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应用统计学考试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应用统计学考试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用统计分析解释”统计”: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社会经济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统计活动过程的一门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解释“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解释“随机原则”:随机原则是指在抽样时排除主观上有意识地抽取调查单位,每个受试单位以概率均等的原则,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使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解释抽样框(或称抽样结构):样框又称“抽样框架”、“抽样结构”,是指对可以选择作为样本的总体单位列出名册或排序编号,以确定总体的抽样范围和结构。设计出了抽样框
2、后,便可采用抽签的方式或按照随机数表来抽选必要的单位数。若没有抽样框,则不能计算样本单位的概率,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概率选样。5解释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又是在一定的选题下,集分析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而展开的研究活动。系统、完善的资料是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6.解释分组法: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确定哪些分组或分类。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统计分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
3、言是“分”,即将总体中的各个个体按照它们的差异性区分为若干部分;对个体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归并在一起。7.解释权数:用来衡量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8.解释统计指数:广义,一切比较相对数均可称为指数。狭义,它是用来说明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的。 ( 广义:所有相对指标都可称为统计指数。简称指数 狭义:指数是用来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特殊相对数)二 、问答题(本题共30 分,每小题 6分)阐述统计与数理统计的区别1 )研究对象不同,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而数理统计则研究所有现象。2 )研究方法不同,社会经济统计是研究在质
4、与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其数量方面;而数理统计研究其量而不是质。3 )学科地位不同,在中国及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统计占主导地位;而英美法则以数理统计为主导,在日本德国则两种学科并列4 )学科归类不同,社会经济统计是一门实质性科学,是以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目的是找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地点时间条件下的数量表现。阐述统计工作过程有哪些环节(或称阶段):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阶段,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明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以及对应的分组方法,并以分析方法指导
5、实际的统计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制定出各种统计工作方案,是统计工作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统计工作的指导依据。统计设计所制定的方案包括:统计指标体系、统计分类目录、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汇总或整理方案以及统计分析方案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统计整理: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统计工作的这一过程,叫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
6、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阐述分组法的核心问题 答:分组标志的选择是统计分组的关键,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分组标志。每一总体都可以按照许多个标志来进行分组,具体按什么标志分组,主要取决于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例如:研究人口的年龄构成时,就应该按“年龄”分组;研究各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就应该按“经济类型”分组,等等。)2、在若干个同类标志中,应选择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标志进行分组。有时可能有几个标志似乎都可以达到同一研究目的,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深入分析,选择主要的、能反映问题本质的标志进行分组。 3、结合所
7、研究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分组标志。(例如,有的标志在当时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但后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可能已经时过境迁,此时,进行统计分组就要选择新的分组标志来进行分组。) 阐述统计指数的作用: 统计指数在社会经济领域内广泛应用,这是由于统计指数具有独特的功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反映复杂社会经济总体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这是统计指数的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现象中,大量存在着不能直接加总或不能直接对比的复杂总体,为了反映和研究它们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只能通过统计指数法,编制统计指数才能得到解决。 (2
8、)分析和测定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受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包含着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通过编制数量因素指数和质量因素指数,可以分析和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总体变动的影响。 (3)研究平均指标指数变动及其受水平因素和结构因素变动的影响。平均指标中包含水平因素和结构因素,因此可以编制可变组成指数,不变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研究平均指标的变动及其各因素变动对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5.写出最小平方法解多项式方程参数的步骤及公式。(写出最小平方法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解题步骤)最小平方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得未
9、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最小二乘法还可用于曲线拟合。其他一些优化问题也可通过最小化能量或最大化熵用最小二乘法来表达。1 列表 找出 年序号t 每年量 y t2 ty列出方程 代入得到新的二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得到 a和b的值,再代入方程 y=a+bt6.阐述统计的四个基本特征1.数量性: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总体性:研究由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整体现象.3.具体性: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统计上的数据都有其具体的质的规定. 4.社会性:指人们主观意识的参与,影响调查的结果.7.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情况下使用中位数描述平均水平。答:是处于统计数列中间
10、位置的数值。由于其位置居中,不受极端数值大小的影响,因而有时利用它来代表现象的一般水平。在一个等差数列或一个正态分布数列中,中位数就等于算术平均数。 在数列中出现了极端变量值的情况下,用中位数作为代表值要比用算术平均数更好,因为中位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如果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中间水平,当然也应该用中位数。在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时,可结合使用中位数。8.广义的季节指数(比率)包括哪些内容答:(狭义)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使现象在一年之内出现规律,每年往复出现(以年为周期往复出现),则称为季节变动。(广义)季节变动以外还包括:以季度、月度、天为周期往复出现的准季节变动。9.阐述影响抽样
11、平均误差的因素及其公式 1. n与u 的大小成反比2.与成正比关系3.抽样方法,不重复抽样误差小,重复抽样误差大.4.抽样的组织方式不同,误差不同公式为:10.阐述相对指标的应用原则 1、可比性原则 指对比的指标在含义、内容、范围、时间、空间和计算方法等口径方面是否协调一致,相互适应。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因为事物之间的对比分析,必须是同类型的指标,只有通过统计分组,才能确定被研究现象的同质总体,便于同类现象之间的对比分析。这说明要在确定事物性质的基础上,再进行数量上的比较或分析,而统计分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统计的定性分类或分析。即使是同一种相对指标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进行比较时,
12、也必须先对现象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具有可比性。同时,通过定性分析,可以确定两个指标数值的对比是否合理。3、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运用原则 绝大多数的相对量指标都是两个有关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用抽象化的比值来表明事物之间对比关系的程度,而不能反映事物在绝对量方面的差别。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指标离开了据以形成对比关系的总量指标,就不能深入地说明问题。4、各种相对指标综合应用原则 各种相对指标的具体作用不同,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所研究的问题。为了全面而深入地说明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应该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综合应用各种相对指标。三 、计算分析题1.某银行年末按定期存款单帐号的顺序每10户
13、抽取1户进行等距抽样,有样本资料如下。要求以95%的概率推断(=1.96):(1) 储户定期存款额(5分)(2) 定期存款总额(5分)(3) 存款在5000元以上的储户比重(5分)存款额(元)10000以下10000-2000020000-4000040000-5000050000以上合计户数105010026080500该题为按无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 P=80/500=16%(1)全体储户平均定期存款额在3874.04-4085.96万元之间(2)全部储户的定期存款总额在3874.0450004.85.965000之间即在1937.02-2.42.982万元之间。(3)存款额在5000元以上
14、的储户比重在16%-3.11%-16%+3.11%间,即12.89%-19.11%间。2. .两企业职工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计算甲乙两企业平均工资。(5分)比较两企业平均工资并指出哪个企业平均工资代表性强(10分)员 工甲企业乙企业人数工资水平工资总额工资水平普通员工180600150000750管理人员 702 000600002 0003.某地区1996-2001年产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要求:用最小平方法拟合销售量与期数的直线趋势方程(8分)预测2008年的产量。(7分)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销售量212326283133年份年序号 t销售量 yt2ty2
15、0011211212002223446200332697820044281611220055312515520066333619820072008合计2116291610代入 得162=a6+21b610=21a+91b 解方程得 a=18.4 b=2.46 直线方程为 y=a+bt y= 18.4+2.46t2008年销售量为 y8=18.4+2.468=38.084.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原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要求计算:(1)相关系数(5分) (2)建立回归方程(10) (3)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的工业总产值(5) 单位:万元企业编号生产性固定资产x工业总产值y
16、123456789103189102004094155023141210102212255241019632815913928605151612191624编号Xyxy131852416663210112427457629101019927290828100103836132006321264004000039942444098153333351672816642255415913378895172225833569650292846585625200486118473146051899709859636602581210151618343601464100229825691022121912
17、45810104448414859611012251624198940015006252637376合计652597957657956566853910858957(1)(2) (3)(4)设生产性固定资产x=1100万元时,工业总产值的估计值5.某企业2006年工业增加值及职工人数如下表,另知2006年初职工人数2010人。要求:计算该该企业全年劳动生产率。(10分) 指标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工业增加值(万元)565597614636季末职工人数(人)2018207021202200(1)全年劳动生产率=全年总产值/年均职工数=(563+597+614+636)/(2010/2+
18、2018+2070+2120+2200/2)/4=11606(元)注:总产量为时期指标,季末人数为时点指标。6.某企业生产同种产品的两个车间有关资料如下。要求:从相对程度绝对程度绝对数量两个方面分析全厂劳动生产率变动受车间劳动生产率及生产工人人数结构变动的影响 。(20分)车间产品产量(吨)生产工人数(人)劳动生产率 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基期 报告期一车间二车间1008515685100100130901.000.851.200.94全厂185241200220全厂劳动率指数(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全厂人均增加量全厂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受甲、乙两车间工人构成变化和车间劳动生产率变化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其中:生产工人构成影响指数=由于两车间工人构成变化,使全厂每人增加0.9591-0.9541=0.0050(吨)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由于各车间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14.45%,使全厂每人增加1.0977-0.9591=0.1386(吨)综合:115.06%=100.52%114.45% 0.1436吨=0.0050吨+0.1386吨注:该题为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