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0755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西方心理学比较浅谈,西方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西方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c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东方心理学以东方佛教心理学、中国道家、儒家为主,内容详尽、精微,对人的身心变化研究,不但有理论,而且有身体力行的实验证实。,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足鼎立,儒、道对身心的研究自三皇五帝既有开端,流传至今,可以说广博精微。佛教自印度传来,由于其体系的严谨、实证的次第分明,立刻广为盛行。鉴于时间关系,本课仅介绍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及心理研究,以期与西方心理学做简单比较。,一、西方心理

2、学与佛教心理学对话二、佛教对西方心理学各学派的影响三、佛教心理学概述四、佛教心理学的实践运用五、东西方心理学彼此的契合附录:佛教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一览,一、西方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的对话,佛教传入中国后,根据对教义,经典及仪轨的不同解释定义而形成的十个大形宗派。其中,尤以中国文化背景为主的禅宗,最具特色。近代佛教传入西方,在西方社会即兴起禅宗热。加之多方面因素,引起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对佛教的关注,进而融合佛教的诸多理论思想,与心理学互为阐发。,宇宙学、量子力学、认知科学都与佛教心理学展开对话。当代一流的科学家也与佛教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对话。最早的如爱因斯坦、汤因比、普朗克等,还有荣格、史蒂文森、塔

3、克尔等。当代有很多科学家也在修证佛法,如美国的神经学家奥斯丁,认知科学家瓦雷拉,把大量佛教思想引入到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中。还有深层生态学领域,很多学者都是佛教的忠实信徒。,汤因比,普朗克,荣格,史蒂文森,英国历史学家阿尔诺德一汤因比这样说:“二十世纪最有意义的事件之一也许是佛教到达西方。,早在西方心理学诞生两千年以前,佛教心理学便详尽描述了直到现代精神分析派心理学方才关注的深层心灵世界,研究了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着力论述的超自我实现、超个人问题,探讨了现代心理学界不久前才列入议题的禅定、气功、瑜伽、神通异能等超心理现象。,当代研究佛教的心理学家,黛安娜艾克博士DianaL.Eck,

4、Ph.D哈佛大学比较宗教与印度研究教授霍华葛纳博士HowardE.Gardner,Ph.D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心理学系教授罗许博士 EleanorRosch丹尼尔寇曼博士DanielGoleman,Ph.D纽约时报特约撰述罗伯索曼博士RobertA.F.Thurman,Ph.D哥伦比亚大学印藏佛学研究杰桑卡帕讲座教授,东方佛教心理学有精确的现象学模型,丹尼尔寇曼博士DanielGoleman,Ph.D纽约时报特约撰述:当我到了亚洲,真正开始去考察东方的思想体系时,我惊异地发现,在每一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都孕育了一种心理系统,那是该宗教最秘密的部分。而在我研究过的系统中,我觉得东方

5、佛教的心理学是最精妙的。它有精确的现象学模型,以及心理状态与认知和意识过程的详细分析。,印度哲学 1959年亨瑞许齐麦HeinrichZimmer著 开篇:“我们西方人非常极端地要去瞭解外在世界。我们曾登陆月球。研究自己生理的外在世界,并瞭解人类的细胞结构。然而,对於心智的内在世界之探索,西方人只能说才刚刚起步而已。而在东方早就有方法可以开始进行身心方面的实验研究:坐下来,不要说话,注意你的心,将它集中在一点,它跑开时拉它回来,如此一再重复。,随着十几年来,国学热正在全国以及世界兴起。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学在人走向成功、智慧,以及企业管理中的极为重要意义。百家讲坛说论语、释庄

6、子、议诸子百家,开辟了国人百姓认识自己伟大祖先的先躯。国学大师的纷纷出现,传播东方智慧的各种培训,以及整个社会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认可和定位,正如雨后春笋。中华民族正在觉醒于世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互补已经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二、佛教对西方心理学各学派的影响,1.早期机能主义与佛教(威廉 詹姆斯)2.精神分析与佛教(弗洛伊德,荣格)3.认知心理学与佛教(Rosch)4.人本主义与佛教(马斯洛)5.超自我主义与佛教(弗兰克),1.早期机能主义与佛教,佛学研究心理,主要用禅思中内省,内究之法,这正是近代西方心理科学之所缺乏、而被不少心理学家推崇的重要研究方法。美国现代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在其心理

7、学原理一书中即说,在心理学研究的三种方法内省、实验,比较中,“内省的观察是我们首先和主要而且经常所须依赖的观察。”内省观心,须要有绝对冷静、客观,深察微照的意识状态,甚至需要有佛学所言恒常不动,离开一切心识活动而能反观一切心识活动。,2.精神分析与佛教,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西方学术史上首位重视人类潜意识作用的思想家,他以此发现,媲美牛顿与哥白尼在科学上的成就。弗洛伊德曾有比喻说,以往西方各派心理学家所研究的表层心理现象,就像一座浮动于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山的大部分藏在水下,未被人们所觉察。,弗洛伊德的弟子荣格继续阐扬潜意识理论,他吸收东方佛教思想,进一步

8、将人的精神领域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就像一座记忆仓库储存着个人被压抑的心理情结,集体无意识则储藏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潜在原始意象,荣格的这些理论与佛教所说的“七识、八识”十分相近。佛教八识规矩颂(距今1000年前),以第八阿赖耶识为名,对潜意识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3.认知心理学与佛教,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心理学系教授罗许博士 EleanorRosch 与嘉措喇嘛开展“认知心理学与佛教思想比较对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崛起。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他引用佛教“正受”、“开悟”的概念诠释自我实现者的境界,认为

9、自我实现的境界是一种生命体验,令人心醉神迷,几乎达到超越时空、相对忘我的地步。马斯洛经常用佛教的“涅槃”境界来描述这种生命体验。另一位人本心理学家弗洛姆对佛教禅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精深的研究,他极力推崇佛教“慈悲为怀”、“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的宗教情怀,他认为勇于为他人牺牲奉献的生命理念有助于医治西方社会的病态。,4.人本主义与佛教,晚近由人本心理学派分化出来的“超越自我心理学”,融和佛教教义与西方心理学,扩大传统心理学的范围,被誉为“充满现代智慧气息的心理学派”。超越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弗兰克,十分重视生命意义与死亡归处的探索,他认为人类可以透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展现生命的意义。又进一步

10、提到人类在面临痛苦或死亡时,若能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外在环境,将会体验到生活更深刻的意义,活出毅力与尊严来,弗兰克因此创立“意义治疗法”。意义治疗法可以说是从佛教“万法唯心”的教义引伸发展出来的。,5.超自我主义与佛教,三、佛教心理学概述,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偏向西方式的治疗方法。佛学历来也被称为心学,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1.佛法、佛教、佛学2.佛教心理学的分类3.修学佛法的目的4.缘起法5.三法印6.十八界7.八识8.心、意、识,1.佛教、佛学、佛法,佛教:属于宗教,同世界上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以及中国的道教、儒教一样,是一个宗教。宗教是

11、人的思想意识和情绪,有个假设的寄托,就是宗教。,佛学:佛学所包含的,有宗教、哲学、科学等,可以说浩如烟海,单乾隆版大藏经就有1669部,7168卷5600多万字。凭现在人的年龄、精神与大环境,可能十年、几十年甚至一生也看不完。,佛法:(佛教心理学)佛法,探索宇宙人生生命的道理,不但懂理论,还要以自己的身心性命去求证,如何解脱烦恼,获得大自在。它同科学一样,有基本的理论,懂了理论还要身心去求证,这是“佛法”。也是我们所要介绍的佛教心理学。,2.佛教心理学的分类(一),根本佛教的心理学部派佛教的心理学佛教心理学断代分期菩萨乘(大乘)佛教的心理学金刚乘佛教的心理学现代佛教心理学,2.佛教心理学的分类

12、(二),分析派的心理学说有派的心理学说假派的心理学观行派心理学方等系的心理学唯识派的心理学中观派的心理学佛教各家心理学天台系的心理学华严系的心理学禅宗系的心理学金刚乘系心理学南传佛教的心理学待定,佛法在中国演变为十大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俱舍宗、成实宗,3.修学佛法的目的,佛法修行的目的:解脱成佛。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简言之,就是代表着心灵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心灵就能从这种烦恼制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所谓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像考职称、获大奖那样,有职称可考,有奖项可获。因为成佛的内涵不是其他,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是慈悲

13、和智慧的圆满成就,这一切都源于对内心的改造。,烦恼,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在佛教心理学中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包括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贪恋,贪着。对于五欲(财、色、名、食、睡)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教导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若贪之不得,心内痛苦,所以称为烦恼。,嗔,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怨天尤人。所以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

14、。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慢,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疑,是怀疑不信。对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而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有五种不正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1)身见:或我见。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无常败坏之物,由无知而执之为永恒不变,即是身见。,(2)边见:边是偏差的意思。即谓所

15、得的知见,有所偏蔽,各落一边,或执常或执断。执常的知见:以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不受因果报应,则作恶何畏?,(3)邪见:不正的知见。无善恶的因果,毁谤圣贤,不行善事。(4)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身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或者妄执不舍,执以为实。,(5)戒禁取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的行为;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毒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可是妄自执著不正的戒禁,就成不正见。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学牛食草,学狗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以为可以证得圣果,所以称为戒禁取见。,以上五种不正见,是

16、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如闻正法,即能顿断,因为易断之故,称为五利使。那么如何获得正见呢,首先要学习正确的理论。这里简单介绍一些佛教心理学的理论:缘起法、三法印、十八界、八识等。,4.缘起法,缘起的定义,缘”是因缘、条件的意思,“起”是生起或出现的意思。所以缘起法是“因缘和合而起”之略称。佛典中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在这“此故彼”的定义中,没有一些绝对的东西,一切要在相对的关系下才能存在。一切事物皆依因缘条件而生起或出现。换而言之,宇宙间的一切诸法(有为法),皆为种种条件(即因缘)和关系的组合体。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此有故彼有,此无则彼无同时的互存关系此生则

17、彼生,此灭则彼灭异时的互存关系 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关系,与空间上无数的互相依存关系组织的无限的网。,条件,(一)因缘和合而生 物质世界和有生命的世界都是由种种的条件组合而成。如机器、房子、植物、动物、人。人是由地水火风组成,五蕴和合而成。(二)因缘散则灭 一休的故事,诸法因缘生、因缘灭告訢我们如下道理:(1)在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甚至瞧不起人。反之在逆境时,也不要失意忘形,自卑堕落。(2)勇于面对现实,顺时顺势而为,不要一棵树上调死。(3)否定永恒不变的“我”的存在,正确面对灾难,甚至死亡。,关系,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首偈子形象地说明了事

18、物与事物之间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一般说来,佛法把各种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二十四种,我们仅讨论三种:(1)相互依赖(2)互相联系(3)相对存在。,(1)相互依赖世界经济是相互依赖,人与自然、动物相互依赖,与人之间相互依赖。(2)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缘,一件事物的消亡成为另一件事物获得新生的条件。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因果果,生生灭灭,无有穷尽!以书为例。(3)相对存在一切事物没有真实自体,以假名立,是相对存在而非绝对存在。比如人的角色不断变换。水、蒸汽、冰的变换。火的概念与实体的区别。人对名的执着。,缘起法给我们的启示,(1)无因,则一法不生否定上帝的存在。万事皆有因,没有偶然发生的事物。

19、上帝由何而生?(2)没有任何事物由一因而生。就否定了“一因论”或“大梵创世论”或上帝造人论。从缘起的角度讲,没有第一因,事物的生灭就像一个圆圈,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不可能找到第一因。(3)缘起法解释的不是宇宙是怎么起源起的,而是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佛法关注的是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而非物理世界的成住坏空。(4)缘起法既非唯心也非唯物,而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升华。(4)缘起非断非常。果生这是非断,因灭非常。非断非常就是缘起力,缘起非断非常,这就唯识宗解释龙树菩萨的八不非断非常。否定人死如灯灭,后面讲十二支缘起的每一支的内容,就知道意识的执取作用在生命结束后还会存在,这就是轮回的原理。所以说

20、,我执不灭,生死相续。,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又称十二因缘,共由生命的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有九支、十支、十一支或十二支缘起,以十二支缘起最具代表性。南方佛教与后世大乘佛教,均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三世两重因果,这也是一般佛教传统的说法。但是瑜伽行派的法相宗(护法系统),把十二缘起解释为二世一重因果,即从无明至有等十支是现在世,生和老死二支是未来世。,过去二支因,无明(avijja)从字面上看即“无知”,指人与生俱来的愚痴,不明白缘起的道理。无明上接老死,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故其意思兼含认知与未认知,是一种幽暗朦胧的心灵状态。行(sankhara)语源上看是“共作”、“共作物

21、”,亦作五蕴中“行”、诸行无常中“行”来使用。此处是指人身口意一切行为以及这种行为集积而成的人格内容。一般也将此行解释为五蕴中“行”所含的“意志”,因意志的作用,决定了造业的行为,以及现实世界的方向及形式。但这意志不是自由意志,而是一种盲目冲动的意志。,现在五支果,识(vinnana)具有认识判断的意识作用(包括前五识的感觉作用和意识的知觉、推理、想象、记忆、判断等作用)和认识主体(统摄上述六识的主体)两层意思。在部派佛教时代,识皆被解释为识体,而识之作用则别立为心所法。原始佛教所使用的“识”,尽管未明说,已蕴含着潜在意识的内容,是来自过去经验行为及思维活动的集聚,故说“缘行有识”,此识负有过

22、去善恶行为等全部经验。但识体和识的作用皆无实体,是时时变化流转的集聚。,现在五支果,名色(nama-rupa)是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总称。“名”,即精神,也包括概念名相;“色”,即物质,包括了六识的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六处(salayatana)指感觉、知觉的器官或能力,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识、名色、六处三者的关系,不一定是时间上先后的因果关系,也是同时依存的相互关系。,现在五支果,触(phassa)表面讲“缘六处有触”,实际上指识、名色、六处三者之接触,乃根、境、识三者和合才能生起认识之意。受(vedana)因根境识三者和合之后,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所产生的苦、乐、不苦

23、不乐的感觉作用。,现在三支因,爱(tanda)亦译为“渴爱”,指由错误的想法而生起的盲目的爱。在十二支中,产生苦恼的根本原因虽为无明,但其直接原因则是渴爱,有欲爱(感官爱欲,尤指男女性欲)、有爱(对生存之欲求,是死后欲生于幸福世界的欲望)和无有爱(因生存不安定,希望获得没有转生再生的非存在之欲求)三种。相应的,盲目的爱亦会转化为盲目的恨。,现在三支因,取(upadana)即“执着”。爱被称为盲目的爱憎激情,取则是继之而起的强烈的取舍选择行为。人的善恶行为(业)乃由此而产生。有(bhava)即“存在”。“有”有“业有”(善恶行为)和“报有”(业报结果)二种,此处解释为“业有”中的行为经验之潜在力

24、,与“行”相当。指由前一阶段爱憎取舍的行为而引致决定后果产生的力量或因素出现,是连结今世与下世之间的中介。,未来二支果,生(jati)此“生”可视为死后的来世之生,亦可认为是时时刻刻显现的生存之发生。老死(jara-marana)由人之存在,自然发生老死之事实,以及由老死所引起的苦。并以老死一语代表人所受的一切苦恼。,流转缘起与还灭缘起,上记十二支所成之十二缘起有顺观(称为流转缘起)、逆观(称为还灭缘起)两种。顺观系自“苦”开始,探索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项具体条件;逆观则就逐一之条件,倒逆次第而审谛、彻悟,以灭除老、死、忧、悲、苦、恼等众苦。,5.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概括了佛

25、法的业力与般若两大主线。是佛教对现象界和理想界的总体把握。法印,是佛法对存在的三大命题,也是判定佛法真伪的三项基本原则。,诸行无常,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乃至一切的快乐安逸都在不断变化,都不是一得永得而可以悠久的,是最终归于毁坏的。客观世界的变动性与主观欲望产生了永恒的矛盾。故从人的主观感受则得出“一切皆苦”的结论。也就是说,从无常的世界中去寻找“常”的事物,只能得出“不完满”的判断,从而导致苦。,诸法无我,诸法依缘起之法则,互相依存,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无论有为、无为,皆是缘起幻有,并无恒常不变、独立存在之实体或主宰。佛陀从缘起法中,

26、推出诸行无常,进而必然推出无我的法则。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相对和暂时的,那就不存在一个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无我论的核心是无实体,是去除常见和断见的中道。故否定永恒“自我”的存在之同时,也否定其对立的断见,以肯定道德价值和业的连续性。无实体性即无我论,是缘起法的核心,也是三法印的关键。,涅槃寂静,谓有情众生颠倒诸法实相,妄执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业,流转不息;如能悟解“无我”,则惑乱不起,当下即能正觉诸法实相,深彻法性寂灭,获得无碍自在,即寂静涅槃。从认识角度看,涅槃是认识到宇宙人生的终极真实,不再为我执、法执所缚,摆脱“我”的驱策和物的役使。,三法印是从三

27、个方面来定义缘起真实。它是缘起论的最高概括。在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揭示现象界的法则,涅槃寂静揭示理想界的法则,诸法无我则贯通现象界和理想界。实际上,这三者不能机械地分割。三法印,是于同一缘起法中体悟有此三性。观察到无常、无我,即得解脱。,6.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即指人的生命存在的十八种构成要素。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种感觉认识器官。前五根可归之于身,属于色法(生理机制),意根通于色、心二法,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融通心与色的一座桥梁。,六境:又作六尘,指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等六种感觉认识对象。其中,前五境皆属色法,第六境(法境)有广狭之义。狭义之

28、法境,指除前五境以外的一切,即特指意根、意识所作用之对象,亦即抽象的观念。广义之法境,则包含一切法,即指意根、意识对六境全体之作用者。,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乃为六根缘六境所生之六种感觉认识作用。其中,前五识仅由单纯的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境,而不具有认识、分别对境之作用,故又称各别境识;第六识(意识)始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之作用,故又称一切境识、广缘识。因此,前五识须与此第六识(意识)共同俱起,方能了别对境。,7.八识,佛法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唯识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唯识宗所

29、立八识(尤其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含义复杂而精深。唯识宗所谓的识,指的是分析、分类对象而后加以认知、识别的作用,是一种与执着俱起的认识作用。在唯识宗看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合称五识,指的是五种感觉作用。其中,眼识以眼根为所依,缘色境;耳识以耳根为所依,缘声境;鼻识以鼻根为所依,缘香境;舌识以舌根为所依,缘味境;身识以身根为所依,缘触境。同时,前五识亦以意根为共通之所依。,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比较容易感觉到,但它们的作用非常有限。前五识在认识境界的能力上属于现量。什么叫现量?现量具有几个涵义:一是现在,它所取的境界是现在的境界,过去或未来的境界对它都不能产生作用。

30、比如我们眼睛的作用,必须是当前的现象才能看见。二是现前,就是眼前的境界对它才能产生作用,其它地方的境界对它就不产生作用。如果是意识就不一样了,意识可以想像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或是遥远的事情。三是无分别,就是对任何现象不会区分好坏。四是无名言概念,就是对任何事物不会产生名言概念。当我们的眼睛看见茶杯,知道它是茶杯,这已经不是眼识的作用,而是意识的作用了。所以五识的认识作用只属于现量,这种现量有些类似于逻辑学上所说的直觉。量,有判断推理的意思。如果我们仅凭直觉,没有加上错误的经验,直接地去认识事物,就属于正现量;如果我们不是凭直觉,而是掺杂了错误的经验去认识事物,这就属于非量了。所以说现量的能力

31、仅仅停留在直觉上。前五识因为它们有限的能力,因此只起一种观察世间的作用。,意识前五识加上第六识(意识),合称六识。意识乃依意根、缘法境而生起的认识作用。具体来说,意识又可分为四种,即:明了意识、定中意识、独散意识、梦中意识。所谓明了意识,即与前五识同时俱起,对于外境之好恶、长短、方圆等,皆能一一明了分别之意识。所谓定中意识,即不缘外境、而与一切定心相应之意识。所谓独散意识,即不缘外境、散乱纷杂而遍计诸法之意识。所谓梦中意识,即不缘外境、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之意识。其中,明了意识与五识俱起,故又称五俱意识,略称五俱。后三种意识则不与五识俱起,故皆称为独头意识,略称独头。,意识 意识与前五识不一样,

32、它在认识的能力方面具备有三量:现量、比量和非量。现量就是一种直觉,它是与前五识同时产生的那一刹那。这一刹那过去之后,就不属于现量了。这时,第六识就出现了比量。比量就是一种推理、判断。比如说我们看到对面浓烟滚滚。我们就会判断那边是不是着火了。这就是一种比量。比量又分为正确的和错误的。正确的推理就称为比量,错误的推理就称为非量。意识从它的伦理性质方面来说,也表现有三个方面:善、恶和无记。如果我们要想改变我们生命的状态,就要从认识上着手。如何改变我们的认识?就要学习正确的道理,对这个世界重新认识,重新考察,以打破我们原有的对这个世界的执著。,末那识除了以上六识,唯识宗又提出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

33、识。末那识的作用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及其种子为我,而不断生起自我意识,故又称之为我识或执识;末那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若破除执着,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又称之为染净识。用现代心理学通常的话来说,下意识、潜意识即属于末那识。这种意识(思量)活动连续不断,即使在睡梦中也不停止,故称为“恒审思量”。由于末那识不断地对虚妄的自我产生执着,从而生起我痴、我慢、我见、我爱等种种烦恼。,末那识 末那识比第六识的意识更深一层。按西方心理学来讲,潜意识就属于末那识的范畴。我们讲的前六识是表现在外的,所谓意识就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我们讲潜意识、无意识,就是我们感觉

34、不到的。我们现在所说的末那识,以及我们下面要讲的阿赖耶识,都是我们一般人所感觉不到的。从末那识的认识能力来说,它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把它称为非量。它所认识的境界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是相似相续的,从无始以来的过去一直流向无尽的未来,但末那识却把它视为我,视为长恒不变的。所以一些宗教或哲学把阿赖耶识视为永恒不变的灵魂,视为神我,也是有其内在的原因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般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天到晚都生活在自我感觉之中。,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也是依其自性而立名。阿赖耶,意译为“藏”。依唯识宗之说,阿赖耶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它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

35、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八识规矩颂有云:“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阿赖耶识在八识中,阿赖耶识是起主导作用的。前七识所产生的活动都是以阿赖耶识为依止,为基础的。我们还是以大海为比喻,阿赖耶识就像大海,前七识就像波浪。波浪不能离开大海,波浪却能影响大海。“阿赖耶”是藏的意思,就是说阿赖耶识储藏着我们生命无始以来所积累的经验、信息。比如我们从小学读到大学,记住了很多东西,是怎么记下来的呢?如果按现代生物解释,认为是储藏在大脑里面了。我们生命的信息是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的,所以阿赖耶识又叫藏识。阿赖耶识与前七识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前七识都是有间断的,阿赖耶识却永无间断。,阿赖耶识的作用有四个方面

36、:一是保存经验。这个经验是我们生命无始以来所积累下来的。二是执持我们的身根。我们的身体因为有阿赖耶识在执持着,所以才有生命力,阿赖耶识一旦离去,身体也就死了。我们人的生命有三种力量:暖、寿、识。暖,就是有温度。活人是温暖的,死人是冰冷的。寿,就是寿命。识的存在能保持生命的温度,能延续寿命。识一旦离去,温度就没有了,寿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识、暖、寿它们之间是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三是生命的果报主体。我们生命的生死轮转,从这一生到下一生的过度、造业、受报,都是由阿赖耶识。四是精神的活动的依止。我们精神领域的活动,以及我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的根本依止,都是阿赖耶识。,8.心、意、识,心梵语名“质多”,为“集

37、起、积集”之意。意梵语“末那”,为“思量、思维”之意。识梵语“毗若南”,为“了别”之意。大乘唯识宗将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称为“识”(即了别、认识作用);将第七识末那识称为“意”(即思维作用,是自我意识生起的基础);将第八识阿赖耶识称为“心”(乃诸法产生的根本体),此心含有积集、集起之义,能积集种子而生起现行,故亦称“集起心”。,以电脑比喻,“心”犹如电脑储存信息的功能及所储存的内容,“意”犹如电脑处理信息的功能,“识”犹如电脑接收和识别信息的功能。,五、佛教心理学的实践运用,那么,佛法又是如何对心进行调整和改善的呢?建立正见:除了生存的外在需要,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听闻

38、正法,如理思维。阅读古今公认的经典著作,获得正确的道理。包括儒释道的经典著作,如大学、中庸、道德经、金刚经、楞严经等。尤其当今网络发达,知识片段化、凌乱化严重,更应该多读原典及合理的注释,进行系统学习,按照正确方法提升修养。在学习经典著作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不人云亦云。将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尤其对于佛教心理学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等基本原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抉择。既要在思辩逻辑层面搞清楚,更要在止观当中,观察到身心内外世界的实质,从而生起定解,成就世出世间的正见。,忏悔发愿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对心灵改善具有极大作用。我们的身体必须经常沐浴,衣服必须经常洗涤,这样才能保持整洁。人非圣贤,孰能无

39、过?关键是犯错后及时对治。一方面,要把曾经有过的不善行为发露出来;一方面,表示真诚悔过并发誓永不再犯。通过忏悔,才能平复内心,轻装上阵。所谓“忏悔得清净”,“忏悔得安乐”。这也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方法。发愿类似于儒家所讲的立志,立志改善身心,证悟生命。树立起牢固志向,并不忘初心,做每件事才能向这个目标汇归。,止恶扬善积极行善,做人做事时时想着他人,慈悲心就会得到发展。同时,还要努力止恶,善行会增加我们心灵的广度和灵敏度,做恶只会蒙蔽自己的心灵。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表里如一,暗室不欺,君子当慎独。依缘起法,止恶杨善会引导我们的命运良性循环。,修习戒定慧 佛法中“戒、定、慧”为三无漏学。“戒”就是一

40、种帮助我们改善生命品质的行为规范。“定”是培养专注、稳定的力量,并使内心变得纯净。“慧”指精神的高层次状态。慧用心字底,说明慧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当一个人达到这种状态,持有这种精神的时候,就说明他善于从事物中了解和掌握规律,进而从容处事,潇洒做人。,六、东西方心理学彼此的契合,1.幸福哲学2.面对苦难3.心理治疗,1.幸福哲学,佛教:提倡人类要过有意义的生活,要在生活中追求四大美德:善行、同情、快乐和宁静;心理学:把人类的生活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核心,提倡人们要主动改变自己过度的欲望,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内心宁静。,2.面对苦难,佛教苦谛:对于苦难,佛教认为世俗世界的一切在本质上都是苦

41、难的,人的生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苦难;同时以变化来解释苦难与幸福的轮回。西卡森特米哈伊,积极心理学运动:应用佛教的有关涅槃的观点来说明心理的福乐状态(flow),主张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客观的现实,达到积极的心理体验。,3.心理治疗,道谛(Magga箴言)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认识能力,二是要有良知和爱心,三是要有主动选择的能力。佩塞斯基安就在自己的积极心理治疗书中认为,心理治疗的核心就是培养对象的二种能力,一是认识能力,二是爱的能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就在于这二种现实能力发生了冲突,因而治疗的途径就在于帮助对象自己去主动消除这种冲突。,认知神经科学是迄今以来,西方科学中唯一对心识进行研

42、究的学科,但尚停留在生理及神经的浅层。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表现出一种吸取东方佛教等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向佛教心理学靠拢的倾向。但在研究方法上尚仍局限于一般的实验观察、分析、调查问卷、脑及神经科学,尚缺乏佛教禅定中澄静的心态、细密的观照。希望有志者能将东西方心理学融会贯通,为人类福祉做出巨大贡献。,附录:佛教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一览,荣格著: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 杨儒宾译【出版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 作者:(美)莫阿卡宁(Moacanin,Radmila)著:江亦丽,罗照辉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佛教心理学谭嗣同著,佛教和心理学作者:徐筠,巴黎荣格学院院长应邀担任慧恩书院顾问:2007-4-1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