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题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模拟试题13.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选择题(前10道题为单项选择,每题1分。后5题为多项选择,每题2分,少选、多选或选错皆不得分。本大题共20分。)1. 以下( )不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显著特征。A“垂直分工型”的国际贸易趋于相对萎缩B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分工型”的国际贸易则迅速扩大 C对外贸易以“国内生产国际销售”的方式为主D“产业内贸易”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国际贸易领域2目前,中国进出口关税主要采取(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 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入“加速转型”时期(即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是在( )A19501957年B19581977年C1978-1988年D1988-199
2、5年4. 比较利益学说的科学基石是( )A劳动价值论B绝对成本论C机会成本论D国际大循环理论5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成本 B供求关系 C竞争机制 D贸易政策 6同种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或低于国际价值,称为( )。A.绝对差异B.比较差异C.国别价格差异D.国别价值差异7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是( )A.自然资源相对匮乏B.劳动生产率较低C.资本要素稀缺D.生产设备落后8欧盟对华贸易摩擦多数起因于( )A技术性贸易摩擦B制度性贸易摩擦C遏制型贸易摩擦D连锁反应性贸易摩擦9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实施条例C.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D.海关法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实现货物贸易总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的战略目标。A2.0 万B2.1 万C2.2 万D2.3 万1. 凯恩斯的“叹收法”(absorption approach)公式:YCIG(XM),其中(XM)表示的是( )A出口贸易额B进口贸易额C净出口贸易额D净进口贸易额2国际价值由( )决定 A生产该国际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国际市场供求关系C国别价值 D贸易政策3.按照国际惯例,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其代理费可为销售额的( )。A. 5B. 2% C. 1015%D. 10%204. 比较利益学
4、说的科学内核是( )A劳动价值论B绝对成本论C机会成本论D比较优势论5目前,我国出口商品在国内的收购价是按照( )。A.政府指导价格B.市场价格,买卖双方协商确定C.国家统一定价D.政府指导价格,并作适当浮动6世界贸易组织正式从组织上取代关贸总协定的日期是( )A.1996年1月1日B.1995年12月12日C.1995年1月1日D.1996年12月12日7近几年来对我国实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或地区为( )A.美国 B.日本C.加拿大 D.欧盟8我国在( )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A1983B1984C1985D19869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学说认为( )是提高国家福利的关键。A制造业B服务业C
5、农业D金融业1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要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 )亿美元的战略目标。A3500B3800C4000D45001.各国贸易商品之间国别价值差异性的货币表现称为( )A相对货币价值B绝对货币价值C国别价值差异D国别价格差异2对外贸易研究从宏观分析转入微观探索是由( )开始的 A劳动价值论 B国际价值论CH-O理论 D斯道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 3. ( )是所有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导因素。A资本要素B土地要素C组织和制度资源D自然资源4. 从( )年开始,外贸实行3年一轮的承包责任制A1978B1988C1987D1979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6、,我国外贸体制实行保护主义和( )贸易政策A工贸结合B国家统制C技贸结合 D外贸进出口经营相结合 6按照国际惯例,大宗消费品代理费为销售额的( )。A. 5B. 2% C. 10D. 207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苏联8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我国对原产于香港的所有货物实行零关税是在( )A.2002年1月1日以后B.2004年1月1日以后C.2006年1月1日以后D.2008年1月1日以后9( )在2006年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的出口市场。A.欧盟B.美国C.日本D.澳大利亚10 19791987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
7、的主要内容是( ) A取消对出口的财政补贴 B下放外贸经营权 C简化外贸计划内容 D试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11.按照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办理出口退税的企业有( )A.经营出口业务的企业B.高新技术企业C.外商投资企业D.特定出口企业E.在代理进出口业务活动中代理出口的企业12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为( )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跨境消费D.商业存在E.自然人流动13.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特点是( )A对外贸易高度集中B以行政管理为主C以指导性计划为主D工贸结合E国家统负盈亏14.出口退税的基本程序包括( )A.登记B.申请C.上报D.批复E.开户15. 近年
8、来,我国在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的质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A.科技兴贸B.制止“假冒伪劣”商品的出口C.品牌销售D.“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11. 组织和制度要素对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效应,具体反映在3个层次上,它们包括( )A.合作效应B.规模经济效应C.动力效应D.创新效应E.增长效应12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有( )A.一般出口贸易B.协定出口贸易C.传统的出口贸易D.补偿贸易、租赁贸易E.加工贸易13. 国际贸易双方实现互利的条件为( )A.竞争为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开辟道路B.两国各有一种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C.生产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D.两国要达成分工协议E.两国都要出口剩余
9、产品14.下列哪些情形可以终止反倾销调查( )A. 申请人撤销申请B. 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倾销、损害或者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C. 倾销幅度低于2D. 倾销进口产品实际或者潜在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属于可忽略不计E. 商务部认为不适宜继续进行反倾销调查15. “八五”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的战略目标为( )A.制成品出口由粗加工为主向精加工为主转变B.增加附加值高的机电成品、轻纺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C. 增加落后地区的出口D.增加农业产品的出口E. 鼓励在国际市场上有发展前景,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的出口11.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可以归结为( )A.会计差异 B.利润差异C.成本差异 D.绝对差异E.相对
10、差异12外经贸行业要落实“两个转变”,“两个转变”是指( )。A.出口产品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B.出口产品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C.利用外资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D.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E.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13.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是( )A.双轨汇率制度B.单一固定汇率制度C.单一浮动汇率制度D.有管理的E.有计划的14.反倾销申请的内容必须包括( )A. 申请人的名称、地址及有关情况B. 对申请调查的进口产品的完整说明C. 对国内同类产品生产的数量和价值的说明D. 申请调查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对国内产业的影响E. 申请人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11、15. 我国大中型外贸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向“三化”发展,即( )A.专业化B.集团化C.国际化D.实业化E.集约化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6. 筱原三基准原理包括: 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化原则、生产率上升率最大化原则、产业关联度最大化原则 。17. 跨国公司是国际间、产业间和产业内部及公司内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组织方式。18.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共同体和经济联盟 。19三项费用是指外贸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状况。20. 对外贸易经营中的主要活动方式有收购制、代理制、自营进出口制。16. 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内
12、生产总值)100。17. 按照传统的行业分类方法,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和混合购并三种类型。18.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表现形式有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 、技术贸易壁垒、知识产权摩擦、社会壁垒、汇率制度摩擦等。19关税种类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可分为 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惠制 。20. 根据世界银行的贸易战略划分方法,即按照一国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轻重选择不同,把对外贸易战略分为两类:外向型战略、内向型战略 ,即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 。16. 对外贸易的两个基本职能是实现使用 价值的转换、价值增值 。17. 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因素有 商品的成本、供求关系、政策
13、因素、付款条件、需求偏好 等。18.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表现形式有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技术贸易壁垒、知识产权摩擦 、社会壁垒、汇率制度摩擦等。19关税种类按照商品的流向,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20. 对外贸易战略基本原则有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相结合、 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 相结合和 扩大内需与出口导向 相结合的原则。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21. 斯道尔珀一萨缪尔逊定理认为,贸易与专业化分工具有使国际问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倾向。 ( x )22.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背景下,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没有差别。 ( x )23.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从价值增值和使用价值转换两个方
14、面实现的。 ( )24. 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25. 美国是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国市场。 ( x )21. 对外贸易也称为国际贸易。 ( x )22. 贸易创造意味着经济促进,贸易转移则意味着经济阻碍。 ( )23. 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拆除,会减弱贸易创立的效果,从而减小对外贸易乘数。( x )24. 并非只有社会剩余产品才能用于对外贸易。 ( )25. 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根据进口商品的成本价格和适当的利润水平,参照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作价,优质优价。( )21.福弗廷对出口商而言是不利的。 ( x
15、 )22. 外贸依存度不会超过100%。 ( x )23. 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首要基础在于“互利”而不是所谓“平等”。 ( )24. 贸易保护主义虽然是一种人为的阻碍正常贸易的做法,但却是有利于本国长期经济发展利益的短期行为。 ( x )25.贸易摩擦会提高交易成本。 ( )四、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6对外贸易乘数所谓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关系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27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易经
16、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到对外贸易活动中去的劳动和由此而来的成果之比。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利用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比较差异,输出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实现价值增值;输入本国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另一方面,则是输出本国相对富余的产品,换回本国短缺的产品及资源,实现实物形态上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扩大再生产规模,达到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价值的目的。28资产重组资产重组(assets restructure)是指对特定企业范围内的实物资产、货币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分拆、整合或优化组合的活动。29贸易创造所谓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
17、),是指由于关税同盟的成立,产品从成本较高的本国生产转向由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同时其他成员国成本较高的产品可能转向由本国提供,由此达到成本节约和规模经济。30绿色壁垒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公民、动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安全健康,均制定有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某些进出口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当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超越正常的标准要求,出于国际贸易保护目的或被用于限制外国产品及服务的正常进口贸易时,它便构成了环境保护歧视或“绿色壁垒”。26贸易条件所谓贸易条件(trade term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贸易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它
18、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商品的需求状况和价格水平。即: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0027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又称为“超保护贸易政策”,其特征是将保护的对象由幼稚产业扩大到所有产业甚至衰落的传统产业,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利益,保护的手段也大大超出了正常的贸易保护规则,并时常将这种保护作为进攻的工具要挟其他国家。28资产评估资产评估(assets evaluation),是指改制企业聘请有从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实物资产、货币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债权债务进行价值评定。通俗地说,也就是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的资产、负
19、债状况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29额外适应性成本强制性的环境规定与标准所形成的贸易障碍不仅直接增加外国出口商的经营成本,更重要地,它时常表现为禁止性、数量强制限制性、技术标准或文化歧视性的贸易障碍,使外国出口商即使增加相应的投入也无法突破障碍或无法在短期内达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外国出口商通常要增加调查、谈判、调整产品出口方向及数量等一系列的不合理成本,这被称为“额外适应性成本”。30外开内撑型贸易战略外开内撑”是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项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其原意是指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努力撑大本国内部市场,利用较为广阔的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这一战略的主
20、要背景是当前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所处的周期困境、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不平衡性,以及我国近年来实施扩大内需宏观经济政策所造就的良好的增长环境。26雁形理论战后日本通过简单、初级的商品出口换汇,逐步扩大关键技术和设备的进口,进而为实现国内产业物质技术基础的提高和逐步的进口替代,最后改善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并完成出口替代,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贸易与产业转型路线。这一模式的理论总结被称为“雁形理论”。27李嘉图之谜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贸易互利模型出发,价值规律的作用似乎不同于国内作用,劳动生产率落后者不仅不会因竞争而被淘汰,反而仍有可能从国际贸易和分工中获利,这与价值规律的本义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就是价值规律
21、之谜或称为“李嘉图之谜”。28工业品出厂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是指工厂将产品卖给商业企业、外贸部门的价格。对于外贸部门来说,就是出口工业品的收购价格。出口工业品出厂价格,通常采用按成本利润率的方法计算。其计算公式为:29兼并与收购兼并与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或M&A),在通常情况下,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经营过程中,强势公司对弱势公司产权或资产、业务、资源、人才、市场等方面采取的系统全面的整编或合并动作。30科技兴贸即鼓励开发和增加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加强出口生产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以“专、精、特和新”等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这是根本性的出
22、路。五、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31. 简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作用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最基本的作用来说,它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必要补充环节,完成价值的形成过程。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扩大作用:贸易创立效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模式得以确立后,对外贸易的扩大作用表现为贸易创立效应,即需求量的扩大和劳动成本节约效应,进而实现价值的增殖。对外贸易创立效应由于对外贸易乘数作用而得到加强。所谓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
23、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关系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对外贸易具有产业创新效应对外贸易具有产业创新效应,它能促进一国科技进步和产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它通过对外商品贸易和直接的国际技术交换,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促进本国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国产业的经营规模和技术生产率的上升。对外贸易具有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效应对外贸易具有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进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抑制通货膨胀的效应。对外贸易具有促进资本积累效应对外贸易具有促进资本积累的效应,它能够增加本国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实现其价值增值和价值转移,从而
24、弥补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资本、外汇不是,即所谓的“双缺口”。32. 简述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成因。1、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成因的国际因素政治因素特定时期世界或相关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形势直接影晌了贸易摩擦的发生频率,它往往是国家间政治斗争的筹码。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到贸易争端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通过贸易摩擦获得利益集团的认可,从而谋求贸易以外的政治利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使得诸如美国、日本、欧盟之类的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不可避免地要导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和不断升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倾向也迅速增强。世界贸易组织例外条款的模糊性及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WTO个别条
25、款在例外规定上存在模糊和漏洞,使其常常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他们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导致经贸摩擦更加频繁,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受其害。2、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成因的国内因素经济迅速崛起,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外汇储备增加部分行业出口竞争力增强,导致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地方保护主义使出口无序,加剧摩擦33. 简述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这些基本原则大致如下:(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规定成员方实施本协定时,不得有损于成员方按照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及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等已经承担的义务。(2)国民待遇原则。在知
26、识产权保护上,一成员方对其他成员的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提供给本国国民的待遇。但是,第(1)条中其他公约或条约、协定另有规定的可以例外。(3)最惠国待遇原则。世界贸易组织第一次将最惠国待遇引入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一成员提供给第三方的优惠(优待、特权、豁免)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但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生效前已有的优惠和第(1)条中其他公约或条约、协定另有规定的可以例外。(4)其他原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规定,成员方在制定或修订国内法律、法规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公众健康与营养,维护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等重要领域的公共利益;成员方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知识产权权利持有人滥
27、用知识产权,或对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进行不合理的限制。31. 简述“里昂惕夫之谜”及其里昂惕夫本人对其的解释。里昂惕夫计算了1947年美国生产每百万美元出口商品和每百万美元直接与美国进口商品竞争的商品各自所需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数量;因为美国很显然是一个资本丰裕的国家,所以里昂惕夫原本深信,根据H-O理论判断,美国生产出口商品部门的每个工人所运用的资本应该多于与进口商品竞争的部闩每个工人所运用的资本;但是计算结果表明,美国进冂竞争型部门每个工人所运用的资本比出口部门每个工入多出30。由此,呈昂惕夫断言,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之上的。
28、这也就是说,美国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过剩的劳动力,而不是相反。这一结论与根据H-O理论模型所得到的判断完全相反,这一矛盾构成了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里昂惕夫用美国工人劳动的高效率来解释,认为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是外国工人的3倍。由此而来,美国实际上成为劳动要素处于相对优势而资本要素相对缺乏的国家。32. 简述投资方式对外贸效益产生的影响。1. 外商投资采取独资企业方式,对我国外贸发展的总体效益较不确定,它取决于外商投资额、投资部门分布、技术使用状况、产品外销价格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2. 外商投资采取与国内厂家合资(合作)方式对提高我方外贸效益较
29、为有利。我方与外商联合出资,在投资安全与赢利性方面增强了外商的信心,会促使其投入大额资本;企业联合经营有利于提高技术素质与管理效能,促进企业提高生产率与增强出口能力;企业产品外销定价与收汇等活动置于出资双方共同监督管理之下,能够相对有效地防止抽逃资金与转移利润。因此,合资(合作)企业应得到政策上的更多支持、鼓励。3. 外商投资采取其他方式,如“三来一补”等,对外贸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实际效果分析,这类投资方式引起的贸易收支流量相对较小,因此对我国外贸效益影响也较为有限。33. 简述环境标准对国际生产和贸易产生的影响。环境标准对国际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于技术水平和相关法律
30、、法规较为适应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的国家而言,在其对外贸易产品及服务中,直接环保类产品和服务在环保消费领域占尽竞争优势,某些垄断性环保技术产品和生态标志产品能够产生巨额的超额利润,并可能在总体上产生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技术水平和相关法律、法规不能适应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的国家而言,为消除环保水平差距而发生的投入必然产生“适应性成本”。2. “适应性成本”对于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本国环保技术、环境标准与他国或多边环境保护制度之间的差距。3. 发展中国家为消除环保水平差异而增加的要素投入量及其结构变化扩大了对外贸易中的“适应性成本”,进一步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31简述H-
31、O理论(Heckscher-Ohlin trade theory)的主要内容。H-0理论的主要内容:1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商品的价格差别是引致贸易交换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的差异源于生产成本差别,生产成本的差别则导因于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因此,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由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秉赋即丰裕程度的差别引起。2关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的过程实质上是商品供求趋于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消除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3关于国际贸易造成的各国收益增长国际贸易会导致国际生产专业化,专业化则将因为市场扩大而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32、进而产生收益递增的效果。32简述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目标。我国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的目标保障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商品、地区结构,改善对外贸易条件,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增进资本积累和动态的比较利益优势;努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特别是经常项目的平衡,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 保护幼稚产业的发展和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33简述企业在对外贸易摩擦中的应对策略。企业的应对措施贸易摩擦发生后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企业,企业理所当然是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导力量。1熟悉贸易救济措施的有关规定,协调出口策略。
33、企业在开发新的国际市场时,应特别注意协调出口策略。企业应注意收集研究国际市场价格信息和国内产业信息,及时掌握本企业市场份额变化的信息,把握出口节奏,避免出现产品市场份额急剧增加的情况,随时根据国际市场信息变化,迅速调整出口战略。2积极应诉,利用规则,寻求保护自身权益。企业遇到有关贸易救济措施的起诉后,首先就要克服畏惧心理,积极应诉。同时,企业要利用贸易救济措施有关规则,争取有利的诉讼地位。此外,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为打赢“官司”创造条件。一是积极寻求政府帮助。二是充分发挥进口商的作用。3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战略是巧妙规避贸易摩擦
34、的有效途径。现代化的企业要有全球战略意识。对外直接投资、分散风险是我国企业跨越国外对华贸易壁垒的一种选择。六、 论述题(15分)34.试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有什么影响?加入WTO是我国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而做出的战略决策。谈判之初,我国提出了“恢复”而非“加入”、“关税减让”而非“市场准入”方式、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进入、美国应当给予中国永久性贸易最惠国待遇,以及欧盟应取消对华歧视等主张。随着谈判进程的发展,我国更进一步向缔约方明确了三个主要的原则,一是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相互需要,二是权利与义务相互平衡,三是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原则。从我国
35、“入世”的基本条件来看,大致实现了上述主要的原则目标。“入世”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参照“入世”谈判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规定,我国下一阶段外经贸体制与环境将出现以下调整:(1)将外贸计划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实行外贸自由经营。(2)减让关税与拆除非关税壁垒。(3)对农产品进口实施为期8年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并具有1 0年的保障措施使用期;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提供占农业生产总值85的“黄灯补贴”。(4)从我国“入世”起,美国给予我国永久性的贸易最惠国待遇(PNTR);根据议定书附件七规定,欧盟、阿根廷、匈牙利、墨西哥、波兰、斯洛伐克和土耳其等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的与WTO规
36、则不符的数量限制、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等在56年内取消;发达国家的纺织品配额在2005年1月1日前取消;美、欧在反倾销问题上对我国使用的“转型经济体”标准将在规定期限(15年)内取消。(5)保留对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糖、原油、成品油、化肥和烟草等8种大宗产品的国营贸易管理。(6)根据WTO的惯例和我国国情、保留约20个项目的补贴。(7)“入世”后实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投资措施。34.试述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要点)总体上看,我国是一个服务贸易潜力巨大而现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资源十分丰富,但服务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旅游业服务贸易在世界各国中排名靠前。国际
37、旅游资源丰富,通过体制改革和服务管理创新提高,将会成长为世界旅游的大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近年来也加快发展。相比之下,我国服务贸易领域中的技术贸易和金融、商业、房地产、电信等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尚在起步阶段,对外竞争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加大政策挟持和民间资本投入力度,促其发展。战略:一、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产业,整合服务贸易的资源,培养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策略在金融服务业中,应着重推进银行业的改革、保险业的国际合作及加快证券业等金融服务发展。还应适当培育和发展期货、基金、外汇等投资交易工具,形成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二)电信服务产业的发展策略在电信服务产业,我国应当自主打破传统的
38、垄断经营格局,突破保守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培育竞争性的服务市场。同时,对于传统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发展应做全面规划,重点鼓励电信企业开发与扩大电信增值业务。(三)商业物流产业的发展策略在商业物流产业,要发动一场有效的商业体制革命。二、克服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阻碍,积极推进服务输出贸易具体做法是:(1)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依靠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作用,加快落实发达国家和其他成员方对我服务输出的市场准入,实现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2)不透明的制度、法律是常见的服务贸易壁垒,我国政府和驻外机构应当利用各种便利条件,积极为服务贸易出口创造条件。(3)针对特殊的资格审定、要求等非国民待遇做法,我国政府应从双边
39、对等原则出发,通过双边合作谈判协调彼此的立场,化解服务贸易输出的障碍。(4)对于限制性商业惯例这一难题,国内应当组织专家和行业协会加强研究,帮助监管部门有效鉴别跨国服务贸易的正常价格,减少其利用分销渠道转移利润和规避税收的可能。三、运用世界贸易组织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保障与例外规定,运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地位,维护我国的战略安全与服务贸易利益。34.试述有哪些途径可以提高外商投资外贸效益?途径有:一、优化宏观环境 (一)完善税制,向外商提供国民待遇(二)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联合和竞争外贸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外贸企业,促进一部分国有外贸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联合
40、,利用后者的资金和销售渠道扩大出口能力,或代理出口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三)发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和汇价机制的调节效用(四)健全法制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保持基础设施规模增长的合理速度,适当超前(二)基础设施建设要讲究结构配套和经济效益(三)应当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的国产化问题三、制定科学的外商投资行业规划,配合以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 (一)产业规划的要点1应当重点引进技术先进型产业的外商投资2必须严格控制技术传统型产业的投资3应当适当引进外国金融产业资本(二)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进一步优惠的政策条件,引导高新技术外资的涌入。严格实行产业优惠排序与产业技术标准审查制度,有选择地引进外贸收益增长所需的投资项目。在坚持区域产业配套的前提下,适当重点引进外商金融产业投资。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促使外商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提高技术密集型程度。继续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提高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水平。为提高外商投资的外贸效益,必须搞好效益监测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