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笔记.doc(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笔记(思路版)【教育学模块】教育学及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教育及其发展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教育的发
2、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2)古代社会的教育: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古印度: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
3、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天文,音乐,几何,算术(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育世俗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者 在社
4、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受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关系: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是互相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教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的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动地位,发挥主动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人”的要素,教育影响属于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
5、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受教育者身心获得发展因此,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3)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
6、,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二 、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三 、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内容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1.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开发利用。文化与教育 四
7、、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
8、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 .顺序性(如身体发展由中间到四肢,心理发展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不可陵节而施)2. 阶段性 (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分阶段进行,儿童,少年的教育方式要不同,最近发展区)3. 不平衡性 (发展速度(身高体重、生理方面)在各
9、个时间不同。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4. 互补性 (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5. 个别差异性 (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内因和动力)
10、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概念对受教育者的总体要求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的作用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社
11、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是1957年颁布的。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1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1)素质教育的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时代特征)(3)素质教育的组成德育:是培
13、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为什么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
14、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 改变教育观念 2 转变学生观 3 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1、公民意识; 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2、价值观念; 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3、社会责任感; 7、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第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发展 二、我国的学
15、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学校教育制度的三要素: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和学校的结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学制,产生于欧洲;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苏联的分支型学制。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相对稳定稳定制度化教育:比较正规。兴起的标志:清朝的“废科举、兴学校”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未实行。1903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1912年,“壬子癸
16、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两全”“两重”1999年,决定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我国当前教育时迁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之列教师与学生(一)教师劳动特点(二)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三)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四)师
17、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教师劳动特点: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 3 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二)教师的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 1、对待事业:衷于人民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4 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的能力素养 1 语言表达能力 6学习能力2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7观察学生的能力3教学能力 8创新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9教育教学交往能力5研究能力 10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
18、能力职业心理健康 1 高尚的师德 3 良好的人际关系2 愉悦的情感 4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专业发展: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其核心是: 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到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教型教师的过程专业发展的内容: 1 专业理想的建立 2 专业
19、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3 专业能力的提高 4 专业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 “非关注”阶段 2 “虚拟关注”阶段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3 “关注生存”阶段(新任教师)4 “任务关注”阶段 5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师范教育 2 入职培训 3 在职培训 4 自我教育 5其他( 讲座,报告,专业培训,交流活动)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 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1 加强教师教育 2 制定法律法规 3 提供经济保障 2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善于学习, 恒于研究 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
20、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3在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2在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学生的本质特点:1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4、学生是教育的对
21、象:可塑性、向师性、依赖性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3点(1) 学生是发展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a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a 学生是完整的人 b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c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 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 学生是责权主体(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意义:1、 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 良好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 良好师生
22、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 良好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 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 5发扬民主教育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7、课程(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程:课程是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检验的综合。课程的意
23、义:(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 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课程的类型1、从课程的固有属性:课程分为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1)学科课程: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2)经验课程:促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分为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1)分科课程:主导价值在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2)综合课程:通过相关的综合,促使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和方
24、法3、从课程的实施计划:课程分为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2)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通过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3)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5、从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6、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可能 (社会需求)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学科知识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
25、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需求)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前沿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五部分:附录术语解释、案例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1.他是按门类制定的2.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提出指导性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5.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新课程结构的主要
26、内容:(一)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二)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三)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四) 农村中学课程大多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新课程结构的特征:1、均衡性 (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2、综合性 (1,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2 设置综合课程 3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10%-12%给学校在义务阶段)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内容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
27、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1、进行社会调查 4、研究学生情况2、审查学生活动 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3、开发实施条件 6、建立资源数据库(教师 ,学生, 教学过程)8、教学(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三)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四)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六)教学组织形式(七)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八)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方式,是社会经验在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
28、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的任务(简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首要任务)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理想目标)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核心)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保证)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过程的本质1.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
29、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本质而言)A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B认识方式的简洁性和高效性C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和传授型(有领导的认识) D认识的交往性和实践性 E 认识的教育性和发展性3、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规律(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内部动力)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感知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必要环节) 4、运用知识 5、检
30、查知识(三)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教学原则概念: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以教学规律为依据)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各类教学原则1.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复习是学习之母)3. 直观性原则(荀况:闻之、见之;夸美纽斯:去看看) 7因材施教原则直观手段:实物、言语、模象直观 4.启发性原则(苏格拉底:产婆术;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 8.量力性
31、原则或发展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发展掌握一定的难度和速度)2、常用教学原则运用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直观性原则: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重视运用言语直观。启发性原则: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
32、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发扬教学民主。循序渐进原则: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巩固性原则: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过程来巩固知识。因材施教原则: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四)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教学方法 (注入式和启发式)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
33、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f、学生年龄特征。2.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语言类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二.以直接感观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探索法、研究法)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3、常用教学方法运用的
34、基本要求:讲授法: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认真组织;讲授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要组织学生听讲;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谈话法:要做好计划,对谈话的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宜、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经验,还要有启发性、形式要多样化;要善于启发诱导,谈话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因势利导;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和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出谈话过程中的优缺点。讨论法:讨
35、论前,教师应提出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并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联系实际,自由发表意见,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练习法: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练习的题目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教师要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馈;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练习方式要多样化。发现法: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发现的良好情境。(五
36、)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1、备课( 教好课的前提)要求:做好三项工作:1钻研教材(包括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有关参考资料),做到“胸中有书 2了解学生,做到目中有人 3设计教法,做到“手中有法写好三项计划:1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 2课题(单元)计划 3课时计划2、 上课(中心环节)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 4教学方法适当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教学内容正确 5讲究教学艺术3教学结构合理 6板书有序 补充:上好一节课的标准: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要使学生积极参与 到课程中来;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3、作业的布置和检查 要求: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7、作业
37、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3分量适宜、难度适合 9、力求理论联系实际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4、课外辅导(贯彻因材施教)要求:1从辅导对象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 2明确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检查的方式 平时考查: 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考试( 期中,期末, 毕业时进行) (六)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概念: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1、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
38、制的产生: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提出阶段论(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基本定型凯洛夫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2、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带到现场)3、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4、分组教学(按年龄、能力或成绩编班)5、道尔顿:由柏克赫斯特创建,教师不讲授,由学生自觉,独立完成作业,向教师汇报,接受考查。要求较高6、劳伊德特朗普:分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和个别教学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即教
39、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和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开放与生成 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9、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内涵: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能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评价作用或功能:1导向功能 4激励功能 2鉴定功能 5管理功能 3改进功能(主要功能)
40、6研究功能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方法:1.客观测验法(最常用) 4.轶事记录评价法2.表现性测验评价法 5.档案袋评价法3 评价量表评价法(主要用于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终结性评价)教育评价的类型1 根据评价的功能划分:诊断性评价(事先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2 .根据评价的标准划分:相对评价(评价对象内选一个或多个为基准)和绝对评价(集合外确定一个为标准)、个体差异评价(个体今昔比较)3.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目的:促进发展)和激励性评价。(2)现代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
41、评价体系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A、 日常教育评价:以真实性为基础,高扬人文性B、 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为基础,突显教育性。C、 毕业或升学考试方面:以综合型(全面性)为基础,突显导向性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10、德育与班级管理(一)德育及意义。(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三)德育过程的规律(四)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五)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六)德育的途径(七)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八)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一)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概念: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构成:广义德育:德育包括家庭德育、
42、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社区德育等形式。 狭义德育:学校德育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地基础和保障(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划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小学德育目标 :(1)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德育的主要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2理想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4劳动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身观教育 (三)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4、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