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0697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与系统答案资料.doc(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概述 1.6本章习题全解1.1已知信号波形,写出信号表达式。 (a) (b)解:(a)(b)1.2已知信号的数学表达式,求信号波形。(1) (2) (3) (4) (5) (6) 解:(1)信号区间在1,2之间,振荡频率为,周期为1,幅值按趋势衰减,波形如图1-2-1;(2)信号区间在-1,1之间,在-1,0区间呈上升趋势,在0,1区间呈下降趋势,波形如图1-2-2;图1-2-1 图1-2-2(3)信号为正弦信号经时移的叠加而成,由于每次时移间隔为半个周期,所以偶次时移与奇次时移的结果相抵消,结果如图1-2-3;(4)结果如图1-2-4图1-2-3 图1-2-4(5)结果如

2、图1-2-5图1-2-5(6)结果如图1-2-6图1-2-61.3分别求下列各周期信号的周期(1) (2) (3) (为正整数,T为周期)解:(1)当满足(k为整数)时,即k=1时,为的周期,同理,的周期为;所以的周期为。(2)当满足(k为整数)时,即,即k=1时,为的周期(3)根据表达式,可画出信号的波形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期为2T。1.4求下列表示式的函数值(1) (2) (3) (4) (5) (6) (7) 已知 求解:(1)(2) (3) (4) (5) (6) 上式中为偶函数,为奇函数(7) 1.5已知信号的波形如下图1.5所示,试画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1)(2)(3) 题图1-5解

3、:(1)先将在横坐标轴上向右平衡3,再进行压缩,得波形如图1-5-1;图1-5-1(2)过程及结果如图1-5-2所示;图1-5-2(3)过程及结果如图1-5-3所示;图1-5-31.6已知的波形如图1-6所示,试画出的波形。题图1-6解:本题有两种求解方式:解法一:(1)将信号以纵坐标为轴翻褶,得波形(2)将的波形在横坐标上扩伸2倍,得波形(3)将的波形向右移动5,得的波形图1-6-1解法二:(1)将信号以波形向右移动5/2,得波形(2)将波形的在横坐标上扩伸2倍,得波形(3)将的波形以纵坐标为轴翻褶,得的波形;图1-6-21.7求下列函数的微分和积分(1)(2)(3)解:(1)(2)(3)1

4、.8试证明: 证明:1.9粗略画出题图1.7所示各波形的奇、偶分量题图1.7解:(1)根据信号的奇、偶分量的定义,现求出 图1-9-1图1-9-21.10试证明因果信号的奇分量和偶分量之间存在关系式证明:因为为因果信号所以,所以,所以,证毕1.11分别求出下列各波形的直流分量(1) 全波整流; (2) 升余弦函数解: 求解信号波形的直流分量,实际上即为求解信号的平均值,对于周期信号,只需求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即可。(1)的周期为,所以其直流分量为: (2)因为在一个周期内均值为0,所以1.12画出下列系统的框图(1) (2) 解:(1)系统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图1-13-1(2)图1-13-21

5、.13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线性的、时不变的、因果性(1) (2) (3) (4) (5) (6) (7) (8) 解: (1),即系统非线性即系统为时变系统由于任意时刻的输出只与时刻的输入有关,而与时刻以后的输入无关,所以系统是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非线性、时变、因果系统。(2),即系统线性即系统为时变系统由于任意时刻的输出只与时刻的输入有关,而与时刻以后的输入无关,所以系统是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线性、时变、因果系统。(3),即系统线性即系统为时不变系统由于任意时刻的输出只与时刻的输入的微分有关,而与时刻以后的输入无关,所以系统是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4) ,即

6、系统非线性即系统为时不变系统由于任意时刻的输出只与时刻输入的平方有关,而与时刻以后的输入无关,所以系统是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非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5) ,即系统线性即系统为时变系统当时,说明系统在的输出与时刻以后的输入有关,所以系统为非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线性、时变、非因果系统。(6) ,即系统线性即系统为时不变系统系统在的输出与时刻和时刻的输入有关,所以系统为非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线性、时不变、非因果系统。(7) ,即系统非线性即系统为时不变系统系统在的输出只与时刻的输入有关,与时刻以后的输入无关,所以系统为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非线性、时不变、因果系统。(8) ,即系统

7、线性即系统为时变系统系统在的输出只与时刻的输入有关,与时刻以后的输入无关,所以系统为因果系统。所以,该系统是线性、时变、因果系统。1.14 将以下信号分类为功率信号、能量信号,或者两者都不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求出信号的功率和能量。(1) (2) (3) (4) (5) (6) 解:(1) 所以为能量有限信号,信号的能量为1/4。(2) 该信号为有限区间信号,所以为能量信号(3) 根据题(1)的求解可得,E=1,所以信号为能量有限信号。(4) 采用分布积分可得所以,信号为能量有限信号(5) 所以信号为能量有限信号。(6) ,所以不是能量有限信号所以该信号为功率有限信号,功率为11.15判断下列系

8、统是否是可逆的。若可逆,则给出它的可逆系统;若不可逆,指出使系统产生相同输出的两个输入信号。(1)(2)(3)(4)解:对不同的激励信号能产生不同响应的系统是可逆的。(1)该系统可逆,其逆系统为(2)当激励信号为常数时,输出均为0。即不同的激励产生相同响应,所以系统不可逆。(3)该系统可逆,(4)该系统可逆,1.16 有一线性时不变系统,初始时刻系统无储能,当激励为时,响应为试求当激励为时,系统的响应。解:第2章 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2.6本章习题全解2.1如题图2-1所示机械位移系统,质量为的刚体一端由弹簧牵引,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壁上,弹簧的刚度系数为。刚体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外加

9、牵引力为,求外加牵引力与刚体运动速度间的关系。题图2-1解:由机械系统元件特性,拉力与位移成正比,即又所以,刚体在光滑表面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成正比,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整个系统力平衡的达朗贝尔原理,可得整理得2.2题图2-2所示电路,输入激励是电流源,试列出电流及上电压为输出响应变量的方程式。题图2-2解:由电路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 (1)根据电容特性, (2)由电路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 (3)将代入(2)得(4)代入(4)得,整理得, (5)将,即代入(5)得整理得,2.3某连续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为 已知,,,试计算和值。解:将输入代入系统方程可得采用冲激函数匹配法求和方程右端的冲

10、激函数项最高阶数为,设,则有:,将其代入原系方程,得所以2.4 已知描述某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如下, ,,试求其完全响应。解:(1)求齐次解特征方程为:特征根为:所以,(2)求特解(3)全响应将代入系统方程得 (1)将初始条件代入得:所以全响应为:2.5 已知描述某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当激励为时,系统的完全响应为,。试求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解:由全响应得初始条件,(1)求零输入响应特征方程为,特征根为,所以代入初始条件,解得,所以, (2)求零状态响应(3)2.6 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方程式为试求系统的冲激响应h(t)。 解:方程右端的冲激函数项

11、最高阶数为,设,则有:,将其代入原系方程,得2.7若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试求系统的阶跃响应。解:由题可知:阶跃响应:2.8已知某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如题图2.8所示。已知图中,,试求该系统的冲激响应。 题图2.8解:利用系统串联与系统并联的冲激响应求解2.9 设系统的微分方程表示为,求使完全响应为时的系统起始状态和,并确定常数。解:引入微分算子,则原微分方程可变换为:又由原微分方程知特征根为:所以:2.10 已知某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若系统的初始条件和,输入信号,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1)零输入响应满足方程其值方程特征根,故零输入响应将初始值代入上式及其导数,得由上

12、式解得,所以(2)零状态响应是初始状态为零,且时,原微分方程的解,即满足方程即 及初始状态。先求和,由于上式等号右端含有,令积分(从到)得将、和代入微分方程可求得。对以上三式等号两端从到积分,并考虑到,可求得解上式,得,。对于,微分方程可写为不难求得其齐次解为,其特解为。于是有将初始值代入上式及其导数,得由上式可求得,所以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3)全响应2.11已知一线性时不变系统,在相同初始条件下,当激励为时,其全响应为 ;当激励为时,其全响应为 求:(1)初始条件不变,当激励为 时的全响应,为大于零的实常数。 (2)初始条件增大1倍,当激励为时的全响应。解:系统的全响应是由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

13、响应组成的,零输入响应与系统的状态呈线性关系,零状态响应与系统的输入呈线性时不变关系。设 (1)则根据零状态响应线性可得 (2)联立(1)、(2)得(1)初始条件不变,激励为 时,则(2)初始条件增大1倍,当激励为时2.12 求下列各函数和的卷积(1) 和 (2) 和 (3) 和 (4) 和 (5) 和 (6),解:(1)(2)(3)(4)(5)(6)当即时,当即时,故有2.13已知某线性时不变系统数学模型为且,试用卷积积分法求当输入激励为的零状态响应。解:冲激响应满足不难求得其值分别为特征方程为其特征根,。故系统的冲激响应将初始条件,代入上式,得,所以,由此,故不含。零状态响应是冲激响应与激

14、励的卷积积分,即2.14某LTI连续系统有A、B、C三部分组成,如题图2.14所示。已知子系统A的冲激响应 子系统B和C的阶跃响应分别为,系统输入试求系统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题图2.14解:根据LTI系统的微分特性,可得所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根据LTI系统的积分特性,系统的阶跃响应零状态响应2.15已知某LTI连续系统的冲激响应,输入。 若以为初始观察时刻,试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并画出波形。解:(1)由系统零输入响应的定义可知在之前的激励为可知零输入响应为(2)由系统零输入响应的定义可知在开始的激励为可知零状态响应为2.16已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一对激励和响应波形如题

15、图2.16所示,求该系统对激励的零状态响应。题图2.16解:对激励和响应分别微分一次,得当激励为响应为即当激励为时的零状态响应为2.17 利用卷积的性质证明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是微积分的关系。证明:设冲激响应的傅立叶变换为 阶跃响应为 利用卷积定理可知阶跃响应傅理叶变换为由傅立叶变换的积分性质可知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是微积分的关系2.18解:(1)由对应 而令得可得(2)状态响应为 (3)由图可知系统的冲击响应为零状态响应 2.19解:首先求方程的特征根,得因为微分方程左边的微分阶次高于右边的微分阶次,冲激响应为对上式求导,得将 以及上述三个等式带入原微分方程整理得得 解得 代入得阶跃

16、响应2.20(1)解: (2)解:对有又则有2.21解:第3章 傅里叶变换与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3.1 学习要求(1)了解函数正交条件及完备正交函数集的概念;(2)能用傅里叶级数的定义、性质及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求解信号的频谱、频谱宽度,画频谱图,深刻理解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3)能用傅里叶变换的定义、性质,求解非信号的频谱、频谱宽度,画频谱图,会对信号求正反傅里叶变换;(4)深刻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关系;(5)深刻理解频域分析法的内涵,并掌握其求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方法;(6)深刻理解系统的无失真传输的意义和条件;(7)掌握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3.2 本

17、章重点(1)傅里叶级数的定义、周期信号的频谱及性质;(2)傅里叶变换的定义、性质;(3)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4)频域分析法分析系统;(5)系统的无失真传输;(6)理想低通滤波器;(7)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3.3 本章的内容摘要3.3.1信号的正交分解两个矢量和正交的条件是这两个矢量的点乘为零,即:如果和为相互正交的单位矢量,则和就构成了一个二维矢量集,而且是二维空间的完备正交矢量集。也就是说,再也找不到另一个矢量能满足。在二维矢量空间中的任一矢量可以精确地用两个正交矢量和的线性组合来表示,有 式中,系数、分别为 仿照矢量正交的概念,可以定义函数正交的条件。若有一个定义在区间的实函数集,在该

18、集合中所有的函数满足则称这个函数集为区间上的正交函数集。式中为常数,当时,称此函数集为归一化正交函数集。若实函数集是区间内的正交函数集,且除之外中不存在满足下式且则称函数集为完备正交函数集。一个完备的正交函数集通常包括无穷多个函数。若在区间上找到了一个完备正交函数集,那么,在此区间的信号可以精确地用它们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各分量的标量系数为系数只与和有关,而且可以互相独立求取。3.3.2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任一个满足狄利克雷条件的周期信号可展开傅里叶级数。(1)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式中,n为正整数;称为基波角频率。直流分量:余弦分量幅度: 正弦分量幅度:若将同频率项加以合并,又可以写成三角函数形式

19、的傅里叶级数的另外一种形式:这两种三角形式系数的关系为 在信号与系统中,定义:为直流信号,为基数,为基波,为n次谐波。各参数、以及都是(谐波序号)的函数,也可以说是(谐波频率)的函数。如果以频率为横轴,以幅度或相位为纵轴绘出和等的变化关系,便可直观地看出各频率分量地相对大小和相位情况,这样的图分别称为信号的幅度频谱图和相位频谱图。周期信号的频谱只出现在0,等离散的频率点上,这样的频谱叫做离散谱。(2)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复数频谱根据欧拉公式可以找到指数形式傅里叶级数与三角形式傅里叶级数的关系(3)波形对称与谐波特性的关系对于偶函数,满足,即偶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中不含正弦项,只可能包含直流项和余弦

20、项。复振幅是实数,其初相位为零或。对于奇函数,满足,即偶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中不含余弦项和直流项,只可能包含余弦项。复振幅是虚数,其初相位为或。对于奇谐函数,满足,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即半波像对称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只含奇次谐波而不含偶次谐波项。(4)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的近似与傅里叶级数的收敛性一般来说,任意周期函数表示为傅里叶级数时需要无限多项才能完全逼近原函数。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采用有限项级数来代替无限项级数。无穷项与有限项误差平方的平均值定义为均方误差,即。式中,。研究表明,越大,越小,当时,。当选取傅里叶有限级数的项数越多,在所合成的波形种出现的峰值起伏越靠近的不连续点。但是对

21、任何有限的值,部分和所呈现的峰值的最大值趋于一个常数,它大约等于总跳变值的9,并从不连续点开始以起伏振荡的形式逐渐衰减下去。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吉布斯(Gibbs)现象。周期信号展开傅里叶级数,必须满足狄利克雷(Dirichlet)条件:条件1:在一周期内,如果有间断点存在,则间断点的数目应是有限个。条件2:在一周期内,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目应是有限个。条件3:在一周期内,信号绝对可积,即(5)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第一:离散性,此频谱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每一条谱线代表一个正弦分量,所以此谱称为不连续谱或离散谱。第二:谐波性,此频谱的每一条谱线只能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频率上。第三:收敛性,此频谱的各次

22、谐波分量的振幅虽然随的变化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是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当时,。3.3.3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傅里叶变换定义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逆变换: 一般为复函数,可写成,其中,为幅度频谱,为相位频谱。(2)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典型非周期函数和常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如表3.1所示。表31 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序号名称时间表示式傅里叶变换矩形脉冲信号单边指数信号,双边指数信号三角脉冲信号抽样脉冲信号钟形脉冲信号余弦脉冲信号升余弦脉冲信号符号函数单位冲激函数1直流信号1单位阶跃函数冲激偶信号单位斜变信号3.3.4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如表3.2所示。表3.2 傅里叶变换性质序号性

23、质名称时域频域1线性性质2尺度变换特性,3奇偶虚实性为实函数,为虚函数4时移特性5频移特性6对偶性7时域微分特性8时域积分特性9频域微分特性10频域积分特性11时域卷积特性12频域卷积特性13帕塞瓦尔定理3.3.5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频谱由无限多个冲激函数组成,各冲激函数位于周期信号的各次谐波处,且冲激强度为的倍,即其中, 还可以用下式求得:上式表明: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等于单脉冲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在频率点的值乘以。所以可利用单脉冲的傅里叶变换方便求出周期性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3.3.6 调制与解调调制的意义:第一,使调制后信号的波长与发射天线的长度匹配,从而便于信号的发射;

24、第二,把不同的信号搬移到不同的频段,使其各自占据不同的频率从范围。幅度调制的过程:设载波信号为,调制信号为,二者的傅里叶变换分别为和。已调信号为,其频谱为这样,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载频附近。解调及解调的过程:由已调信号恢复原始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选用与载波信号相同的本地载波信号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相乘,有,其频谱为利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可以取出。3.3.7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是在频域中求解系统的响应,它反映输入信号的频谱通过系统后,输出信号频谱随频率变化的情况。(1)系统函数及意义对于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零状态响应等于激励与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卷积,即。根据卷积定理,有,其中,表征的是系统

25、频域特性,称为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简称频响函数或系统函数,定义为 即系统函数是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傅里叶变换与激励信号傅里叶变换之比。式中,是系统的幅(模)频特性,是系统的相频特性。为了书写方便,在以后的频域分析中,省略零状态响应符号的下标。工程实际中有相当广泛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可以由一个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表述 对上式两端同时求傅里叶变换,由时域微分性质,可得 可见,通过傅里叶变换,可以把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变成关于激励和响应的傅里叶变换的代数方程,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于是得出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 上式表明,只与系统本身有关,而与激励无关。(2)系统的频域分析根据傅里叶逆变换的定义,由于任意

26、信号可以表示为无穷多个基本信号的线性组合,因而应用线性叠加性质不难得出任意信号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其推导过程如下:根据线性特性可得所以由此可得用频域分析法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步骤为:第一步,求激励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第二步,求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第三步,求零状态响应的傅里叶变换;3.3.8 无失真传输(1)信号失真及其原因一类是线性失真,包括两方面。一是振幅失真:系统对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幅度产生不同程度的衰减(放大),使各频率分量之间的相对振幅关系发生了变化。二是相位失真:系统对信号中各频率分量产生的相移与频率不成正比,使各频率分量在时间轴上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失真都不会使信号产生新

27、的频率分量。另一类是非线性失真,是由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产生的,特点是信号通过系统后产生了新的频率分量。(2)无失真传输条件无失真:响应信号与激励信号相比,只有幅度的大小和出现时间的先后不同,而没有波形上的变化。无失真传输条件:即,其中,为常数,为延迟时间。或者为无失真传输对的要求: ,即在信号的全部频带内,要求系统频率响应的幅频特性为与频率无关的常数。相频特性与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负斜率直线,或者说,系统的群延时为常数。3.3.9理想低通滤波器 理想低通滤波器是将滤波网通的某些特性理想化的结果。实际上,理想低通滤波器是不能用电路来实现的。设滤波器的系统函数为。理想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理想低通

28、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单位阶跃响应其中为正弦积分函数(3)系统的物理可实现物理可实现系统需满足因果条件:佩利-维纳准则:对于幅度函数为,物理可实现的必要条件为且不满足此准则的幅度函数,该网络的单位冲激响应就是无因果的,即响应先于冲激出现。佩利-维纳准则仅为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系统可实现性的本质是因果性。对于物理可实现系统,可以允许在某些不连续的频率点上为零,但不允许在一个有限频带内为零。按此原理,理想滤波器都是物理不可实现的。对于无失真系统,由于,因而也是物理不可实现的。3.4典型考试试题解析题1、已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则为( )(a) (b) (c) (d)答案:(a) 分

29、析: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再根据频移性质得 题2、有一因果线性时不变系统,其频率响应,对于某一输入所得输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为,则该输入为(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频域分析法可得所以题3、如果两个信号分别通过系统函数为的系统后,得到相同的响应,那么这两个信号()(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只能为零 (d)可以不同答案:(d)分析:系统的输入只影响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对于零输入响应应由系统状态决定,本题如果指名状态相同或者响应为零状态响应,那么答案就是(a)。题4、设:,则为( )。(a) (b)(c) (d) 答案:(c)分析:由于,根据时移性质这里一定注

30、意要把当作一个整体,时移也要包括题5、若,而,那么( ) (a) (b) (c) (d) 答案:(d)分析: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尺度和时移性质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先考虑尺度性质,再应用时移性质也可先考虑时移性质再考虑尺度性质题6、连续周期信号f(t)的频谱的特点是( ) (a)周期、连续频谱; (b)周期、离散频谱; (c) 连续、非周期频谱; (d)离散、非周期频谱。答案:(d)题7、的傅里叶变换为 答案: 分析:该题为典型信号的调制形式题8、的傅里叶变换为 答案:分析:根据时移和频移性质即可获得题9、已知信号如图所示,且其傅里叶变换为图题9试确定:(1) (2) (3) 解:(1) 将向左平移一个

31、单位得到由图形可以看出是个实偶函数,对应的F 也是实偶函数,又可以看成是两个同样的窗函数卷积得到是一个抽样函数的平方,是非负的 即,得相位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时移特性可得, (2) (3) 令,则对应的傅里叶反变换 3.6本章习题全解3.1 证明函数集在区间内是正交函数集。 证明: 对任意的自然数n,m (nm),有 =0 证毕3.2 一个由正弦信号合成的信号由下面的等式给出:(1)画出这个信号的频谱图,表明每个频率成分的复数值。对于每个频率的复振幅,将其实部和虚部分开或者将其幅度和相位分开来画。(2)是周期信号吗?如果是,周期是什么?(提示:按照最小公倍数计算)(3)现在考虑一个新的信号:,请问

32、,频谱如何变化?是周期信号吗?如果是,周期是什么?解:(1)频谱图如下X(j)0510780016001200107-5振幅图08001200-相位图(2)三项都是周期信号,周期分别为、,所以是周期信号,周期为为、的最小公倍数为。(3)根据频谱的分析比多了一个频谱分量,频率为,所以还是周期信号,周期为和的最小公倍数。3.3 求下列每个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式。(1); (2);(3);(4)是周期为2的周期信号,且(5),如题图3.3所示。题图3.3 (6)是周期为4的周期信号,且(7)解(1)该信号为虚指数信号,自身就是指数级数,频,周期三角级数为(2)基频,周期三角级数指数级数(3)自身为三

33、角级数,基频,周期指数级数(4)周期T=2;基频三角级数:指数级数:(5)由图可知,周期T=2;基频,且该信号为奇信号三角级数:指数级数:(6)周期T=4;基频0三角级数:指数级数: (7) 三角级数为,其他系数为0指数级数:x(t)=3.4 给定周期方波如图题图3.4所示,求该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包括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题图3.4 解:(1)(2)3.5、求题图3.5所示各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系数,并画出其频谱图。-2-4240(a)x1(t)1-131(b)0x2(t)T-TE2Tt题图3.5解:(a) X 频谱图如下 0(b) 频0振幅图34-3谱图如下: 03-3 相位图3.6 考虑信号,

34、由于是周期的,其基波周期为1,因此它也是以为周期的,这里为任意正整数。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周期为3的周期信号,那么的傅里叶级数的系数是什么?解: 当的周期为1时,基频为,考虑周期为3时,则基频为,所以为其三次谐波,所以:3.7 若和是基波周期为的周期信号,它们的指数傅里叶级数表示式分别为:。证明信号也是基波周期为的周期信号,且其表示式为式中,证明:作变量代换,令,则上式证毕3.8 设周期信号的指数型傅里叶级数系数为,试证明的指数型傅里叶级数系数为(式中)。证明: 有题知, (式中) 左右对t求导,得: 显然,的指数傅里叶级数为 (式中)3.9 求题图3.9所示各信号的傅里叶变换。x2(t)t0E

35、T(b)x1(t)t01t(a)题图3.9解:根据定义3.10 计算下列每个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 (2);(3); (4)(5); (6)解: (1) (2) (3) 由于 根据卷积乘积性质,得 (4) 由于 所以 (5),设 (6) 由于 根据积分性质,有 3.11 先求出如题图3.11所示信号的频谱的具体形式,再利用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由求出其余信号的频谱的具体形式。题图3.11解:根据定义:因为,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时移性质所以因为,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尺度性质所以因为,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尺度性质所以3.12 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微积分性质求题图3.12所示信号的频谱。(a) (b)题图3.12解:

36、令傅里叶变换对,(1)根据已知图形可知:,已知有所以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微积分性质 所以即(2),根据(1)的结论得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微积分性质 所以即3.13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求下列信号的频谱函数。(1); (2);解:(1)因为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如果,则取,得所以即(2)因为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如果,则 即3.14 若已知,求下列各信号的频谱。(1) (2)(3) (4)(5) (6)(7) (8)解:(1)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频域微分性质即根据尺度性质即:方法二:根据尺度性质再根据频域微分性质即:(2)根据频域微分性质即在根据时移性质(3)根据尺度性质再根据频域微分性质即:所以

37、(4)根据时域微分性质在根据频域微分性质所以(5)根据尺度性质在根据时移性质 (6)根据频域微分性质即在根据尺度性质再根据时移性质(7)根据尺度性质再根据时移性质(8)由于 根据卷积性质 x 1(t)3.15已知实信号,设,且,其中和分别为的偶分量和奇分量。证明:证明:,根据尺度特性再根据线性性质证毕3.16 已知,求的频谱。解:根据尺度性质再根据时移性质根据积分性质题图3.183.17 利用频域卷积定理求下列信号的频谱函数。解:(1)根据傅里叶变换对得根据频域卷积定理得(2)根据傅里叶变换对得根据频域卷积定理得3.18 已知题图3.18中两矩形脉冲信号和,且,(1)画出的图形;x(t)t02121题图3.19(2)求的频谱。解:由图可知(1) 两个不同宽度的矩形信号的卷积应为对称梯形信号,结果如图3-17(2) 根据时域卷积定理,得的频谱3.19 试求题图3.19所示信号的频谱函数。解:频谱函数X(j)如下 = =3.20 设代表题图3.20所示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求的相频特性;(2)求;题图19(3)计算;(4)计算;(5)画出的傅里叶逆变换。解:(1),如图3-19-1所示,为实偶对称信号,所以也实偶对称信号,的相位只有0和两种情况。又所以的相位为或即图3-19-1(2)(3)因为(4)设则,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