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802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简答题.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简答题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a.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b.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c.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2.课程的要素: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组织 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基础性与启蒙性 全面性与生活性 整合性 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3.幼儿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核心课程4.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对幼儿的研究 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对学科知识的研究5.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一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二 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三 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6.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一 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联二 课程内容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态度、行为)三

2、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8.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生活化原则 兴趣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逻辑性原则9.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逻辑组织法 心理组织法常用方法;纵向组织法 横向组织法10.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取向11.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生活化原则 兴趣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逻辑性原则12.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逻辑组织法 心理组织法常

3、用方法;纵向组织法 横向组织法13.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 :忠实取向 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14. 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课程计划因素 一线教师因素15.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16.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观察 实验 游戏操作 参观 谈话、讨论 讲解、讲述17.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一 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二 日常活动与生活三 学习环境四 家园合作18.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选择作用 监控作用 总结作用 反馈作用 导向作用19.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从评价功能和进行的时间上划分,可将课程评价划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评价的方法划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根据

4、评价主体的不同,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整体性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20.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a.目标评价模式 代表人物泰勒 目标分为七步骤一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二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定每一个目标三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四 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五 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六 确定评估时使用的计分单位七 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b.差距评价模式c.目标游离评价模式d.外观评价模式e.CIPP评价模式21.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 a.行为目标 b.过程目标 c.表现目标22.学前美术教育总目标: a.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b.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 c.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23.教师在制定美术教育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目标制定的角度要一致。 b目标制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c.目标内容要有系统性 d.目标要有可操作性24.陈鹤琴关于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观点一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二.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三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24.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写实期(7岁以后)25.对陈一鸣的绘画发展过程做出了概括性总结一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资料。二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儿童先会

6、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四儿童绘画进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五儿童图画反映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六儿童绘画的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26.屠美如为代表的我国20世纪后期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a.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儿童绘画分为四个阶段 涂鸦期(1.5-4)象征期(4-5)概念画期(5-8)写实期(8-15)b.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第一,前轴阶段(4岁)。儿童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第二,单轴阶段(大约6岁)能够把两种表现协调起来,沿着一条基底线安排一系列的物体形象。第三,双轴阶段(大约8岁)儿

7、童能处理两条参照轴线,表现出物体的背景第四,双轴联合阶段(10岁),儿童能够一联合的方式处理两条参照轴线,为一系列物体定位,能比较恰当地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27.涂鸦线条的四种水平 杂乱线 单一线 圆形线 命名线28.象征期不稳定表现一动笔后构思 二.事先构思和随意涂画穿插 三.绘画内容转移 四.形象含义易变29.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阶段一玩耍阶段(2-4)二直觉表现阶段(45)三灵活表现阶段(5-7)30.审美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审美准备阶段 二审美体验阶段 三审美效应阶段31.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绘画活动 手工制作活动 欣赏活动32.学前美术教育的组织原则审美性原则 创造性

8、原则 实践性原则33.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 a.提问法 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儿童提出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或讨论,并通过正确解答,是儿童获得新知识。 b.讲解法 是指教师用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对欣赏内容进行讲解 c.观察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儿童观察、评价不同作品的教学方法34.选择美术欣赏作品时应遵循的原则 经典型原则 差异性原则 题材的多样性原则35.教师为儿童提供手工材料时应注意:一材料要丰富而多变二材料能激发儿童手工制作的兴趣三材料的陈列应具开放性36.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效果37.学前语言教育的作用一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

9、社会化进程二 促进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三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兴趣的提高38.学前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一 目的性和计划性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二 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是一项专门的语言学习过程3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a) 依据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b) 依据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c) 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40.学前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i. 完整语言教育观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c.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先功能后形式的学习d.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ii. 整合的

10、教育观a. 语言教育目标的整合b. 语言教育内容的整合c. 语言教育方式的整合iii. 活动教育观 a. 提供幼儿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c. 要注意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活动教育观的理论依据1. 儿童的发展有赖于其自身的活动2. 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3. 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化)41.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学前儿童文学教育活动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四学前儿童听说游戏五学前儿童早期阅读4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a. 示范模仿法b. 视、听、讲、做结

11、合法c. 游戏法d. 表演法e. 练习法43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a.后天环境决定论 b.先天决定论c.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44一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1. 要求幼儿几级参加文学活动,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文学作品有多种体裁2. 帮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培养他们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 要求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文学作品的理解(一) 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类型:文学欣赏 文学创造 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a.文学作品的传递 b.多通道参与,相互作用c.通过形象的解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d.采取适

12、宜的提问方式 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复述与朗诵 表演 创编 (二)文学作品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 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 2.理解、体验作品 3.迁移作品经验 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二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目标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a.帮助儿童学会倾听他人谈话,逐步掌握几种倾听技巧b.帮助幼儿学会围绕一定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c.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基本规则,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水平谈话活动的基本特征:1. 谈话活动应该有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2. 拥有较丰富的谈话素材3. 注重谈话的多方交流4. 谈话活动应该

13、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5. 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的作用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交谈3. 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 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目标: 讲述活动是以幼儿语言表达行为为主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1) 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2) 培养幼儿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能力(3) 帮助幼儿掌握语言交流的情绪度、调节技能讲述活动的主要类型:(1) 从讲述内容来分可分为 叙述性讲述 描述性讲述 说明性讲述 议论性讲述(2)

14、从讲述对象特点可分为 看图讲述 事物讲述 情景表演讲述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四 学前儿童听说游戏活动目标:听说游戏是采用游戏的的方式开展的的语言教育活动a) 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口语表达联系b) 在听说游戏中高幼儿几级倾听的水平c) 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听说游戏的基本特征:(1) 在有戏中蕴含语言教育目标(2) 游戏规则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3) 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语音练习的游戏 词汇练习的游戏 句子和语法练习的游戏 描述练习的游戏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

15、施的基本结构:(1) 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幼儿兴趣(2) 阐述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 幼儿自主游戏五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目标(1)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2)帮组幼儿初步认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懂得书面语言的重要性(3)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1) 需要丰富的环境 (2)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联(3) 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类型:阅读区活动 有计划的早期阅读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结构:(1) 阅读前的准备活动(2) 儿童自由阅读(3) 师生共同阅读(4) 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4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

16、计与组织的原则:a) 教育活动中经验的连续性原则b) 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原则c) 教育活动相互渗透的原则d) 活动内容与互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4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1)确定活动内容(2)选择活动内容(3)策划活动流程(4)拟定活动方案47.学前语言教育评价原则:(1)客观公正性原则(2)连续全面性原则(3)诊断有针对型原则(4)参照性原则48.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作用(1)反馈作用(2)诊断作用(3)增效作用49.学前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1)活动的目标(2)活动的内容(3)活动的组织形式(4)活动的过程(5)活动的环境5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学前儿

17、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目标、单元目标、活动目标5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1)科学知识的教育目标(2)科学方法的教育目标(3)科学情感和态度的教育目标52.学前科学教育相关的理论(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布鲁纳的学习理论(4)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53.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它们是同化、顺应和平衡。5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55.皮亚杰关于学习的原理(1)学习从属于发展(2)知觉受制于心里运算(3)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4)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56.布鲁纳认为

18、人类的概念理解与表征思考有三种方式,即动作表征水平、图像表征水平和符号表征水平57.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的优点(1)有利于激发智慧潜力(2)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3)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4)有利于记忆的保持58.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 1.预定的科学教育活动 2.选择性的科学教育活动3.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 1.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2.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3.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59.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求 发展性 趣味性 开放性 活动性 整合性60.学前教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 集体教学活动 区角活动 科学游戏6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9、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62.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一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二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三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6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二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三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四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五科学教育活动结构的评价六教育资源选择与运用的评价七教师与幼儿互动关系的评价6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 观察法 访谈法 问卷法 测试法 作品分析法65.根据教育

20、评价的不同功能,以及它们的运行时间,可以把幼儿科学评价氛围三种类型: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66. 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一 儿童自我教育活动二 人际交往活动(亲自交往 同伴交往 师幼交往 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三 社会环境和社会认知活动四 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67.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68.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一 儿童自身因素(生理成熟、气质、认知发展水平)二 幼儿园三 教师四 幼儿园的同伴交往五 家庭、社区与大众传媒6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为完整的发

21、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和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内容看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的社会化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70.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一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信心二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三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四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五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7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一 以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二 以一定社会培养目标为依据三 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科的

22、发展为依据7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73.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里的认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74.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主要依赖他人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一般过高的评价自己。在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其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增强。75.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

23、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76.依恋的类型 回避型 安全型 反抗型77.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78.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社会生活环境 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移情 79.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父母的惩罚 大众传播媒介 强化 挫折(直接原因)80.确定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社会现实 儿童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81.确定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 因地制宜性原则8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和途

24、径一专门化的社会教育方法和途径 参观法 谈话法 讲述法 行为练习法 情景教学法 综合性活动二非专门化的社会教育方法和途径 生活活动 游戏 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83.行为练习法是志教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儿童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的方法,这是形成和巩固学前儿童社会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84.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置一种情景,使学前儿童在这一特殊的氛围中受到情境的感染,从中收到某种教育的社会教育方式。8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针对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活动的目标、内容、准备、过程、效果86.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 生物学因素 生活方式 卫生保

25、健设施87.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名族发展的需要88.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89.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达成的途径一幼儿园、家庭、社会多通道实施幼儿园健康教育 家庭健康教育 社会健康教育二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相结合90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一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

26、英国健康教育委员会主任柯斯特提出了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试图揭示卫生信息与健康增进之间的关系。知识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二健康行动模式 创始人唐纳斯倡导健康教育需要从强调认知转变为强调情感。唐纳斯提出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策略:以情感为切入口,通过儿童态度的转变,影响其行为。三.计划性行为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非什拜因和艾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个体对健康行为所持态度的模式-计划性行为理论。计划性行为理论强调行为是已经计划的,人们通常通常处于相当理性的状况下,能系统的利用他们可获取的信息,在决定他们要采用还是不采用一种指定性为之前一般会考虑行为背后的意义,行为意向是主要的行为预兆。个人实施行

27、为的意向来自于对该行为所持的态度和客观规范的综合思考。计划性行为理论超越了传统模式中健康态度和健康行为的直线关系,呈现了知、情、行之间非线性的复杂机制,揭示了健康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四 心理场论模式社会学家勒温1942年用心理场的场内力学的观点解释环境中影响群体行为的各种因素。根据这种理论,行为除了起源于个体或群体的具体特征以外,更受到环境的影响。五 健康信念模式 是一个试图解释与预测健康行为的心理模式六 社会学习理论七 PRECEDE PROCEED模式91.当代学前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一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二大健康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视角三预防模式是学前儿童健康教

28、育理论的关注焦点100.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学前儿童的身体各比例的生长遵循“头尾发展”规律二“远近规律”规律(从中心到四周)三身体系统发展呈现不同步性101.生长发育的特征 一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 二身体结构上的变化 三身体生长的长期趋势102.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体操 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组织形式) 户外体育活动103.幼儿体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 示范法:是教师一正确的动作为范例,使幼儿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等的一种方法。 讲解法:注意生动性和时机 练习法: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些动作的方法 游戏法与比赛法 口头提示和具体帮助法104.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全面性原则

29、 经常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105.安全自护教育活动的任务一帮助幼儿树立有关安全的意识二引导幼儿学习必要的安全常识三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激发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106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反应适度 人际关系正常 心理特点和行为与年龄相符 性格特征良好107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一 教师组织所有的活动应尽量有幼儿的动手参与二 幼儿参与时可能不如成人做得好,应给予理解三 老师的提问起着十分关键的导向作用四 避免使用成人化语言108.发展性评价是现阶段较科学、较常用的评价方法。109.发展性评价的优点 一有利于有效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有利于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有

30、利于健康教育活动和教师教育素质的发展110学前儿童安全教育实施的原则 倡导安全氛围 重在自我保护 发挥教育合力 实现模式转变111.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直接性原则 系列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11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方法 讲解演示法 行为练习法 讨论评议法 实践操作法 游戏法 情景表演法11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原则 注重情感体验 注重环境创设 注重多途径影响114.学前儿童心里健康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的心里素质 二心里健康教育应渗透在一日生活中 三即使发现问题,适时疏导 四尊重幼儿的人格,不要妄下定论 五整合幼儿园、家庭

31、和社会的教育影响11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一,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的评价二,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实际和实施过程的评价三,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所产生的近期影响的评价四,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评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32、)。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

33、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

34、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

35、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36、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

37、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

38、、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

39、“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40、.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

41、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

42、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43、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五、简答题30. 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 答案要点(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

44、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 答案要点(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 答案要点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