在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 20.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22.按情感状态分类,情感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热情和应激。 23.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构成意志行动过程必不可少的两个阶段。24.目的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 25.体现意志品质的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二、选择题1.不属

22、于记忆过程的是D 。 A、识别 B、保持 C、再认和重现 D、识记2.艾宾浩斯提出的记忆方法是C 。 A、回忆法 B、再现法 C、节省法 D、再认法3.在保持过程中,不是信息储存系统的是C 。 A、瞬时储存系统 B、长时储存系统 C、感官储存系统 D、短时储存系统4.人们采用的识记方法通常有B 。 A、分记法 B、分布法 C、全记法 D、综合法5.良好的记忆品质不包括C 。 A、敏捷性 B、正确性 C、完备性 D、持久性6.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建立记忆对象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进行识记的是B 。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部分识记 D、综合识记7.没有预定目的,无需努力,也不采用任何方

23、法的识记叫做D 。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有意识记 D、无意识记8.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不同,不属于思维形式的是A 。 A、感性思维 B、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9.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是C 。 A、发散思维 B、抽象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分析思维10.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过程是B 。 A、分类与比较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具体化与系统化11.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按一定顺序归入一定类别的思维过程是D 。 A、抽象 B、概括 C、具体化 D、系统化12.不属于思维形式的是A 。 A、概括 B、概念 C、判断 D、推理13.不属于推理

24、形式的是B 。 A、归纳 B、逻辑 C、演绎 D、类比14.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去证明其合理的方式就是C 。 A、想象 B、推理 C、猜想 D、归纳15.不属于有意想象的是B 。 A、再造想象 B、梦想 C、创造想象 D、幻想16.与想象表象无关的是A 。 A、知觉表象 B、视觉表象 C、听觉表象 D、运动觉表象17.不是影响想象因素的是D 。 A、记忆表象贫乏 B、思维18.人的表情包括D 。 A、面部 B、体态 C、言语 D、动作19.不能表征情感状态变化的生理变化是D 。 A、循环系统的变化 B、腺体活动的变化 C、呼吸系统的变化 D、神经系统的变化20.不是情感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的是C

25、 。 A、信号功能 B、调节功能 C、沟通功能 D、感染功能21.如果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不属于此分类的是A 。 A、激情 B、道德感 C、美感 D、理智感22.看小说时,能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体现的是一种B 。 A、理解 B、移情 C、通感 D、沟通23.在智力活动中,不是情感所产生功能的是A 。 A、调节功能 B、动力功能 C、增强信号功能 D、感染功能24.与动机功能无关的是D 。 A、动力功能 B、调节功能 C、强化功能 D、感染功能25.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而产生的冲突叫做B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避趋冲突

26、 D、动机冲突三、判断题1.学生采用机械记忆进行学习是不科学的。() 2.心理学中的保持意味着保持材料在数量上不会减少。() 3.超额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学习是必要的。() 4.对于需要通过记忆学习新材料的学生,遗忘是不正常的。() 5.遗忘的结果就是有关记忆再也不能恢复了。() 6.一般来说,集中复习比分布复习的效果好。() 7.脑中再现过去经历的事物,并能识别,这叫做重现。() 8.一般情况下,能再认就一定能重现,而能重现就不一定能再认。() 9.解决问题时,人们总是以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进行。() 10.分析与综合刚好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 11.抽象与现实总是有不可跨越的距离。() 12

27、.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内部的、共同的特征表征出来。() 13.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做梦。() 14.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 15.意志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意志始终是自由的。() 16.在情感构成意志动力的同时,意志也对情感起着控制作用。() 17.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越强越有助于学习。()四、名词解释1.记忆是人对事物的识记与保持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以再认或重现(回忆)的方式在脑中的反映。2.有意识记就是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3.遗忘就是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发生

28、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4.后摄抑制亦称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5.超额学习就是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6.创造性思维就是当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问题时,把储存在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最优组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7.分析就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8.概念就是人脑以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维形式。9.想象就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10.典型化把

29、某一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提炼出来,然后集中到某一事物上,重新塑造出事物的新的形象。11.原型进行创造想象进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12.应激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13.理智感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14.意志自觉地明确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5.避趋冲突亦就是趋避式斗争,是指个体在活动中,对同一个目的同时具有趋近和躲避两种动机,形成欲趋之又避之的矛盾斗争。五、简答题1. 简述长时储存系统的基本特点。答:(1)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 (2)容

30、量极大,以义码为主进行编码,以组块状态储存信息; (3)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是几分钟以前的事情,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如果不去有意回忆就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 (4)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对短时储存系统内容复述和再编码。2. 我们如何依据记忆规律进行在效教学?答:(1)在教学中识记和保持的组织,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合理选择识记方法;运用尝试重现。 (2)使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回忆的效果,利用联想;运用推理;正确组织复习;适当超额学习;减少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3.遗忘规律的研究

31、表明了什么?答:研究表明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得少。在此基础上,人们反复验证发现,学习机关报知识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是遗忘速度最快的3个时段,分别遗忘了42%,56%,66%,之后的1个月内遗忘度稳定在72%79%之间,所以,学习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内的复习是最关键的,能达到事半功倍,过了再复习就费劲了。因而提高记忆效果的做法就是及时组织复习。4思维和语言具有什么样的联系?.答:思维和语言的联系在于:(1)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2) 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5.简述发展创造想象的必备条件。答:共有四个条件:(1)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创造欲望

32、; (2)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3)原型启发;(4)积极的思维活动。6.简述一般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答: (1)提出问题。包括怀疑法,比较法,边缘法,迁移法和剖析法;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通常解决问题有算法策略及启发策略两种策略; (4)检验假设。7.促进创造性思维顺利展开需要什么条件,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促进创造性思维顺利发展需要明确而强烈的创造意识、符合规律的推理能力、合理的信息转换策略等三个条件。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仿生法、适应需要法、缺点反思法、特性迁移法、逆向索求法和扩展用途法。8.如何促进对少年期学生的情感培养?答:可以从提高对情感的认识

33、,创造培养情感的情境,组织培养情感的实践活动及提高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来促进对少年期学生的情感培养。9.教师要如何正确认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答:教师要正确认识目的与动机之间的联系,首先要知道目的与动机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在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上,而同一动机又可以导向不同的目的,往往要经过动机斗争,克服内在的矛盾,相反,在目的逐步确定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引起动机的斗争,随后逐步趋于统一。10.教学中应该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答: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有意识培养的结果。所以,教师应从以下五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良好意

34、志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发展健康的情感;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针对意志的个别差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五、论述题1.我们要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才能增强教学效果?答: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依据记忆规律增强教学效果:(1) 在教学中识记和保持的组织: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合理识记材料的数量;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合理选择识记方法;运用尝试重现。(2) 使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回忆的效果:利用联想;运用推理;正确组织复习;适当超额学习;减少前摄抑制与倒抑制的干扰;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2.思维、想象规律对课堂教学有

35、什么意义?答: (一)排除教学中影响学生思维与想象的因素:1.动机的影响;2.定势的影响; 3.功能的影响;4.个性的影响。(二)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1.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水平。教师要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概念的掌握在内涵上得到充实与改造,而且也要让他们在要领系统的掌握上,不断地向精确与全面的方向发展;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本质规律,以推动学生间接理解能力更快地提高;3.发展学生的判断与推理能力。教师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地纠正他们不合乎逻辑的判断与推理,引导他们独立地对各种事物和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训练他们

36、的判断、推理能力。(三)让想象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利用想象深化知识。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想象的支持才能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教材;2.借助想象探求未知。学生的学习除了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外,教师还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去探究与预见未知。想象是探究与预见未知的向导;3.端正学生想象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贯彻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他们想象的方向,及时纠正他们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良的愿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热爱科学与实事求是的良好个性品质。3. 以教学实例说明培养学生良好想象品质的重要意义。答:1.想象的丰富性。具有想象丰富性品质的学生在面临问题

37、时,能够唤起数量多且质量高的表象,使想象的内容充实,且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多种选择; 2.想象的主动性。具有想象主动性品质的学生在任何问题面前都能驾驭自己的想象,使之有目的地沿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行进; 3.想象的新颖性。具有想象新颖性品质的学生不论在想象的内容上还是在想象的形式上都敢于标新立异,而又立足于现实; 4.想象的现实性。具有想象现实性品质的学生所想象的事物可以在现实中得到体现。 想象品质是构成人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成份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良好想象品质的培养。4.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对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答:情感的培养既

38、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情绪的激动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紧密联系,学习内容越困难,越容易受较高激动水平的干扰,如果学习内容容易,激动水平高,学习效率则佳。 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智力的发展,但也要重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智力活动中,情感的动力功能。教学中,教师从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就会使学生对智力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体验到智力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有增强信号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把深厚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激励或阻止的作用,从而提高智力活动

39、的效率; 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有感染功能。情感通过潜移默化增强学生智力活动的效果。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受到教师的激励、感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教师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把教师讲述的道理与提出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的需要,成为鼓励自己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智力活动效率的提高。心理学作业3(第911章)一、填空题1.个性的相对稳定性表现在个性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点的结合。 2.个性差异主要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3.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 。4.根据需要的起源,可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 和精神需要。 5.能力测验有一般能力测

40、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6.比较著名的能力测验量表有韦氏量表、韦克斯勒 和比奈量表。 7.性格鉴定中,让受试对给出材料作答,使他不知不觉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叫做投射法。 8.瑞士精神学家罗夏编制了罗夏墨迹测验 。 9.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10.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四类型气质学说。 11.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为气质类型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并阐明了生理机制 。 12.学习是由经验所引起的、比较持久的思维和行为的变化。13.学生学习最主要的特点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14.把知识学习过程分成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等8个

41、阶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 。 15.按照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法,我们常把技能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 16.从智力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看,智力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内潜性、观念性和简缩性 。17.迁移 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 18.以吴伟士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共同成分说对形式训练学说提出了挑战。 19.形式训练说通常强调训练形式而忽视学习内容 。 20.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 。21.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二、选择题1.与个性独特性无关的是C 。 A、心理倾向 B、个性心理特点 C、心理面貌 D、心理过程2.个性

42、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是A 。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自我意识3.个性倾向性的组成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是D 。 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世界观4.一般而言,天才儿童和超常儿童在统计中各占的比率是A 。 A、0.3% B、0.6% C、0.5% D、0.4%5.不属于创造能力特点的是B 。 A、灵活性 B、发散性 C、独特性 D、流畅性 6.测定气质类型的方法主要是D 。 A、谈话法 B、自然实验法 C、作品分析法 D、条件反射测定法7.不是布卢姆学习领域分类的是B 。 A、认知 B、思想 C、情感 D、动作8.按布卢姆的观点,不是成就动机内容的是A 。

43、A、情感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9.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思维敏捷,亲切。这反映的气质类型是D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10.相对于国外,中国学生都比较追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说明中国学生具有较高的D 。 A、情感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11.近代西方常用来测量学习动机的方法是A 。 A、控制基源 B、自然实验法 C、作品分析法 D、条件反射测定法12.控制基源的理论基础是C 。 A、控制论 B、动机理论 C、归因理论 D、需要理论13.被称为知识的细胞,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B 。 A、词语 B、概念 C、定理 D、规则14.对赫尔巴特的知识学习四个阶段匹配错误的是A 。 A、明了性认知 B、联想化期待 C、系统化探索 D、方法行动15.与运动技能形成阶段无关的是A 。 A、熟悉 B、定向 C、联系 D、协调16.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在心理学中叫做B 。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负迁移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