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751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六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六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编纂 撰写 颛臾 钟鼓馔玉 B.撩拨 镣铐 眼花缭乱 穷困潦倒C.监考 信笺 兼顾 缄默无言D.休憩 收讫 迄无音信 锲而不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勘察 前仆后继 提纲挈领 堰旗息鼓B.慰藉 优柔寡断 穷兵黩武 浅尝辄止C.脉博 历历在目 耳熟能详 沽名钓誉D.勖勉 坚苦卓绝 贻笑大方 提心吊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恩格斯在演讲中列举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时

2、,陈力就列,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B.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C.有“台独理论大师”之称的人士,洋洋洒洒地在报纸上大放厥词,嘲笑两岸论坛不仅已经冷却,而且是马英九刻意冷却的。D.好长一段时间里,吴东东都沉浸在作文获一等奖的快乐中不能自拔,见人就有几分笑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B.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之际,美中两国于下周一将开始会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尽管它们围绕货币、美国预算赤字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等问题的关系紧张。C.在综

3、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D.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到底究竟是我生的孩子。5.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C.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和莫泊桑。 D.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二、语言的实际运用:(共

4、7分)6.提取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概括达尔文的研究、成书过程。(4分) 归国以后,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充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选自达尔文绪论 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3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可是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于是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不违农时

5、,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8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数罟不入洿池

6、 范增数目项王 数口之家 扶苏以数谏故A B C D 9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3分)A谷不可胜食也/何可胜道也哉 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10据文意,在孟子看来,行王道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4分) 11翻译下列各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分) 四、诗歌鉴赏(共14分)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7、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请从表情达意及效果的角度,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的叠字进行评点。(4分)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写得极为深妙,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

8、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五、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14(1)不患寡而患不均, 。(2) ,枯松倒挂倚绝壁。(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 ,犹抱琵琶半遮面。(5)别有幽愁暗恨生,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 ,杨柳岸,晓风残月。(8)无边落木萧萧下, 。(9) ,只是朱颜改。(10)王国维所说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引用的诗句是: , ,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

9、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

10、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电梯到了14层,一

11、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探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噢,我也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12、。15小说开头写“她”每天下午准时到医院门口看书并加以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6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6分) 17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8小说以“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结尾,这在结构及主题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6分) 七、作文(70分)19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

13、惹人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要求: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C。C项,都读jin。B项,“镣”读lio,其余的读lio;D项,“憩”“讫”“迄”,读q,“锲”读qi。2.【解析】选B。A项中“堰”应为“偃”;C项中“博”应为“搏”;D项中“坚”应为“艰”。3.【解析】选C。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A项,陈力就列:根据贡献才能的大小,担任相应的官职。不合语境。B项,“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用在

14、此处不妥。D项,不能自拔: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不合语境。4.【解析】选B。A.应是“他的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我国和”后缺少介词“与”。D.“到底”、“究竟”语义重复,赘余;5.【解析】选D。二、语言的实际运用:6.(4分)搜集(事实) 思索(问题) (写出)笔记 (形成)纲要(一个1分)7.答案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理想总是美好无比,而一旦变成现实,却又觉得不过如此。生活中的“围城现象”是普遍的。三、文言文阅读:8、B9、A10、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原文回答也可以)11、(1)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

15、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2)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3)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六、现代文阅读:15、(1)表现“她”的修养和气质;(2)为下文描写“她”的友善言行,刻画“她”的善良热情、乐于助人作铺垫;(3)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16、重点写了三个场景。(1)在电梯发出超载的报警声时,“她”从人群中挤出,等下一趟;(2)“她”主动帮助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3)“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并被有些人称作“精神病人”。17、(1)含蓄地表明真正不够健康的是那些对良言善行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不正常”的人们。(2)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18、(1)与上文“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照应;(2)使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形成鲜明的对比;(3)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