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571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04519528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池州普通高中高二期末试卷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C 【解析】F2的个体可以部分致死,只要保证DD、Dd和dd的存活率相同,就不会影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2【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甲与乙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浅色,则甲乙都为纯合子,A正确;无法判断白色与黑色的显隐性关系,B、C错误;浅色为不完全显性,不是白色与黑色相互融合的结果,如果是融合遗传,则子二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3【答案】D 【解析】假设亲代

2、的紫茎AA=X,Aa=1-X,则F1的绿茎aa=1 / 4(1-X)=1 / 8,求得X=1 / 2。得到亲本AA=1 / 2、Aa=1 / 2,亲本自交的后代中AA=1 / 2+1 / 21 / 4=5 / 8, Aa=1 / 21 / 2=2/ 8,则紫茎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5 / 7。4【答案】D 【解析】图乙均等分裂可判断此动物为雄性,A正确;图甲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含4个染色体组,图乙处于减后期,只含2个染色体组,B正确;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后期,C正确;由图乙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5【答案】B 【解析】亲代红眼雌果蝇的少数卵母细胞在减后期一对X染色体未能分向

3、两极,则形成的异常雌配子有XWXw或不含X染色体的雌配子O,正常的雌配子为XW和Xw,而白眼雄果蝇产生的雄配子有Xw和Y,可见,后代不可能出现Xw XwY。6【答案】A 【解析】根据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可知妻子Bb,再根据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可知丈夫也是Bb,所生女孩BB1/4、Bb1/2、bb1/4,秃顶的概率1/4;男孩BB1/4、Bb1/2、bb1/4,但是Bb1/2、bb1/4都会秃顶,概率3/4,秃顶男孩为3/41/2=3/8。7【答案】B 【解析】核DNA分子两条单链都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该磷酸只能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接,B错误。8【答案】D 【解析】肺炎双球菌属

4、于原核细胞,无核基因,A错误;死亡的小鼠体内能提取到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B错误;R型菌开始逐渐减少是因为小鼠的免疫功能开始是正常的,能杀死R型菌,C错误;R型菌转化成S型菌是因为杀死的S型菌提供了转化因子,D正确。9【答案】D 【解析】解旋酶在解开DNA分子的双链结构时消耗能量,A错误;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单个的脱氧核苷酸,DNA连接酶作用的底物是DNA片段之间的缺口,B错误;DNA聚合酶在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时有水的生成,而解旋酶没有,C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行DNA复制的酶来自于细菌,D正确。10【答案】A 【解析】略11【答案】C 【解析】转录需要RNA聚合酶,两细胞的基因表达都

5、需要,A错误;两细胞都需要形成核糖体,B错误;肌肉细胞能合成肌糖原,存在肌糖原合成酶的mRNA,而未成熟的红细胞存在血红蛋白的mRNA翻译成血红蛋白,C正确,D错误。12【答案】A 【解析】全翅(BB)残翅(bb)组合中,通过X射线处理雄性果蝇,只要有少数的B突变为基因b,后代就会出现残翅;若没有发生该突变,则后代都为全翅。A正确;而B选项和C选项中雄性果蝇即使有少数的B突变为基因b,对于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影响不大,B和C错误;D选项中若有少数的雄性果蝇B突变为基因b,可能与雌果蝇的B的雌配子结合,后代仍然可能不会出现残翅,D错误。13【答案】A 【解析】根据亲代杂交F1的性状分离比1:1:1:

6、1可知,若该等位基因(B-b)在常染色体上,亲代为bb ()Bb(),则F1的黄色雌蚕和黄色雄蚕都为Bb,白色雌蚕和白色雄蚕都为bb,组合和后代雌雄都有黄色和白色,比例为1:1;组合后代雌雄都有黄色和白色,比例为3:1;组合后代都是白色。若该等位基因在Z染色体上,则亲代为ZbW和ZBZb,后代黄色雌蚕ZBW、白色雌蚕ZbW、黄色雄蚕ZBZb、白色雄蚕ZbZb,则的后代中雌蚕全部为白色,雄蚕全部为黄色;的后代中雌蚕黄色:白色=1:1,雄蚕都为黄色;的后代中雌雄都有黄色和白色,比例为1:1;后代都是白色。可见组合或的结果不同。14【答案】D 【解析】突变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正

7、确;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突变果蝇必须为杂合子,而杂合子为突变型,说明突变基因为显性基因,B正确;若该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有可能母本发生基因突变,而突变基因不管为显性或隐性,后代雄果蝇都有可能获得该突变基因而表现出突变性状,C正确;若该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突变基因有可能来自于父本或母本,D错误。15【答案】A【解析】苯丙酮尿症对应的变异为基因突变,选择A,先天性愚型为“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性腺发育不良为XO,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猫叫综合征为5号染色体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6【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为减数第

8、二次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向两极,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形成的配子不可能为Aa。17【答案】C 【解析】由于A、a和B基因分别被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只有2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若出现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减前期发生交叉互换,B正确;该次级精母细胞可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该次级精母细胞能产生的2种不同基因组成的精子,D正确。18【答案】C 【解析】根据-3, -4,-8,可以判断甲病为隐性,再根据-1, -5可知甲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根据-3, -4,-6可知乙病为隐性,再根据-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知,乙病致病基因在

9、X染色体,A错误;设甲病相关基因为A、a,乙病相关基因为B、b,则-3为AaXBY,-5也为AaXBY,相同的概率为1,B错误;-3的基因型为AaXBY,-4 为AaXBXb,则后代患乙病的可能性XbY为1/4,C正确;-7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AaXBXb 、AAXBXB、AaXBXB,可能有4种,D错误。19【答案】C 【解析】Ee植株的染色体通过诱导加倍后,所得四倍体为EEee,产生的配子为EE 1/6、Ee4/6、ee1/6,Ee产生的配子为E 1/2、e 1/2 ,后代中不含E基因的个体占1/6e 1/2=1/12。20【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残翅果蝇出现的原因是环境导致

10、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环境影响性状,B正确;此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由于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所以该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21【答案】D 【解析】二倍体葡萄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形成种子,D错误。22【答案】D 【解析】略23【答案】B 【解析】RR占60%,rr占40%,则R=60%,r=40%。自由交配的后代基因频率不变,选B。24【答案】A 【解析】新物种至少需要生殖隔离,所以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正确;长时间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二倍体西瓜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西瓜没有经历地理隔离,C错误;东北虎和华南虎属于不同亚种,没有形成生

11、殖隔离,D错误。25【答案】C 【解析】发病率aa为1%,可知a=10%,A=90%。Aa=18%,AA=81%,丈夫为人群正常个体,则Aa=18%/(18%+81%)=2/11,妻子患病aa,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1/22/11=1/11。二、填空题(共50分)2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答案】(1)一 Eeff(2)乙 同源染色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3)野生型(雌)突变型(雄)(1分) 野生型(雄)突变型(雌)(1分)【解析】(1)根据F1中黄黑相间:黄色:白色=2:1:1,推导出两对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上,且乙(EeFf)的E和F在一条染色体上,通过表格法,甲产生的配子有

12、Ef和ef,乙产生的配子有EF和ef,配子结合,满足题意。(2)F1中偶尔出现黑色个体,只能是个体乙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eF的配子与甲产生的ef结合,后代才会出现黑色个体eeFf。(3)通过正反交实验可以证明,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都是同一性状,不能表现性别的差异。2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终止密码子位置前移,导致翻译(或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2)基因突变(或D基因突变成d基因)(1分) D (1分) (3)3:1 6:1【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和性状的关系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13、d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D基因控制合成的酶,可能是终止密码子位置前移,导致翻译(或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2)略。(3)若是基因突变,则F1是Dd,F1再自交获得F2无香味:有香味=3:1 ;若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则亲本是d _和DD,F1是1/2Dd和1/2D_,1/2Dd自交后代为1/21/4 DD、1/21/2 Dd和1/21/4dd,1/2D_自交后代中1/23/4 D_和1/21/4_ _(致死),所以无香味:有香味=6:1。28(每空2分,共12分)【答案】(1)(顺序可以颠倒) 细胞质基质 2(两)(2)(顺序可以颠倒) RNA复制酶 (3)【解析】(3)反义RNA

14、分子能和致病基因表达的mRNA分子局部互补配对,从而影响致病基因的翻译过程。29(每空1分,共8分)【答案】(1)基因突变 提高了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2)基因重组 1/16 3/5 (3)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 单倍体育种【解析】略3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答案】(1)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基因库 不一定(2)否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1/12(2分)(3)共同进化(2分) 【解析】(2)基因型为Aa的个体随机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进行自由交配时,F1的雌松鼠产生的雌配子及比例是A:a=1:1,F1的雄松鼠产生雄配子及比例是A:a=2:1,所以,再自由交配一代,通过雌雄配子结合法可得到F2中aa的比例为1/21/3=1/6,雄性不育松鼠占1/61/2=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